教师阅读的四个追问

2023-05-30 13:58李文送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树根树干树枝

李文送

“教书先读书,育人先育己”是我从教以来的座右铭。在我看来,教师首先是读书人,其次才是教书人,所以在阅读上我能做到自律自觉。如果教师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或还没有意识到教师生命成长的阅读需求,那么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追问。

为何读。“为何读”是目的问题,是教师阅读的原动力,驱动教师阅读行为的发生。于读书人而言,每天的阅读就如每天的饮食一样。我们之所以要天天饮食,是因为只有源源不断地输入新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健康状态。教师阅读在本质上就是要丰富自身的生命成长,特别是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成长。这种成长,会让教师收获许多惊喜:原来的“问题”会变成机遇,原来的“绊脚石”能变成“垫脚石”,原来看不到的教育风景接连涌现在眼前……简言之,阅读不仅能解师困、化师惑、助师长,还能强师能、怡师情、润师心。

读什么。“读什么”是内容问题,是教师阅读的输入源,承载着教师阅读营养的摄入。当教师要获得较丰富的蛋白质时,自然就应多吃点肉类、蛋类和鱼类;当教师想补充维生素时,当然就应多吃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当教师需摄入糖类时,显然就应多吃点薯類和谷物。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真实需求和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进行阅读。我在和广大教师交流时,有不少教师都希望我能给他们提供推荐书目。这说明,对在内容选择上有困难的教师来说,可能就要借助专家学者等制订的书单。懂得借力,也是一种智慧。根据合理膳食的原则,教师阅读的内容应以丰富多样为佳。

怎样读。“怎样读”是方法问题,是教师阅读的路径族,明示教师阅读的方式途径。不论是教师阅读的方式方法,还是教师阅读的路径途径,不同的教师个体或群体既存在个性又存在共性。大体上,教师阅读的基本方法有泛读、精读、速读、慢读、跳读、通读、略读、选读、研读、序例读、反复读、边写边读等。这些方法可朗读,也可默读,还可听读,甚至唱读。教师根据时间、场所、内容和喜好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即可。不同的阅读方式方法,意味着不同的阅读路径和途径,可能就会有不同体验和收获。一般地,对经典名著宜慢读、精读和反复读,犹如炖一煲骨头老火汤,要细火慢熬;如果想和作者进行深入对话,那么边写边读是为上策。

读出啥。“读出啥”是效果问题,是教师阅读的转化集,体现教师阅读的价值效应。如果把教师阅读比作一棵树,那么“为何读”就是树根,“读什么”是树干,“怎样读”是树枝,而“读出啥”则是树叶。诚然,树根决定树干,树干影响树枝,树枝左右树叶,树叶则能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制造和输送富含能量的有机物,从而促进树根、树干、树枝的持续生发和生长。当教师在阅读中读出了人生味道,读出了教育智慧,读出了自我成长,乃至读出了阅读习惯,读出了精神需求,读出了使命担当,那么,教师阅读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自由和自在。阅读的根本旨趣是让教师“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能见自我,更好地成就自我。

(作者单位: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树根树干树枝
世界上最深的树根
为什么树干不是方的?
猴叔叔剪树枝
巧夺天工
树枝
树干和树根
愿望巴士 10疯狂的树根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没有一只鸟儿害怕树枝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