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和人才支持多样化体系构建

2023-05-30 10:48课题组
基础教育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德国

课题组

摘   要:经过多年探索,德国在天才儿童鉴别和选拔方面研发了成熟且系统的多维天才模型和测试工具。同时,通过完善的机构、组织和协会开展了天才教育教师的师资培训,为天才儿童及其家长提供了咨询服务和长期的纵向追踪研究。而在意识方面,德国从官方到民间都非常重视天才儿童教育,并为天才儿童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撑。

关键词:德国;天才教育;天才儿童;全校富集模式;自主学习者模式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1128.2023.02.006

德国的教育体系更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同时其教育立法和行政管理權主要由各州负责。受历史因素影响,天才儿童教育在德国饱受争议,更缺乏天才教育的全局战略[1]。作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国,虽然从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来看,德国仍然注重教育公平,即以回应和满足每个学生特殊的教育需求,确保每一个儿童得到最适合其能力发展的机会为目标,但其在天才儿童的选拔、培养、管理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富成果,为德国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卓越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一、天才及天才教育概述

(一)天才的定义

在德国语言环境下,人们习惯用Hochbegabten(giftedness),即“天才”一词指代具有潜力的儿童。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BMBF)在《天才儿童的发现与促进——家长、教育者和教师指南》(Begabte Kinder fjnden und f.rdern——Ein Ratgeber für Eltern, Erzieherinnen und Erzieher, Lehrerinnen und Lehrer)中将天才儿童解释为“一般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涉及各个领域,有的甚至在多个领域均具有天赋,并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取得远超平均水平的成就,例如学业、体育、音乐、艺术等方面”[2]。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海勒(Heller)也提议要从多个维度来定义天才,例如智力、创造力、社交能力等,以此来更好、更充分地发现天才[3]。

(二)天才教育发展历史

受纳粹时期反犹主义和人种优越论的影响,二战后,德国的教育体系更强调教育机会的均等。因此,其天才儿童教育长期存在争议,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一是沉寂时期( 二战后—1977年)。二战结束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政府和民间对于天才儿童的甄别和培养有意无意地回避甚至忽略。1975年9月,首届世界天才儿童大会在英国伦敦召开,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天才儿童研究者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但在德国反响平平。1977年,德国学者马丁(Schmidt. Martin H)出版《天才儿童的行为障碍》(Verhaltensst?rung bei Kindern mit sehr hoher Intelligenz)一书,标志着德国逐渐开始重视对天才儿童的甄别与培养[4]。

二是萌芽时期(1978—1985年)。受《天才儿童的行为障碍》一书的启发,德国的一些学校和协会开始相继开展天才儿童教育。1977年,德国最大的私立学校——布劳施瓦克的“青少年之村”(Jugenddorf-Christophorusschule Brauschweig)决定从11年级起,为天才儿童设立“特殊班级”[4] 41。1978年2月,德国天才儿童协会(Deutsche Gesellschaft fuer das hochbegabte Kind)成立,并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在汉诺葳和柏林建立地方机构。1981年,下萨克森州不伦瑞克市的克里斯托佛罗斯文理学校启动“天才学生促进计划”,成为德国首个天才儿童学校教育实践[2] 148。

三是突破时期(1985—1992年)。1985年之后,官方和各界开始重视天才儿童教育问题。1985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现为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资助出版《天才儿童的发现与促进——家长、教育者和教师指南》,为甄别和培养天才儿童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2] 148。1985年8月,“第六届天才儿童国际会议”召开。此次大会涉及天才儿童的概念定义、鉴别、遗传或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天才儿童的促进方式和措施等多项主题,引发了德国各界对天才儿童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此次大会后,汉诺威的文化部长计划建立“德国快车班级”(D-Zug-Klassen)等缩短学制的天才儿童教育形式,以此促进普通中学、实科中学(教育目标介于义务教育和升大学之间的实用中学)和文理中学的天才儿童发展。1991-1992学年开始,巴符州的文化部长计划设立可以让天才学生用8年读完的文法学校(G-8-Gymnasium)[4] 43。

四是发展时期(1992—2001年)。1992年之后,德国天才儿童教育协会和组织陆续成立,标志德国天才儿童教育进入新阶段。1992年10月,“欧洲高能力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 for High Ability,ECHA)第三次大会在慕尼黑举行,德国的天才教育和人才支持渐成体系并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认可。1993年底,德国成立“天才教育协会”(Hochbegabtenf?rderung e.V, HBF),作为联邦范围内的中央协会,该组织主要负责协调各州之间的天才儿童教育工作。2001年,德国明斯特大学(Universit.t Münster)、奥斯纳布吕克大学(Osnabrück University)和荷兰奈梅亨拉德伯德大学(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联合组建国际天才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Hochbegabten F?rderung,ICBF)。作为欧洲最大的天才儿童教育研究机构,该研究中心围绕天才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论、甄别测试工具、教学方法、环境对天才儿童的影响等主题开展研究,同时开展师资培训和项目指导评估。2001年3月,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布尔曼在“发现和促进天才儿童”教育论坛上发表题为《促进精英教育就是促进天才儿童教育》的讲话,指出“界定天才的标准, 不是父母的地位和收入, 而是天赋、天分、能力、投入精神和富有责任感”,强调了天才教育的公平性[4] 44。

五是蓬勃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进入21世纪,德国政府加快了推动天才教育的步伐,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例如,2009年出台了《各州有关根据天才需要培养学生的原则立场》(Position Paper of the States on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Talent Needs),以满足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教育和支持的需求[5]。2014年,成立青年社会科学教育学生研究院,由德意志学生研究院主管,由来自德国各大高校的教职人员、学生和组织开展相关活动[6]。2016年出台《联邦与各州有关促进资优学生以及具有资优潜力的学生的联合倡议》(Federal and Cantonal Initiatives to Promote Gifted Students and Students with Gifted Potential),旨在为德国的天才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并通过引入新的教学和评估方法,提高德国学校的教学质量[7]。截至2017年7月,德国共有994名天才学生获得了学习德意志学生研究院课程的机会[6] 15。2018年,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启动了计划为期10年(2018-2027年)的“中小学培优”计划(Leistung macht Schule),在兼顾移民学生以及社会地位较低学生的同时,还对开发出的理念、措施等进行评估,并全国推广[8]。

二、天才儿童的选拔与培养

(一)天才儿童的选拔

1. 天才儿童的鉴别标准

德国教育学家泰科斯托(Martin R. Textor)总结了天才儿童的若干特征,具体包括:在某些领域具有特殊的学习能力和技能(如音乐、美学、体育、数学与自然科学等领域);对某种类型的活动有特别明显的兴趣或偏好,可以在特定活动中全神贯注并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具有强烈的同理心,表现出领导能力,可以调解纠纷,解决他人的人际冲突,对社会问题兴趣浓厚;(在谈话和儿童的“成果”等方面)展现出极强的创造力和独创性;对学习充满渴望,具有好奇心、自我决定或控制力、完美主义和批判性思维,会提出许多问题并快速处理新信息;能够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学习、阅读、写作或算术;具有比其他儿童更大的词汇量,经常使用少见或复杂的术语,表达时通常使用长句;具有优秀的观察力,可以快速识别因果关系、相似点和不同点、原则和规律;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好,如可以快速学会歌曲、诗歌等;对某些(成人的)主题特别感兴趣,并且在某个领域具有“专门知识”;更愿意选择同样超常的或者年龄较大的儿童作为游戏和对话伙伴,如果在高要求活动中没有合适的玩伴,他们将会单独活动;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并不具有标示性,天才儿童通常与其他儿童一样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成熟的情绪[2] 149。

2.天才儿童的选拔工具

基于天才的多维概念,慕尼黑团队开展了天才纵向研究,发展和评估了鉴别天才儿童和青少年各种形式的天赋鉴别诊断工具——慕尼黑天才测验量表(the Munich High Ability Test Battery, MHBT)。MHBT包含27个测试和标准化问卷,包括认知能力(语言、技术和空间等因素)、非认知人格因素(自我概念、行动控制和成就动机等)以及学习环境的社会条件(家庭和学校氛围、教学质量等),并针对不同年级开发了不同的测试问卷。实践证明,MHBT在天赋研究框架以及天赋项目评估研究中具有较高的信效度[9]。

3.天才儿童的选拔流程

德国天才儿童选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教师检查表对全部学生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10-20%的学生。在第二阶段采用MHBT量表对前10-20%的学生进行测试,筛选出前2-5%的学生。在最后一个阶段,根据测试结果,对这2-5%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培养方案[9] 183-185。具体流程见图1。

(二)天才儿童的培养

1.天才儿童的教育模式

德国的天才教育采用的是起源于美国的“全校富集模式”(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SEM)或“自主学习者模式”(Autonomous Learner Model,ALM)。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是,利用自我调节的终身学习形式(一种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形式)来支持学校的天才。“全校富集模式”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使学习者通过一般探索性活动发现自己的个人兴趣;第二类是群体训练活动,如自我调节的终身学习;第三类是让天才儿童对实际问题进行个人或小组调查。“自主学习者模式”也采用了类似概念,具体划分为五个维度:一是“定向”维度,包括明确能力概念和课程设计;二是“个体发展”维度,传授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三是“丰富”维度,包括课外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差异化的可能性;四是“研讨会”维度,学习者合作研究,提出和评价不同主题;五是“深入研究”维度,学习者以独立或小组形式,从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中选择独立的长期项目[10]。

2.学校天才儿童教育体系

德国拥有多元化的天才儿童教育体系,各州的政策和措施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特殊性。就天才儿童接受教育的形式而言,德国的南部和东部州倾向于设立专门的天才儿童学校,而德国的北部和西部州则主要依托普通学校和课程实施天才儿童教育[2] 150。

例如,巴登—符腾堡州有两所专门的天才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其中一所是公立学校,包括一个咨詢中心,接受7年级或10年级的天才儿童;另一所是私立学校,特别关注科学课程,儿童从5年级到10年级要参加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额外课程,此外还教授计算机科学。该州还有 15 所文法学校为天才儿童提供特殊课程。在这些学校,天才儿童会以更快的速度学习(加速模式),通常由大学和企业合作提供课程[10] 42-43。

柏林州的天才儿童教育形式多样。有13所小学提供额外和特殊课程。一些中学提供直接跳过八年级的特殊班级,学生可以在常规教学时间内加速学习常规课程,每年可多出六周的时间用于学习额外课程和从事特殊项目。不同学校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有的聚焦体育、音乐或语言等领域的特殊人才,有的则更关注有数学天赋的儿童[2] 150。

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则在全州的文理中学(相当于我国的普通中学)共设立了8个天才班,除完成正常的教学内容外,还提供附加课程和特别辅导。例如,天才班十一和十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参加“天才网络”研讨课;每年暑假,该州文教部都会委托州内七大区为天才班十一年级特别优秀的学生举办跨校天才研讨课;中学生研究院在暑假提供为期一周的类似拓展课程,每年定期举办各学科竞赛;中学生还可以参与早期大学学习。目前,有4所文理中学在文教部的支持下与大学联合培养早期大学学习者[11]。

3.天才儿童学科竞赛促进项目

除了常规化的教育外,德国还会开展竞赛等促进项目,包括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竞赛和一些经常性的天才儿童促进项目。例如,“青年研究大赛/少年实验大赛”(Jugend Forscht/ Schüler Experiment Ieren)是欧洲最大的天才选拔竞赛项目。要求14岁以下儿童参加少年研究大赛,15-21岁的年轻人参加青年研究大赛。对于学生而言,在这些选拔赛中脱颖而出,意味着有机会打破一般学校生活,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从而充分挖掘并发展自己的特殊天赋。此外,参与者还有机会测试自己的艺术和文化水平。该竞赛项目还出版了《联邦教育和研究部的学校和青年比赛》[12]。

此外,“教育与天赋协会”(Bildung & Begabung)还组织了大量侧重点不同的数学或外语竞赛。“德国青年科学家竞赛”(German Contest for Young Scientists)旨在培养数学、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优秀学生,4-21岁的学生都有资格参加竞赛并围绕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还有如“德国小学生学院”(Deutsche Schüler Akademie)“德国青年学院”(Deutsche Junior Akademien)“榜样学院”(VorbilderAkademie)等经常性的天才儿童促进项目[10] 39-40。这些全国性的竞赛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了远远超出常规学校学习的机会。

4.天才儿童教育国家促进项目

为促进天才儿童的发展,联邦教育部和州教育部共同投入 1.25 亿欧元实施了“中小学培优”计划。该计划于2018 年启动,为期 10 年,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2018—2022 年),各联邦州将评选出 300 所中小学校参与计划,按地区和学校类型分配名额,同时照顾移民学生,以及社会地位较低、学生比例较高的学校。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约翰娜·婉卡(Johanna Wanka)认为,为天才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帮扶弱势学生同样是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议题。为此,德国成立了“中小学培优”计划联盟。学者们将和参与计划的中小学校共同制定促进天才学生发展的战略和举措,同时积极地参与课堂质量评价,激发教师的教学动机和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发现学生天赋的能力等。第二阶段(2023—2027 年),将对开发出的理念、措施等进行评估,并将其推广到全国范围[13]。

5.大学支持

天才儿童教育也得到一些大学的支持。大多数德国大学为天才儿童提供学习课程,天才儿童在大学听课并参加考试后,所得学分可用于未来学位申请[2] 150。例如,罗斯托克大学(Universitaet Rostock)和达姆施达特高(Technische Universit.t Darmstadt)等专科学校开设大学学习日,天才儿童可以每一周或每两周到此学习化学、哲学和信息学一天[4] 43。德国比较有影响的促进措施还有儿童大学(Kinderuniversit?t)和大学先修课(Frühstudium)。儿童大学主要是激发8-12岁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大学的专家可以一周一次也可集中安排在某一个月,采用授课、展示、实验或小组工作等多种组织方式,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大学生活。大学先修课针对高中生。那些展现出高潜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学生,可以在中学课程之外定期参加大学提供的常规课程并参加考试,所获学分可被大学认可。总得来说,大学先修课程是一种兼具丰富和加速学习要素的促进措施[5] 71。

三、天才儿童教育的支撑体系

(一)组织机构

1. 组织协会

1978年2月,德国成立德国天才儿童协会(Deutsche Gesellschaft fuer das hochbegabte Kind)。该协会具有较多的地方性协会,基层民主性很强,关于重要的计划都由地方性的协会共同决定, 但也因此导致决策过程很长。协会主要负责向公众解释天才儿童问题;向家长、教师、心理学家和社会教育工作者说明如何识别天才儿童;与学校、高校合作,建立全国天才儿童及其家庭的咨询和教育中心;为家长交流经验、同龄天才儿童学习互动和专业人员问题研讨提供场地;为天才儿童举办相关活动、讨论班和可以促进天才儿童发展的培训课程等。1993年,成立天才教育协会(HochbegabtenF?rderung e.V., HBF),其任务主要是服务于天才儿童家庭,避免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4] 43。还有一些协会侧重于不同形式的人才,如德国支持天才国际音乐学院(Internationale Musikakademie zur F?rderung Hochbegabter in Deutschland)支持有音乐天赋的个体[10] 38-39。

2.研究机构

一是德意志学生研究院。1988年,德意志学生研究院(Deutsche Schüler-Akademie)成立。該研究院以支持天才教育研究为宗旨,为德国高中阶段的学生提供参加课题研究和校外课程的机会;对充满学习积极性和有天赋的青少年天才进行支持培养;为社会发展及天才教育的研究提供后备力量。2001年,德国联邦政府开始逐步接管该研究院的课程及研究赞助工作,直至2009年全面接管。

二是国际天才研究中心。2001年,德国明斯特大学、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和荷兰奈梅亨拉德伯德大学联合组建“国际天才研究中心”,其研究人员涉及领域广泛, 有自然科学家、教育学家、数学教学法专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该研究中心与1988年在荷兰尼姆威根大学建立的“天才儿童研究中心”密切合作,对所有学校、所有学科教师和准备当教师的学生实施有关天才儿童教育的培训计划。作为欧洲最大的天才儿童教育研究机构,该中心围绕天才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论、甄别测试工具、教学方法、数学天才儿童研究、环境对天才儿童的影响等主题开展研究,同时开展师资培训和项目指导评估等[2] 150。目前,该研究中心的工作主要围绕天才研究、天才资助和继续教育三个重点展开。具体来说,天才研究负责对有特别才能的天才进行发展状况的评估以及天赋测试;天才资助负责对特别有才能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天赋、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进行诊断与支持,以及在课内与课外对家长、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咨询进行答复并给出相应的建议;继续教育则主要聚焦于构想并实现跨学科以及国际化的教育培训课程、评估、会议和一系列有关天才研究和天才教育的作品的出版[6] 17-18。

此外,德国国际天才研究中心作为天才教育的研究基地,每年都会组织各种活动、开展各类项目为天才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例如,该中心参与了作为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子项目的“EGIFT项目”,这是一个由开放教育资源机构协助实施的项目,旨在支持对天才教育有兴趣的教师。该项目除了提供在线资源外,还会定期举办培训课程,每月还会为家长开设讲座和小型研讨会,帮助家长对天才儿童与少年的情感需求与社会定位有更好的了解并且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指导[6] 18。

三是青年社会科学教育学生研究院。2014年,青年社会科学教育学生研究院在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的大力倡导下,以德意志学生研究院的组织形式为范本而成立。其接受德意志学生研究院的管辖,由来自德国各大高校的教职人员、学生和组织开展相关活动。青年社会科学教育学生研究院开设包括数学、医学和哲学在内的6门课程,课程持续12天,加上短途旅行、音乐会等活动,共计16天。此外,在2017年,青年社会科学教育学生研究院还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项目[6] 15-16。

(二)经费保障

1. 民间基金会

在德国,各类协会和基金会也部分承担了促进天才儿童教育的责任。其中尤为突出的是 “卡尔格天才教育基金会”(Karg-Stiftung für Hochbegabtenf?rderung),该基金会促进对天才的支持和天才信息的交流,与其它组织进行相关资讯的沟通,并帮助不同机构之间进行合作[10] 39。

该基金会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德国民间机构对于天才教育发展的支持。卡尔格基金于1989年由卡尔格夫妇创立,主张教育公平并非每个人得到一样的教育,而是让孩子们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支持。该基金致力于满足天才儿童的特殊学习需求,建立考虑到个体特殊性的教育系统,促进德国英才资助体系的构建。其资助项目包括:托儿所、学校和咨询机构的天才示范和试点项目(以未来发展和教育公平为主题);天才教育及咨询效果评估项目;天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深造(对英才教育领域专业和过程性知识的讲解);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自身的继续教育与培训[6] 18-19。

2. 官方基金

天才儿童教育财政支持的框架条件由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的资助指南規定。2016年11月10日,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提出《联邦与各州有关促进资优学生以及具有资优潜力的学生的联合倡议》。该政策为期10年,5年进行一次中期总结,德国联邦和各州各资助一半费用,共计1.25亿欧元(约人民币9.5亿元)[7] 54。近年来,联邦政府通过天才学生促进组织不断扩大对优秀青年的培养,用于人才提升的预算从 8050 万欧元(2005 年)增加到约 3.129 亿欧元(2022 年)。2008 年,首次有 1% 的学生获得了天才学生促进组织颁发的奖学金。尽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支持所有学生中 1% 成为奖学金获得者的目标仍在继续。天才教育机构资助的学生人数也已从约 13,400 人(2005 年)上升至 32,333 人(2021 年)[14]。

(三)教师培养

1. 欧洲高能力理事会培训

欧洲各国越来越意识到天才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并联合成立了欧洲高能力理事会。该机构是天才教育教师、研究人员、心理学家、天才儿童家长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此外,理事会与国际天才研究中心合作,提供针对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志愿工作者等不同目标群体的各种课程,参与者完成后可获得相应的资质[2] 150。例如,“天才教育专家”文凭针对的是教师,“学前天才教育专家”证书针对学前教师,“天才指导专家”资格则面向志愿辅导员[10] 40-41。

2. 大学提供的培训

卡尔斯鲁厄师范大学(P.dagogischeHochschuleKarlsruhe)与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Fachhochschule Nordwestschweiz - 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und Kunst)合作授课,提供面向教师和其他支持天才工作者的“促进天才和人才综合教育”(Integrative Begabungsund Begabtenf?rderung)硕士学位。莱比锡大学还设立“能力和能力发展研究”硕士学位,使毕业生能够在辅导中心和支持天才的机构工作。此外,幼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完成由德累斯顿社会工作、教育和护理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 Dresden)和罗斯托克大学提供的继续教育课程后,可以获得“天才教育工作者”(Begabtenp?dagoge )资格。2014年1月,柏林心理学院与卡尔格天才教育基金会合作成立了“天才系”,通过与德国各地的独立运营机构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天才儿童教育质量[10]。

四、德国天才儿童教育的成果

目前,德意志学生研究院的工作由12人组成的专门顾问委员会进行统筹协调。截至2017年,德意志研究院的7所分院在联邦政府支持下已经将360名青少年天才培养成才。此外,德意志学生研究院启动“2017年德国天才教育培训项目”。截至2017年7月,德国共有994名天赋异禀的学生获得了学习德意志学生研究院课程的机会[6] 15。

此外,为了促进天才教育在全国的实施和推广,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还建立了专门的信息网站——“人才见面”(Talent Trifft)。该网站作为德国全国范围内的门户网站,为所有教师、家长、学生和教育从业者全面提供有关人才发展和人才提升主题的信息。除了人才部门的最新信息和广泛的数据库外,民众还可以搜索所在联邦州的措施,并且在德国范围内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为全国天才教育的查询与推广提供了巨大便利[1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德国国家概况[EB/OL].(2022-09)[2023-01-25]. 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 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9086/1206x0_679088.

[2]邓舒.德国超常儿童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2020,(44):148-151.

[3]Heller K A.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giftedness: A longitudinal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High Ability, 1991, 2(2): 174-188.

[4]彭正梅.德国天赋儿童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J].山东教育科研,2002,(10):41-44.

[5]孙进.德国如何开展拔尖人才早期培养[J].人民教育,2022(17):69-72.

[6]李琛晨.英才教育的三大支柱:培养、科研、民间资助[J].上海教育,2017(29):15-19.

[7]王苏雅.德国政府资助基础教育阶段资优生培养[J].上海教育,2017(32):54-55.

[8]王霏,董翼,尹巧.资优教育的国际现状及启示——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例[J].内蒙古教育,2020(11):101-103.

[9]Heller K A, Perleth C. The Munich high ability test battery(MHBT): A multidimensional, multimethod approach[J]. Fiasca ,2010,15(7):18-35.

[10]Fischer C, Müller K. Gifted education and talent support in Germany[J]. Center for Educational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014, 4(3): 31-54.

[11]黄崇岭.德国巴伐利亚州基础教育阶段的精英培养计划[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02):39-40.

[12]Jugend Forscht/Schüler Experiment ieren.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EB/OL]. (2022-01)[2023-01-25].https://www.bmbf.de/bmbf/de/bildung/ begabtenfoerderung/ jugendwettbewerbe/jugendwettbewerbe_node.html.

[13]肖軍.德国实施“中小学培优”计划[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7):76.

[14]Finanzierung: BAf.G & andere.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EB/OL].(2023-01-17)[2023-01-25].https://www.bmbf.de/bmbf/de/bildung/finanzierung-bafoeg-andere/finanzierung-bafoeg-andere_node.html.

[15]Talent trifft.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EB/OL].(2022-07-04)[2023-01-25].https://www.bmbf.de/bmbf/de/bildung//begabtenfoerderung/talent-trifft/talent-trifft_node.html.

Diversified System of Gifted Education and Talent Support: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Gifted Children in Germany

LU Liuliu1,3,4  LIU Ying1,3,4  Guo Xiuli1,3,4  LV Jia1,3,4  SHAN Yiming1,3,4  BAI Xuejun1,3,4   ZHANG Xingli2,5  WANG Yongli6

(1. 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2. CAS Key Laboratory of Behavio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3. Faculty of Psycholog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4. Tianjin Social Science Laboratory of Students Ment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Tianjin 300387;

5.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6. Research Division, Center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 China, Beijing 100816)

Abstract: 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Germany has developed a mature and systematic multidimensional gifted model and testing tool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gifted children. Meanwhile, it carries out teacher training for gifted education teachers through the perfect institutions, organizations and associations, so as to provide counseling services for gifted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and long-term longitudinal follow-up research. In terms of consciousness, German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gifted children from the official to the civilian level,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education of gifted children.

Keywords: Germany; Gifted education; Gifted children;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 Autonomous learner model

(責任编辑 姚力宁   校对 郭向和)

作者简介:卢柳柳、刘颖、郭秀丽、吕佳、单一鸣、白学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天津,300387);张兴利(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49);王永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研究处(北京,100816)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与决策研究服务专项2022年度委托课题“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比较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编号:MOE-CIEM-2022019)

猜你喜欢
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德国调解制度
德国绿色增长何以持续
在德国喝啤酒
到德国看短寿展
升温中的德国充电市场
德国弃煤的烦恼
禁售燃油车,德国做好准备了吗
德国市场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