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灵文学思想探究

2023-05-30 12:33
新闻爱好者 2023年2期
关键词:张三丰文学思想性灵

中国古代文学的性灵思想源于先秦的性灵观念。汉魏六朝和唐宋元时期,性灵思想不断发展,至明代,此思想更加丰富和繁盛,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学思想之一。研究性灵文学思想对了解我国古代文学风貌及其生态,了解性灵文学的历史真相等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袁宏道与晚明性灵文学思潮研究》(戴红贤著,2012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详细分析了袁宏道的性灵文学思想和其文学创作特色,并阐述了晚明时期性灵文学思潮,以及此时期诗文创作风格的转变,为了解和研究晚明文学创作风格及思想特色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探讨性灵文学思想史提供了可靠资料。

一、世俗文学的性灵思想

我国古代文学的“性灵”思想历经先秦的孕育、萌芽,汉魏六朝逐渐形成并得到成长和发展,唐宋时期该思想得到巩固发展,到金元明清时期达到繁盛。在此过程中,性灵文学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表述方法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且使性灵思想的体系性更强,在其赓续发展中,形成了性灵文学晚明时期的盛况,形成了辉煌的性灵文学创作流派。从思想层面看,至晚明时期,性灵文学的思想实现了互补融通的融合发展道路。

从世俗文学看,金元时期的性灵文学思想的倡导者主要是元好问与王若虚,提出性灵文學的“自得”说和“元气”说,以表达出真感情和真性情。王若虚欣赏的是“无争张牵强之态”与“情致曲尽”,即是自然流露的情感之诗,这是其“元气”使然。王若虚认为,元气就是诗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这种元气与道教的“清浊之气”和“逸气”互相通融和补充。同时认为,“元气”亦指诗歌欣赏时情感的天然化成,以及自然流露。唯有符合此条件的诗歌,才可称为“自得”之作。元好问的性灵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诗人“元气”的自然流露;二是倡导有风云壮阔气势的英雄刚性之气的诗歌,比如刘琨、刘祯及曹植的诗歌;三是认为王若虚倡导的自然天成、无斧凿刀痕、清新秀丽的浑融诗歌,同唐时期道教诗人吕岩的文学观较为一致,二者均主张创作诗歌是浑然天成的自然成章。

至晚明,世俗诗歌中的性灵文学思想发展至顶峰,公安派、竞凌派诗歌开启了性灵文学创作的高潮,性灵文学理论更加完善,且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性灵思想架构和思想体系,此架构体系的审美思想较为独到、创作理论非常全面、内涵概念极为丰富。

正如该书所言,晚明时期,世俗诗歌的性灵文学思想持续发展,影响深远,一直至清代,袁枚依附于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三袁”的性灵主张,也即公安派的性灵主张,袁氏指出,性灵思想已成为文人反复古、反道学和反传统的,以及个性解放的理论法宝。甚至将诗歌与性情画等号,言“诗者,人之性情也”。认为凡是诗之传者,都是性灵,诗是情感的表达,诗人有“必不可解”的情感,方可创作出不朽的诗歌。袁枚提出,写诗就是真情感真个性的书写,提笔必须先问“性情”,这一性灵思想口号,不只是对封建理学压抑人性的冲击和挑战,也是对“天理”的挑战,将性灵文学思想推向高峰,也画上了圆满句号。尤其是袁枚的性灵主张,具有建构诗歌反封建、本性思想及文学思想的多重价值。

二、道教文人的性灵观念

金、元及明时期,我国道教与儒教发展呈现融合发展趋势。而与此相通的是,道教文风在性灵文学观念、思想理论方面同世俗文学的主张比较一致,对性灵内涵的阐释,性灵文学的创作要求、作家风格及气质、审美曲线等均表现出同李商隐、钟嵘、元好问、王若虚、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等的性灵文学思想相融合的态势。

正如该书所言,袁宏道的性灵说得益于道学的革新运动,在道学革新中追求人性修养理论,并将其作为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原则,认为修道和诗歌创作一样,应充满真情、变化和趣味。全真教性灵文学的倡导者“一组七真”对《道藏》所收录的道教文学作品进行考检,发现真性、性灵、真灵性、内真、本真等词语高频出现,彰显出性灵思想内涵,且其含义主要体现在自然真实、天性与性情方面。从天性看,王重阳认为修道者应具备先天禀赋及天性,具备某种特殊的心灵感受力和灵气,唯有此,方能修道成仙,文学创作与此一样,皆令性灵兼慧。也就是说,诗歌创作离不开性灵聪慧,而王重阳的性灵内涵与刘勰的灵感与神思是相通相融的,这也是道教“气”论的沿袭和承继。

从性情看,丘处机主张修道就是修炼情感,诗歌创作也应注重内心真切情感的抒发,诗歌创作靠的是真诚的本性与真实的情感,不需要外在媒介的触动,以及外在的风云美景,仍然能自然地写出好诗。丘处机认为若要创作出好诗,关键是创作主体要具备真情实感,此创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唐宋以来的性灵思想的情感性理论,与明清的性灵说及神韵派主张的情感一脉相承并相融相通。

道教重要人物马钰认为,从本质看,诗歌创作与修道是相通的,道性真诚,诗情真实,这是修道与诗歌创作成功的关键,如果修道者存在真性,便能修道成仙;诗人若能兴发真情,便能一蹴而就地创作诗歌。在明代,道教性灵文学思想已至高峰,不过,历时较短,清代再无痕迹。这同道教及道教文学创作的逐渐衰微相关。

三、儒释道性灵文学观念的融合

该书认为,明初期道教性灵文学思想的体系较为完整,取得了卓越的文学成就,并将符合性情的诗歌与道德义理挂钩,也就是说,此时期道教的性灵思想已经与儒家思想或儒家诗学互通互融。如主流道教的掌教者张宇初,其认为,诗歌的职责和性质是“道性情”,而此“性情”便是作者自身的“性灵”,具有正面的价值和意义,且指出只有符合性情之正的诗歌才能是道德高尚的。在此,张宇初已经将性灵与儒家的道德礼仪融合。同时,张宇初还强调,作家要通过读儒家经典去识礼,且不断修养出高尚的凛然正气和伦理道德。可见,其性灵思想是儒道思想的融合,实现了其自然属性与社会伦理属性的统一。

在明代,张三丰是著名的道教性灵文学思想大家,其对性灵进行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完善和阐述,并提出了诗歌“灵性”论。此诗学观的形成,既是道教性灵文学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标志着其已具有高度的统括性与总结性。张三丰的“灵性”说解决了道教诗学思想中的逻辑关系问题。分别为:(1)“灵性”的含义,也就是说人体内客观存在的心灵物件,且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某个动能具有主宰作用,也可称之为“心志”。同时,张三丰由道教构成论和本体论的哲学出发,阐释了儒家的诗言志说,充分彰显出张三丰对儒释道的思考方法,对儒家诗言志中的道德规范及政治教化部分进行舍弃,将其“志”直接理解为人的客观心灵和自然本性的东西,是对儒家诗言志诗学的反思。(2)对“灵性”进行定义,也就是找到本源性东西,便能够找到该本源事物的产物。因此,张三丰对诗歌的形成根源进行了界定,认为诗歌是“特灵性”的流露,此看法不但承认了道教性灵“气”说的传统,也同世俗文学中性灵思想相互融通和补充。(3)张三丰将仙道崇神、炼神的宗教修持融入诗歌思想中,将神之虚灵神秘精神内涵纳入诗学领域,把性灵或灵性阐释为虚灵妙性,认为神所至皆可为诗。也即是,诗歌是人主观的精神产物,这就回应、综合了道教文学、世俗文学中的性灵、性情、思想及情感等的含义。(4)张三丰对诗歌差异性的根源进行探讨,认为其根源是灵性的差异。诗歌差异主要是诗歌境界、诗歌风格的差异,此差异性则是创作主体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创作主体是否具备较高的灵性和天赋,以及后学的高低等,都直接决定着诗歌风格及境界,决定着其灵性差异。此诗歌观点归纳出了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即诗如其人,文如其人。

从张三丰的灵性说来看,其性灵文学思想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千年来道教文学内部的性灵文学思想,并与世俗文学中的性灵文学思想进行互补融通,将两个场域中的许多内涵融通起来,形成了合流态势。然而,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性灵思想看,由性灵概念的发端到其文学内涵的形成,以及美学旨趣等思想理论的形成,性灵文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文学发展及丰富文学理论等都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由其时间布局、发展表现等层面看,先秦为性灵文学思想的萌芽期和孕育期,而汉魏六朝则是其成型期和创建期,唐宋则是其发展巩固期,金元明清时期则是其成熟期和鼎盛期。

从思想逻辑和空间布局看,性灵文学思想实现了宗教文学、儒家文学和世俗文学中“性灵”思想的互补融通,在情感、性情、品性及道德、思想等主观层面的连贯性,使其向哲思和审美层面推进。可见,主观审美、性情和思想为世俗性灵文学思想的发展规律与本质属性,而道教文学的性灵实现建构的是从物质到精神的情、性和气,呈现的是从客观向主观发展的规律,二者的靠近和融通推动了性灵文学的发展。

总之,该书详细地阐述了袁宏道性灵文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其对晚明性灵文学思想的影响等,这给研究和探讨中国古代“性灵”文学思想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详细的资料,该书内容丰富,论述详实,是不可多得的参考用书。

(刘庆/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博士在读,太原师范学院设计系讲师)

猜你喜欢
张三丰文学思想性灵
《东汉文学思想史》《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
博雅文学社:抒性灵之真情,写人生之华章
《红楼梦文学思想的现代阐释》
杂说书家之性灵
穿越在历史中的“张三丰”
为何明朝历代皇帝都苦寻张三丰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张三丰的手掌有多?硬
浙东“大文学”思想的综合探究
———评郭庆财博士《南宋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