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的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化实施策略探究

2023-05-30 13:11孙喜琴
考试周刊 2023年16期
关键词:区域化项目综合实践活动

孙喜琴

摘 要:在教育教学形式不断变化的今天,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课程已经成了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课程可以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活动当中,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综合实践课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运用项目式学习,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涯、技能,切实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文章将对基于“项目”的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化实施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6-0023-04

一、 引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跨学科实践性,主要是面向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重视培养和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其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必须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来开展,并进行区域化实施。教师在进行实际课程教学时,应该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课程感受,要求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教学。

二、 基于“项目”的内涵与价值分析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项目式学习法,注重提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自去完成一个项目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进行项目式学习时,学生基本都是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以小组为手段,通过亲自收集,整理信息处理过程,理解活动整体流程,最后对项目结论学习途径进行归纳。项目式学习运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项目活动以精选基本项目内容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导为主,在项目活动中,学生自身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通过特定项目活动模式,学生和教师进行了有效的衔接互动,在探索和协作过程中完成项目学习内容,从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质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项目式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通过项目式教学活动的实施,检测学生日常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因此,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注重项目设计的整体性以及内容设计的可实施性,让学生能够在任务实施、探究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技能、情感,从而突出项目式学习的成果性特征。由此可见,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学科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为教师要从多方面组织设计活动内容,通过多维度设计项目,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活动平台,有效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质量。

三、 基于“项目”的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化实施

(一)以目标为导向,形成合理区域推进方向

以目标为导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区域推进目标进行了精确定位。同时,在行政推动下,还形成以点带面的“梯次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专题教研推进”区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对于学校来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列入学校年度考核范围,有利于把这门课落到实处。对于政府来说,为更好地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对于教师来说,职称评定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使从事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教师产生归属感,能吸引较多教师加入课程研究中来。对于学生来说,经过和县域中的国家级、省级与其他研学基地的联系,有利于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围,拓宽课程实施渠道等。

(二)以实情为背景,全面推进区域策略实施

在问题诊断和区域推进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要带领课题实验区的教科研人员,在教育行政部门支持的地区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推进策略,從区域内的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师资建设、资源建设以及校本教研和校本管理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加以推进。在区域推进中,为了保证开足、开齐和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另外,还要明确项目设计原则以实施区域推进策略。为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使责任落实到人,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或完善各级课程组织机构,合理调配各级工作单位,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岗位,至少培养一名专职教师或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同时,还要科学选择项目实施路径,以兴趣为导向,带动学生参与活动中去。可在小学进行“3+N”的区域综合实践课程设置。“3+N”,即“3”个必选,依托地方教材,每学期区域指定3个单元为各学校需要统一完成的教学任务;“N”项自选,根据各学校实际,在完成区域指定3个单元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自主决定开设的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如果说课程体系建构的学段设置框架是区域统一的方式,体现了课程建设的“同”,那么,“3+N”“1+X”中的“N”“X”建构就体现了学校课程建设的自主性与选择性,形成“和而不同”的课程规划。

又如,在进行《废报纸变时装》教学时,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服装设计大赛,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大赛理念:首先,知识层面,通过收集整理废报纸制作“服装”的相关资料、信息等,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建构能力。其次,技能层面,通过调查、讨论、交流反馈等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合作意识,增强交际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从情感层面分析,通过废报纸变时装活动,让学生能够体验各种角色扮演活动的快感,在不同类型时装设计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基于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设定,项目大赛活动中,教师要从多维度入手,进行小组合理分工,引导学生有序合作,制作废报纸时装,并完成项目竞赛流程。比赛前作好准备工作,借助微视频引导学生发现“变废为宝”的“趣味”。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时装模特”走秀视频,让学生了解各种创意服装形式,了解服装的结构以及变化特点。看完视频之后,再问学生有什么发现?这时学生就会踊跃回答:老师,我发现模特身上穿的衣服,各种造型,有上衣、裤子、裙子,而且裙子的类型也非常多;老师,我发现模特身上有各种材质,塑料的、布料的、纸质的等。通过简单的微视频引导,再加上教师的问题引导,让从创意服装微视频中获取一定的活动灵感,感受衣服的各种造型,领悟各种材质都能够应用于服装创意设计中,为后续的项目活动安排奠定基础。接下来,教师可提问:同学们,从视频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明白了哪些材质能够做衣服,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可以进行服装创意的素材呢?接着出示本堂课的主题——废报纸变时装,然后少量展示一些用废旧纸制品进行服装创作的视频,让学生明确此堂课的活动目标。紧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结合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学生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组,并举办项目大赛。结合教学目标,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三个项目活动的大致方向:项目一,DIY信息我来找;项目二,废报纸服装DIY;项目三,DIY时装秀。通过项目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互联网资源等,收集整理与废旧物品进行服装设计等相关的内容,从而让自己小组的活动思路更加明确。项目二废报纸服装DIY是项目式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能力,通过具体的活动内容,以合作、探究方式完成创意服装DIY的任务。项目三DIY时装秀,是学生展示项目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受学生喜欢的环节,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展示自己的舞台魅力。

(三)以合作为形式,引导学生实现合作探究

将项目式学习运用于活动过程之中,必须着眼于课堂,以活动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是主体,最终以合作、探索和沟通来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受限,因此,项目式活动在执行过程中还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与激励,保证项目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从中得到收益。依旧是上述提到的项目,项目一:DIY信息我来找,教师可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报纸来进行创作,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最具创意。通过简单的话语引导,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学生通过借助互联网资源,收集整理了很多“变废为宝”的创意,然后进行归类整理,比如单纯地利用废旧报纸进行创意设计;将废旧报纸作为基础,添加更多的创意元素,比如废旧包装袋、纽扣、亮片等装饰等。总之,结合收集的材料,设计出不同的创意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准备材料、工具,讓学生能够有广阔的空间手脑并用。项目三:DIY时装秀,第三个项目是学生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案,那么接下来的展示环节就是学生创意得到肯定的环节。通过不同的项目安排,从活动的设计,到动手制作,再到活动总结,每一位学生都展示了自己的优势,同时,教师适当地进行参与和引导,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有效提升了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效果,提高了综合实践过程的活动综合质量。

(四)以分层为指标,完善区域实施评价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化评价应遵循整体观、全面观与过程观等,将课程评估与教学与评价结合,使其形成有机的整体,并且落实在活动之中。在实施过程中,“团队建设与合作创新”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可采取自评的方法、互评与其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评估,反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交流展示为主,兼有活动记录,课堂观察和作品分析等多种形式,其中,交流展示是一种较重要的评价形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从而促使其更好地参与活动。贯穿整个事件始终,应该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性评价等”,是以现有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关注的焦点指向于学习过程的经历、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评价主体整体性、评价方法多样、评价形式有趣。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发展置于第一位,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而不是只关注成绩或分数。所建评价体系必须具有多元性,从而使得评估更具有科学性,既全面又真实。此外,还应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及学生主体对练习的参与过程,进一步彰显发展性、创新性评价理念。

(五)成果提炼,形成区域范式

学校特色课程需与地域特色相结合进行创设。例如,城区学校注重科技创新、项目制作类课程等,在农村,新劳动教育的趣味活动课程较多,二者各有优势。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需要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管理经验的教研团队,并通过他们对课题研究的指导与支持来实现校本化发展。学校可把活动成果建成主题场馆,以期展示该校综合实践活动探索成果,使其成为该校的一景。通过教研组引领和带动其他学科教师参与教学工作中来,形成一种整体合力,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工作室等形式促进教研组建设。可以采用“督导”与“开展”“评比交流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每年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优秀教研组的评选,并把考核结果和学校年度考核联系起来,促使学校教研组不断发展壮大。另外,还可以组织专家对各教研组进行评价打分。每学年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可以安排到全县教研工作例会上做经验交流和展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评选使广大骨干教师有机会参加国家级、省级优质课大赛,同时积极向全市各优秀教研组推荐。在全省先进教研组评选中,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而且有助于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常态化课程实施能够加大课程深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课程更具有开放性、综合性与多样性,尝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进行各种形式的竞赛,如讲导展示和评比活动,课内三个环节指导课、指导录像课评比工作,优秀案例评选,年度论文评比等。与此同时,还可定期举办校本培训、教研研讨等,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可以每年对参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学习成果评比,构建学生素养展示的平台。

四、 结语

综上所述,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科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途径,把项目式学习运用到具体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目前学生的状况,设计难易不一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活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多方面实践活动,最后通过设计多元化课堂评价体系,把过程性评价带入具体活动过程,以此来全面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质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真正地实现实践性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动手能力,还能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秋媛.项目学习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地生根[J].学园,2016(32):79-81.

[2]张艳红.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1(28):26-27.

[3]陈丽丽.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21(2):16-17.

[4]柴勇.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0(34):1-2.

[5]朱金花.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框架设计与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8(7):11.

[6]刘莉,文陈平,易娜,等.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实践——成师附小万科分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22(11):27-30.

[7]蒋晓云.实践中快乐成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策略研讨[J].小学生(下旬刊),2022(1):21-22.

[8]李小函.基于STEM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项目设计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1.

[9]王丽.基于UMU平台的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培训项目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4):51-53.

猜你喜欢
区域化项目综合实践活动
强化区域化管理 聚焦信息化建设
城燃企业区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创新体系搭建
阿尔金山西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职工代表区域化协作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