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绝杀:军统枪口下的秘密制裁

2023-05-30 03:52
新传奇 2023年15期
关键词:戴笠军统汉奸

在军统抗战时期的隐蔽斗争中,暗杀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暗杀,即是制裁。抗战中,国民党军统选择制裁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已经投靠或即将投靠日伪政权的汉奸或准汉奸;另一类则是在华公开活动穿制服的日本军人。

随着尘封的历史真相重现,抗战时期国民党军统在隐蔽战线中对汉奸的制裁可谓惊心动魄。

军统的“戴氏王朝”八年

军统的前身和班底是1932年4月1日成立的三民主义力行社(其外围组织亦称复兴社、蓝衣社)特务处,特务处由戴笠任处长, 郑介民任副处长。1932年9月,戴笠奉派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军警处)处长,便将力行社特务处挂靠在这一政府正式机构,以取得编制和经费,这也是早期军统。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蒋介石将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一处(党务处)升格为中央党部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二处(军警处)升格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由贺耀组挂名任局长,戴笠以副局长身份主持全局工作。

从1938至1946年,军统的“戴氏王朝”维持了八年,基本与全面抗战共始终。从某个角度来说,戴笠是“军统的灵魂”。作为一名特工首脑,戴笠的“讲政治”主要体现在对蒋介石的效忠,其指导方针是“秉承领袖意旨,体验领袖苦心”,一切听命于蒋介石。

现在解密的档案以及诸多前国民党军统特务如沈醉、陈恭澎等人的回忆录表明,在举国抗战的情势下,戴笠反日抗战的思想是清晰的。淞滬抗战之前,国民党大员们在南京开会,其中一部分人对抗战表示悲观动摇,唯有戴笠坚定地说:“这次我们一定要打了。”国民党元老吴稚晖问他:“武器、经济都差得那么远,拿什么打呢?”戴笠说:“哀兵必胜,猪吃饱了等人家过年,是等不来独立平等的。”这句话给其他国民党人的震动很大,后来成了军统对于抗日的经典创见。

剑走偏峰的暗杀行动

在军统抗战时期的隐蔽斗争中,暗杀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暗杀,用军统内部术语来说,即是制裁。抗战中,国民党军统选择制裁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已经投靠或即将投靠日伪政权的汉奸或准汉奸,其目的主要是威慑、打压卖国行为及颠覆伪政权;另一类则是在华公开活动穿制服的日本军人,其军衔职位高低不等。

整个抗战时期,被军统暗杀的大小汉奸有数百人,其中影响较大的大汉奸有南京伪维新政府外交部长陈箓、拟出任伪浙江省长的张啸林、伪上海特别市市长傅筱庵等。这些暗杀行动如天罗地网,疏而不漏,吓得卖国求荣的汉奸们草木皆兵、人人自危,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

此外,在对日行动方面,自1940年9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军统在上海的特工对日本军人经常出入的场所,进行了多次暗杀行动,使得驻沪日军单枪匹马不敢上街。除北平、天津和上海之外,南京、武汉、广州、开封等沦陷的大城市,也时有类似事件发生。

剑若游龙的“谍报战”

抗战爆发后,中日之间的谍报战更是你来我往。由于中国密码电报起步较晚,破译的速度往往赶不上日军更换密码的速度。戴笠无疑是具有过人之处的情报天才,他白手建立起庞大而强悍的情报网络,更令人恐怖的是这个网络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对戴笠的忠诚以及惊人的执行力。据他的属下沈醉、陈恭澎等回忆:军统内的“家法”远比国家法律法规对军统特工的威慑力大。

军统充分利用在各地的电台和情报站,发挥破译侦译密码的各类专业技术特工人才的能力,为抗日战争以及同盟国提供各种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日本偷袭珍珠港情报破获案。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中国的情报能力刮目相看,产生了与中国进行情报合作的想法。经多次接触、交流、蹉商,1943年4月15日,中方由军统代表,美方由海军部情报署代表,双方在美国华盛顿正式签订了《中美合作所协定》,决定共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中美合作所在其后的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在对日作战中,破译了日军密码。据军统局军事情报处原少将处长鲍志鸿回忆,美国空军击落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就有中美合作所的军统人员在电讯侦测和密码破译方面的功劳。

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此时的军统局也因其“特务组织”之性质遭到社会各界的反对与抨击。戴笠死后3个月,军统局改组为以毛人凤为首的中华民国国防部保密局,这也意味着军统时代的终结。

戴笠死后,章士钊为其题写了一副挽联,其下联也算是为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特务机构军统做了一个总结——“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文史博览》潇然/文)

猜你喜欢
戴笠军统汉奸
中统和军统到底有什么区别
《风筝》没告诉你,戴笠并不是吃素的
戴笠 ,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我的母亲了不起
军统保密慎之又慎
大年初一闹汉奸
过戴笠故居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肃奸初探
戴笠竟然终身未加入国民党
英殖民者对察隅等地的侵略及国民政府的应对——兼论军统巴安组在藏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