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3-05-30 10:48宋静
管理学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管理研究全面预算公立医院

宋静

[摘 要]预算管理能够帮助公立医院了解各项业务活动的实施情况,使其将高质量发展思路贯穿于不同的工作环节,促进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实施,减少公立医院的成本投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推动公立医院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为了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公立医院要根据战略发展目标,逐渐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中的地位,制订预算管理方案,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0-0013-03

在公立医院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社会对公立医院全面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然而,滞后性的预算管理已经成为限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因此,公立医院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要点的深入解读,以精细化思维为主要基点,推动各个管理活动的科学进行,为公立医院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研究背景及价值

在我国“新医改”政策落实的过程中,社会对公立医院的发展要求逐渐提高,要求公立医院既要坚持本身的公益性发展思路,又要加大对运营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落实层次性的工作思路,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增加医院的收入,控制前期的成本投入。但是,新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增加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难度,导致医院发展中的难题逐渐增多,对医院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公立医院要以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为主要基点优化内部管理模式,控制好在各项业务环节中的成本投入,提高医院的发展水平,使全面预算管理活动可以更加有序地实施,提高医院的发展水平。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公立医院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以高质量发展思路为主要的基点,推动内部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明确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及方向,制订完善的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落实国家和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提高医院的发展水平[1]。一部分医院加强了对时代发展方向的解读,并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以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自身在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风险方面的作用,全面推动现代化医院的建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实施效果。

二、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欠缺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与支持作用,但是一部分医院领导人员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上,并没有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或是在构建预算管理体系时,完全沿用传统的工作思路,并没有突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很难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欠缺及滞后性问题,这对公立医院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公立医院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案,没有将其与公立医院的现代化发展目标科学匹配,因此很难解决在预算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与业务管理融合度低

公立医院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要将其与业务管理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利用准确度较高的财务信息,指导业务环节的有序进行,实现实全局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满足医院对预算管理的要求。但是,在当前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中,存在着和业务管理融合度较低的问题,比如在制订全面预算管理方案时,并没有深入地分析医院的发展方向,只是按照科室上传的数据编制方案,导致编制的预算目标无法促进医院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2]。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环节出现脱节的问题,无法充分地发挥其对业务活动的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医院在预算管理中将重点放在了数据的整理上,无法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基础内容较为薄弱,影响了公立医院的稳定发展。

(三)预算管理柔性度偏低

新时期,在现代化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中,出现了预算柔性度有待提高的问题,价格政策的调整和支付方式的改革都会对医院的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中仍然沿用的是刚性管理思路,缺乏一定的预算约束基础。再加上预算管理的灵活性较低,使医院很难充分地利用预算管理,实现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对预算管理活动的实施产生了诸多的干扰。此外,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中,也没有设置对应的弹性空间,在医院内部难免会出现資金消耗的问题,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导致预算管理活动中柔性管理的基础薄弱。

(四)预算管理信息化不全

一部分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很少更新信息化建设方案,出现了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的问题。例如一部分公立医院预算系统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衔接度不高,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很难实现互联互通,也无法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在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的沟通仍然采用人工的方式,由于人工方式太过依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如果在某个环节出现偏差,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效果持续降低,无法实现对业务活动的全过程管理。由于传统工作方案仍然会在工作中得以体现,因此很难突出信息的时效性特点。此外,信息传递的滞后问题较为突出,很难满足公立医院在新时期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要求。

三、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在公立医院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较为突出。医院领导人员需要根据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创新全面预算管理方案,使相关工作朝着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的方向倾斜,使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公立医院发展的各个环节,科学指导业务活动,减少风险问题的发生,因此,医院需要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更新及升级,降低其对医院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只有树立正确科学的管理理念,才能够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在医院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医院要要根据预算目标的特点,在各职能部门下发对应的管理任务,通过职责的层层落实,使预算目标更加清晰,并使其与具体的目标责任进行相互协调,科学分配好对应的权利及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医院日常运行的要求,为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3],在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完善规章制度时,医院要落实长期发展规划,对全面预算管理职能进行清晰定位,还需要根据政府的相关政策及财政支持力度,创新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突出现代化的工作思维,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的科学性,推动公立医院在新时期的稳步发展。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相关公立医院需要定期召开组织会议,认真地分析当前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并倾听各个部门的工作意见,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优化实际管理方案,减少其对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产生的影响。

(二)加强归口专业化管理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其专业性特点较为突出,因此,医院首先需要提高对归口专业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保证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的科学进行。

公立医院属于技术密集型和业务密集型单位,对政策依赖度较高,在落实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业务的集中式归口管理,这一方面能够保障资源的科学配置,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医院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4]。在预算编制环节,要设立对应的职能部门,以汇总临床医疗和科室方面的各种信息,并编制对应的业务预算,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规范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要强化对细节管理的重视,比如在设备购置方面,要由医学工程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科室的运行特点及对设备的需求存量确定新增资产的比例,科学地测试新增资产的测算维度,采取科学的工作思路进行资产的有效购置,完善当前的编制方案,使各项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对于办公用品的采购及房屋修缮后的费用,要由后勤部门编制,在此过程中要梳理各项预算管理业务活动的实施流程,促进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和业务活动相互协调,以提升预算管理的准确性。

在归口管理时,还要认真地分析在预算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矛盾,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以促进医院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为基础,完善当前的编制管理方案,构建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满足公立醫院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医院要通过持续的优化及推进使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在单位内部发挥应有的价值,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并做好各业务环节的严格监督。同时,要转变在以往全面预算管理中粗放式管理的思路,实现财务和业务之间的融合发展。

(三)加大预算管理的力度

在加大预算管理力度时,需要基于业务和财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建立相辅相成和相互融合发展的关系,提高预算管理的效果。

在预算编制阶段,需要将医疗工作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之后再分解不同的业务活动,根据资源和资金的特点完善预算编制方案,必要时也可以在医院内部成立预算管理小组,以医院的长远发展及整体利益提高为主要的出发点,创新全面预算管理活动并将其融入到不同的业务环节中,全面地审核各个科室申报的预算,减少虚报预算问题的发生,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5]。在后续工作中,还需要以资源优化配置为主,推动各项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医院能够完成当前的发展目标。各个部门的工作目标要和预算方案保持一致,推动预算管理活动的高效进行。

要提高对预算执行的重视程度,将预算作为业务活动开展的依据,有效监控业务活动,动态化地调整医院的运营发展目标,按照之前的计划有序地执行对应的工作方案,合理整合业务活动中产生的信息,以满足业财融合的要求。医院要通过预算管理,有效控制业务活动全过程和全流程,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的有序实施。

(四)完善预算管理信息化

公立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将其与全面预算管理方案有机协调,快速地整理有价值的信息,为医院后续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帮助。相关医院要加强对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加大技术和设备投入力度,建立可操作性较强的信息化系统,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思路,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优化原有的全面预算管理方式,打破财务和业务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预算和业务之间的互联互通。

四、结语

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全面预算管理的支持,医院要以提质增效为主要的发展方式,制订精细化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运营环境和内部管理需求,创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探索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突出现代化的管理思维,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左浩.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5):27-29.

[2]马莹.全面预算管理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J].财会学习,2022(20):65-67.

[3]王旭.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总会计师,2021(11):117-119.

[4]王小雪.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探索[J].会计之友,2019(23):118-123.

[5]高传胜.高质量发展阶段医疗服务业发展与治理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19(05):222-229.

猜你喜欢
管理研究全面预算公立医院
寄宿制小学课外活动管理研究
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全面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