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的动物

2023-05-30 10:48陈之旸
百科知识 2023年10期
关键词:麝香聊斋志异

陈之旸

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情节曲折、神奇诡异,其中描写的动物多幻化为人,形象生动、个性鲜明。今读卷十之《花姑子》篇,不仅感受作者的生花妙筆,更发现其中所藏丰富的自然常识。

陕西书生安幼舆一日在华山迷路,一章姓老者将其引到自家。章老汉独生女花姑子热情相待,安幼舆心有所爱,归家后往章家求聘,却不见章宅踪影。安幼舆思念成疾,气息奄奄。此时,花姑子悄然现身,为安幼舆按摩,奇香沁骨,又留下甘美蒸饼为药。三日后,安幼舆神清气爽,花姑子又来看望,且引书生一同回家,当夜私结好合。花姑子之父发觉后怒骂二人,安幼舆羞惭逃归。

思念花姑子的安幼舆再次入山苦寻,不料被化身花姑子的蛇精所害,死于危崖之下。安家人为他守灵时,花姑子又一次出现,按照她的嘱咐,安家人停灵七日,安幼舆竟然复活了。

花姑子告知,五年前,安幼舆在华山道上买下一头被人猎获的獐子,后将其放生,这只獐子就是自己的父亲。为报答救父之恩,花姑子多次相救书生。终人兽有别,以后将远去,永远不得相亲相爱。但已有孕在身,会为书生留下此根。其后,安幼舆遇一老妇,自称是花姑子之母,将怀抱的一男婴交给他,隐身而去。安幼舆抱回孩子,终身未再娶妻。

花姑子美丽聪慧、有情有义,还具有起死回生之高深法力,“毋乃仙乎”?

是獐是麝 身份需考证

开篇即点明安幼舆是“陕之拔贡生”,第一次被花姑子的父亲引入家中做客时,老汉自报家门“老夫章姓”。花姑子救活安幼舆后主动告知,安幼舆五年前曾于华山道上放之的一头獐子“是即妾父也”。

一个同音字,妙处全出。由于全家都是“獐”,所以就“指身为姓”直接姓“章”。那么,花姑子是“獐子”的化身吗?

獐子,大名獐,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獐属下的单一物种。獐有两个亚种,分别为朝鲜亚种和指名亚种。前者分布于朝鲜半岛至我国辽东半岛,后者分布于我国华东地区的低山丘陵至沼泽湿地区域。獐是一种喜爱湿地沼泽环境的鹿科动物,它的出产地在东北或华东,而非陕西。看来,花姑子并非獐的化身。不过,听说陕西有一种被俗称为“香獐子”的动物。那么,花姑子会是“香獐子”吗?

对于香獐子,李时珍曾解释道:“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其形似獐,故俗呼香獐。”原来,“香獐子”的正名是麝,并非獐。

麝,亚洲地区特产野生动物,泛指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麝科麝属下的7个物种:林麝、原麝、马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安徽麝和克什米尔麝。作为全世界麝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中国出产7种麝类的前6种,其中,安徽麝是中国特产麝种。

有学者认为,麝科化石是渐新世后期到中新世后期从分布在欧洲的欧鹿演化而来,其祖先(古鹿亚科)在大约距今2300万年前的渐新世后期到中新世前期广泛分布于欧洲。如今,7种麝类的分布地包括了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中国、蒙古、朝鲜半岛、印度、缅甸、不丹、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但中国的麝类分布面积最广、数量最多。据史料记载,我国东起安徽,西至西藏,北起新疆、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南至两广北部,都有麝分布。

在中国分布的6种麝中,体形最小而分布最广者为林麝。与体形较大的原麝和马麝比较,林麝尤其显得小巧玲珑:从头到尾仅长63~80厘米,体重不过6~9千克,前肢短于后肢,肩部明显低于臀部。和其他麝一样,无论雌雄,林麝头部均没有角,但雄性的上犬齿发达,形成一对长而锐利的“獠牙”,突出口外。成年个体背部呈暗棕黄色至棕褐色;臀部毛色更深,几呈棕黑色;腹部呈浅黄棕色。喉部生有两条显著的浅黄色条纹,向下延伸至胸部相连。幼体和初生幼仔背部有边缘较模糊的浅色斑点。耳朵较大,顶端黑色,耳廓内部生有浓密的白色长毛。

林麝的分布区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尤其从华中至华南更为广泛,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南部、宁夏西南部、四川中西部、云南大部、贵州、重庆、广西、广东以及江西。

华山位于陕西省境内,花姑子是籍贯陕西的林麝姑娘,看来没错!

无处不香 回春有奇方

安幼舆相思成疾卧床不起,花姑子“夜奔”而来,“以两手为按太阳穴”。安幼舆只觉得“脑麝奇香,穿鼻沁骨”。痊愈之后与花姑子亲近时,更是发现她“气息肌肤,无处不香”。询问之下,花姑子道:“妾生来便尔,非经熏饰。”

麝有奇香,本是天生,林麝当然也不例外。

麝香是成年雄麝香腺的分泌物,从腹部位于腹脐与阴囊之间的香囊中分泌,油性,呈酱黄色或紫红色,有光泽,香气浓烈,凝结后的颗粒直径为0.5~1.5毫米。每年5—7月,当香囊分泌物充盈时,雄麝有“遗香”现象,此时雄麝会以脚踏、爬、挤压其他物体等方式将分泌物遗留在地上或树干上,以此建立起同雌麝的联系。如古籍所载:“其香有三等,第一生香,名遗香,乃麝自剔出者,然极难得,价同明珠。”

我国对麝香的利用历史悠久。早在汉代,麝香就已作为药材使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都对麝香的药用药理做了专门描述,称之“辛温,无毒,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麝香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苏醒、激活作用,可有效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作为芳香开窍类药物,麝香还可通关醒脑,治疗中风不省。时至今日,我国《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仍有近300个含麝香的成药处方。你或许想不到,麝香属于国家战略储备物资,国家指导的收购克价为350~450元,国际售卖克价超过100美元,远超黄金。

此外,麝香还是极好的定香剂。古人制墨时,常会添加一些麝香以制成“麝墨”,营造一种“蜀纸麝煤添笔媚”的氛围。小说中,花姑子用麝香为安幼舆按摩,再加上香饼食疗,令安幼舆神清气爽,甚至死后复生,可谓妙手回春。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只有雄麝才会分泌麝香。

攀岩穿林 吃素纤纤步

安幼舆两次去花姑子家做客,章家招待他的饭菜除了一壶美酒之外,“肴无佳品,杂具藜藿”。花姑子两次挽救安幼舆的性命,第一次拿出的“药品”是“不知所包何料,甘美非常”的“蒸饼”;第二次用了“青草一束,燂汤升许”的“汤药”,直接让刚起死回生的安幼舆“顷刻能言”。

林麝是食草动物,每日需进食3~6千克的青嫩枝叶。它们天亮前开始觅食,持续约三小时后休息、反刍。食性相当广泛,既有低等的真菌、地衣、苔藓、松萝和蕨类植物,也根据季节的变化食用多种高等植物,尤其是芳香性植物,如木通叶、山椒枝叶、柏树叶果、青刚栎叶果、刺五加嫩叶、水芹菜等。有时它们也会冒险进入农田盗食甘薯叶、南瓜叶、大豆叶、冬瓜叶等作物。人工饲养的林麝还喜欢吃山芋藤、莴苣和芹菜。

李时珍曾写道:“麝居山,獐居泽,以此为别。”也就是说,林麝活动区域的海拔跨度较大,从低地丘陵,至海拔2400~3800米的高山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灌丛,均有分布,不喜平原而习惯居于岩坡上。同一地区的林麝会随着季节的变化选择栖息环境,有“七上八下九归槽”之说—七月居于山顶,八月居于山腰,九月回到河谷地带。这说明林麝既有较固定的生活领域,又有季节性的垂直迁徙习性。

花姑子穿山越岭来看望安幼舆,引发了书生的关心:“道路辽远,卿纤纤之步,何遂能来?”要知道,这正是林麝的“超能”。

林麝通常独居或结对活动,性情羞怯且谨慎机警,喜夜间活动。林麝行走的步幅虽然不大,但受惊后,不仅能快速逃离,还能在逃跑过程中连续“漂移转向”。它的后肢十分强壮,具备极强的跳跃力—能轻易跃过高度超1.6米的坎儿,跨越宽度近3米的沟。除了拥有一流的弹跳力,林麝还擅长登高攀缘,两个蹄瓣细长而尖锐,悬蹄长而发达,能够攀爬到灌木或高度较低、斜度达45°的树木枝桠上取食。所以,章老汉“斜径疾行”,花姑子“屡屡夜奔”就顺理成章了。

升级保护 与麝和睦共生

据《旧唐书·地理志》和《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时,全国向朝廷进贡麝香的州郡几达40余个。这说明历史上我国的麝资源曾经异常丰富。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产业和制香业的大量需求导致林麝面临偷猎带来的生存危机,其种群数量從20世纪80年代的60万头一路急剧下跌至20世纪末的不足10万头。按照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麝类在中国的全部属种中,除原麝为易危物种之外,其余5种已全部划为濒危。

当前,我国麝属6个种分布在多省的省际边缘,呈孤岛状单独分布在20余个大小不同的山岭中,这些地方原始森林少且植被遭破坏大,生存环境恶劣。虽然部分省、市、自治区还保有少数麝种群,但数量普遍偏低;个别种,如安徽麝,连具体数量都难以摸清。

2002年10月24日,经由国务院批准,麝类所有种统一由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是我国自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后首批享受“升级”待遇的物种。同年,国家将麝类列为“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十五大优先保护拯救物种之一,以工程措施促进麝类野生种群的恢复和发展。2003年2月27日,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更是颁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麝类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禁止猎捕野生麝和收购野生麝香的行为,规定“中药生产所需天然麝香全部从现有库存和人工繁殖所获天然麝香中提供”。

《聊斋志异》虽是志怪传奇,但蒲松龄却为我们展现了林麝这一珍贵的中国本土物种。愿今日的我们如故事中痴心的书生,与“花姑子”有情有义,和睦共生。

猜你喜欢
麝香聊斋志异
麝香保心丸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麝香保心丸
《清史稿》灾异卷及《聊斋志异》的形象设定
勐腊毛麝香化学成分研究
STRANGE TALES INDEED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麝香膏药的味道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人工麝香中五种重金属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