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瓶梅》情欲描写中的人性反思和社会批判

2023-05-30 15:14高昕
今古文创 2023年10期
关键词:金瓶梅

高昕

【摘要】 《金瓶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脱离了经典的历史人物或英雄和神话的白话文小说,它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把目光聚焦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以情欲为切入点,展示了故事人物所处时代的物质与精神裂变中人欲的泛滥,再现了明中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灰暗,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和社会批判意义。

【关键词】《金瓶梅》;时代文化背景;情欲描写;人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0-002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0.008

一、《金瓶梅》情欲描写的时代文化背景

(一)商品经济的扩大

明王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即采取了兴修水利、发展种植、减轻赋税等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对手工业者和商人也实行相对松弛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大有起色。

产生于明代后期的《金瓶梅》,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的兴衰史,他在发家致富之路上不择手段,勾结官商,聚揽财富,有着对金钱和权力的强烈欲望,反映了明中叶以后,重农抑商的观念不再位于主体地位,商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更有许多读书人也走进了商业活动中,可见商品经济的触角已经深入市民的社会生活之中。从小说第一回西门庆“年纪二十六七”到小说第七十九回他“三十三而去”,短短六七年间,他把一间生药铺子发展为药材、绸缎、绒线、典当等五间铺子,不仅如此,贩盐、走标船、放高利贷,只要能挣到钱,他几乎是无所不为,于是便成了清河县数一数二的大户。这样的资本扩张速度是很惊人的,说明在明代中后期经商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市民阶层的壮大

明中叶以后,从未有过的商品化的趋势使得市民的思想、习惯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一大部分说书艺人、下层艺人、失意文人加入了说书艺术活动中,随着更多的文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话本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地扩大,由于以市民为主体的受众群体的消费刺激以及印刷业的发展,更多的白话小说应运而生。于是,具有较浓口头色彩的说话艺术的传播方式渐渐转变为文学气息较浓的可文本阅读的传播方式,这就使得许多女性也有了参与阅读的机会。文学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只属于上流人士或是文人墨客的专权,而逐渐走入广大市井百姓的生活。文学作品也不再是以王公贵族、英雄、神话人物等为主,而转变为采用大量的笔墨去书写平凡人物的传奇,或者是他们不那么光彩的事迹来表达对于社会现实的某些看法。这个时期,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具有浓烈市民色彩的《金瓶梅》就深刻地体现出这一社会现象,作者以西门庆的发迹为线索,透过他的日常交往、商业经营,把笔触伸向三街六巷、州府衙门,甚至是京都朝廷,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以西门庆的家庭诸事为中心点,展开一张大网,勾勒出特定历史时期之下的社会图景,反映出社会的某些本质。

(三)社会思潮的变化

明中叶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变迁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人们的价值观发生转变,这对文艺思潮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个时期,各种“异说”相继发展,这实际上也是强调人类的原始本能,要求顺应人的本性的思想的解放,也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

明中叶的文学家徐渭,晚明的个性解放思想在他身上初露端倪,他的作品从不避人间烟火和市井气息,大胆肯定情欲,追求男女平等,有着对封建礼教的蔑视与批判。这种个性解放的思想到李贽时更为突出,他认为人的日常世俗生活,人的感性欢乐和感性欲求以及人的自然欲望和物质欲望就是人生的目的,他充分肯定了人的正常欲望和真实情感。后来受李贽影响极深的袁宏道等人,也宣扬人欲,追求享乐主义。袁宏道在《与董思白》中赞扬《金瓶梅》:“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 ①成为历史上最早给予《金瓶梅》正面评价的作家。

正是这些思想家们对人欲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天理的抗争,才使得人的正常情欲得以展现,而《金瓶梅》中大胆的情欲描写,以及其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正是个性解放思潮的真实体现。

二、《金瓶梅》情欲描寫中的社会批判

《金瓶梅》的小说内容是以北宋政和年间为背景而展开的,但它所描绘的社会风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却有着鲜明的明代的社会特征。它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实,是正德以后到万历中期,特别是嘉靖年间的历史现实。这一时期,正是明王朝急剧地走向衰落,社会风气日益败坏的时期。权贵们不择手段地夺取财富,他们膨胀的贪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腐败的政治,败坏的道德,是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更是《金瓶梅》中众人物的生存环境。

(一)社会政治批判

书中的男主人公西门庆是一个暴发户似的殷商,是新兴市民阶级中的显贵人士,他用贿买官职,勾结官府,恣意妄为,他代表着朝代末期封建政治的日益腐败,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如同白蚁对封建社会建筑进行疯狂啃食。

小说开篇第一回便说:“只为这西门庆生来秉性刚强,做事机深诡谲,又放官吏债,就是那朝中高、杨、童、蔡四大奸臣,他也有门路与他浸润。所以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搅说事过钱。” ②官商勾结,钱可以买到官,更可枉法。西门庆为了得到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而设计毒死武大郎,武大郎的兄弟武松状告到县衙,西门庆便向知府行贿,想要害死武松,掩盖罪行,东平府尹要提西门庆、潘金莲到府里审问,蔡太师不但下令免提,还将为兄复仇的武松刺配孟州,杀人犯逍遥法外,真真是“没钱便是有罪,有钱便是无罪”。全书中,还有许多无告的沉冤:苗员外一家惨遭杀害,主犯苗青却因向西门庆贿一千两银子而被私放;宋惠莲死后,其父想为女儿复仇,结果也被迫害而死。

金钱凌驾于法律之上,社会正义道德竟抵不过人情关系,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只以西门庆一人为中心展开的关系网,便道尽自上而下普遍存在的腐败③。这种借前朝历史弊病来讽刺本朝政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写作手法在文学创作中早已存在,但是像《金瓶梅》这样揭露得如此深刻的实在少见。

(二)社会道德批判

西门庆是一个在情欲泛滥时期的自私的利己主义者,有着强烈的贪欲和色欲,为了得到女人不择手段,不顾一切地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几乎没有道德观念。

他第一次见到潘金莲时,便毫无顾忌地用淫荡的眼神肆意观看,并心生邪念,在得知她是武大郎之妻后,仍千方百计让王婆牵线,最后终于把她弄到手里;他因觊觎李瓶儿的钱财和美色,不顾她是结拜兄弟花子虚之妻,暗中设计,和她勾搭到一起,并和李瓶儿一起合谋气死了花子虚,只因为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完全不顾伦理道德;对于家奴来旺的妻子宋惠莲,他也不放过,想要达到长期占有她的目的,后来宋惠莲看清了西门庆的真面目,选择自杀身亡后,西门庆也只是说她是个没福气的人,他完全不懂得尊重别人,也根本不在乎一个人的生命。

他在性生活方面,也非常不尊重他人。例如烧香疤这一变态的行为,他自己得到了性满足,却使得女性很痛苦。他总是不分场合地随意滥交,没有半点情感,除此之外还好男色,极尽淫滥之事。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与潘金莲通奸,还对吴月娘、孟玉楼存有邪念,后又与庞春梅私通,也是色欲极强。

《金瓶梅》中的男女对贞操烈节并不是十分看重,很多时候行事毫无道德下限。西门庆的妾妇中有改嫁的,例如潘金莲;有丫头扶正的,如庞春梅;还有寡妇再嫁、妓女从良的等等。西门庆不在乎女子的贞操,女子自己也并不十分看重。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是礼崩乐坏和放纵人欲的社会思潮的必然产物,作者一方面想要表达,对于欲望的追求是人本性中不可压抑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在说明,对“色”“欲”的过分追求,会让人失去自我,不顾道德,变得丑陋而贪婪。作者暴露了那个时代中人性普遍的弱点和丑恶,对社会道德的败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三)尖锐的讽刺

西门庆作为清河县数一数二的富户,有钱有势,当地的官员都想和他攀上关系,那些市井无赖、狐朋狗友,无不赶着讨好他。

西门庆有一妻五妾,妻为吴月娘,五妾分别为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小说生动地描绘出这个以西门庆为中心的大家庭妻妾之间、妾与妾之间的争风吃醋,每一天每一件事都有可能随时引起她们的“战争”,这是西门庆活着时,当他因为纵欲过度死在潘金莲床上后,李娇儿携钱财外逃,孟玉楼改嫁他人,孙雪娥与人私奔被抓后又被卖,只有吴月娘为他戴孝守寡。妻妾尚且这般作为,其他的人更无情义,酒肉朋友、狐朋狗友做点面子工作,拜祭的时候还不忘坑骗西门庆的钱财。生前何等风光得意,身后竟这般凄凉惨淡。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被权势和富贵而支配着,有权有势时,人们都恨不得自己和西门家能搭上关系;身死魂消,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这一切是多么的讽刺可笑。

作者以西门庆及其家庭的发迹和衰败的对比,向世人展示了虚伪的人情,撕开了已经岌岌可危的社会及其阶级的伪善表面,显示了对那个时代的政治制度、道德观念、家庭婚姻制度以及钱财权势关系的深刻批判和讽刺。

三、《金瓶梅》情欲描写中的人性反思

作者在书中着大量笔墨于大胆的情欲描写,人性的觉醒、情欲的放荡,都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透过众生对财色的沉迷,显示了作者对于人类追求正常欲望的肯定,以及对人性中贪婪和过分贪欲的反思与批判。作者通过对众多人物形象的精心描画,描写出人性的丑恶和黑暗,向讀者展现人物命运的悲惨以及许多生命的毁灭,展现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悲剧。

(一)独罪财色的深层意义

《金瓶梅》重视人欲,尊重人的个性需求,作者对于金钱并未采取绝对的否定态度,并以大幅度笔墨描写各种各样的人物对于财色的追求,体现出作者对于人生和欲望深层次的思考,可见财与色是全书中重点展现的部分。虽然作者并不否定情欲和财欲,但又认为人不加节制的情欲和过分的贪欲必然会招致祸患。

书中大部分人都是金钱和情欲的奴隶。西门庆娶遗孀孟玉楼,得到了孟玉楼的财产,娶回家中便失去了热情;对李瓶儿,一开始是觊觎她的美色,后来又看上她的财物,千方百计娶了李瓶儿为妾。西门庆与有夫之妇王六儿偷情,每次都会给王六儿钱财、衣服或者首饰,他沉迷情欲,而王六儿以美色易财,即使后来王六儿夫婿韩道国发现他们偷情,也因为金钱的诱惑而置之不理。

西门庆在财与色面前,根本没有道德底线,沉迷于对情欲的追求,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害死多少条人命,那些妻妾亲邻、朋友、官员巴结他不是出于色就是出于钱的缘由,所以他死后,门前冷落,也正印证了小说第一回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有的罪恶由财色而起,最终也会因为财色而得到报应。作者以一个家庭的衰败和众人物形象的结局来劝诫世人不可过于看重财色,可独罪财色的意义又绝对不仅仅于此,作者更要去展现这个社会甚至是这个时代,暴露没有道德下限的人性的贪婪和复杂。

(二)对人性贪欲的反思

西门家本只是清河县一户还算殷实的家庭,家中也并不是十分富贵,父母在世时万分宠爱西门庆,养得他一副娇惯而浪荡的性子,父母亡后,他更是吃喝嫖赌,狐朋狗友结交不少。他买到了官,却并未因此满足,过度的欲望推着他一步步走向死亡。

财色、权势等等或许本身并无罪恶,可是过分的追求导致人的罪孽,是人本身的贪欲导致了生命的消亡和家庭的败落。作者通过对人性贪欲的揭露,促使人们反思,钱财确实是人难以遏制的欲望,如果不加以克制,完全不顾道德和法律的约束,那么最终会落得一个害人害己的下场。荒淫无度的生活招致灾祸,这不仅是西门家的命运,更是封建社会必然消亡的命运。

(三)深沉的悲剧意蕴

西门庆一生追求酒色财气,他疯狂敛财,得到权势,再用钱和权攫取更多的金钱和女色,他最痴迷对色欲的追求,可最终也是色欲把他推上了死路。一步步设计害死官哥儿又逼死李瓶儿的潘金莲心狠手辣,风流淫荡,嫉妒成性,可恨又可恶,可同时她也非常可怜,她被卖来卖去,毫无人格自由,她嫁给西门庆百般讨好他,可仍不免时常被羞辱,她向往美好的夫妻关系,最终却导致堕落,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被武松杀死。她正是那个时代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庞春梅作为潘金莲的贴身丫鬟,成了西门庆的妾之后一直备受宠爱,后被卖去作了守备夫人,本可安稳度日,可她难耐寂寞,最后因纵欲过度死在了仆人的儿子身上。吴月娘、宋惠莲等,他们或有着悲剧人物的命运,又或是众多悲剧事件的主导者和帮凶,她们以色求财,以欲求爱,到最后如梦一场。

《金瓶梅》不只是写单个人物的悲剧色彩,而且以西门庆及其家庭兴衰为主线之中描写了下层百姓的悲惨生活,描写了皇帝奸臣穷奢至极,豪绅贪官为所欲为,罔顾法律,真正的清官难以伸张正义,这是生活悲剧,更是社会悲剧、时代悲剧,作者直面现实,血淋淋地暴露了明代社会封建制度对人的摧残和压迫,只要这样的制度存在,这样的悲剧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在《金瓶梅》中占了绝大多数篇幅情欲描写的表层之下,潜藏着作者对时代氛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性弱点和社会悲剧的思考。作者站在客观、冷静的角度,直面现实,面向人生,将社会政治、道德的黑暗面暴露在世人眼前,讽刺朝政腐败、日渐衰弱的明代社会,反映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具有深刻的世俗意义。

注释:

①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②兰陵笑笑生:《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③孙逊:《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第43-45页。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北新书局,1935:103.

[2]董雁.人欲的敞开与人性的思考——《金瓶梅》情欲主题解读[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2):72.

[3]李胜.四大奇书中的女性形象探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3,6-7,18.

[4]李娟.论明代新思潮与世情小说《金瓶梅》[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3-76.

[5]李贄.焚书(第3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2.

[6]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12.

[7]兰陵笑笑生.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2,9,134,35.

[8]谢红霞.恶与善——《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7-18.

[9]孙逊.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43-45.

[10]李双华.西门庆——专制政体下商业资本的缩影[J].明清小说研究,2004,(1):57-60.

[11]钟云星.论《金瓶梅》的讽刺艺术[J].中国文化研究,1994,(3):43-49.

[12]傅承洲.《金瓶梅》“独罪财色”新解[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82-86.

[13]陈东有.《金瓶梅》文化研究[J].古典文学知识,2003,(1):61-68.

[14]朱俊亭.论《金瓶梅》悲剧的社会意义[J].文史哲,1992,(2):86-89.

[15]林辰.中国古代情爱小说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0:104.

猜你喜欢
金瓶梅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张涌泉《<金瓶梅>词语校释》手稿
从“影写法”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超越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赞助人的隐身:《金瓶梅》首部英文全译本的副文本研究
《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色空”阐释——从“子虚之死”到“贾瑞之死”说起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格非称色情只是《金瓶梅》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