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看抗疫题材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建构

2023-05-30 10:48朱隽童
百花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建构

朱隽童

摘 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汹涌来袭,打破了春节家家团圆的一片祥和,在抗疫的征途上,医生“守江堤”,百姓自发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在“扛沙袋”。疫情形势逐步平稳向好之后,一批抗疫题材的影片登上大荧幕,展现了困难时期万众一心的强大中国力量,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与大多聚焦于展现医护人员英勇无畏的抗疫影片不同的是,它重点关注了武汉“封城”时期的普通民众,根据真实人物原型,将平凡人之间的“爱”与守望相助呈现给大众,在国家主流价值观与观众趣味之间实现了平衡。

关键词:《穿过寒冬拥抱你》;抗疫题材;人物形象;建构

抗疫题材电影是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诞生的电影类型,此类电影有强烈的时代性与群体的共情性。[1]2020年初春节期间,武汉疫情“封城”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随之而来的慌乱、病痛、离别,打破了无数个原本幸福团聚的家庭。2020年6月,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步平稳向好之后,第一部抗疫题材电影《最美逆行》在全网播出,全片聚焦广东援鄂医务人员,展现了整个紧张曲折的抗疫之路,紧随其后又有一大批展现抗疫医生勇敢无畏的影片登上了大荧幕,在特殊时期向国民树立了坚强且成功的“前线”形象。2021年12月31日,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薛晓路导演的影片《穿过寒冬拥抱你》上映,将观众的视线直接拉到了2020年初封城时的武汉普通居民身上,重点表现困难时期百姓守望相助,自愿建立起的一条志愿者防线,将普通人的热心肠和大情怀展现给国人,这无疑是在向大多数聚焦医生这种前线人物的抗疫题材影片发起挑战。淘票票开分9.6,猫眼开分9.5,并且成功夺得2022年元旦票房冠军,票房口碑双丰收,这是导演薛晓路“致敬疫情中的普通人”成功的最有力证明。

《穿过寒冬拥抱你》改编自“封城”期间武汉普通居民的真人真事,按不同的性别、年龄、身份、经历、职业,塑造了四组生动、有爱的普通抗疫人物形象,全景式地展现了特殊时期武汉民众“大灾面前搭把手”的感人景象,对之后的抗疫题材影片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抓取典型“人物原型”,建构志愿者群像

《穿过寒冬拥抱你》作为一部抗疫题材的电影,在未观看前会无形之中给观众以困难、悲情的观影期待。导演薛晓路突破传统思维定式,从以往灾难性抗疫题材电影《传染病》《末日病毒》《流感》《感染列岛》《躲藏》等等喜欢展现“人性本恶”的形象建构中抽离出来,更加关注并突出“人性本善”的一面,将目光转向乐观有爱的武汉市民,给国人以信心,“困难终将过去,春天总会到来”。创作前期薛晓路导演走遍武汉大街小巷,采访了一系列在疫情状况最严峻期间做出默默贡献的普通人,受他们启发,并以他们为原型,将武汉居民的真实故事体现在人物形象创作中。

阿勇的原型是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被人民日报誉为“生命摆渡人”,以及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快递员小哥汪勇;武哥的原型是在疫情期间一直冒着风险跑外卖单的女骑手贾梅梅;叶子扬的原型是曾经四度援疆支教的老师康柏利;刘亚兰也来自薛晓路导演采访过的一位武汉当地真实旅社老板娘;周冬雨饰演的小护士背后,更是千千万万驰援武汉的青年医护。影片对他们的人物背景进行了详尽描述,疫情让原本走在平行线上的不同職业、不同年龄的人产生了命运的交集,用一个个日常化片段向“封城”之外的国民展现城内的真实景象。

人物原型是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类型或模型。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人物原型能够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创造出能经受时间考验的角色。[2]这些原型虽然个体的身份、经历千差万别,性格也不尽然相似,但总是有规律可循,薛晓路导演镜头下的他们在经历了恐慌、混乱与离别之后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都想成为志愿者团队的一员,为抗疫行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是荣格所说的“只有当具体内容变得重复和可预测时,原型才会变成典型人物”,可见影片中阿勇、武哥、叶子扬、刘亚兰等等已经成功成为特殊时期平民抗疫中的典型代表人物。

影片在塑造每一个典型人物个体的同时,巧妙地通过“偶遇”“网课”“交通”将人物背后一个个家庭联系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群像式的集体效应: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而是千千万万普通市民和普通家庭一起编织了一张牢固的抗疫志愿网。薛晓路导演建构志愿者的集体群像是为了使影片的背景大环境更加丰满,而在此之下,从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等不同维度塑造的一个个生动的、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正是疫情之下最真实的人间百态。

二、拥抱平凡英雄:抗疫人物形象的建构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提出了自己对人“品质”的看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寒冬,而在困难残酷的寒冬中还能守望相助、积极奉献的武汉居民就是松柏,经历疫情严峻的考验,一个个普通人化身英雄卫士,穿走于武汉大街小巷。面对未知的病毒,没有人可以做到毫不恐惧,但推己及人,普通人身上潜在的侠义和无畏都被激发出来,《穿过寒冬拥抱你》就用小人物的志愿之旅绘制了一幅平民抗疫全景图,接地气的角色设定也缩短了大荧幕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薛晓路导演借助这样的情感技巧,在人群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完成了一次成功且鲜活的人物形象建构。

(一)拥抱全力以赴:着力书写女性市民

法国作家、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第二性II》中提道“今日的女人正在废除女性神话,她们开始具体地肯定她们的独立,但她们不是毫无困难地、完整地经历她们作为人的状况。”[3]女性意识崛起,女性话语权提升,当今社会对于女性的“有色眼镜”也逐渐被摘下,薛晓路导演在创作中注入了女性导演的独特视角,不断挖掘女性身上的勇敢、正义和善良。

《穿过寒冬拥抱你》中,每一个武汉女性市民都有各自的独特定位。贾玲饰演的女骑手武哥关键在“自信”,在以瘦为美的“身材焦虑”时代,武哥并没有受其影响,离异、肥胖、职业没有磨平她的棱角,她依然能像一个小女生一样在雨中快乐起舞,鼓励了所有女孩要抛开束缚,洒脱地活成自己的样子。徐帆饰演的旅社老板刘亚兰关键在“独立”,拥有豪车豪宅幸福美满的家庭之后,她没有就此止步一味享受生活,而是努力创业追求成为职业女性,刘亚兰用自身经历告诉女生们保持头脑清醒以及经济、人格双重独立的重要性。84岁高龄的吴彦姝饰演的返聘医生谢咏琴关键在“勇敢”,疫情给了她重新思考的机会,自己除了有母亲、外婆的身份之外,她还是独立的个体,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她却主动请缨,冒着感染新冠的风险,只身前往医院,做起特殊时期的“接生婆”,鼓励了身边人也能像她一样去勇敢战胜困难。

薛晓路导演的镜头对于女性力量的关注充分展现了抗疫期间“巾帼不让须眉”以及“女性也能撑起半边天”,这也在疫情特殊时期给观众树立起了榜样形象,不分职业不分年龄,敢于挑战、热衷奉献的女性就是有魅力和闪光点,乐观向上、全力以赴的态度都值得被关注被赞美。

(二)拥抱生命绽放:小人物的“侠义”形象

人在江湖,义字当先”是快递员阿勇的人生信条。薛晓路导演在创作中精准地把握了中华民族在面对灾难时扶危救难、大义当先的豁达,正如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所说:“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4]“侠义”情怀不仅仅只存在于阿勇的偶像李小龙和他儿子喜欢的漫画人物“墨卫侠”身上,在接送医生夫妇去往金银潭医院抗疫之后,阿勇受到了他们的感染,“侠义”的种子在他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自发组织起了志愿者小队,为医生“扛沙袋”。

中国人其实自古就有“侠义”情怀,从“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的抗金英雄岳飞,到“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再到保护战机献身国防的飞行员战士张超,阿勇做到了一种“侠义”传承,在不可控的疫情面前,主动走上志愿者之路,为了保护亲人三过家门而不入,“耳朵”也能成为大家的保护伞。并且阿勇想把这种“侠义”精神继续传承给自己儿子,鲁迅先生《流氓的变迁》中提到的“墨子之徒为侠”在电影中成为了一种传承的符号,阿勇参与了儿子和小伙伴的“墨卫侠”讨论,还在不能拥抱接触的情况下,远距离教儿子打拳锻炼身体,潜移默化地告诉儿子,平凡人也能通过努力成为“墨卫侠”。

阿勇“侠义”形象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和他一样在疫情环境中坚持“舍小身为大家”的普通人,武哥背起晕倒的叶老师直奔人山人海的医院,叶子扬老师为安慰小朋友情绪在线上教他们弹钢琴并在去世后捐献器官,刘亚兰不惧感染危险也要为顾客争取权益,谢咏琴奶奶不畏高龄和病毒志愿去当“接生婆”,他们让生命在疫情期间得以延续,让根植于平凡国人心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侠义精神得以绽放,这样的人物形象建构更立体更生动,也更具有研究价值。

(三)拥抱热泪盈眶:别样的“敢爱”形象

《穿过寒冬拥抱你》的主基调是“爱”与“温暖”,疫情隔离了距离,但是隔离不了爱。以情感细腻见长的导演薛晓路继续在电影中发挥自己的强项,塑造了三组在疫情最严重期间勇敢守“爱”的人物形象。莫泊桑在《人生》里说过“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薛晓路在不那么好的抗疫期间,向大众展示了寒冬里带着温度勇敢追爱的一群人,四组人物四段爱情聚成了人间烟火,也点亮了希望之灯。

影片中疫情无形给爱情增添了几道枷锁,但同时也给了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人擦出火花的机会。最典型的就是贾玲和朱一龙恋爱的大胆尝试:武哥和叶老师因为一场意外相知,抛开外形条件、身体疾病,两人互相关心互相打气,即使在影片最后爱情戛然而止,这段奇妙的化学反应也是成功的。阿勇和老婆的爱情在片中的表达相对含蓄,“耳朵”和“母老虎”之间的爱情在柴米油盐和疫情阻隔之下变得无比珍贵,多了理解与关心,这也是最贴近武汉百姓生活的爱情形象。徐帆和高亚麟饰演的中年夫妇在疫情期间经历了财政危机和挚友病逝,迫使他们重新审视彼此的感情,隔离也给了他们久违的二人世界机会,最终迎来爱情结晶二胎。吴彦姝和许绍雄这对黄昏恋也是《穿过寒冬拥抱你》的一大惊喜,一个上前线当“接生婆”,一个就承包了妇产科所有的盒饭。“谁说人到老年不会浪漫?”老年人的爱情里依然会有很甜蜜的互动。

薛晓路之所以要塑造这四组爱情人物,是为了“试图创造出一种大环境严酷和普通人之间温暖的强烈对比”。疫情这个契机给了人们摆脱被年纪、身份、职业束缚的机会,见过太多眼泪之后,大众需要一部可以微笑的电影去治愈心中的创伤,这是疫情之下爱情形象的别样表达,也是《穿过寒冬拥抱你》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结 语

《穿过寒冬拥抱你》以“拥抱吧,就现在!”为宣传语,“拥抱”一词不仅体现在肢体层面,更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相拥”。[5]影片从武汉真实居民出发,建构了与多数聚焦医护人员的抗疫电影不同的普通市民志愿者群像,从全新的人物视角带观众了解抗疫之路,做到荧幕上下守望相助抗疫普通人之间的“相拥”,让国人在残酷的疫情之下感受到一丝温暖的曙光。《穿过寒冬拥抱你》在抗疫题材影片对人物形象的建构上做出了不少成功的尝试,也期待之后能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实践并探索更加丰富的人物建構手法。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璐,段晓冉.《穿过寒冬拥抱你》:多线并行下的时代群像[J].电影文学,2022(9):134-137.

[2] 罗德琼.解读《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原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6):11-13.

[3] 波伏瓦.第二性II[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5,302.

[4] 傅小青,刘畅.革命历史题材的“现代化”再生:以舞剧《乳娘》为例[J].山东艺术,2021(3):42-47.

[5] 李博.以“全民记忆”碰撞出“全民情感”,引发“全民共鸣”[N].中国艺术报,2021-12-27(2).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