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衔接度测定

2023-05-30 03:10杨清王真爱
甘肃农业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耦合度脱贫攻坚

杨清 王真爱

摘要:促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互衔接,不仅有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基于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了岷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耦合衔接度测定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统计资料和实地走访调查收集整理数据,使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通过计算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来对岷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耦合衔接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岷县脱贫攻坚综合评价指数大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数,属于乡村振兴发展滞后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间为中度耦合,相互作用较强,但耦合协调度较低,属于初级协调。因此,应从思想宣传、产业发展、乡风教育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度;耦合度;耦合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3)01-0088-06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3.01.020

Determination on Degree of Coupling Cohes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Min County

YANG Qing 1, 2, WANG Zhenai 1, 2, 3

(1.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Gansu Research Center for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3. Wudu Sub-branch in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Wudu Gansu 746000, China)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ohes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ill not only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ut also help advanc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coupling degree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his paper constructe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coupling cohesion degree measure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Min County.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sorted through statistical material and field survey,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 The coupling cohesion degre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Min County is analyzed by calculating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coupling degree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Min County is higher tha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lagging typ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have moderate coupling and strong interaction, but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s low, which belongs to the primary coordin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advanc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ural customs educ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Cohesion; Coupling degre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打赢了乡村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2 588元,实际增长了5.60个百分点,中西部22个省(市、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都完全实现了“两不愁”和“三保障”,饮水安全也得到了全面的保障,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令世人瞩目[2 ]。

2018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工作,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把有机衔接上升到统筹衔接,旨在提升两者的衔接融合水平[3 ]。2020年11月21日,甘肃省政府批准全省最后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只有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才能巩固脱贫成果,实现更好的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都以“三农”问题为对象,在当前情况下,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力度,能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已取得的成果,防止返贫问题的出现,因此,提高二者之间的耦合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乡村建设的成效和质量。

2013年岷县首次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150个,贫困户4.15万户,涉及贫困人口17.31万,贫困发生率高达39.64%[4 ],是甘肃省的深度贫困县,也是甘肃省最后8个实现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我们通过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岷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衔接度进行测定,了解该区域脱贫攻坚的成效、乡村振兴的进展及两者的衔接情况,以期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5 - 7 ],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   研究区概况

1.1   区位条件

岷县,在古代又称之为岷州,坐落在甘肃省西南部及洮河中游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麓和秦岭陇南山区的交界处,毗邻定西市、天水市及甘南藏族自治州,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西通青海、南控巴蜀、东去三秦”的战略要地。岷县的气候为高原性大陆气候,冬季较为寒冷,全年气温比较低,年平均气温仅为6 ℃,且由于海拔较高,因此形成了高、寒、阴、湿的气候特点,强降水、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岷县下辖18个乡镇,310个行政村,境内土地面积为3 500 km2,耕地面积仅为4.30万hm2,人均耕地面积普遍较少。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境内草场资源较丰富,草场面积达到19.3万hm2以上,种植的猫尾草等牧草质量优良广销海内外,畜牧业发展较好。此外,岷县还以产出中药材著称,有着“千年药乡”的美誉,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药材发展也迈上了新的台阶,成为岷县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1.2   经济社会发展与脱贫进展情况

《2019年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岷县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8.61 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5.5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   10 512 元,同比增长了6.60个百分点[8 ]。2019年末全县城镇化率为26.86%,同比增长了0.58%,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5 654 元,同比增加了8.00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增加到19 113 元,同比上涨了2.52个百分点[8 ]。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较低,仅为 7 750 元,但增幅较大,相比2018年上涨了 9.60个百分点。2019 年岷县贫困人口整体减少了 3.71 万人,年末还未脱贫的人数为1.43 万人,贫困发生率为 3.21%,相比2018年下降了 8.31%。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战,到2020年11月,岷县正式实现脱贫摘帽,走出了贫困序列。

2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以岷县作为研究范围,所有定量数据均来自于相关年份的《甘肃调查年鉴》《甘肃农村年鉴》及《甘肃发展年鉴》。定性数据则采用调查问卷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于2021年3月到岷县十里镇、岷阳镇、茶埠镇进行实地调研(表1),共向农户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50份,无效问卷为0份,问卷有效率100%,经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第一手资料。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的选取包括单维和多维[9 ],本研究参考何玲玲等[10 ]、高静等[3 ]的研究,结合岷县实际情况及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综合分析,根据数据的科学性与可获得性原则选取确定评价指标。整体上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两个系统层,在脱贫攻坚系统层下选取了减贫成效作为一级指标,根据国家提出的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选取贫困发生率、恩格尔系数、人均衣着支出和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作为二级指标;在乡村振兴系统层下,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总体要求选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和治理有效来作为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别选取了四个相应的二级指标,构建了岷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衔接度测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表2)。

2.3   研究方法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以“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作为两个复杂的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1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程度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限制下二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耦合正好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作用而相互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12 ],因此本研究采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共同研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个系统之间的衔接协调程度。

2.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个系统下所选取的指标均有不同的单位和指标性质,为了消除这些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使不同指标下的数据能进行相互比较,需要对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的处理。本研究选用极差法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正向指标表示数据越大,则对该指标的发展越有利;负向指标表示数据越小,则对该指标的发展越有利[13 ]。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χa表示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得到的标准化值,Χmn表示第m年第n项指标的原始数据,min和max表示所选指标中原始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3.2    计算各指标权重    为了不使一些主观因素对指标的评价结果产生影响,我们采取变异系数法[14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客观赋权,具体的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以上方法,得到的每个指标的权重见表2。

2.3.3    测算综合评价    指数假设f(x)和f(y)分别代表岷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则具体计算如下。

式中,ωi表示计算出的各项指标的权重,χa和χb分别表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系统中每年的各个指标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值。

2.3.4    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可以用来反映两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大小。我们参考已有文献[3 ],构建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度测算模型,其取值范围为0~1。若取值越接近于1,则表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个系统之间的影响程度越大;若取值越接近于0,则表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个系统之间的影响程度越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C代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f (x)和f (y)分别表示公式⑦、⑧中计算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

虽然耦合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但不能反映出两个系统之间的整体发展水平,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二者的耦合度也有可能很高。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关系,我们还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进行测算,其取值范围也为0~1,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复合发展效益越大,则耦合协调度越接近于1,表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个系统之间衔接的越好[15 ]。计算方式如下。

式中,D表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T表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协调发展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10 ]。参考相关文献得知[10, 13 ],由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对于农村发展同样重要,因此取α = β = 0.5。根据相关文献对于耦合协调类型的划分,本研究的耦合协调类型划分如表3所示[13 ]。

3   结果与分析

3.1   脱贫攻坚综合发展水平

从测算结果表4可知,岷县脱贫攻坚综合评价指数为0.949,说明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显著。从我们所选定的指标来看,贫困发生率的下降是脱贫攻坚综合评价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2013年岷县贫困发生率高达39.64%,脱贫攻坚战略提出之后,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农村发展,不断向农村注入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使得贫困人口逐渐减少。到2019年,岷县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已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仅为3.21%,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居民衣着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均逐渐增加,脱贫攻坚取得较大成果,脱贫攻坚综合发展水平高。

3.2   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

经测算,岷县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数仅为0.098(表4),结合本研究所选指标,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当年造林面积忽高忽低,且在近2年数值较小;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当地村民对治理成效并不是非常满意。在调研过程中,通过跟当地村民的交流,我们也了解到当地对于乡村振兴的宣传度不大,很多村民只知道脱贫攻坚战略,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却了解不多。此外,虽然通村公路和各巷道都得到了硬化,但由于一些村民的生活习惯还未改变过来,且缺乏管理,因此各巷道的环境并不是很好,这也导致部分群众对政府的工作产生不满。

根據计算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脱贫攻坚综合评价指数远远大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数,属于乡村振兴滞后型。可以推测,近几年来岷县当地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脱贫攻坚工作上,也使得岷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于乡村振兴的推进力度不大,尤其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以后,更要加紧步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略实现有效衔接。

3.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衔接度

通过对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测算结果表4可知,岷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度为0.597,属于中度耦合,说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个系统之间的影响程度不是很强烈。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脱贫攻坚综合评价指数较高,但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指数却很小,这就削弱了两者之间的影响力度,致使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只能达到中度耦合。耦合协调度为0.544,根据表3所示的耦合协调类型划分标准来看,属于初级协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较低,说明岷县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力度较大,而对于乡村振兴发展的推进速度较缓,使得二者之间的政策衔接不及时,耦合衔接度较低。

4   讨论与结论

脱贫攻坚战略旨在依靠国家注入大量资金及人力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吃、穿、住等基本生存问题,全面消除农村的绝对贫困,基本实现“两不愁”和“三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农村发展潜力,通过大力发展产业等措施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持续动能,旨在巩固前期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果,防止返贫问题的出现,进一步解决农村的相对贫困问题,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和治理有效。首先,二者的战略目标和内涵基本一致[16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均是我国为做好“三农”工作、发展好农村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安排。脱贫攻坚战略是通过国家精准识别和对口帮扶来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得到保障,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则是通过发展产业来促进农村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乡风建设协同发展。总的来说,二者都是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和内涵上是基本相同的。其次,二者的战略价值相同。脱贫攻坚战略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消除了绝对贫困,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证,但也并非仅是脱贫攻坚的简单升华,它在致富增收的同时还促进乡风文明的建设,做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同步发展,二者在促进我国农村的发展历程中缺一不可。第三,二者又具有差异性。首先在时间安排上有所不同,脱贫攻坚在前,并要求在2020年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而乡村振兴在后且战略期限较长,一直规划到了2050年;其次是任务侧重点有所不同,脱贫攻坚主要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而乡村振兴则是要提高农村发展的质量,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17 ]。

总体来说,岷县脱贫攻坚的综合评价指数较高,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指数较低,属于乡村振兴发展滞后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为0.597,处于中度耦合,耦合协调度为0.544,属于初级协调类型。表明岷县在乡村振兴方面还需进一步推进,努力建立起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系统的优质耦合协调关系。

根据本研究结果及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中村民反馈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乡村振兴思想宣传及引导,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岷县属于乡村振兴发展滞后型,且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许多村民对于乡村振兴政策的了解程度很低,因此提高村民对于乡村振兴政策的知悉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的主要渠道,发展产业也是农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岷县的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有些村子土地面积很少,近年来党参等药材产业的发展也不好,需要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的产业发展之路。三是加强乡风文明教育,引导村民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岷县各村道路及巷道均得到了硬化,但很多巷道里积水很多,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不方便村民出行。经过了解,是因为有些村民生活习惯仍未改变,经常把自家的生活废水倒在公共巷道里,导致巷道积水难行。美丽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持,只有做到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才能得到质的提高[18 ]。四是开展技术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作物和药材等的种植过程中,专业技术很重要,但这恰恰是农民们的短板,因此政府应多派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和专业技术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 阿克苏地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阿克苏调查队.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  阿克苏日报(汉),2021-05-13(004).

[3] 高   静,武   彤,王志章.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路径研究: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数据[J].  农业经济问题,2020(3):125-135.

[4] 岷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岷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岷县贫困退出自评结果的公告[EB/OL](2020-09-15)[2022-03-26]. http://www.minxian.gov.cn/art/2020/9/15/art_2260_1347744.html.

[5] 廖文梅,虞娟娟,袁若兰.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同性——基于不同时序脱贫县(市)的比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10):132-142.

[6] 甘文华.  南京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耦合机制研究[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9(1):106-112;75.

[7] 刘   焕,秦   鹏.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逻辑、现状和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2020(1):155-157.

[8] 定西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定西调查队.  2018年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9] ATKINSON A B.  On 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J].  Econometrica, 1987, 55(4): 749.

[10] 何玲玲,鐘家慧.  广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5):60-75.

[11] 丁   浩,王任重.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耦合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20,34(12):74-81.

[12] 廖文梅,童   婷,胡春晓.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性分析:以江西为例[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2):255-265.

[13]牛亚琼,杨   清,李银霞,等.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协调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20(10):49-52.

[14] 任祁荣,于恩逸.  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J].  生态学报,2021,41(8):2944-2953.

[15] 尹业兴,贾   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设计[J].  农业经济,2021,407(3):37-39.

[16] 贾宝华.  乡村振兴背景下济源市农旅融合发展探讨[J].  甘肃农业科技,2022,53(3):15-19.

[17] 高志成.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J].  甘肃农业科技,2022,53(2):10-14.

[18] 李红霞,汤瑛芳.  甘肃省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2021,52(10):91-98.

收稿日期:2022 - 05 - 24

基金项目:2020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20YB058)。

作者简介:杨   清(1980 — ),女,甘肃武威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与生态经济。Email: yangq@gsau.edu.cn。

猜你喜欢
耦合协调度耦合度脱贫攻坚
中国北方蒸散-降水耦合度时空变化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分析
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基于耦合度分析的家禽孵化过程模糊解耦控制系统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