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2023-05-30 10:20吕朝伟张静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思政

吕朝伟 张静

摘  要: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尤其是近几年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同步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大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文章总结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情况,分析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丰富课程形式、引入思政内容进行就业课程改革,强化师资培训、发挥教师思政课程引领作用,开放丰富活动,完善课程體系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3-0169-04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在其撰写的《选择职业》一书中第一次运用“职业指导”这一专门学术用语,标志着职业指导活动的历史性开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生涯辅导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就业指导教育成为现代国内外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1],课程教学目标是“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十多年来,各高校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特色,依托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青年学生在生涯发展与就业过程中答疑解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经济社会环境和就业环境严峻,“慢就业”“缓就业”“懒就业”等情况迫切需要改变,就业指导课程只有更加深入地满足课程思政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地就业。

一、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遵循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是立足学生职业生涯困惑,解决学生就业实际问题的重要课程。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进行课程思政改革非常好的载体,能够有效串联学生所学课程,让学生把想法落地,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增强自信心和行动力[3]。强化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能够切实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求。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更是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二)引导学生服务祖国建设发展的切实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更需要有知识且热爱祖国、脚踏实地、努力钻研、对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响应的人才[4]。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76万人,一方面,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学生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依然存在部分地区和岗位招不到人的局面。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是进行择业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将理想信念教育等思想政治内容浸润式融入课程内容中,引导广大在校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后主动自觉投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三)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将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能够唤醒学生主动规划自我未来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激发学生在大学阶段投入专业学习,发挥专业所长,聚焦国家、战略行业面临的“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将服务祖国发展与个人成长成才相结合,不断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职业生涯发展内容教育应该体现在学科教育中,融入专业课,融合职业认同的发展教育与学科教育才能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5]。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一)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已进行有效的课程思政探索

随着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本土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生涯教育和思政教育需求。如北京科技大学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结合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大一至大四各学年分阶段、分层次设计授课内容,着力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通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将生涯规划意识根植于学生内心,切实满足不同年级学生职业生涯的实际需求。清华大学的就业指导精品课程“职业探索与选择”也教导学生职业选择不仅是找到一份工作,更是要知道个人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择业观。

(二)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

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相关理论主要源于西方,在国内开展生涯教育时,由于缺乏本土的理论基础,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度不高。国外的生涯理论以西方心理学为理论背景,更多偏重心理测评及个人兴趣、性格、个性的分析,而对国家需求、就业环境等分析较少。结合我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现阶段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还应以适应论为主,即学生结合国家和市场需求进行生涯规划,此部分内容现阶段生涯教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国内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就业指导方面对思政内容的挖掘较多,而在生涯教育方面,无论是生涯教育的定义与内涵还是生涯教育理论,以及自我探索的测评工具运用等,多是照搬现有的素材,对国内的思政素材运用不足。

(三)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视不足

担任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及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等,这些教师并非思政课教师专业出身,在授课中容易陷入教学的误区:一是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课教师的主责工作,就业指导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思政关系不大,在授课中容易忽视思政课程内容的设计。二是教师认为思政理论掌握不足,在授课时不自信。课程思政并不是思政内容的照搬照抄,而是要求授课教师在生涯教育中强化思政内容,高校每年都有优秀毕业生投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更有杰出校友在基层奉献青春,这些都是最好的思政教育素材。三是教师对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创能力不足。课程思政既需要深入研究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相关理论,更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科技哲学等人文学科优势,深化理论研究与阐释工作,分析两者结合的学理、道理、哲理、情理。只有下功夫钻研,才能推出理论研究成果用于课程教学。

三、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坚持问题导向,深度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1. 从需求出发,统筹设计,提高课程有效性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生涯教育的缺失,初入大学的新生对大学生活及未来充满迷茫和困惑。同时,随着学生家庭条件的提升,毕业生不再满足于一份解决生存问题的工作,对于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懒就业”“慢就业”等现象凸顯,如何解除学生内心对未来的焦虑,为当下的选择提供行动力成为课程的出发点。高校在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研发阶段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不同年级学生较为集中的困惑,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学生未来发展助力。同时,每年结合就业形势的变化及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修订,将就业引导相关内容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求职,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2. 与时俱进,构建“课程+实践”的授课形式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课程既不是注重知识传授的理论课程,也不是强化某项专业能力的专业课程。这是一门实践类课程,旨在通过课程学习唤醒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提升学生生涯规划的能力,激发学生服务国家发展的意愿。仅依靠传统线下课程授课,无法达到课程目标。要结合学生需求,采用“线上+线下”的授课模式。2008年以后,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线下课程,但由于课时安排集中、师资专业化水平不高等因素,线下课程的授课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与此同时,线上课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部分高校已经完成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慕课的建设,有些甚至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清华大学的“职业探索与选择”已获评国家线上精品课程。2020年开始,由于学生暂缓返校,全国很多高校都开展了线上课程的探索,还同步开展了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课、抖音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线上就业指导活动。要加强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效果,就要运用翻转课程的模式,学生在线上通过慕课学习职业生涯的相关知识,线下课程由高校组织人力、校友等不同人员共同参与课程授课,丰富授课形式。为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授课效果,有些学校还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设计了实践课程,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实习实践,主动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加深对企业的认知和了解,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3. 深挖就业课程思政元素,发挥就业育人功能

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就业指导、渠道拓展、服务保障等环节,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就业工作互融互通[6]。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试金石”,学生践行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到祖国偏远基层地区服务国家发展是最好的思政教育案例;学生结合专业所长,到艰苦行业艰苦岗位奉献青春也是最好的思政教育典型。要充分挖掘就业典型代表的故事,以浸润式的方式在课程中为广大学生上好就业思政课。要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学习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精神,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报国情怀,在毕业选择时,能够将小我发展融入国家大我的发展中,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践行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二)强化师资培训,发挥授课教师的思政引领作用

1. 规范课程管理,完善师资准入制度

学校应制定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管理办法,严格上课教师的授课资格,明确教师需取得教师资格证方可参与授课。设立师资的准入机制,对新上课教师,设立课前培训及试讲。丰富授课教师的实践经验,要保证授课教师曾参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了解就业市场、就业政策、熟悉企业的招聘规律及招聘要求等。每年坚持进行学生对教师的课程评教,对于课程授课效果评价较差的教师,应提出整改要求,待重新完成培训后方可上讲台授课。

2.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加强新入职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组织授课教师队伍参加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培训,开设职业能力提升训练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授课教师的就业指导实践能力,组织授课教师走访企业,观摩企业招聘面试,将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加强新入职教师的思政水平,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新入职教师开展授课培训,开展学术专题研讨活动,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走深走实。举办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思政教学大赛,鼓励教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提升授课效果。

3. 强化授课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注重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2]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多为专职思政教育工作者,有较强的思政育人意识,但无法将课程思政与日常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因此,要注重授课教师团队交流学习,召开课程总结会,一方面邀请其他高校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进行授课经验分享,另一方面邀请本校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满意度排名前三的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同时每年组织授课教师参与学校思政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及时开展讨论会,将时政热点和适合课程内容的元素加入授课中。

(三)完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1. 紧扣学生需求,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的本土化研究

生涯教育的理论源于国外,但由于我国的文化背景、教育目标等与国外略有差异,照搬国外的生涯教育课程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需求。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最重要的是进行本土化建设,将学生个人目标确立与祖国发展相结合,启发学生将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选择融于祖国发展中,从而更好地实现大我与小我的双赢。课程针对不同受众的需求特点,结合学校、学院和专业实际,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将国家发展和个人规划相结合、将市场热点和答疑解惑相结合、将传统课堂和新媒体平台相结合、将校内讲授和校外实踐相结合,不断提升课程影响力和满意度。

2. 开展多元生涯教育活动,一二课堂相融相促

单一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无法提供可持续性强的教育效果,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生涯教育活动。通过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生涯教育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涯学习和职业规划中。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开展“专题讲座、公开课、模拟求职大赛、班级工作坊、简历问诊日、求职集训营”等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职业发展类社团为依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求职大赛等职业类比赛,以赛代练,让学生主动了解国家战略发展、行业动态,主动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Z]. (教高厅〔2007〕7号).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3] 李祺. 基于“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03):33-37.

[4]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 http://www.gov.cn/zhengce/ 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5] 陈建军. 以简历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课堂教学思考[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09):61-64.

[6]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EB/OL]. (2017-12-29). http://www.moe.go v.cn/srcsite/A08/s7056/201801/t20180123—325312.html.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思政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