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探析

2023-05-30 12:47李鹰翔
成才之路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活方式初中生物

李鹰翔

摘要:在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成为社会积极讨论与研究的重要内容的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维护公众健康与安全。文章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策略为研究方向,对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进行趋势梳理,在确定初中生物课堂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初中生物课堂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公众健康;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1-004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初中生物课堂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1591)的研究成果

2003年,全国卫生大会提出要重视“公共卫生”的概念,公共卫生是指组织社会力量,加强环境卫生,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安全与其他疾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文明生活方式,为他人提供保健服务。随着人们对公众健康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其界定和理解也各不相同。公共卫生从本质范畴属于生物学分支的一种,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生物安全意识,这对于提高整体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与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具有实质意义。

一、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概念界定

公共卫生作为关乎国家或区域民众健康公益事业,主要是预防、监测与治疗重大疾病,特别是公共卫生安全(如结核、艾滋病、SARS),负责食品、药品与环境卫生监管、卫生宣傳、健康教育与免疫接种等工作,首要目标是保障民众身体健康。2007年WHO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定义是:为尽可能减少对危及不同地理区域以及跨国范围公众群体健康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脆弱性而采取的预见性和反应性行动。目前,我国学者对公众健康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与公共安全两个层面上。公共安全是指社会与公民在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与交往中所需要的安定环境与秩序。在公共安全范畴中,食品、药品、医疗、环境等都受到广泛关注。教育部于2007年发布《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就“国家卫生事件”提出“分阶段”建议,并要求在各级学校中落实“公共安全”教育。近年来,世界各地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因此有必要在全社会开展公众健康与安全宣传,树立正确公众健康意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维护公众健康与安全。本文所指的公共卫生安全,泛指依托公共安全教育理论与概念,在各级学校、全社会进行公共卫生预防与应对知识传播,以加强学生对公众健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防范公众健康问题的目的。

二、生物课堂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趋势

我国公共安全教育研究起步较国外晚,但其研究领域与内容却发展得比较快。笔者认为,安全教育应遵循安全性、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原则,从第三方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德育工作、安全教育等角度探索公共安全教育对策。有学者从学生主体出发,提出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知识与运用技巧教学的重要性,在安全教育内容上针对初中学生安全素质问题,认为安全教育应包括饮食安全、宿舍安全、卫生防病、交通安全、校园内外活动安全,并透过专业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此外,有学者认为生物教师更易于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但在没有相应教学评估制度情况下,生物课堂渗透安全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把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评估系统中十分必要。有学者认为要将生物教学和安全教育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积累安全知识,并能自觉地保护自身及他人安全。例如,在“饮食和营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重要性上,让学生了解油炸食物的危害,如很可能会导致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身体疾病。在进行“疾病预防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传染病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国外研究趋势

近年来,有关公共卫生安全应对机制、治理变革、国际合作等问题引起部分国外学者的反思。国外学者建议将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引入学校,在生物学专业教学中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并主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公共卫生知识的认识。例如,伊朗学者建议在卫生教育中应用一体化模式,以评价卫生教育与推广模式结合,设计卫生教育课程,提升学生保健能力。巴基斯坦学者就有关疟疾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开设卫生教育课程,提出要让学生在学校与社区里行使卫生教育权,并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世界卫生组织(2002)认为健康教育与促进需要政府、社区与个人采取行动来取得平衡,并确认非政府组织、地方团体与社区组织是这一过程的中心角色。基于这个观点,帕斯对社区机构与学校安全教育进行比较,发现社区资源可以更好地指导个体与群体健康行为,这是因为学校以学习为中心,而社区安全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与系统性。另外,在安全教育教学内容方面,有研究人员认为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如在食品卫生教育中加入食物体系与伦理问题。

三、初中生物课堂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原则

1.整体性

整体性原则是指系统内在不可分离性,即内在联系。公共安全教育不能单纯地分割为公共卫生安全防治、生物恐怖、生态资源安全、生物技术安全、实验室公共安全五大类,而要在提高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防范生物相关人为或非人为因素对社会、经济、人民健康与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2.生活化

生活性原则是指公共安全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与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外来生物入侵与防治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生物入侵进行调查,并对其危害进行初步评价,同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地方政府在处理外来生物入侵方面所采取的对策与成效,并组织学生就如何预防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破坏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原则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知、情、意、行有机结合。例如,在实验室公共安全教育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室安全规范,并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同时,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要对衣着、发饰进行检查,在离开实验室后,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清理,并正确洗手。

4.开放性

开放型原则是指公共安全教育不仅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更要走出教室、校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例如,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教科书,教师要给学生推荐公共安全书籍。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安全教育是全新主题。要充分运用各类教育平台、载体,开展公共安全宣传,以QQ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型载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四、初中生物课堂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策略

1.学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第一,增加防控公共卫生安全的基本物品。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离不开预防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的教育,而初中生物课程中涵盖大量与预防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有关的知识。目前,初中生虽然对公共卫生认识程度比较高,但在行动方面却存在着显著缺陷。学校应以规范学生行为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共卫生意识。为此,学校可在每个卫生间里都设置洗手盆与七步洗手教学图示,提倡学生勤洗手,正确洗手。

第二,丰富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形式。为切实落实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学校必须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安全教育不能是纸上谈兵,教师的理论性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安全素质。通过对公共卫生安全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教育效果。尽管市面上有很多有关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书籍,但学生对公共卫生的认识主要来自互联网,缺少正确指导与系统介绍。对此,学校應依托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开展生物教学,购买公共卫生安全教育书籍。

第三,重视生物实验教学。一些学校对公共卫生安全防治工作重视程度较低,缺少实验与实践性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各学校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必然要求。例如,生物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细胞”的实验时,应阐述细菌入侵引起细胞损害与死亡的过程,并将其微观上的病理变化进行放大,从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生活态度,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教师可以播放病毒入侵细胞的过程及如何造成细胞死亡,如细胞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由于超敏与免疫反应,会逐渐发展成为干酪状坏死细胞。视觉上的冲击力,可以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从而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安全防护,形成保护自己生命的观念。

第四,加强与高校协作,建设公共卫生安全健康教育实习基地。2019年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上保持协调与和谐,在学校中充分发挥其应有教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完善学校社会实践基地。为此,学校应借鉴国外与地方生物企业共同建设生物研究基地的合作方式,同高校合作建立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基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卫生行为,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2.生物教师应积极探究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第一,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新时期,教师要转变“应试教育”理念,改变“死记硬背”的应试思维。从与公共卫生安全有关题目来看,近年来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思考、科学探索、生活理念、社会责任感。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进行直接讲解,但是在信息时代,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资源日益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越来越生动及有趣。对此,在生物课堂渗透公共卫生安全知识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新型课堂。例如,在讲授“细胞膜”一课时,教师可从细胞膜作用方面阐述某些致病性侵入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的作用就是控制物质出入,但这种控制也不是绝对的,有些细菌与病毒蛋白质会通过细胞膜上糖蛋白识别进入细胞,引起身体的一系列不适。因为细胞膜结构课程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所以初中学生对细胞膜亚微结构难以形成直观的认识。对此,教师可依托多媒体技术将细胞膜作用与细菌侵入细胞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细胞膜作用的认识,并揭示其神秘致病机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新型教学手段,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蓝墨云班课等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利用手机交流和获取信息。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新型教学手段进行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普及公共卫生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公共卫生安全知识的兴趣,也可以利用QQ、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习公共卫生安全知识。例如,在“蛋白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微课介绍蛋白质作为生物的主要载体,其结构变化会使其丧失对应功能,加热、加酸、加酒精等可以使细菌、病毒蛋白发生变性,从而达到消毒杀菌作用。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的消毒杀菌方式,尝试阐述其作用原理,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为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应组织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或进行校际间的交流。教师也应该主动钻研,紧跟时代发展,找到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公关卫生安全意识。

第二,拓宽素材研究的方式。生物教师进行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运用相关材料进行教学。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结合教科书内容,对历史事实、节日、时事、前沿科学研究、生活实践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挖掘,通过构建相关课程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卫生安全素养。例如,在开展“消灭病毒小卫士”课程活动时,教师可介绍病毒的构造特征,使学生了解病毒无法脱离细胞生存的原因,通过分析病毒结构特征与寄生行为特征,揭示病毒持续存在的必然性。部分带有传染性的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将会给人带来很大危害,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减少病毒侵入,并做好卫生防护。同时,教师可通过练习题“人造小儿麻痹症”,对病毒危害、症状与防治措施进行简要阐述,培养学生的科学辩证思维,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加强学生对公共卫生安全预防的认识。又如,在介绍有关健康饮水的知识时,教师要在理清健康饮水对人体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预防水传染疾病方法。水是人体细胞中最丰富的物质,它参与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对人体健康有关键作用。如果饮用含有病菌的水,会导致人体发生痢疾、肠炎、传染性肝炎、血吸虫病等疾病。霍乱是水传染形成的公共卫生安全危害,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霍乱导致很多人死亡。真实历史事件,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公共卫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第三,开展实践活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目前,我国学校公共卫生安全知识主要来源是互联网,比较零散,不系统,学校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了解与认识层面,实践教学十分贫乏。因此,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当地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等特点,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与公共卫生行为习惯。例如,在进行“糖类与脂质的危害”的教学时,教师可介绍肥胖人群更容易感染的疾病,如关节炎症、皮肤病、内分泌失调、心血管疾病、肿瘤等。而患有肥胖者與Ⅱ型糖尿病的人群更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侵害,从而损害身体免疫力,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教师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类似的病例,并在课堂上讲给同学听,使学生对肥胖的危害认识更加深刻。

第四,加强教师合作,发挥团队力量。新课改倡导学生协作学习,也需要教师突破个体障碍,以合作与探索方式营造讨论环境,充分利用团队协作的优势。集体备课是教师有效的合作研讨形式,具有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可采取集体备课与个别备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备课,每位教师都准备好每一节课内容,再在小组讨论后制定最优教学方案。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研究趋势进行梳理,确定初中生物课堂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原则,提出初中生物课堂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策略,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与重要帮助。学校应以生物课堂为主要载体,加强学生对公众健康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与自然关系,以达到防范公众健康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中国高校生物化学线上教学的利弊分析[J].生命的化学,2021(08).

[2]黄英群.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3]周凌云,周小山.中学生传染病防治科普培训供给侧改革新构想[J].教育科学论坛,2020(13).

[4]周晓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基础教育课程,2017(07).

Exploration of the Infiltration of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Li Yingxiang

(Huangtai Nine Year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activ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i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infiltrate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educ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can enable students to form a healthy and civilized lifestyle and strive to maintain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The article takes the strategy of infiltrating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education into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fter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education and sorting out the research trend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the principle of infiltrating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education into biology classroom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infiltrating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education into biology classroom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Key words: junior middleschoolbiology;publichealth and safety education;publichealth;life style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初中生物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