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新闻报道中县级融媒体矩阵传播研究

2023-05-30 07:59许镜蕾
新闻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舆论引导

【内容提要】县级融媒体中心投入正常运营后,能够在重大新闻报道中体现出强大的传播力,尤其是利用新旧媒介平台的矩阵,可以使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果更好,舆论引导力更强。县级融媒体要进行有效的矩阵传播,就应该统筹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优势,在实行移动优先、牢牢抓住第一时间第一现场首发权的同时,不断推进融合深化,积极打造引导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只有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与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的综合传播优势,才能使融合转型后的县级媒体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确保其主体地位。

【关键词】重大新闻  县级融媒体  平台资源  矩阵传播  舆论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新要求。①笔者认为,作为县级融媒体,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新要求及时贯彻落实到具体的采编实践中去,就必须在整合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构筑新的传播平台,拓展新的传播渠道,丰富新的传播内容,推出新的传播形态,创建新的舆论引导方法,对重大新闻报道实行矩阵传播。这是由于在融合传播过程中,县级媒体的传播平台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矩阵化的。目前,县级融媒体既有传统媒介平台,又有新兴媒介平台,实行矩阵传播的条件已经成熟,并且可以大有作为。

一、统筹平台资源,充分发挥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优势

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需要众多传播平台的聚合,否则县级融媒体就难以在传媒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利用多元化的平臺实行矩阵传播,能够加快县级融媒体打造“新闻+服务+舆论”的大数据中心,构建覆盖全网、互联互通、功能齐备、舆情顺畅的全媒体传播体系。采制重大新闻报道的难度相对较大、要求较高,县级融媒体必须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除了集中调度、打通使用采编播人员外,还要加强题材把握、内容取舍、报道策划、采编流程和发布环节的统筹,再根据各个平台受众及用户群体的不同,实行分众化和精准化传播。

矩阵传播作为媒体深度融合后的新现象,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多元化平台的传播优势,还能够在信源拓展、线索获取、内容加工和报道发布等方面产生附带效应。统筹平台资源后,县级融媒体就能够根据融合传播规律对重大新闻报道实行矩阵传播,既可以有效组织采访力量,还可以协调写作、拍摄、录音、编辑、播发和推送工作,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框架内打破平台之间存在的藩篱,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释放县级融媒体的生产力。

2019年4月,《柯桥日报》、柯桥区广播电视总台、柯桥门户网站和中国轻纺城纺织指数网等实行融合,成立了绍兴市柯桥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对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资源实现了整合。经过4年多时间的运作,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已显示出县级融媒体矩阵传播的强大优势。无论是在地方党代会、两会,还是抗击新冠疫情和台风等的报道中,绍兴市柯桥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都充分利用端、微、网和报、屏、声等全媒体的平台矩阵,通过精密合作、齐心协力、叠加赋能,营造了全天候、全媒体的融合传播态势。

2021年7月台风“烟花”袭击柯桥期间,柯桥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充分发挥矩阵传播作用,通过各平台的协同报道,不仅营造了全区人民众志成城抗击自然灾害的巨大声势,还彰显了县级融媒体全方位、立体化报道的战斗力。在台风“烟花”袭击柯桥之前,柯桥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的“笛扬新闻”客户端就推出了《关注台风“烟花”》《“烟花”很冷,柯桥很暖——来自防台一线的暖心故事》等多篇报道,通过多媒体传播符号动态跟踪台风“烟花”的走向,在“柯桥传媒”和“柯桥发布”微信公众号及时滚动推送抗台信息的同时,中国柯桥网、浙江新闻客户端柯桥频道、“柯桥传媒”新浪微博、“柯桥发布”新浪微博、“柯桥发布”抖音号等10多个新媒体平台也同步跟进,共推送防台信息1580多条,广泛普及了防台和抗台常识。②

目前,柯桥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除了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还有“中国柯桥网”,“柯桥传媒”“柯桥发布”和“FM106.8”三个微信公众号,以及“笛扬新闻”客户端,已经形成信息传播的平台矩阵。这些平台相互之间的配合非常密切,既是新闻发布载体,也是广大用户可以参与交流互动的平台。用户不但可以在上面获取新闻等资讯,还能够随意上传、分享各种意见和看法。截至目前,柯桥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的新媒体用户总数已达100多万。

媒体矩阵是传媒机构把各个刊发、播放和推送平台排列组合成矩阵形态,共同为受众和用户提供资讯服务。当平台聚合成为发展趋势,聚合传播可以发生在各个主体、各个点位、各个端口时,以往中心化的聚合就变成了去中心化的聚合。媒体开放式聚合链中的“声”级就有了很大的拓展空间。③为了确保矩阵传播更上一个新台阶,县级融媒体要加快平台的模块化管理,通过建立大数据库,广泛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甚至云技术来完成重大新闻报道的共通与共享。

二、实行移动优先,牢牢抓住第一时间第一现场首发权

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千兆光网已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实现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也达到了5.63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705万户。互联网的普及率比2021年12月提升了1.4个百分点,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多,网络不但成了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还成了舆论发酵的主阵地。为此,县级融媒体在对突发事件和重大社会热点的报道时,只有实行移动优先,牢牢抓住新闻报道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的首发权,才能确保区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移动互联网有传播的速度优势,发布新闻信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受众和用户的关注。实行移动优先的传播策略,不但能够让新型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抢报道时效,还可以使视频新闻跨屏传播和多屏直播常态化。现如今,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柯桥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一般都会在移动优先的前提下,坚持新媒体平台首发,传统媒体平台跟进,最终实现全媒体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各有侧重。前者是利用渠道优势抢时效,后者是通过内容厚度求深度。

为了深入推进县级媒体的融合发展,追求移动优先的实效,柯桥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积极探索“新闻+”的传播新模式,围绕“新闻+服务+舆论”全力打造核心宣传阵地,在突出“笛扬新闻”客户端这个主平台作用的同时,还结合“柯桥传媒”和“柯桥发布”两个微信公众号,通过“策、采、编、发、转”的一体化运作,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H5等多种呈现形态,形成了快速发稿的传播优势。为了促进移动传播的视频化,2022年柯桥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又开设《立体看柯桥》《柯博宝藏》和《小微见地》等众多原创视频栏目,形成了“笛扬新闻”客户端独有的品牌。目前,“笛扬新闻”客户端的装机量已突破100万,注册用户有15万,有效实现了区域内重大新闻事件100%的首发。

许多突发事件由于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公众的关注度高,因此往往能成为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实行移动优先,牢牢掌握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的首发权,是确保县级融媒体影响力与权威性的重大举措。第一时间,就是县级融媒体的记者要与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同步进行或者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报道。时差越小,新闻越新,报道越强,更能体现出主流媒体的责任感。第一现场,就是记者能快速到达突发事件的事发地,亲历现场进行动态报道。记者离新闻现场越近,报道就越有说服力、吸引力与感染力。⑤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使新闻传播与接收开始朝移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这既改变了新闻等信息的传播生态,也为转型后的各级主流媒体在重大新闻传播时实行移动优先、传统媒体跟进创造了条件。在移动互联的语境下,许多人获取新闻信息的终端基本上以智能手机为主,县级融媒体要摒弃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模式,加强平台之间、平台与受众和用户之间的沟通,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用户、服务民生时凸显新型主流媒体的核心功能。

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是县级融媒体实行移动优先战略的技术基础。移动优先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已被高度重视,各级主流媒体纷纷打破固有的运作思路开始向移动化转型。当然,移动优先并不只是简单地把原来固定的平台迁移,或者是由定时定点的静态传播转变为随时随地的动态传播,而是全新整合传播系统中的各类要素。一是传播媒介的移动化。以前,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刊播时间与形态相对固定;媒介融合后,移动优先催生出了诸多移动传播平台。在移动设备广泛普及的当下,传统媒体致力于开发能够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运行的软件,尤其是5G移动传播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新闻信息传播的移动化将更加普遍。二是传播模式的多元化。移动优先使传播模式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大量的移动传播主要以视频形态呈现,其中短视频和直播成了公众青睐的信息获取方式。三是传播主体的社交化。传统媒体时代,不但信息传播不够及时,信息流通渠道不够通畅,而且传者与受众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比较困难,传播活动中各个主体既分离又存在隔阂。实行移动优先,传播活动中各个主体就能够聚集在一起,通过互动迅速打造出线上社交网,传播主体社交化后,能够进一步增强社交网络中各传播主体的黏性。⑥

在重大新闻报道活动中,县级融媒体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发声,既可以确保新闻报道的时效,又能够增强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面对人们普遍利用移动端接收信息的现状,新闻报道的实时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5G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屏与小屏甚至多屏的跨屏传播已经常态化,县级融媒体完全能够实现对视频新闻的直播报道。在矩阵传播时实行移动优先,突破传统媒体定时定量传播的局限,凸显传播新闻信息时间快、终端设备接收新闻信息及时等众多优势。

三、推进融合深化,积极打造引导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推进媒体的深度融合,目的就是为了积极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从而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主流舆论格局。

要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实行矩阵传播,积极打造舆论引导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县级融媒体就要努力构建“新闻+服务+舆论”的全媒体大数据中心,实现新闻信息资源、传播能力与传播平台的无缝对接。一是要借助平台的整合来分类利用媒体资源,完善新闻报道的发布体系;二是要确保能在新媒体平台上收集和研判舆情,积极构建面向党委和政府的舆情信息系统;三是要立足平台的长远发展,突出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服务用户的核心功能。

融合传播时代,新闻报道的理念与实践都要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现如今,媒体面向受众与用户的不再是单一的平台和渠道,而是一个传播矩阵。不同平台对新闻信息有不同的编码要求,不同平台有不同目标受众的解码趋向。无论从历时性还是共时性看,矩阵传播的优势在于媒体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报道进行合理布局,真正形成完整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县级融媒体在矩阵传播过程中,社区信息枢纽、综合服务平台和主流舆论阵地这三者的关系,应该是层层递进、相互依存的。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县级融媒体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中之重,只有创新信息传播路径、优化服务手段,才能把舆论引导落到实处。

县级融媒体在积极打造舆论引导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时,还必须明确三个核心内容。一是新闻专业性依然是媒体深度融合后需要注重的核心价值。深度媒介化下媒体产业生态格局变化的重要特征是信息密度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受众的关系连接不断增强,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接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虽然信息可以被工业化生产,但具有专业新闻报道却并不如此。随着新闻业态的变化,多元生产主體可以复制和传播信息,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生产却还仍然需要专业新闻机构来完成。这就像人人都会做菜,但厨师还是一个行当。因此,在专业性的价值驱动下,新型主流媒体应该提供更多建设性新闻和观点独到的意见性信息,与自媒体开展差异化竞争。二是深度媒介化社会来到后,媒介的作用与价值会出现重心转移,媒介不仅仅只具备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功能,而是会变成各种资源整合的桥梁。未来,主流媒体会继续朝着具有多元功能的公共服务组织的方向转型。三是经营创新是健全和完善新型主流媒体的有效路径,新型主流媒体经营能力如何,能从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反映出其在复杂传播生态中的竞争能力。⑦

从传播实践看,县级融媒体的综合性传播平台通常具有更广和更强的受众与用户吸附能力,拥有更大的社会连接力。尤其是在地化各种资源能够支撑媒体通过信息服务去形成更多的价值链对接。⑧因此,深度融合后的县级媒体要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就必须直面“四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的现实,重构内容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环节,通过“新闻+大数据”和“新闻+服务+舆论”的流程再造,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传统媒体只有在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过程中,整合资源、丰富内容、创新形态、转换机制,才能发挥综合传播优势,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实效。

县级融媒体在矩阵传播时,各平台之间能够实行优势互补,使媒体功能和传播价值达到最大化,既可以优化报道内容,也可以丰富报道形态。县级媒体经过几年的深度融合改革,目前的传播平台已由三大传统媒体拓展到了“两微一端”,其中短视频新闻报道还在入驻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通过圈层化的话语形态传播着主流声音。⑨当下,融合转型后的各级主流媒体都在加快构建属于自己的传播矩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细分式的受众和用户圈层。“建圈”属于动态系统工程,亦是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有效构建全新媒体传播体系,就必须继续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实行矩阵传播。一是要精心打造媒体矩阵中的各平台单元,实行内容生产与资讯服务差异化,不断增强受众与用户的信息接收体验;二是加快培育能够驾驭矩阵传播的实用人才,也就是具有采写编评摄“十八般武艺”齐全的全能记者,让他们能尽快适应各类新旧媒体平台的工作;三是要注重信息采集渠道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对各类报道素材进行及时的综合筛选、整理、提炼、加工,在不断增强新闻报道质量和时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及时向受众与用户进行有针对性地推送,以展示县级融媒体矩阵传播的力量。

四、结语

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那么矩阵就是根据长方形或梯形阵列排列的复数或实数集合,媒体的传播矩阵则是借用了“纵横阵”和“方阵”的概念。实际上,矩阵传播就是对同一个重大新闻主题进行多平台的协同报道。我国的四级主流媒体架构中,县级媒体处于最基层,是引導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在努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当下,县级融媒体要有效增强新闻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就必须创新传播手段,而对重大新闻报道实行矩阵传播则不失为一个有效路径。

注释: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22/1025/c64094-32551583.html.

②陈芳.自然灾害新闻的融合传播创新——以柯桥传媒集团抗击台风“烟花”报道为例[J].视听,2021(12):199-200.

③王颖颖.聚合矩阵传播“声”级媒体力量[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2(01):90-92.

④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澎湃网,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769910.

⑤慕顺宗,王俊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一手信息、一体传播——突发应急事件融媒体报道的思考[J].新闻战线,2022(15):67-69.

⑥江菲飞.移动优先视角下主流媒体的探索与应用——以新华社客户端为例[J].出版广角,2022(16):93-96.

⑦窦锋昌,李爱生.深度媒介化语境下新型主流媒体的创新发展[J].青年记者,2022(19):9-12.

⑧毛彦.重构基层社会关系: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路径思考[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2(04):14-18.

⑨范文川,韩敏.智媒时代新型主流媒体的圈层拓展策略[J].新闻与写作,2022(10):91-95.

作者简介:许镜蕾,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县级融媒体舆论引导
新时代关于县级融媒体建设的问题思考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
加强全媒体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县级融媒体推动乡村振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
县级融媒体广播新闻报道转变思路分析
大数据时代社会群体心理行为和舆论引导范式
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是高度统一的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