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3-05-31 06:03胡蜀鸰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新时代

胡蜀鸰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展开研究,先提出网络语言和汉语言文学的内涵分析,然后分析新时代网络语言的特点,接着详细介绍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最后对新时代网络语言影响下汉语言文学发展路径进行详细论述、总结,主要包括规范语言发展模式、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促进精细化发展、选择性使用网络语言教学、规范日常用语,以此来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发展,不断规范网络语言,实现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紧密融合,实现共同协调、共同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语言已经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其对于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对于网络语言来说,作为全新的语言形式之一,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环境的发展,其新颖性、创意性特点显著,使汉语语言输出内容、形式得到不断丰富。網络语言的发展,逐渐成为影响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在新的信息化时代中,根据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旨在给予汉语言文学与网络语言的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进一步创新与调整汉语言文学,从而为汉语言文学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确保其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延续汉语言文学对中华文明的文化建设作用。总而言之,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值得探索以及研究。

网络语言作为新的语言形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渐盛行。作为新的信息载体,其与传统的语言形式有着明显的区别。网络语言在出现以后,人们对网络通信的体验度迅速提升。在网络不断普及过程中,网络语言不仅兴起,且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改进速度很快。对于网友来说,网络语言在促进交流、提高聊天效率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词汇和语言形式新颖简洁,和传统汉语言相比有特殊的吸引力,人们利网络平台沟通成为常见的交流方式,网络语言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汉语和文学的发展。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是汉语语言和文学,蕴含了中华文明的语言文化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汉语言文学历史久远,内涵博大精深,但并非一成不变,而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改变和调整。

首先,混合程度深。基于网络人群和网络聊天,衍生出网络语言,在网络最先普及的过程中,网友在表达自己想法时,创造出“火星文”,其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较快,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每个人在网络聊天中,都具备使用“火星文”的权利。比如,在字母代表的网络语言中,“哥哥”是GG,“男朋友”则是BF。再后来表达自己情绪时,一些网友会使用颜文字。紧接着,表情包的出现,在当下即时聊天中非常常见,这不仅有助于聊天过程趣味性的提升,而且可以为人们的交流联系提供极大的便捷。网络语言是网友自发创造,其来源的复杂程度较高,组成的因素多样性显著,从而明显加深了网络语言的混合程度。

其次,简化程度强。基于网络世界背景进行聊天,诸多网友出于方便快捷的角度,逐渐打破传统汉语和文学的限制,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使得网络世界中单一语言交流的形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尤其对于汉字文化,一个词可能涵盖的意思较多,如果没有将原意表达清楚,极容易对彼此之间的交流造成影响,甚至对彼此间的感情造成影响。而在网络聊天过程中,借助形式多样网络语言的应用,可以使单一语言存在的缺陷得到有效弥补,将聊天气氛改善到最佳,构建出简洁生动的聊天环境。在诸多网络语言形态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由图形或缩写的形式来表示,不仅使诸多输入程序得到简化,而且可以将交流时间降至最低,确保聊天效率的稳步提升。网络语言中相较于传统文字,表达形式的简化程度较高,这在数字型和字母型的网络语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文字的表达更为简单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迅猛,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网络语言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在中国互联网不断演变发展过程中,网络语言形式越来越普遍化。而网络语言自身的创造性特点显著,相较于传统的语言文学,其表达形式节奏更快,语言更简洁直白。如在网络语言中,“88”的共同名称,代表“再见”。美眉、剁手等常用词语使用随意,意思明了。这意味着在实践中,这种更为简单高效的语言形式,符合互联网背景下人们交流沟通简化的需要,对提高汉语表达的高效性具有促进作用,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创新提供新的契机,深刻影响着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凭借网络语言的高效性和随意性,汉语和文学的具体内容在不断丰富化和国际化。

文字的表达更加幽默

在新时代,通过网络语言的应用,可以使汉语和文学的特色得到不断强化。要想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符,可以借助不同种类的符号,来展示心理状态或情感交流。可以为沟通和交流提供极大的便利,给予双方良好的感觉,同时保证良好的沟通效果。在现实社会中,借助网络语言的应用,不仅可以对彼此之间的意图进行了解,而且有助于趣味化、人性化的积极渗透。相比于单一的文字聊天,符号与图案可以增强交流的生动性,确保双方交流的深入性。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极度发达的时代,网络语言环境广阔自由,充分发挥着人们在语言上的创新精神和共情能力。比如在传统语言文字观念中,“囧”字并无新意,但在当今网络语言中,“囧”字被穿上了全新的“外衣”,从而将抑郁和无能为力感发挥到极致。网络语言的准确使用,可以对当今网络时代文化的娱乐特征和自由精神予以准确描绘。

汉语言文学学习产生的影响

目前,网络语言的多样性,深刻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影响人与人的交流方式。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在互联网不断发展过程中,网络语言在小群体聊天中,属于全新的语言形式之一。尤其在网络语言持续创新下,诸多网络语言在相关领域的理解难度性较高,如生产、应用程序等。在青少年学习和理解汉语和文学时,网络语言对其影响深远。在生活中,对网络语言的记忆愈加深刻,而对中文文学文本的记忆处于不断减少的趋势中。同时在互联网整个构建体系中,为了满足不同形式的通信和交流需求,不同类型的电子信息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使得用笔来书写沟通非常少见,人们逐渐改变在传统阅读模式下了解汉语和在文学中学习知识的习惯,在长期使用网络语言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偏离现象。此外,在使用网络语言过程中,因为网络语言碎片化特征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人的语言和文字能力,从而不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学文字的传播。

汉语言文学中语义与读音的影响

网络语言的自由性与随意性,可以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想法,也可以加强交流过程的趣味性。但是网络流行语言并不遵照传统汉语言文学的使用规范和标准,甚至故意使用同音同义字或错别字。由于网络语言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群体或学生群体,一旦长期使用,会严重影响到对语言的正确认知,并且会对未来的学习造成制约,对语言表达和读写能力的培养具有消极影响。

首先,规范网络语言模式。在新形势下,为了有效控制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消极影响,应从我国法律出发,积极开展网络治理工作,对人们语言运用模式进行不断规范,防止生成一些消极、负面的网络语言,使网络环境得到不断净化,从而进一步规范网络语言的生成。凭借网络语言的规范性,可以助力于漢语言文学发展,发挥出对汉语言文学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防止生成一些错误的网络用语,将网络语言价值充分彰显出来,进一步凸显出网络语言在时代发展中的地位,从而实现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的紧密融合、协调发展。

其次,规范汉语言文学模式。分析我国文化的精髓,离不开汉语言文学,在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应不断予以创新,对汉语言文学体系进行不断完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汉语言文学信息,从而给予汉语言文学教育效果强有力的保证。汉语言文学发展,与网络语言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其自身发展特性突出,并与我国文化、政治等信息的传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时代下,应对汉语言文学规范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创新汉语言文学,紧密融合网络语言的精神、模式,实现正确的汉语言文学思维理念的积极渗透,保证人们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水平,从而通过汉语言文学更好地弘扬我国文化,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角度,人才竞争为重中之重,当然,文化发展的国际化方向也会越来越显著。汉语文化凭借高度的独特性,对全世界各国人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迅速传播发展信息内容,基于国际化视野,给予汉语言文学的规范发展强有力的保证,从而进一步丰富汉语言文学内容,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学的竞争力。其中,应加强品牌意识的塑造,将汉语言文学的影响力提升上来,将网络文学中的趣味性展现出来,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发展,确保与产品化、国际化发展道路相符。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网络语言发展的影响深远,并实现向大众媒体传播方式的转变,以此来确保人们较高的接受度。基于此,网络语言的价值性不容忽视。可以引导人们通过快捷、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达,而且使用的语言,应注重幽默诙谐感的积极渗透。但在网络用语中,应对网络语言的质量予以准确区分,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精髓展现出来,实现网络用语的规范化使用,满足精细化发展需求。

由于网络语言的价值性突出,所以其发展速度迅猛,尤其在情感表达方面,相比于汉语言文学,网络语言的推进作用较强。但是在网络语言应用方面,应对网络语言的可取性予以准确辨识,防止出现过度应用的现象。在新时代下,网络文化既要符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要对网络语言予以合理选择,如此来更好地传承发展汉语言文学。在网络语言传递过程中,应坚持抵御不良信息、与汉语言文字原有意义不相符的语言。网络的虚拟性特点突出,切忌出现消遣过度现象,要将自律意识进行落实,将网络语言的积极作用充分彰显出来,防止对当代青少年的语言习惯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低俗网络语言的负面作用,切实保证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更好、更快地发展与进步。

借助规范的日常用语,可以防止网络语言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诸多学生善于将网络语言与写作相结合,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对学生的表达进行不断规范,确保表达习惯的规范性,正确传播汉语言文化。同时,教师还要紧密结合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既要将汉语言自身的韵味发挥出来,也要注重网络语言幽默感的提升,促使全新语言体系的顺利形成。

参考文献:

[1]郝宇飞.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 2019.

[2]樊小芳.简议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026):270.

[3]韩宪莉,赵海玲.浅议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002):50.

[4]蔡羽.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4):192-194.

[5]邓华.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20,036(008):89-90.

[6]左曲美.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011):19.

[7]张玉萍.复杂网络生态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8):196-198.

[8]王珍珍.融媒体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4):38-41.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新时代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