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教育思想在高校工作坊教学中的研究

2023-05-31 00:34栾冰洁赵丽平齐佳路雯皓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工作坊

栾冰洁 赵丽平 齐佳 路雯皓

摘   要:通过分析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理念,论述高校应用型影视艺术课程工作坊教育模式的特点,提出学习晏阳初教育思想对民众开放参与、对大众审美带来的启示。学校教育在继承和发展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同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整个社会文化的构成者和参与者的共赢。

关键词:晏阳初教育思想;工作坊;高校影视;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6-0030-04

晏阳初(1890~1990)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是世界平民教育的奠基人。晏阳初通过早期大量教育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定县实验”中提出的“四大教育”“三种方式”具有极大的先锋性和实验性,体现着教育和文化扎根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晏阳初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与广大人民群众有深刻的联系。晏阳初发现平民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征是:经济、简便、适合生活需求;文艺教育以治愚,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且文艺教育结合社会发展,在人民大众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公民教育提高人民道德观念和整体国民素质。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教育体系,不仅适合当时我国的国情,从现在来看,也适用于应用型高校影视艺术教学的教育目标。

与此同时,西方的工作坊教学思维与晏阳初教育思想中“文艺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诉求不谋而合,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工作坊具备明显的教学与实践特征,可以满足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中“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根据应用型影视艺术专业教学特点,寻找适合现代普通高校教育教学专业的教学方式。其中,由西方传入的“工作坊”教學方式,经过艺术院校多年本土化的教学实践探究,对当代大众审美产生了影响,同时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提供了条件。

一、工作坊教学的优势

工作坊(workshop)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20世纪初,美国普拉特的波士顿医生把病人集中在一起,要求他们相互分享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和令他们愉悦的事,结果病人们不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治疗效果有意想不到的提升,此后该形式被医学界、心理学界普遍使用,逐渐衍生为西方及我国一线高校中常见的工作坊教学形式。

(一)工作坊的常见模式与框架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工作坊教学可满足教学以学为主、服务于学的教学目的,也可以完成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新挑战。工作坊的常见模式与框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变动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主题活动等。如,在课程中师生共同分享资讯,根据教学任务的需求,学生可以结组合作,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当小组成员有问题和分歧时,可随时进行集体交流,达成共识,最终一起完成作业。

(二)工作坊的类型

工作坊的类型一般有:单场工作坊和系列工作坊。

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年级、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来选择工作坊的教学类型。单场工作坊适合围绕一个固定的主题进行教学,由教师与学生进行分享、讨论和交流,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系列工作坊一般由组织者(导师)精心选择一系列主题,进行系统地讨论和学习,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较好,适合影视艺术专业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

(三)工作坊的明显特征

大多时候工作坊的主题都涉及到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甚至许多伟大的思想和理论都在工作坊的讨论中诞生。工作坊组织形式灵活,工作坊举办的地点可以根据工作坊主题的需要结合参与者的特点灵活选择,可以在正规的教室或会议室中,也可以在室外或专业场景中,使参与者身临其境,更直观地感知教学内容;工作坊费用较为低廉。通常对于高校主办的工作坊来说,可以直接在校内或线上进行,免除了许多其他费用。

二、工作坊教学打破了传统影视艺术教学的被动局面

目前我国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基本延续以专业为核心贯穿教学的“苏联模式”,对于学科的内容定位不清晰,强行划分边界。这种以专业为核心的分科模式造成了学科间的壁垒,从课程设置上也体现不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无法满足时代对影视人才的要求。同时,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僵硬的学制,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学生专业视野狭窄、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而工作坊的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开放,工作坊的教学关系结构决定了参与者必须是多层次的,且以学生为主体互动是教学的唯一途径。在工作坊中,通过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多元的交流中使学习内容不断整合,避免了开放式教学因流于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工作坊开放式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兴趣就能使学生进入影视广阔的联想空间,产生学习需求和内在驱动力。工作坊的这一特点有效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出现的被动学习互动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一)优化了影视艺术教学的方式

从教学上来看,“参与式工作坊”相较于“讲座”“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更加开放,能更好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言堂”的现象,不仅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更好地相互发表意见,而且可以通过交流来进行内在逻辑的不断整合,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多元开放的思维方式。同时,工作坊营造的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可改善传统课堂上学生害羞与沉默的局面。师生集体讨论和研究推动主体教学方案的进行,在面对新知识、新理念、新方式和新问题的情况下,使作为参与者的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到教学实践中的实践、探索,并结合专业知识的实际循环渐进地转化,脚踏实地,追求实效,真正做到以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本。

(二)提升了影视艺术教学的专业性

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形成是由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立的,传统的影视专业包含编剧、导演、表演、摄像、录音、舞美等专业方向,涉及到艺术、中文、科技、新闻、传播、广告等学科,具有极强的社会性与实践性,是直接介入社会并在大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专业。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影视行业的新陈代谢,高校影视教育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有核心竞争力的影视艺术人才。

1.更注重实验和探索的过程。从教与学的方面来看,工作坊在教学过中更加注重实验和探索,而非是单一评价标准下教学成果的短期呈现。相较于传统的刺激学生竞争的人才培养方式,工作坊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通过与不同角色的参与者交流,能更好地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情绪,还原学习的本质,传递深刻的价值关怀。

2.教学参与者不局限于同专业的师生。从教育格局上看,工作坊的教學参与者不再局限于高校、同专业的师生们,大家都以课程内容和个人兴趣、爱好积极参与教学。教学的场所从固定的教室拓展到专业场所或公共区域,使教学的体验更加多维化。工作坊通过与专业机构、相关企业、地方社区合作,实现了工作坊对民众的开放,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专业视野,改善了教育结构。通过建立专业机构——高校——民众的教育生态圈,三者之间互相滋养,互相启发,打破专业壁垒和知识垄断的局面,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引导和推进了我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的文化、教育循环关系。

3.教学为学生创造与专业机构共同学习的机会。从德育角度看,工作坊的教学通过为学生创造与民众和专业机构共同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认知不同社会身份群体的边界,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社会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有社会主义情怀的职业身份认同,真正实现培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专业人才。

三、工作坊教学方式加快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艺术教学中最早应用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包豪斯学院提出了“技术与艺术并重”的教学理念,学校设置“形式导师”“工作室师傅”,主要负责主持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负责理论学习的同时,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并要求具有专业的前瞻性,帮助学生打开认知局限,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最佳的学习进取心。

工作坊的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还要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担任帮助学生实现构想的导师角色,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形式导师”类教师应具有跨专业的多重学术经历,有深厚的理论基本功,有开放的认知,具备足够的专业视野和灵活的教学能力去完成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工作室师傅”不仅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和实操经验,也要有一定的专业视野去理解“形式导师”的角色。

第一,教师要了解工作坊教学中教学角色的转换,学会与其他参与工作坊的指导者进行合作,规划分工,精心设计学习环节,营造轻松融洽的氛围,关注在工作坊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社会关系问题和学生学习的变化,及时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二,要求任课教师有高质量的专业人脉和社交能力,不断地邀请高水平的专业人事来担任“形式导师”,以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更新教学资源,维持教学活力。

总之,研究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与工作坊教学模式,结合影视艺术专业特点和社会需要,完成时代赋予艺术高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可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涉及当代应用型影视艺术教育的教学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对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同时,高校教学取得的成果带动区域间的文化发展,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晏阳初教育思想在为大众审美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在新时代仍能发挥其作用,可辅助实现社会文化整体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武冈师范学校.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第二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王志敏,赵   楠.中国影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若干问题[J].艺术百家,2009,(02)

[3]王雪华.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08).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工作坊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论双导师讨论式工作坊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