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红色文化的影视传播策略

2023-06-04 11:49张资悦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3期
关键词:影视制作黄河流域影视

张资悦

近代,黄河流域成为中国革命诞生地之一,孕育了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传承黄河流域红色文化对于维系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以媒体为平台对先进文化进行传播成为主流,影视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影像媒介为载体促进自身形象“视觉图像化”,形成相关文化的有效传播,因此影像构建和影视传播对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传播者的专业素养

第一,要建设高素质的领导队伍。高素质的领导者是队伍的核心,对团队的整体发展方向和黄河流域红色文化影视构建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影视作品进入公众视野的把关者。高素质的领导者能够发挥带头作用,深入探究黄河流域影视传播环境,严格控制影视传播内容和水平。首先,要制订领导人选聘计划,在选定人才时必须制订详细的、科学的人才选用计划,应对其进行多方面考量,全面衡量擬定人选的政治思想素养、媒体技能素养等,最终选出高素质的专业领导人。其次,要注重影视传播团队领导者的红色文化理论素养。经过考量选定的领导者要加强在黄河流域红色文化方面的相关理论学习,可以定期为其提供相关课程,或者组织相关研学活动,有效加深领导人的红色文化理论内涵。最后,要重视提升影视传播领导人的媒介素养。影视传播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且与信息技术关系密切,因此影视传播领导者要对媒体环境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可为其提供定期的媒介素养提升课程,进行相关媒体技能的培训和学习,保证其将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管理高效结合。

第二,塑造专业素质优良的影视制作队伍。制作队伍本身的政治素养、红色文化素养、媒体传播专业技能素养都是影响红色文化影视构建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培育一支全面发展的红色文化影视制作团队非常重要。首先,要注重影视制作团队对黄河流域红色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红色文化包含鲜明的革命特点、政治特点和理论特点,制作团队在影视制作过程中要保证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同时,制作团队还要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红色文化内涵,并将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制作出精良的影视作品。其次,相关部门还要明确团队各部门性质。黄河流域红色文化影视构建和影视制作团队主要针对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进行影视制作,其制作过程包含策划、拍摄、视频制作等步骤。对于策划团队,要保证其制作的策划方案具有高完整度、高创新性和翔实的文化内容,确定影视制作的整体基调,并能够为视频注入新的活力。对于拍摄团队,要保证其在掌握红色文化历史的基础上,能够快速抓住拍摄内容的重点,并根据重点内容提出具体方案,将全面的红色文化内涵传递给观众。对于影视制作团队,要保证其具备专业操作剪辑软件的技能和能够熟练使用拍摄工具的技能,在影像拍摄和视频剪辑过程中,突出区域特性,且不能与黄河流域红色文化发展历程相脱离,最终保证影视内容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创新传播形式

第一,创新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播内容。黄河流域红色文化创新要与时俱进,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关注并解答,要着重反映和解决当前社会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为红色文化探究和发展的基本点,不断解决新的社会环境中红色文化发展的问题。在新时期,红色文化发展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路径,把握文化发展创新的路径,促进红色文化与时代内容的整合发展,推动红色文化从内容到精神的创新发展。同时,红色文化内容的创新还要立足于实践,结合实践需求和人民大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展示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形式。应实现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时代内容的对接与融合,从新时代角度展现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并通过新时代鲜活的真人真事反映红色文化精神,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信服力。另外,还要深入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获取最真实的信息,进而表现群众情感,反映人民的主体性。

第二,创新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播形式。红色文化传播必须采用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新时期,红色文化传播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承担着为青少年传递文化内容的重任,要促使青年一代在当前社会对黄河流域红色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和现代信息技术对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进行传播,采用当代常用的传播形式进行展现,使其更加接近人民群众。

把握受播者的心理

现代社会,文化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都是积极能动的,其会有选择地接收相关信息,所以要把握黄河流域红色文化在传播中的相关特点。首先要深刻把握受众的求知心理。在传播过程中,要对受众在红色文化方面的疑问积极解答,满足受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知的需求,促使受众在接受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过程中能够得到心灵熏陶,进而升华情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其次,深刻把握受众的求真心理。黄河流域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要注重真实。最后,深刻把握受众的娱乐心理。要积极创新黄河流域红色文化的传播形式,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使受众接受相关文化,提升受众思想文化和道德修养。

需要注意的是,受众在接受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常常会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所以在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对这些行为进行深度把握,结合实际,对受众的文化需求进行分析,认真安排红色文化传播相关内容,对红色文化价值内涵深入探究,促使其适应时代发展。还要对红色文化传播内容不断创新,将红色文化打造成具有时代感、生动且符合大众口味的文化形式,激发受众的兴趣。此外,由于受众所处社会背景不同,在欣赏学习红色文化时也会出现不同,所以在传播黄河流域红色文化时,首先要将青少年群体和党员干部当成重点对象。要将红色文化深入到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育中,促进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真正走进课堂、进入学生心里。对于党员干部,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其他社会群体产生较强的示范作用,也会对人民群众的主流价值观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党员干部首先要对红色文化产生共鸣,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感召更多群众。

拓宽传播途径

当前,各种移动终端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工具。网上有非常多关于黄河流域红色文化的视频,创作者既有官方媒体,也有普通用户。这些软件平台还具有记忆功能,在大数据信息环境下,能够根据受众搜索信息的频度为其推送相关的视频。官方或者非官方的视频创作者都能够在相关应用平台上分享信息,扩大传播范围并提升传播速度。

如今,国家对于文旅结合的发展模式非常重视,旨在以旅游带动文化传播,并通过文化景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将黄河流域红色文化革命遗址展馆打造成红色观影厅或者红色书屋,讲述红色历史故事,展示革命先辈事迹,传承红色精神。书屋还可以植入智能导航系统,并在其中设置行走路线、红色事迹、文物内容等模块。

其次,将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模式。可以在黄河流域相关红色文化革命遗址展览馆中设置虚拟现实体验区域,根据人流量安装合适数量的体验设备,通过相关技术让参观者体验革命战争的环境,带给受众全新体验。

最后,发挥户外宣传媒介的优势。比如电梯、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中都已经配置了电视设备,可以为群众提供红色文化影像播放。

净化传播环境

网络媒体的传播具有复杂性,其不仅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平台,也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途径。所以,亟须对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播环境进行净化。

一方面,要加强对媒体运营和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承载信息量大、涉及范围非常广,难以对其中传播的红色文化实时监控。相关部门要着力强化网络环境管理,优化媒体舆论监督体系。对于相关媒体发布的不良信息,比如内容涉及侮辱或恶搞先烈,或对红色文化亵渎和轻视的,要依法对其做出处理,并追查源头,严肃对待。各平台和各监管部门要严格把控信息传播源头,正确引导舆论方向,为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播营造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网络环境下,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播必须有相关管理办法对其制约,并规范各种媒体传播的内容。当前,中国已经颁布了很多管理条例,比如《新媒体管理条例》《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更多、更细化的条文办法,打造红色文化传播优良环境。比如《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为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法律基础,塑造了较好的传播氛围。黄河流域也要依据地区特点设立相关的红色文化保护办法,不断净化黄河流域红色文化影视传播环境。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

猜你喜欢
影视制作黄河流域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分析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关于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融合分析
新版电视剧《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