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重难点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2023-06-04 14:13曹啸敏
物流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对策

曹啸敏

摘 要: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有利于强化对物流技术的理解、具有前瞻性和科研能力。但物流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应注意提升实践性、做好整体规划、明确自身特色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等。当前,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是高校物流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实验室开放对此专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以探讨高校物流专业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为研究重点,强调高校首先应明确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的重要性,其次要分析现状,最后文章依据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9.27;F532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04.049

Abstract: The opening of logistics professional laboratories can improve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cultivate students,design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help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logistics technology, and have good foresigh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However, the opening of logistics professional laborator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practicality, doing a good job in overall planning, clarifying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making full use of social resources. At present, the open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professional laborator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opening of logistics laborator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is major. Therefore, the discussion of the open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professional laborato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universities should first clarify the importance of open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professional laboratories, then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Key words: logistics professional laboratory; ope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實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受到高校的关注。传统实验室开放程度不足,管理模式不完善,只在固定时间和地点对学生开放。近年来,物流行业迅速崛起,为国民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物流专业已然成为当今的热门专业之一,但目前物流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手段和政策相对落后,诸多不足引起了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不满。因此,解决当前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的问题是解决当前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对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也极具社会和现实意义。

1    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意义

1.1    综合能力提高

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可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现阶段企业竞争激烈,多数企业拒绝将自身案例融进教学中[1]。同时,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企业一般不会让无经验的学生接触企业的核心工作,学生很难实现自我提升。物流专业实验教学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验环境中可模拟企业的物流工作流程,将学生带入物流工作人员的角色中,在实践中检验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可使学生深入学习物流理论知识,还可以直接投身物流案例的学习中。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会主动寻找、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学习课本知识之外的物流专业知识,深化理论学习的概念。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可培养复合型人才,助力本专业学生就业。现代物流市场需要具备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人才。加快落实物流专业的实验教学环节,才可缓解目前物流专业实验教学经验不足的局面,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流专业可通过物流实验室发现物流专业理论与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放物流专业实验室,学生可置身于充满创新氛围的实践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1.2    有利于加强物流技术的讲解

现代物流科技发展很快,因此现代物流业实践运用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物流专业的发展趋势,其根源就是很多公司只着眼于自身效益,而轻视物流技能的训练,对物流技能的了解水平不高,导致他们无法从实践中学到知识。物流实验室开放后可讲解各种运输、仓储的物流技术手段,使学生直观感受物流活动规律,促使其运用物流知识完成相关活动。

1.3    具有较好的前瞻和科研能力

在物流专业实验室进行综合训练,根据社会及学科重点选定项目的实验方向,学生将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研究的前沿成果、应用趋势与研究动向,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写出实验报告。在此活动中,大学生可掌握物流专业的基本运营模式,进一步了解物流网络规划、建设、实现与运行中的专业技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课题研究,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升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并使他们熟练掌握物流专业实施和运营的专业技术。

2    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重点

其一,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应增强实践性,作为学生的实验平台,应与理论课程结合,使学生参与到物流实践活动中。因此,物流专业实验室的内容应面向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其二,物流专业实验室应做好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物流专业实验室应考虑学校的教学情况和资金现状,并结合物流理论和技术发展情况,科学管理和开放物流实验室,及时管理、规划和升级实验室。其三,物流专业实验室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寻求校企合作路径。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和技术互补,强化产教结合。其四,物流专业实验室应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建设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一流实验室,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    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现状

3.1    实验室开放管理待完善

当前部分高校的物流专业实验室为方便师生使用,简化了实验操作流程,这会直接造成与企业实际操作流程不相符的问题,实验室应贴近企业真实的工作方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得到真实的工作体验。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目的之一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动手能力,增强其竞争能力。但目前部分高校的实验训练脱离了企业人才培养的初衷,其训练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3.2    安全意识薄弱

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包括仪器操作使用、水电安全、化学试剂存放等方面。当前部分高校师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做实验前不做充分准备。安全意识不高,实验室人员和师生安全培训参与度不足,遇到安全事故时不会使用正确的處理手段。是以,高校应针对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问题进行探索[2]。

3.3    人员管理系统不成熟

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指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关系密切。高校现阶段的实验师资队伍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可助力物流实验高效、健康的发展,提升物流实验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是以,高校应注重实验室的人员管理工作,首要任务是提升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高校应根据本专业科学发展的建设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为相关人员提供学习、交流和进修的机会,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队伍。

3.4    开放实验室的成果考核评价体系有待更新

考核评价体系是实验室开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大多数高校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考核指标与专业实验室的开展情况存在偏差。今后实验成果的考核有待进一步完善。

3.5    实验室管理手段需更新

当前高校物流专业实验室缺少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而传统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目前专业发展的现状。当前部分高校实验室要预约只能向管理人员递交书面申请,申请过程繁琐,导致实验室利用率大幅下降。而在设备出现故障后,学生向管理人员申请保修时还需填写维修报表,消耗了宝贵的时间,对于高危实验来说存在极大隐患。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优化当前物流专业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工作。

3.6    物流专业教学与企业环境相脱离

当前,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大多数就业学生所从事工作为物流行业初级阶段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因此离职率偏高。物流工作虽与物流企业的发展关系密切,但大部分毕业生只能从事初级阶段的包装搬运工作,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合理、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其跳槽的几率较大。是以,学生在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过程中进行实训,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对我国物流专业发展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4    物流专业开放型实验室管理优化

4.1    探索多样化的开放管理模式

建设预约型物流实验室。学校可为学生设置教学外的开放性实验题目,学生可依据自身专业和兴趣来进行网上预约。学生通过独立设计实验课题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最终书写实验报告。学生还可通过向实验室借实验器材的方式进行实验活动。通过此类行为提升实验器材的利用率,还可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

建设科研引导型物流实验室。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一方面,教师不应轻易评价学生获得的阶段性成果,要为学生创建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其明晰学习和科研的区别,培养其科学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可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某一环节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培养其团结、创新精神。

建设学生管理型物流实验室。高校可将部分实验的管理权交给管理能力强的学生,通过此种方式提升学生管理能力、探究能力、参与训练能力,还可为任务冗杂的教师提供休息时间。

建设社会服务型物流实验室。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将实验室对社会开放,可充分利用设备,避免重复购置的情况发生,实现资源共享及有偿服务,对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将社会服务的资金投入实验室建设,为实验室的长久发展提供支撑。

综合来看,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的目的是为学生、教师及社会人士提供长期锻炼的场所。实验室开放不可限制实验内容、时间和次数,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开放实验室中可巩固自身理论知识,锻炼操作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品质,实验室可帮助社会培养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

4.2    多措并举,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开放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尤其对于全天开放的物流专业实验室,学生可随意进入开展实验,试验对象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增加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风险[3]。是以,学校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强化实验室安全问题的规范管理。学校在实行开放式实验室前要统一进行安全培训,其内容包括实验室管理体系、实验室安全防范、常规仪器设备使用规范、重大仪器设备操作规范和试剂消耗品规范应用等。特别是在学校使用重大仪器设备和进行危险性时,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还需经过教师的考核方可使用。此外,高校可结合本校物流专业现状编写《实验室使用手册》,内容包含实验教学安全防范知识、开放实验室管理方法、设备操作规程等,该手册须放置在实验室较醒目的位置,便于学生随时浏览学习,同时编写电子版上传到学习平台和学校官网。高校还应在仪器旁放置注意事项,以便学生查阅。

4.3    优化开放实验室人员管理

开放实验室长期稳定运行离不开指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首先,开放实验室需选拔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和技术人员。例如,高校可采取教师报名和学员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公开招聘。其次,高校可采取奖励手段调动其积极性。例如,给老师无偿训练和研修的时间,扣除实验室的额外工作量,授予竞赛获奖教师年度优良教育成果奖。然后,引导老师采取挂职的方式投入企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把实践中出现的物流技术课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为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升其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学生参与,对参与开放实验考核及格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对表现突出或具有创新成果的学生可给予评优机会或奖学金奖励。

4.4    创建开放实验室保障和考核评价机制

在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运行后,由于创新、综合性实验逐渐增多及实验设备利用率的提升,设备的故障几率也大大提高。因此,高校应确保维修费用和实验费用的充足。高校可设立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或扩宽经费来源,如申请科研经费或产学研究合作企业出资等,但高校也应合理利用经费减少浪费。

完善合理的实验成果考核方法可有效检验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第一层次的实验指导教师可依据学生实验预习、操作、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并将考核成绩与学分挂钩。第二、三个阶段实验的难易程度应根据实验小组《开放实验室项目申请表》的信息和学术水平加以确定,实验小组在完成实验工作后由教育老师评阅,向实验室提交测试结果。学生们也可以参与实践项目验收及答辩会,由验收组根据学生实验的完成情况给出考核结果。创新性成果的实验小组可由教师推荐,获得校内实验技能优秀奖学金或优先选择工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5    实施信息化管理手段

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实施可助力物流专业实验室实现全面开放。高校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平台发布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开放形式、开放内容、开放对象及仪器设备等信息,师生可随时进行网上查询、预约、申请,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利用效率。是以,高校应建设涵盖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管理三大板块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排课管理、设备预约管理等功能。信息系统完善后应将实验设备情况、实验技术人员、课程安排、可预约时间段、设备占用等信息公开。学生可在网上直接完成预约申请,也可对故障仪器设备进行报修,减轻实验人员的工作量,提升物流专业实验室的开放率[4]。另外,物流专业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可收录经典实验项目讲授、安全培训和仪器操作等视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

4.6    搭建虚拟仿真物流实验室

虚拟仿真实验室是通过运用物流类相关软件将物流环节进行直观展现,采用仿真训练或分角色实际操作的手段实施辅助教育,以培育社会需求的新型物流人才。学校可通过深入部分配送公司开展现场调查,选取部分实际业务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明确各项目功能,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各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项目的完成时间做出判断,加深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认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具体工作中,进而提升学生对物流系统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流教学系统和物流硬件设施。虚拟仿真物流实验室可助学生认识并掌握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客户信息管理、进货信息管理、订单管理等业务流程。通过掌握流程,可完善优化客户等级、订单发起、订单管理等程序。在虚拟仿真物流实验室的实验、实训课程中,以现实中公司的经营信息和虚拟仿真实训的经营信息为材料加以比较研究。分组、分角色的公司竞争情境能够带动学生从单一的感受进入全面的思维总结,真正达到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做到知行合一。

5    结    语

当前物流专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极大的贡献,物流专业的实践学习有利于推动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物流专业实验室开放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自主學习能力。是以,高校应不断探索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推进开放实验室运行机制的改革。具体而言,高校应通过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完善开放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探索多样化的开放管理模式、建立开放实验室成果考核的评价体系、实施信息化管理并搭建虚拟仿真物流实验室,通过解决目前问题使物流专业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更为科学和规范。

参考文献:

[1] 邹绍辉,蔡璐璐.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新型实习实验体系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7):206-209.

[2] 柴天姿.物流实验室建设几点问题探究[J].物流科技,2021,44(1):173-174.

[3] 秦迪,林丹,张鹤翔,等.民办高校物流专业实验室建设现状及措施[J].时代金融,2020(18):178-180.

[4] 张丽梅,王昭,易层,等.新时代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2):266-269.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