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体日本沼虾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

2023-06-04 07:00王宇希马恒甲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沼虾碱基遗传

黄 辉,刘 凯,王宇希,郭 炜,马恒甲,谢 楠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 310024)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又名青虾,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虾类[1-3],也是中国主要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4]。中国的日本沼虾养殖起步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5],70 年代后,日本沼虾养殖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均以套养为主,直到80 年代末,日本沼虾养殖才步入发展的盛期,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单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养殖技术也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6]。目前,日本沼虾养殖过程中种质退化现象比较严重[7],中国开展日本沼虾的良种选育,培育高品质品种,对于保障日本沼虾的种苗生产质量,促进中国淡水养虾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5 个典型水域的日本沼虾进行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较研究,以此了解各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从而为日本沼虾的良种选育及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21 年采集钱塘江(QT)、武义(WY)、高塘湖(GT),肇庆(ZQ)和南宁(NN)5 个不同群体的日本沼虾样本;样品取尾部肌肉,每个群体取样15 尾,保存于无水乙醇中,用于后续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1.2 方法

1.2.1 DNA 提取 DNA 提取采用氯仿-异戊醇提取法[8]。DNA 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4 ℃保存备用。

1.2.2 序列PCR 扩增 上下游引物分别为VF1_t1 5′-TCTCAACCAACCACAAAGACATTGG-3′、VR1d_t1 5′-TAGACTTCTGGGTGGCCRAARAAYCA-3′(序列来源:https://dnabarcoding101.org/lab/ bioinformatics.html)。PCR 扩增体系(50 μL):10×Buffer 5 μL,Mg2+4 μL,dNTP 混合物4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DNA 模板50~100 ng,Taq酶2 U,灭菌ddH2O 补齐。PCR 反应程序:94 ℃预变性4 min,94 ℃变性45 s,55 ℃退火45 s,72 ℃延伸1 min,35 个循环后72 ℃延伸10 min。PCR 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将PCR 产物送至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纯化后直接进行Sanger法测序。

1.2.3 序列分析 利用UGENE v41.0 软件[9]的MAFFT 模块对所测序列进行序列比对,trimAL 软件[10]进行对齐。对碱基差异大的序列,通过NCBI网站的在线BLAST 功能,去除非特异性扩增序列;然后利用Mega X 软件[11],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计算相对遗传距离;利用R 软件包poppr[12]得到NJ 系统发育树,自举次数为1 000,其中将罗氏沼虾序列(GenBank 号为MW602628)作为外类群(OUT),并利用R 软件包pvclust[13]进行层次聚类分析,距离指标设为abscor,聚类方法设为average,自举次数为1 000。利用DNAsp 软件[14]统计单倍型(h)、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利用Arlequin 软件[15]基于Tajima’sD和Fu’sFs参数进行中性检验,并基于F统计量进行分子变异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及计算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利用PopArt 软件[16]基于TCS network 网络构建单倍型网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本沼虾不同群体COI基因序列的碱基占比

将测序得到的75 个日本沼虾序列和1 个罗氏沼虾序列用UGENE v41.0 软件比对,并经trimAL 软件对齐及手工校正,得到669 bp 长度的碱基序列。每个序列均可翻译成相应的蛋白序列,共获得68 个样本序列,其中去除非特异性扩增序列8 个(ZQ 群体7 个,NN 群体1 个)。在67 个日本沼虾样本序列中,保守位点420 个、变异位点222 个、简约信息位点123 个、碱基缺失或插入位点27 个。利用SNP-site v2.5.1 软件将67 个日本沼虾样本序列转换为vcf 格式后,利用SnpSift v5.0e 软件计算平均转换与颠换的比值(TS/TV),为2.78。利用Mega X 软件计算各群体T、C、A、G 碱基的占比,由表1 可知,各群体的(A+T)占比均明显高于(G+C),表明本研究各群体COI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AT 偏倚性。此外,经SPSS v13.0 软件的ANOVA 分析发现,T、G 碱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1 日本沼虾不同群体COI基因序列的碱基占比

2.2 日本沼虾不同群体COI 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参数

使用DNAsp 和Arlequin 软件计算日本沼虾的5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见表2。WY 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低(0. 895),QT、ZQ 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均为1.000),GT 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较低(0.990)。ZQ 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最高(0.076 56),QT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最低(0.011 99)。

表2 日本沼虾不同群体COI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参数

中性检验结果显示,除GT 群体的Tajima’sD为正值外,其余群体均为负值;除ZQ 群体的Fu’sFs为正值外,其余群体均为负值。基于Tajima’sD参数,NN群体中性检验呈显著水平(P<0.05)。基于Fu’sFs参数,GT、QT群体中性检验呈显著水平,P分别为0.001和0.000,远小于0.05。AMOVA 分析显示,99.56%的变异发生在群体内,仅0.44%的变异发生在群体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04 42(P<0.05)。

2.3 日本沼虾5 个野生群体的单倍型网络

日本沼虾5 个野生群体的单倍型网络(图1)显示,67 个日本沼虾样本定义了65 种单倍型,各单倍型具有一定的分化程度。来自NN 群体和QT 群体的单倍型形成了2 个主要分支。单倍型间节点较多,呈网状分布。NN 群体的单倍型呈线状分布;QT 群体则呈网状分布;GT 群体的单倍型相对较少,分布相对集中;WY 群体的单倍型分布跨度较大,与GT、QT 群体均有交集;ZQ 群体的单倍型分布较分散。

2.4 日本沼虾群体内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用Mega X 软件分析得出日本沼虾群体内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如表3 所示。5 个日本沼虾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008 6~0.086 1,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16 4~0.072 5。其中ZQ 群体和NN 群体遗传距离要明显高于QT 群体和GT 群体遗传距离。

表3 日本沼虾不同群体内及群体间遗传距离

利用R 语言基于遗传距离分别用NJ 法和层次聚类法建立系统发育树(图2)和聚类树(图3)。QT群体和GT 群体遗传距离较近,与ZQ 群体和NN 群体相比遗传距离较远,WY 群体与QT 群体和GT 群体的遗传距离较小。

图2 NJ 法建立的系统发育树

图3 层次聚类法建立的聚类树

3 小结与讨论

不同地理群体日本沼虾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A+T)含量均高于(G+C),呈现出明显的AT 偏好性,与红螯螯虾等其他无脊椎动物的COI基因序列研究结果一致[17]。所有日本沼虾样本序列中,保守位点420 个,变异位点222 个,简约信息位点123 个,碱基缺失或插入位点27 个,显著高于红螯螯虾[17]。但是,日本沼虾COI基因序列的平均转换与颠换比值为2.78,低于红螯螯虾[17]。在基因组中,转换与颠换的比值约为2。在蛋白质编码区,这个比值可以超过3[17]。可见,日本沼虾COI基因序列的平均转换与颠换比值在正常范围内。

物种的遗传变异是适应生境的必要条件[18]。Grant[19]认为,单倍型多样性大于0.5 且核苷酸多样性大于0. 005 时,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中不同地理群体日本沼虾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895~1.000,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 39~0.076 56,不同地理群体日本沼虾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其中,QT 群体和ZQ 群体表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ZQ 群体表现出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与单倍型网络分析结果一致。这可能与ZQ 群体较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有关。在单倍型网络中,不同群体单倍型之间节点较多,ZQ 群体的单倍型分布较分散。依据Grant[19]提出的4 个群体扩张事件类型,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群体日本沼虾的COI基因序列呈现高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态性的特点,总体来看符合具有长期进化历史的稳定群体特性。当Tajima’sD为负且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种群分化偏离中性选择,预示着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随机漂变、选择压力和瓶颈效应等影响,可能经历过群体扩张[20]。本研究中,NN 群体Tajima’sD为负且达到显著水平。Fu’sFs>0,表明种群经历过遗传瓶颈事件,Fu’sFs<0,表明种群趋于扩张或经历过选择扫荡[21],本研究中,GT、QT群体的Fu’sFs为负且达到显著水平,表明这2 个群体经历过选择扫荡或瓶颈效应之后的群体扩张。

以罗氏沼虾为外类群,对不同地理群体日本沼虾COI基因进行测序,得到日本沼虾群体内及群体间遗传距离,基于遗传距离以及系统发育树和聚类树分析可知,QT 群体和GT 群体遗传距离较近,与ZQ 群体和NN 群体相比遗传距离较远。这有可能与QT 群体和GT 群体地理位置较近有关。WY 群体与QT、GT 群体的遗传距离较小,经Mega X 软件计算,分别为0.033 2 和0.030 3,甚至小于WY 群体内遗传距离(0.039 4)。对于WY 群体与QT、GT 群体,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

猜你喜欢
沼虾碱基遗传
非遗传承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应用思维进阶构建模型 例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国科学家创建出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生命“字母表”迎来4名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