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小学课后延时服务资源,助推五育并举

2023-06-05 18:17高珊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皮影戏小学

摘 要:皮影戏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具有育人功能,能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开展小学课后服务时,教师应秉持育人初心,挖掘皮影戏,并灵活应用,创设多样活动,融入多元评价,借此助推五育并举,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增强课后服务效果。鉴于此,文章将沿着“挖掘—应用—评价”的路径,阐述开发小学课后延时服务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五育并举;皮影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8-0068-03

引  言

课后延时服务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以教学日结束后的时间为基础,以适宜的课程资源为抓手,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活动。课后服务重在解决课后托管和综合素质培养问题。五育并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从课后延时服务内涵可见,适宜的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课后延时服务的关键。可挖掘和运用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皮影戏是其中之一。尤其在传统文化进校园背景下,皮影戏备受广大师生青睐。皮影戏是一门涵盖戏剧、音乐、美术、绘画、雕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有极强的育人功能。学生在制作皮影、表演皮影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色彩美、形式美等熏陶,锻炼想象能力、编创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1]。鉴于此,在开展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时,教师要以课程资源为重点,以皮影戏为抓手,挖掘资源,灵活应用,组织多样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获得全面发展。

一、师生携手,挖掘资源

(一)教师挖掘资源

教师挖掘资源是其专业能力的彰显。大部分教师在不断执教的过程中,早已体验了多样的课程资源挖掘活动,积累了经验,发展了专业能力。因此,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时,教师要发挥专业能力,迁移已有经验,挖掘适宜资源。

例如,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学生要了解皮影,制作皮影,表演皮影。基于此,教师可发挥专业能力作用,挖掘相关资源。例如,为了使学生有效地认识皮影,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调查本地皮影的发展历史、特点、文化内涵等,获取丰富的文字信息。在获取信息后,教师认真梳理,选取有价值的内容,如“皮影造型、色彩、装饰等均带有民间艺术特征”。针对此内容,教师可再次登录网站,收集文字、图片等,从不同角度了解皮影的民间艺术特征,并进行整合,图文结合,呈现有关内容,使学生开阔视野,正确认知皮影,并受到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的熏陶,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

(二)学生挖掘资源

学生挖掘资源既可以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还可以因此建构良好认知,提高综合素质[2]。例如,在挖掘资源的过程中,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由此建构认知,切实开阔视野。所以,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资源。

皮影是一种展现民间传统故事的“工具”。民间传统故事有育人功能,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大部分小学生对民间传统故事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参与校园活动和家庭活动乃至社会活动时,早已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民间传统故事,理解了其中的道理。立足学生的发展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为学生布置资源挖掘任务——请大家走进信息技术教室,利用电脑登录百度、360等网站,收集有关皮影戏的内容,认真阅读或观看,感受其中的道理,并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与他人分享。在此任务的作用下,学生会发挥自身智慧,迁移信息技术学习经验,灵活操作电脑,获取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大量阅读民间传统故事,品味其中蕴含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将自己喜欢的故事名称传送到教师端。教师要认真阅读,了解学生的资源挖掘情况,同时选取合适的民间传统故事,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活动,鼓励学生操作皮影,演绎动人故事。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参与资源挖掘活动,不仅可以使课后延时服务资源得以丰富,还可以推动课后延时服务发展。同时,在此过程中,不少学生能够开阔视野,建构良好认知,实现全面发展。

二、应用资源,组织活动

(一)组织欣赏活动

欣賞是学生建构认知、发展审美素养的途径。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教师可以依据相关资源,组织欣赏活动,引导学生体验。

例如,在挖掘资源时,教师可以和学生通力合作,获取诸多内容,如皮影的起源、发展,皮影的造型、色彩图案特点,皮影传承人的故事等。这些内容为教师组织欣赏活动提供助力,教师可整合种种内容,开展系列欣赏活动。

具体而言,在开始组织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学生播放视频,直观呈现《汉孝子黄香》这一皮影戏片段。生动且动人的画面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黄香的所作所为,为其孝心感染。同时,不少学生借此了解了皮影,并对其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可趁机引出皮影的相关内容,并提出问题,诸如“皮影有哪些文化特征?”“皮影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等。在种种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兴致高涨,积极阅读,认真思考,获取关键信息。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可鼓励其毛遂自荐,描述问题答案。例如,有学生提道:“人们往往用皮影来传达自身美好的愿望,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等”。还有学生提道:“皮影造型是民俗文化观念的承载。如皮影戏中所出现的‘古钱纹有福寿双全之意,‘盘长纹有一切通明之意。”在学生描述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使学生了解皮影的文化特征,构建良好的文化认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文化美的熏陶。此外,学生通过思考、解决、回答问题,能够切实锻炼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智力水平。之后,教师可按照如此方式,继续引导学生欣赏。

(二)组织制作活动

小学生动手兴趣较强,乐于体验多种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动手操作是一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活动。通过体验活动,学生可以手脑结合,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同时增强劳动意识,发展劳动能力。基于此,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教师可以依据相关资源,组织制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动手做皮影”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皮影制作工具,并进行讲解,使学生建构初步认知。接着,教师播放录像。这是本地皮影艺术家特地为学生录制的视频,介绍了皮影制作工艺,如阴刻和阳刻。在艺术家讲解的过程中,学生认真倾听,建构整体认知。之后,大部分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做皮影的方法。于是,教师趁机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播放微课。该微课记录了教师动手制作皮影的全过程。此过程动态、直观地展现了皮影的制作方法。围绕微课内容,教师可提出任务:“请大家认真观看微课,梳理制作皮影的过程和具体方法。在各自梳理后,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共享各自的成果,借鉴他人经验,完善成果。”在如此任务的作用下,学生兴致勃勃,发挥自主性,纷纷观看、思考,了解制作皮影的过程和方法。在各有所得的情况下,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讨论,达成统一认知。之后,小组毛遂自荐,选派代表介绍制作皮影的过程和具体方法。其他小组在倾听的过程中,结合本组的成果提出不同看法,由此实现集体讨论,碰撞出思维火花,逐步达成统一认知,切实了解制作皮影的过程和方法。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三项任务:想象形象,在纸张上描绘;使用材料包中的工具,动手制作;与小组成员共享作品,互相评价。在提出三项任务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在充足时间的保障下,学生纷纷彰显个性,积极想象,认真绘画,细心操作。学生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皮影作品,然后,在小组中展示各自的皮影作品。这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评价要求,如“请观察彼此的皮影作品,判断其是否有活动节,活动节是否到位?”在如此评价要求的作用下,学生细心观察彼此的作品,发现良好表现或不足,继而查漏补缺,提高作品质量。最后,各组选出优秀作品,在班级中展示。

实践表明,学生通过体验制作活动,不仅掌握了皮影制作方法,丰富了认知,还锻炼了智力,提高了劳动水平。尤其一些学生借助自身的劳动,创造出了精美的作品,发展了审美能力。

(三)组织表演活动

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较强,喜欢体验各种表演活动。表演活动是课后延时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便于学生在彰显自我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满足,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水平[3]。对此,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教师可以依据相关资源与学生的发展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活动。

比如,在学生学会皮影制作方法后,教师可以《汉孝子黄香》的故事为原型,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迁移已有认知,分析黄香的所作所为。分析角色行为的过程,正是学生梳理故事内容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人物美好品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增强认知。之后,教师提出不同的任务,如“请大家和小组成员合作,依据故事内容,以主人公、场景等为入手点,制作皮影”“请大家在小组中轮流操作皮影,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故事内容,演绎孝子黄香的动人故事”。在提出任务后,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彰显个性,迁移认知,动手制作,获得了栩栩如生的皮影制品。之后,学生纷纷回忆故事内容,分析黄香的行为,感受其身上的美好品质——孝敬父母。接着,学生发挥积极情感的作用,灵活操作皮影作品,并用动人的语言描述故事场景,借此熟悉故事内容,提高皮影操作技能和水平。在学生做好准备后,教师可引导各组轮流上台表演。各组栩栩如生的表演,切实吸引了其他学生的目光。而其他学生在一次次观赏的过程中,也能不断认知故事内容,感受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体验表演活动,既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增强认知,也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加深道德认知,发展合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紧扣活动,多元评价

活动评价是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活动评价有激励、促进作用。在课后延时服务活动的评价环节中,教师要以活动过程为抓手,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为工具,使学生了解自身和他人情况,端正参与态度,积极体验。

比如,在学生体验表演活动之后,教师可先组织生生互评活动。在组织互评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各自的表演情况为依据,分析其语言表述情况、故事讲述情况、皮影操作情况等。在分析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评价。例如,有一个学生在评价某组表演时,讲道:“该组在表演时,灵活地操作了皮影,塑造了孝子黄香这一形象及其动人故事。但是,在操作皮影的过程中,该组成员语言表达不流畅,出现了磕磕绊绊问题,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如此评价既肯定了某組的良好表现,便于其建立自信心,还切实地指明了不足,有利于其查漏补缺,完善自我,获得进一步发展。

在各组登台表演结束后,教师可鼓励各组进行自评。在自评的过程中,各组会细心比较,发现其他小组和本组的优势,尤其了解本组的不足,向其他小组学习。在小组自评后,教师可以站在整体角度,从皮影制作和皮影表演这两方面入手,指明各小组的良好表现和不足之处,让学生了解具体情况,扬长补短。

如此多元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本组的具体情况,还可以使其形成谦虚谨慎的态度,向他人学习,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可以皮影戏为立足点,与学生通力合作,携手挖掘丰富资源,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多样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同时融入多元评价,使学生在了解皮影戏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而提高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吴毓纯.美育浸润背景下陆丰皮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2.

严安平.“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课后服务中课外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研究[J].新智慧,2022(10):7-9.

高慧艳.学校多元功能视角下小学校内课后服务优化研究[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高珊(1988.7-),女,江苏徐州人,任教于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获铜山区小学美术基本功一等奖,徐州市小学美术教学二等奖,铜山区教学先进个人。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皮影戏小学
我们来演皮影戏
皮影戏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