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博数据的京津冀地区非遗文化公众感知特征研究

2023-06-06 17:13黄文龙张景秋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文龙 张景秋

[摘 要] 利用2014年和2019年的微博數据,通过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探析京津冀地区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特征,结果表明:1)公众对非遗文化感知在2014—2019年呈现增强趋势,感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呈现由北京和天津双中心向京津冀全域扩散、由剧场这类单一类型场所向多种文化场所扩散的趋势,非遗文化类别从传统戏剧和曲艺为主向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俗、传统美术等多种非遗文化类别扩展;2)公众情感的正负趋向分析可以为非遗文化活动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以人为本的视角,公众情感态度总体是积极正向的,正负情绪趋向主要受非遗项目认知、周边配套设施便利程度、现场体验等方面的影响;3)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既丰富了非遗文化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京津冀各地之间,特别是北京与津冀之间的交流与空间联系,与地理学上的距离衰减规律不一致,体现了文化联系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关联的差异特点,而非遗文化活动与文保单位或文化遗产地的关联,表明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意识在增强。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感知;微博数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联系

[中图分类号] G 12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0310(2023)03-0049-08

Abstract:  Based on Weibo data in 2014 and 2019, the public perce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re explored through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sentiment analysis and 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public percep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e shows an enhancement trend from 2014 to 2019, and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perception is expanding, showing a trend of spreading from the twin center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to the whole area of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from a single type of place such as theater to a variety of cultural places, with an expansion of the categor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raditional drama and folk art to traditional dance, traditional skills, folk customs, traditional fine arts and other intangible cultural categories; 2) The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ndencies of public emotion can provide a human-oriented perspective for the refined management of intangible heritage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the publics emotional attitude is generally positive,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tendencies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cogni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the convenience of the surrounding facilities, and the on-site experience; 3) The rich and divers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not only enrich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promot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ommunication and spatial connection betwee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especially between Beijing and Tianjin-Hebei,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geographic law of distance decay and reflects the differ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connec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nection, while the associ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ctivities with cultural preservation units or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ndicates an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he holistic conservation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ublic perception;Weibo data;Beijing-Tianjin-Hebei synergistic development;Spatial connections

0 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4年实行至今,三地文化协同发展不断深入,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亦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地方政府和学者开始关注非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开展非遗资源整合与保护等方面的合作项目,加强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积极举办非遗展览和文化表演活动,促进三地非遗文化的交流与宣传,增强三地人民的文化认同。同时,研究京津冀非遗资源分布及其影响,打造非遗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和地域特色,并通过旅游产品的创新及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合作,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共同推动非遗的商业化开发和产业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三地文化交流与互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非遗传播的理念和实践越来越丰富。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建议各级保护单位建立非遗数据资源库[1]。随后,各级保护单位创建网站,公开工作信息和非遗项目的文字、图片、音频、影像等资源,各保有地充分挖掘非遗项目的当代价值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向大众展示丰富的非遗资源,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和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日益受到关注。而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新媒体,成为公众记录自身参与各种活动所感所悟的一种载体和平台,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微博平台生成的各类信息,包括文字、表情符号、图片、网页链接、时间以及地理位置信息等,汇集成微博大数据,为研究者基于人的活动所产生的主观感知进行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和视角[2]。本文即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数据,利用京津冀地区举办的各类非遗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微博数据,开展非遗文化活动的公众感知区域差异化研究,从中剖析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关联关系,以期从文化视角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典型案例支撑。

1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说明

201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起始年,2019年实施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旨在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将非遗及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加以整体性保护,是我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重大创举。同年,文化和旅游部出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全面修订完善与有关法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际存在的不相适应之处[3-4]。至此,非遗保护经历了从保护阶段到传承阶段,再到整体性保护阶段的过程。基于此,本文选取2014年和2019年的微博数据作为数据源,重点探讨京津冀地区公众对非遗名录项目、传承人、文化环境等的感知差异。

数据以现行的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行政区划为界,剔除原始微博数据中的坐标点位重复数据以及广告、转发抽奖等无关数据,再根据京津冀非遗名录自定义词典进行筛选[5]。经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数据后,再根据数据清洗规则进行数据清洗,删除文本内容中的特殊符号、字符、表情符号以及与文本内容无关的信息和重复信息,最后得到的数据样本为2014年153条、2019年61 659条。

1.2 研究方法

从文献层面看,针对非遗文化的研究,一是利用民俗学、社会学和旅游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侧重研究非遗的概念与理论、特征与价值、传承与保护等方面[6-13]。二是利用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非遗项目的时空特征研究。从研究区域来看,有对全国范围非遗项目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基于省域或市域非遗项目的时空特征分析[14-19]。从分析方法上,多采用核密度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法、缓冲区分析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不同尺度非遗项目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20-23]。但从公众主观感知的视角,利用时空大数据进行非遗文化感知的研究较少。2015年,Liu等提出了“社会感知”的概念,并研发了借助各类时空数据研究人类时空行为特征,进而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分布、联系及过程的时空分析方法[24]。从研究方法层面来看,目前利用时空数据对公众的主观感知进行分析已经相对成熟。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应用微博数据中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文本信息,筛选出京津冀地区与非遗相关的微博文本,通过对文本信息进行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及语义网络分析,探究公众对非遗活动的感知、情感表达及非遗的区域差异特征。

词频统计分析是一种词汇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一定长度文本的词频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描绘出词汇规律[25]。情感分析又称意见挖掘,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文本的主观性、观点、情绪、极性的挖掘和分析,对文本的情感倾向作出分类判断[26]。情感分析在情感计算技术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的情感分析软件,通过对文本情感倾向的判断和情感值高低的计算,定量分析文本所表达的情感。本文利用Python 3.7 对微博文本进行中文分词、剔除停用词以及构建自定义词典等预处理操作,并对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后统计词频,提取微博内容数据的文本词频及感知类型的特征词。本研究主要采用情感词典法对游客评论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ROSTCM软件,根据其定义的语法规则对文本进行情感值计算,并根据情感值的正负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将情感划分为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3种类型,分析公众对于非遗感知的情绪极性及影响因素。语义网络分析可以直观地发现和分析出各主要特征词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通过分析语义网络中的中心节点进一步找寻评论文本的特征[27-28]。本研究使用Gephi软件对数据进行语义网络分析,生成有网络联系的组团,并探究不同组团之间的关联及其强弱程度。

2 结果分析

2.1 京津冀非遗文化公众感知分析

词频统计可以发现公众感知的主要内容和关注程度。从2014年和2019年的微博文本内容中分别提取排名前15和前30的高频词,并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3类表达具体意义的特征词对公众感知情绪进行刻画分析(见表1、表2)。从动词来看,体现了非遗文化活动具有直观的展演优势,特别是2019年的词频中增加了“保护、传承、传播、弘扬、流传、守护、振兴”等具有正向影响的特征词,反映了随着京津冀地区各级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公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不再只停留于欣赏和观看的层面,在领略非遗文化之美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从名词来看,主要体现了非遗项目、表演场所和所在区域的特征信息。2014年公众主要关注京剧和庙会,展演场所以剧院为主,所在区域集中在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2019年则出现了京剧、庙会、相声、太极拳、围棋、剪纸、杂技等多种非遗项目,展演展示的场所出现了茶馆、博物馆和故宫等,所在区域出现了京津冀多地联动,增加了唐山、石家庄、沧州、保定等地级市以及乐亭县。微博数据量的大幅提升表明,经过5年的培育和滋养,各地对非遗保护和宣传力度在不断加大,公众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和认知在不断提升,公众广泛参与和积极实践非遗项目。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得到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在为所在区域的文化空间提供丰富的展示展演内容的同时,创造出新型的文化空间形态。从形容词来看,从2014年的“高雅、威武”到2019年的“开心、温暖”,这些特征词的变化彰显了民间非遗项目独特的魅力,展现了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同时也说明,非遗激发了公众积极正向的情感表达。

2.2 京津冀非遗文化感知差异化特征

2.2.1 公众情感倾向的差异化

公众的情感倾向是对非遗认同程度的重要体现。利用ROSTCM软件对带有情绪和情感的主观点评文本进行处理分析、归纳总结,将文本所代表的情感倾向分为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3类,进而判断公众的认同程度。通过计算分析得出:2014年积极情绪的文本数为99条,占比为64.70%,消极情绪的文本数为11条,占7.20%;2019年积极情绪的文本数为33 008条,占比为53.53%,消极情绪的文本数为5 846条,占9.48%(见表3)。从整体趋势来看,公众对非遗的积极正面情绪占主导,消极负面情绪均不超过10%,表明大部分公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认同程度较高,但是还有提升的空间。

2.2.2 公众情感的正负趋向分析

公众情感的正负趋向分析可以为非遗文化活动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以人為本的视角。概括起来,公众的正负情绪趋向主要受非遗项目认知、周边配套设施便利程度、现场体验等方面的影响。从词频分析(见图1、图2)可以看出,“自豪、开心、喜欢、氛围好、艺术体验”等正向的高频词说明非遗项目和非遗文化活动能带给公众积极的情绪,而“难停车、堵车、找茬、乱、无聊”等负向的高频词,说明交通出行、停车、某些观众素养等问题会给公众造成一些消极情绪。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反馈将有助于相关部门站在公众视角,加强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工作,进一步了解已有优势,改善宣传内容和方式,做好活动组织和环境协同,从而提高公众的接受度与认同度。

2.3 非遗文化区域关联性差异分析

语义网络分析以高频词之间的共现关系为基础,通过网络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现词汇间的层级关系和亲疏程度[29]。两个高频词之间的连线表示两者之间有共现关系,一个高频词发出的连线越多,说明与其有关联的词汇越多。对比2014年和2019年的语义联系图(见图3、图4),可以发现以非遗文化为纽带的京津冀区域关联性差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非遗文化与城市空间距离的关联方面。2014年,北京主要是通过京剧与相声的演出加强和天津的关联,与河北的联系较少。2019年,虽然北京与天津之间的联系依然很强且作为京津冀区域联系的核心节点,但通过更多的非遗项目和文化活动,北京与河北的各个地级市之间有了不同强度的关联,关联性较强的城市有石家庄、保定,中等关联强度的城市有沧州、廊坊、秦皇岛,关联较弱的城市有张家口、邯郸、邢台、承德等。这与地理学上的距离衰减规律不一致,体现了文化联系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关联的差异特点。

2)非遗文化活动与文保单位或文化遗产地的关联方面。2014年较为明显的是庙会与地坛之间的联系,2019年则增加了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鼓楼、大栅栏和天坛等文化遗产地与众多非遗项目的关联。这表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意识在不断增强,从无形到有形,对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意识也在增强。

3)非遗项目类别之间的关联方面。2014年,公众所熟知的非遗项目主要是京剧(属于传统戏剧)和相声(属于曲艺)。2019年,非遗项目类别增加明显,包括河北梆子、皮影戏(传统戏剧),京韵大鼓、评书、快板(曲艺),秧歌、高跷、舞狮(传统舞蹈),烤鸭、泥塑、玉雕(传统技艺),围棋、象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社火(民俗),年画(传统美术)等。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既丰富了非遗文化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京津冀各地之间,特别是北京与津冀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3 结论与建议

京津冀三地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特别是在非遗文化方面同根同源,对推动区域协同与城市联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利用2014年和2019年的微博数据,通过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及语义网络分析,探究京津冀地区公众对于非遗的感知差异及其演变,发现:

1)从公众感知的文化内涵看,公众的情感态度是积极正向的,在此基础上,对非遗文化感知的深度和广度在5年间都得以扩展。在深度上,通过对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分析,“保护、传承、传播、弘扬、流传、守护、振兴”等词语的出现,表明公众了解、认识和参与非遗文化活动的深度在逐渐加深,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时代责任感得以唤醒。在广度上,呈现由北京和天津双中心向京津冀全域扩散、由剧场这类单一类型场所向多种文化场所扩散的趋势。

2)从公众感知的情感趋向看,非遗项目和非遗文化活动能带给公众积极情绪,而公众会因在参加活动过程中遇到的交通、宣传、个人素养等问题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这表明当前非遗文化的展演氛围、场景营造和公众体验等内部因素值得肯定,但与非遗活动关联的城市环境建设和交通联系等外部因素仍有提升优化的空间。

3)从非遗文化视角重新审视京津冀之间的关联性,多样化的非遗文化项目丰富了文化活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京与津冀,特别是与河北地级市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从文化遗产视角看,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性也在不断增强,整体保护意识正在形成。

未来,可持续推进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在城市更新发展中充分利用已有空间进行更新改造,以非遗文化为内容,创造更多受公众喜爱的新型文化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挖掘非遗文化内涵的力度,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京津冀三地联动共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2-08-20].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 喻琦.中文微博情感分析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EB/OL].(2018-12-25)[2022-08-20].http://www.gov.cn/xinwen/2018-12/25/content_5352070.htm.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EB/OL].(2019-11-12)[2022-08-20].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zcfg/bmgz/202012/t20201214_919516.html.

[5] 万快.领域词典和统计分词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词算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6] 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综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64-69.

[7] 彭兆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探索[J].贵州社会科学,2013(4):5-8.

[8] 蔡丰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4):64-69.

[9] 张世均.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7):137-140.

[10] 张希月,虞虎,陈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8):997-1007.

[11] 周红才,胡希军.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礼俗的保护与传承——以湖南张谷英村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11):1943-1947.

[12] 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13] 戴其文,刘俊杰,吴玉鸣,等.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资源科学,2013,35(5):1104-1112.

[14] 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0):1166-1172.

[15] 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35(6):175-183.

[16] 徐柏翠,潘竟虎.中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8,38(5):188-196.

[17] 胡娟,陈慕琳,张艺琼,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7,37(10):206-214.

[18] 张建忠,温娟娟,刘家明,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J].地理科学,2017,37(7):1104-1111.

[19] 韩顺法,徐鹏飞,马培龙.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21,41(9):1598-1605.

[20] 高彩霞,刘家明,高岩,等.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37(3):103-108.

[21] 江娟丽,杨庆媛,张忠训,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J].经济地理,2019,39(6):205-213.

[22] 李江敏,赵青青,陈静.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40(12):191-198.

[23] 王萍,刘敏.地理要素在传统无形文化传承中的空间印迹——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地理研究,2020,39(8):1807-1821.

[24] LIU Y, LIU X, GAO S, et al.Social sensing: a new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our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s[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15,105(3):512-530.

[25] 罗燕,赵书良,李晓超,等.基于词频统计的文本关键词提取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6,36(3):718-725

[26] 李然,林政,林海伦,等. 文本情绪分析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8,55(1):30-52.

[27] 梁嘉祺,姜珊,陶犁.基于网络游记语义分析和GIS可视化的游客时空行为与情绪关系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人文地理,2020,35(2):152-160.

[28] 黄松,孟斌.游客签到数据支撑下的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关联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4):21-29.

[29] 周佳颖,王俊蓉,张景秋.微博用户的中国传统节日感知及区域差异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21(1):77-85.

(责任编辑 齐蓉晖;责任校对 白丽媛)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