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立论

2023-06-08 13:45马克玉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立论哲人美德

马克玉

名家引路

善良 丰富 高贵

周国平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

看到医院拒收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穷人,听凭危急病人死去;看到商人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制造急性和慢性的死亡;看到矿难频繁,矿主用工人的生命换取高额利润;看到发生的许多凶杀案,往往为了很少的一点钱或一个很小的缘由夺走一条命,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

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中外哲人都认为,同情是人与兽的区别的开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人是怎么沦为兽的?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的,由此下去可以干一切坏事。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

看到今天许多人以满足物质欲望为人生唯一目标,全部生活由赚钱和花钱两件事组成,我为人们的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

丰富,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上天赐给万物之灵的最高享受,为什么人们弃之如敝屣呢?中外哲人都认为,丰富的心灵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上天的赐予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理应觉醒,它的满足理应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目标。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中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

看到有些人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廉耻,可以干任何出卖自己尊严的事,然后又依仗所获取的金钱和权力毫无顾忌,肆意凌辱他人的尊严,我为这些人的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

高贵,曾经是许多时代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中外哲人都认为,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如果违背,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人了。今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正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岂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精神贫民?

我听见一切世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我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

(本文节选自周国平散文结集《善良 丰富 高贵》)

技法提炼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立论是议论文的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须先立论。学习写议论文,学会立论是第一步。本文采用了破立结合的论证手法,先破后立。“立”是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张正确,而“破”则是对片面的、错误的观点进行批驳。文章先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列举了社会上大量的负面现象,作者通过批判这些社会现象,洞悉人性,提出人应该具有的品质,摆事实,讲道理,使得文章论点深入人心。

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要收到最佳的立论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

1.立论要准确。准确性是立论的生命,立论的关键就是要抓准角度。所以,我们在分析题目或材料的时候,既要全面把握,具体联想;又要事中抽理,追根溯源。剖析事物,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特点与精神实质,切忌偏离角度。

2.立论要新颖。新颖性是立论的亮点,立论新颖就是要避免一般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善于在择取立论和论述角度上独辟蹊径,着意创新。求新的途径主要有:角度新,避免人云亦云;思想新,主要着眼于提供对事物中肯的见解和认识;境界新,变旧识为新知,使老论题有新意,使立论新颖、独特。

3.立论要深刻。深刻性是立论的灵魂,立论深刻就是要做到鲁迅所说的“开掘要深”,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表象上,应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揭示事物的普遍意义。求深的途径主要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比较综合,善于类推;由实到虚,开掘本质;由果导因,追根溯源。

学子佳作

人生,因美德而芬芳

王鲁宁

何为德?古有五德:温、良、恭、俭、让;今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新时代,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准则,以“五德”为用,做一个美德的发扬者、传承者。

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曾将“德”解释为“得”。人有德,即使不刻意去得,也会有所得;人无德,即使刻意得到,最终也会因德不配位而一无所得。天若无德,移星换宿;地若无德,龙蛇起陆;匹夫无德,则会沦为宵小之徒;帝王无德,也会成为独夫民贼。所以墨子有言:“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孔子有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易经》有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借古知今,德之重要性大矣。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舜对母亲以德报怨,得到尧帝青睐,最终位列五帝之一。美德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美德如天梯,乘风逐光明。反观夏桀、商纣,荒淫无道,暴虐无常,终被讨伐,沦为亡国之君。他们丧失了君主之德,亦丧失了国之疆土。无德之害大矣。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便是触犯了儒家五德中的“让”,人与人之间应互相谦让,最忌自以为是。当有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态度,学识才可日益精进。如果不懂自谦忍让,不仅会使他人心生愤懑,自己也会因自傲而止步不前,眼界便如井底之蛙一般狭隘。若要做一个“谦谦君子”,首先要具备“让”的美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阿房宫“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秦王的奢靡,加速了秦朝的衰亡。而汉文帝身着褪色的龙袍,脚穿草鞋,率领皇后、妃子下地务农,他的厉行节俭和以身作则,成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生活中,无论是家中的水与电,还是桌上的笔与纸,我们都应思其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应成为我们的人生美德。

人生较之天地,如白驹过隙,一切荣华富贵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唯美德之光辉方可照彻古今,指引来者。正如培根所言:“就美本身而论,天生容貌胜过粉黛胭脂,而优雅举止又胜过天生容貌。”人,因美德而美丽;人生,因美德而美好。

【山东潍坊市诸城慈海学校】

点评

本文围绕“美德”这个论点,采用了递进的论证结构,先剖析美德的含义,再分析美德的重要性,层层深入,邏辑严密,使美德的重要性深入人心。本文旁征博引,大量引经据典,有力地支撑了论点,展现出作者较深厚的文学底蕴。同时,也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使中心观点深入人心。最后运用了破立结合的论证手法,列举秦王和汉文帝的例子,凸显了美德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猜你喜欢
立论哲人美德
诚实是美德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生活上的哲人
智珠2则
智珠2则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从“分离论”到“中立论”——美国宪法中的政教分离
胡永盛教授从脾胃立论辨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