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06-08 21:14兰丽丽
关键词:小组长分组交流

兰丽丽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数学学科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团结竞争的意识,还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需要加强学习,研读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要想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就必须先接受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双方则可以通过共同讨论交流获得新知。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人民币有哪些种类和面值?钱可以干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分为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等不同的面值;除了可以用来买东西之外,还能提供便利,出门购物、坐车、吃饭等都会用到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

(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年龄小,不善于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引导学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需要提供适当的教学材料。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让小组长给小组成员分配任务时,组员们可以积极思考,讨论交流,组内总结出最佳方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团结精神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要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学会相互协作。

例如,有一个数学问题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后出现两种意见,这时教师可让小组长出面协调、解决;也可以让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小组成员分工讨论,继而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表达和组织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小组内部合作学习的效率,加强学生团结精神的培养。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學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给每位组员明确任务。教师可以对各小组进行合理分工,把问题分给两、三个小组分别讨论后汇总,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充分发挥组内学生的个人能力。教师在分组时要明确哪些人员为组员,哪些人员为小组长等。

(二)有效课堂,互动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小组中积极讨论,互动交流,主动发表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加减法的意义”时,可以通过小组内摆小棒发现规律,交流想法,理解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交流中。

(三)重视教学评价,及时反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例如,小组内开展“猜猜看”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再进行交流。既可以帮助优秀生及时巩固新知,也可以帮助学困生梳理难懂的知识点。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碰撞与融合,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独立学习习惯及动手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集思广益、共同进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小组长分组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分餐小组长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分组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