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概念本质 突出概念理解 深化概念内涵

2023-06-08 23:34陈芳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转化思想方法

摘 要:《对数的概念》是对数函数的起始课,对数函数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在数学和其他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本节课的学习是指数函数的自然延续,笔者采用步步设问、分组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讲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数即指数,指对是一家”的口诀来加深对对数概念的理解,从而为对数函数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中非常重要的转化思想.

关键词:对数概念;转化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06-0038-03

1 问题缘起

在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学生讲题的实践与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讲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没有理解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本质,造成以偏概全、似懂非懂的后果.基于此思考,我们对概念起始课借助学生讲题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下面以对数的概念为例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对数函数是一类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函数,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是指数函数的自然延续,为进一步研究对数运算提供了条件,也为今后学习对数函数提供有利的工具.所以,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概念尤为重要.

3 学生学情分析

从知识储备上,首先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与一般性质,对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其次学生学习了分数指数幂与指数函数,了解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积累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经验,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学生思维能力上,高一学生正经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整体思维维度还比较低,本节课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良好题材.

4 教学目标分析

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通过举例进一步加深“对数即指数”“指对是一家”的理解.感受化归与转化、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5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深刻理解.

6 教学过程

6.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23=______ 24=______ 210=______

(2)x2=4,则x=______ x3=8,则x=______

(3)2x=8,则x=______ 2x=16,则x=______ 若2x=11,则x=?

學生完成三组运算,为引出对数概念做好铺垫.

观看一段视频,简单介绍纳皮尔及其对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初中所学的乘方运算和开方运算,自然引入本节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通过底数、指数、幂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产生三种运算,从而认识到对数可以看成一种运算,同加减号、乘除号一样,可看做一个运算符号,同时让学生感受对数符号的产生同根号的出现一样是必要的.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对数产生的背景及深远的历史影响,同时感受纳皮尔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7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是指数函数的自然延续,上述教学活动是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教学活动,笔者采用步步设问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对数即指数,指对是一家”,充分体现了数学中非常重要的转化思想.通过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为学生设立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的基础,所以,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的素材,借助恰当的问题引导来呈现概念的背景与本质,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概念的讲解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起始课教学中如何揭示概念本质、突出概念理解、深化概念内涵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将对此作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刘晓玲.合理设计教学概念 注重呈现思维过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6):36-37.

[责任编辑:李 璟]

收稿日期:2022-11-25

作者简介:陈芳,女,山东省泰安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2022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学生讲题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2022HJG014.

猜你喜欢
转化思想方法
学习方法
例谈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绽放”
转化思想在多元函数微分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