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023-06-08 05:39李兴华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3年1期
关键词:北方地区种植技术

李兴华

摘要: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依赖导致土壤地力下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制约玉米产业发展。从玉米生产全过程入手,介绍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精量播种、田间管理等技术要点,为北方地区玉米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北方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3)01-0064-03

玉米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和畜牧饲料。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单产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现已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和地位。玉米具有良好的耐寒、耐旱性,非常适宜在我国北方冷凉、干旱地区种植,但近几年,随着北方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为单纯追求产量,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多,导致土壤板结、盐渍化严重,产量和质量显著下降,增产不增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玉米产业的发展。鉴于此,浅要论述几项适用于北方地区玉米高效生产的技术要点,以期为北方地区玉米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北方地区耕地资源丰富,玉米播种面积大,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同时也是典型的玉米一年一熟种植区。玉米作为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推广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高效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土壤墒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

1 选择品种

根据北方地区的土壤、气候等特点,应选择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生育期适宜优质新品种。在选择品种时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1) 具备良好的高产、稳产特性。表现为品种特性不退化,产量连年保持在较高水平。2) 结实性好、抗倒伏。果穗大小适中,一般在16~20 cm,籽粒饱满,粒深轴细,出籽率在88%以上,同时次生根和支持根及植株茎秆韧度较强的品种。3) 适合全程机械化。应选择籽粒含水量、秸秆粗细度、水分、穗位整齐度等适应大面积机收的优质玉米品种。4)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对不同地区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强,能够耐旱、耐盐碱,同时对种植区域高发的病虫害具有较强抗性的优质品种。

2 种子处理

在种子购买后,首先要对所购买的种子进行精挑细选,可采取人工加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剔除其中虫粒、坏粒、霉粒、小粒及杂质,保证种子颗粒健壮饱满,一致性强。然后经过晾晒、浸种、拌种和包衣,经过处理的种子根系发达,须根量大,吸水吸肥能力、抗倒伏性和抗病虫性显著加强。

3 整地施肥

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理化性质好、保水保肥及排灌方便,交通便利且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块。在深耕、深松的基础上,配合翻、旋、松等土壤耕作措施,有条件可在每年秋季采收后结合底肥的施用进行土壤深翻作业一次。每年秋季玉米采收后至土壤上冻前,每亩地施入腐熟农家肥1 500~2 000 kg并配合粉碎玉米秸秆、花生壳以及微生物菌肥作为底肥。秸秆营养基质可大大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变土壤理化性能,破坏玉米螟以及地下害虫的寄生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4 播种

4.1 确定播种期

当地表以下10 cm左右土壤温度稳定在8 ℃以上,气温稳定在12 ℃以上,土壤田间持水量在60%以上时即可进行抢墒播种,一般情况下,播种时间在当年4月上旬至下旬左右进行。

4.2 播种技术

玉米免耕种植技术是在保留原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进行机械化免耕播种作业,不翻动土壤,减少作业次数,降低劳动力投入和资源消耗,在大幅度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还能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自我保护技能,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土壤可耕作性,是玉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玉米整秆还田覆盖比较合适北方干旱冷凉地区,在进行玉米免耕播种作业时,干旱或沙地播种深度通常控制在4~7 cm,基质覆盖深度通常为8~10 cm[2]。利用秸秆粉碎后混合有机肥,给土壤微生物提供大量营养物质,各种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明显增加,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减少水分蒸发,提高蓄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板结,杜绝秸秆焚烧。

5 日常管理技术

5.1 查苗补栽

出苗前应及时查验出芽状况,如发现缺苗、死苗、烂苗现象应及时坐水补栽,确保全苗。在3~4片叶时注意去除弱苗、病苗,及时定苗,确保每亩足够的株数。

5.2 水分和养分管理

玉米的生育期较长,因此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进行适时追肥。主要抓住以下三个时期。第一在玉米拔节期。每亩追施复合肥25~30 kg,采用开沟的方式进行,注意施肥后及时灌水。另外有条件可以在此时进行叶面喷肥。第二在孕穗期。每亩地追施复合肥15~20 kg[3],并结合灌水。第三在灌浆期。玉米此時进入生殖生长期,应加强磷钾肥的施用量,追施磷酸二氢钾。玉米整个生育期需水量较多,在地块选择时应注意具备灌溉条件。重点抓好三个重要的灌水时期,在确保灌透、灌足的同时还节约用水。第一要在拔节孕穗期灌好头水;第二抽雄期,根据苗情和水分状况灌水1~2次;第三灌浆期,灌水1~2次,避免根系出现早衰。

5.3 节水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已经有60多a的历史[4],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作物栽培。在北方干旱地区,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技术在玉米节水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东北干旱地区春玉米栽植过程中,利用大型联合播种机实现一次性起垄、覆膜、打孔、播种、施肥,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地温,实现抢墒播种,一播全苗。黑色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地温的基础上,增加微生物活性,有利于根系生长,根系吸水吸肥性越好,抗旱性能越强。黑色地膜具有良好的抑制杂草生长的效用,降低化学除草剂除草和人工除草对环境的污染,省时省工。

5.4 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用90%乙草胺或72%的异丙草胺防除禾本科杂草;用70%甲草嗪或75%的保守干悬浮剂防治阔叶类杂草;用72%都尔加50%甲草嗪或50%安威乳油在玉米播种后3~5 d,杂草未出土时喷雾于地表防治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的地块。苗后,在玉米3~5片叶,杂草2~4叶期,用4%玉农乐悬浮剂加40%阿特拉津胶悬剂进行茎叶喷雾防除

5.5 防治秃尖

玉米秃尖现象从内部因素分析是由于籽粒败育造成的,同时种植密度过大、光照量不足、水肥供应不足也是造成秃尖问题的重要因素。实际生产中,首先从品种选择上优先选择不秃尖的品种,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保证每一株玉米个体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照和水肥条件,减少秃尖现象的发生。重点在抽穗前10 d,即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后的一个月时间里,玉米对水分需求的高峰期,确保植株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确保田间持水量在16%以上,同时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

5.6 主要病害防治

大、小叶斑病是北方地区玉米种植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和包叶,严重时玉米叶片上的病斑会融合在一起,导致叶片变黄直至死亡。生产中对大、小叶斑病的防控,首先应选择抗性较强的优良品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起到预防效果。其次应尽早播种,使玉米提前进入抽雄期,错开雨季,避免因湿度过大诱发大、小叶斑病发生。及时清理田中的病株、采用宽窄行种植技术并将平播改为间套种。最后当病害发生后,采用适宜浓度的速可净可湿性粉剂、施特灵水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喷雾防治。

对于玉米褐斑病防控,生产中通过轮作倒茬降低土壤中病菌基数来预防褐斑病,施用的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当褐斑病发生时,可选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进行药剂防治。用药时,除了要注意每种药剂的使用浓度外,还应控制其用量。

5.7 主要虫害防治

玉米螟能危害玉米的各个部位并持续整个生长季,其中幼虫对玉米危害最重,是防治的重点。首先要选用抗逆性较强的优质品种,利用深翻杀死土壤中的虫源。其次利用玉米螟的趋光性,采用诱虫灯进行诱杀。最后当玉米进入苗期后,花叶量达到20%以上时喷药,并在大喇叭口期用药1~2次,选用的药剂有:辛硫磷颗粒剂或敌杀死颗粒剂等。

北方地区近几年玉米粘虫发生较重,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收。生产中通过及时清除田间秸秆,消滅潜伏在秸秆中的虫蛹;轮作倒茬结合浅耕灭茬等方式减少粘虫的成虫基数;在粘虫产卵期通过人工摘除等方式降低粘虫危害。也可以利用黑光灯或者糖醋液对粘虫进行诱杀,或者利用粘虫的天敌蛙类、寄生蜂、鸟类等对粘虫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 蒋咏. 辽宁省玉米种植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技术. 2018.4(11):72-74.

[2] 余兵兵,汪春,李海亮,等. 基质覆盖式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2):32-34.

[3] 胡文权.黄平.玉米中后期肥水管理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 1999.33(4):52-53.

[4] 杨永华,胡宝忱. 探究玉米节水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2):172-173.

Key Points of 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Maize in Northern Area

LI Xinghua

(Ningcheng County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Chifeng Inner Mongolia 024200, China)

Abstract: Excessive dependence on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leads to the decline of soil fertility, which affects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maize and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maize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whole process of maize prod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key technical points such as variety selection, seed treatment, land preparation and fertilization, precision seeding, and field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guidance for efficient maize production in northern China.

Key words:  maize; plantation; technology; northern area

猜你喜欢
北方地区种植技术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北方地区大规格梅花观赏树的嫁接和接后管理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北方地区养殖鱼类肝胆综合症成因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