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产学研基地落地广州,为纺织服装强国提供“红棉价值”

2023-06-09 18:04罗欣桐
纺织服装周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红棉产学研纺织

罗欣桐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纺织服装行业深入实施,互联网技术、市场需求变化使得产业间协作、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有了深厚的基础与巨大的空间,行业创新能力随之稳步提升,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作为中国纺织服装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十多年来,红棉集团坚持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以实际举措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有机衔接,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创新时尚产学研新生态

近日,2023春季广东时装周期间,在《中国男装四十年(1979—2021)》新书首发式暨“智”男而尚——中国男装文化时尚高端论坛上,隶属红棉集团的广州中大门、广州红棉国际时装城,与西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共启校企合作产学研实习基地。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武汉纺织大学校党委书记田辉玉,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广州红棉国际时装城总经理卜晓强,西安工程大学校副校长戴鸿共同为校企合作产学研实习基地揭牌。

自此,广州红棉国际时装城-西安工程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广州中大门-西安工程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广州红棉国际时装城-武汉纺织大学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广州中大门-武汉纺织大学就业创业实习基地正式落地广州。

一直以来,红棉国际时装城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本土经验、人文素养、社会责任的服装行业人才。2018年,红棉国际时装城荣获“2018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建设先进单位”。因长期向有志于投身服装行业的青年人才伸出橄榄枝,为促进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纺织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卜晓强获中国纺联“2018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重教企业家”称号。为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托举人才与企业的落地转化,经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研究决定,正式聘任卜晓强为客座教授,并由田辉玉、戴鸿分别颁发证书。

托举人才   助推原创

为纺织服装强国建设贡献“红棉价值”

十多年来,红棉集团注重孵育国内设计力量,助推原创,使红棉国际时装城、红棉中大门成为本土原创设计师成长的摇篮。

2014年,红棉国际时装城与意大利全国时尚机构携手,举办了一场海归新锐服装设计师联合发布会,发布会从报名的众多海归新锐设计师中精选11人,共同展示了100套服装,旨在推动中国新锐设计力量的国际化发展与本土化落地。

同年11月,随着国际时尚交流活动不断丰富,为了进一步让本土设计人才与国际高端时尚资源接轨,让中国设计师与国际时尚产业拥有更具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广东国际时尚艺术研究院应运而生。在广东省服协、红棉集团及卜晓强等推动下,通过整合各地设计师力量,联合国内外相关服装、品牌研究机构,发挥各级专业人才优势,面向社会、企业开展设计研究服务,以建成“中国时尚创意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国时尚创意企业的服务平台”、“中国时尚服饰产业人才培养平台”三大平台为目标,以广东时尚服饰产业集群的优势推动中国时尚创意产业的跨越和持续发展。

借助研究院的平台功能,力邀意大利全国时尚协会荣誉主席Mario Boselli、中国纺联秘书长夏令敏、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原主席张庆辉等,促成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意大利时尚协会开展时尚合作,分別于2016年、2020年举办中意时尚高端论坛,搭建中意两国长效合作平台,对促进中意两国产业时尚发展、为行业输送国际型设计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又组织专家、学者、企业家与高校合作加强课题研究,开展服饰设计大赛、设立服饰创新奖学金、进行服饰创新人才订单培养、合作设计开发市场新产品。2015年5月,红棉集团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助力由中外32所院校、884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的15名荣获时装设计“新人奖”的选手作品,在8月27日登上了红棉国际时装周舞台。

红棉集团对产学研合作长期持续投入,创新成果一一呈现。“十三五”期间,红棉相继荣获中国纺联“2015—2016年度品牌服务创新示范基地”、“2016首届广东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首批“广州市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时尚服装原创基地”、“中国服装设计师孵化基地”、“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中国时尚创新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7年,国家工信部公布第二批“全国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名单,全国共8家单位入围,红棉国际时装城成为广东省唯一一家入选第二批试点的园区。2019年,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将全国唯一“中国服装设计师孵化基地”授予红棉,以表彰红棉在设计师孵化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2022年,红棉国际时装城升级为国家工信部“全国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平台)”。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是世界领先的产业,东方创意、中华文化的中国时尚正在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中国时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未来,基地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服装专业产教融合高质量建设、迈向全球时尚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师成果的创新性转化等板块,搭建一个共建共享共赢的产教融合平台,促进更多的院校、科研机构成果与品牌对接并转化落地,缩短人才培养与产业的距离。

猜你喜欢
红棉产学研纺织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澳洋纺织
边疆红棉又盛开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几许沧桑风雨过,昂然挺立映红棉。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2016红棉中国设计奖召集令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致红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