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疏阅读

2023-06-10 14:49史晓婷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言辞贾谊君主

史晓婷

《说文解字·夲部》曰:“奏,奏进也。”即向皇帝陈述政见之意。“疏”,分条陈述也,即所陈述之事须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奏疏,就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呈事进谏的上行公文文体,它可以分为奏言(口头)和奏章(书面)两种形式。关于奏疏之名,不同朝代各有差异,但是功能和本质却几无变化。

奏疏作為上行公文,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理论精当,追求实用。

作为供特殊个体阅览的文体,其在立意、行文、言辞上就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首先,臣子向君主提出自己的见解,必须注意逻辑的严密性和论点的突出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君主认为其言之有理,并且获得君主的肯定和赞赏。

如晁错的《论贵粟疏》,针对汉初农业生产薄弱、粮食匮乏、社会动荡的时弊,作者鞭辟入里地向君主提出“贵粟”的建议,即统治者应该重视农业,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从根本上抓住了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并由此展开层层论述,逻辑严密、分析透彻,表现了晁错对百姓的关爱之情以及对国家社稷的强烈情感。

2.旁征博引,富于理性。

奏疏呈于君主,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君主能够自我反省,施行自己的主张,所以,在提出鲜明的论点之后,就要层层剖析,旁征博引,通过引经据典,寓史于事,以史为鉴,这样不仅使得文章议论更加具有深度,而且也可以使自己的论据更加丰富、富有理性,从而达到说服君主的目的。

如贾谊的《论积贮疏》一文,针对汉初社会凋敝,饿殍遍野,物资匮乏的现象,提出应重视农业,增加积蓄,以备万难之境。针对问题,作者开篇便引述管子之语“仓廪实而知礼节”“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借先哲之语来表明农业积蓄的重要性,较之自己直抒己见,更加容易为帝王所接受。

3.注重文辞,以情动人。

因为奏疏是由皇帝观看,所以行文时,一定要注意言辞、语气的使用,尤其要避开君王的忌讳,切不可触之龙须。语气谦和委婉、言辞典雅,才能更容易被帝王赏识,且字里行间深切的忠君爱国之情必不可少。

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成功地说服君主。在行文中引用典故,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气势,而且可以使文章的辞采显得更加典雅醇厚。如贾山的《至言》多引《诗经》之语,“匪言不能,胡斯畏忌”“听言则答,谮言则退”,借《诗经》之言以明理,使文章显得言简意赅,且极富哲理。

“奏疏”文体源远流长,探寻其产生源头与发展历程,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体的演变与成熟机制,以及奏疏与其他文体的关系都有莫大的帮助。通过分析奏疏文体的艺术特色,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奏疏文的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言辞贾谊君主
此刻即是新掬之水
五张羊皮
当代皇室
和谐君主帝喾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漫画
古柏
怀才不遇的贾谊
言辞重复的社会— 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