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冠军身后的“牛魔王”

2023-06-11 11:37陈通
妇女 2023年5期
关键词:牛魔王雪松伤病

陈通

在今天的世界体育赛事中,几乎所有的竞技项目都已经在更加细分的领域展开竞争。训练、恢复、治疗都必须配合精准的测量和个性化的量身定制,才能加入争冠行列。和生物科学有关的各种技术在体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因此,在一支专业运动队中会专门设置体能教练,其地位不逊于主教练。

中国体育的整体成绩在近20年得到了飞速发展,仅在2022年我国的竞技体育就在21个项目上获得了93个世界冠军,创造了11项世界纪录。而且,在许多项目中,并不是只有一两个选手的成绩突然冒尖,而是整个运动队的成绩都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究其原因,是在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除了运动员的刻苦拼搏之外,还有更加专业化的教练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训练保障,能让运动员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潜力,最快速度缩减伤病周期,最大程度延长运动生命。

本故事的主人公叫牛雪松,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的体能教练。他14年连续指导训练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队运动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收获2金1银,创造了冬奥会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的历史最好成绩,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成为了中国雪上项目的“梦之队”。

队员们叫他“牛魔王”,因为除了他姓牛以外,他还真像个“魔王”——他制定的训练计划和康复计划常常让队员们练得龇牙咧嘴。然而,他也真有“魔力”,他能让经过四次膝盖大手术的徐梦桃重回世界巅峰,在冬奥会、世锦赛、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上斩金夺银,成为拥有世界第一的难度动作、总积分排名世界第一、世锦赛奖牌最多(5枚金牌)、女子最高得分纪录保持者(116.9分)等多项顶级荣誉加身的运动员;能让双侧软组织四度损伤的张鑫只经过一年康复训练就重返国家队,在全国冬运会上一举夺冠,并在平昌冬奥会夺得银牌;能让小腿三处粉碎性骨折的贾宗洋在15个月后就恢复专项训练,并在平昌和北京两届冬奥会上夺得银牌……

牛雪松创造的奇迹很多。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所有中国参赛选手中,连续参加过四届冬奥会的只有5人,其中就有年龄超过30岁的3人——徐梦桃、齐广璞、贾宗洋,他们都是牛雪松指导训练14年的运动员。这个对比数字虽然简单,分量却十足。

为何牛雪松指导训练的运动员可以屡创佳绩?为何他的队员就能远离伤病,延长运动寿命?他的训练方法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牛雪松。

与国家队结缘

在沈阳市的沈水湾公园附近,记者见到了正在休假的牛雪松。他1.75米左右的个头儿,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一身红色运动服,胸口大大的“中国”二字格外显眼。一见面,记者问,该称呼他“牛指”还是“牛导”(按照国家队的习惯),牛雪松哈哈一笑说:“你还是叫我牛老师吧,我喜欢这个称呼。”

牛雪松1971年生人,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第一代体能训练专家王卫星。现任沈阳体育学院体能训练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和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2022年度被评为全国“最美教师”。

牛雪松与雪上项目结缘是在2008年。当时为了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牛雪松跟老师王卫星教授一起在国家跆拳道队指导训练,当时队中有陈中、吴静钰等世界名将。在夏季奥运会备战即将接近尾声,马上转入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备战之际,牛雪松被派到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担任体能教练。当时没有人能够预测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在他加入14年后的北京冬奥会上站到了世界之巅,他也因为指导了这支颇具潜力的运动队而名声大噪。

滑雪是最基础、最古老的雪上运动。我国雪上运动起步较晚,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出现第一批雪上项目专业运动员。由于场地等限制,早期我国雪上运动发展也比较慢。1980年,我国首次派团参加冬奥会,对雪上项目运动员的要求是“不要摔跤”。北京冬奥会前,“冰强雪弱”一直是中国冰雪运动的一个标签。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中国的首枚冬奥会金牌是诞生在冰上项目上,2006年,韩晓鹏才为我国赢得第一枚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

2008年5月,牛雪松正式进入空中技巧国家队。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他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项被称为“雪上杂技”的运动。

在空中技巧项目中,运动员要从27度左右的滑坡处快速出击,从过渡区滑上跳台飞出,在空中完成各种空翻和转体,然后降落在37度着陆斜坡上,缓冲后到达终点区。通常女运动员的腾空高度要达到十二三米,男运动员甚至可以达到十八米,着陆点有时又硬又滑,极不容易控制,因此,这项运动属于高危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很容易受伤,风险极大。

为此,牛雪松要潜心研究每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赛前准备,以及竞技状态和调整、恢复情况,掌握整个训练过程及赛季的负荷安排。在基础体能训练以外,还要针对项目特征,并结合每位运动员不同的肌肉类型、身体条件及技术特点,为他们量身设计许多独创的专门性体能训练方法,有意识地增强他们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神经系统的专注力,并对运动员身体形态重新塑造。

雪上项目训练通常要在室外冰雪环境中进行,寒冷的温度会让肌肉和骨骼关节僵硬,运动员更容易受到伤病的困扰,因此,体能训练和康复训练的担子都加在了牛雪松的身上。

为了尽快摸索出这个项目的运动规律、技术特点和不同运动员的个体特征,他每天5点40分起床,做完热身运动后,6点出早操,每天的晨练能让牛雪松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全天的工作中。吃完早饭,8点半开始上午的体能训练,午后两点半又开始进行体能训练。晚上6点半后要详细地总结当天的训练情况,并研究第二天的训练内容,每晚要忙到10点以后才能休息。

牛雪松说:“那段时间要加强运动员的基础体能,从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柔韧这六个方面做练习。还要加强他们的专项体能,研究每个人平时发力用哪些肌肉、这些肌肉之间如何协调配合、肌肉的收缩速度是什么样的、肌肉之间需要什么样的协同能力和功能能力等等。休息的时间还要查阅文献、分析资料、琢磨训练方法,每天日程都排得满满的。”

“再也走不了了”

2008年5月,牛雪松进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担任体能教练两个半月后,就跟着队伍去国外进行专项训练了。训练是比赛的基础,高质量的训练才能让运动员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因此,第一次国外集训是对牛雪松的能力的一次检验。

这是牛雪松第一次出国,虽然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他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的专项训练,能否把项目的训练细节以及国外的未知因素考虑全面,他心里一直没底。这时,队中的女运动员来提醒他,出国训练一定还要学会打支持带。

因为空中技巧项目是雪上项目,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夏天训练的时候,会用水泥和木头仿造冬季跳台的样子搭出台子,在上面铺设塑料模拟滑道,再在着陆点挖设一个大水池,运动员在腾空后直接落入水池中。但是,水池与雪道不同,运动员入水时要承受巨大的水面撞击,对踝、膝、髋、腰等关节的冲击十分大,如果操作不当,甚至比在雪道上更危险。因此,运动员在每次训练前,都需要打好支持带,固定好关节,避免受伤。为此,牛雪松特意研究学习了支持带的绑法。

为备战比赛,国家队每年都会在国外进行一段时间的专项训练,然而这一年的训练内容和方式却略有不同,因为牛雪松来了。他为每名运动员量身打造了十分详细的个性化训练方案,包括一个动作、一条肌肉的细抠,他希望自己的加入能让这支队伍变得更强。

有了之前的体能储备作为基础,在专项训练方面,牛雪松就敢于大胆尝试,训练效果也是出奇地好。他要经常蹲在跳台旁仔细观察和揣摩每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从而设计出更符合技术用力结构的专门性力量训练方法,有效地去提高运动员完成专项技术动作所需要的专项运动能力。比如,奥运冠军韩晓鹏之前的训练量是30跳,如今就能达到100跳,训练量提升幅度非常大,而且完成质量更高。

在恢复性训练、调整性训练期以及每次体能训练课准备中,牛雪松還会安排健身操、舞蹈和游戏等练习内容,目的是通过这些练习来训练运动员的协调性、美感、节奏感和反应速度,来缓解技术训练带来的疲劳,并让队员参与编排健身操、舞蹈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团队的协作和凝聚力,使他们的训练能充满更多快乐和智慧的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家就发现了一个情况:在同一块训练场地,同一拨训练人员,同样的教练队伍,只是多了牛雪松一人,训练效果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运动员专项技术的训练量明显提升了,比上一年“扛练”了,而且运动员在训练后的疼痛现象也没有了。

牛雪松在国内做的体能训练,能够让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在两个半月之内得到大幅提升,而他的专项训练在国外又再次得到了印证,运动员的训练量提高了,训练质量也提高了,而伤病情况却大幅减少。这次经历让牛雪松的能力第一次在国家队里得到了所有运动员、教练员和领导们的认可。于是,在接下来的14年里,牛雪松就和国家队牢牢地绑在了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再也走不了了。”

我国特别缺少体能教练,尤其是像牛雪松这样优秀的、经过实践检验的体能教练更是凤毛麟角。回国以后,领导找牛雪松谈话,希望他留在队中,一起备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对此,牛雪松还是有一些顾虑的。当时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需要大量时间研究自己的毕业课题。然而,国家荣誉高于一切,经过短暂的犹豫后,牛雪松选择留在队中。“我是搞体育的,能为国家队服务、为运动员服务,为他们做技术上的支持,也是为国争光。这是一份荣誉,是用任何条件、任何待遇都没法衡量的。能参加奥运会绝对是人生最值得回忆的一件事情,即使待遇不高,我也愿意干!”牛雪松说。

当时上级给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一定要把这些主力运动员成功地、没有伤病地带到奥运会上。他承诺:我保证,一定做到!

接下来,他全力以赴地把精力投入到国家队中,没日没夜地跟这些队员们训练、生活在一起。到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队的主力运动员满额参赛,所有运动员都没有伤病,而且在比完赛后也没有伤病情况出现,是全部参赛国家中唯一一支做到没有伤病的队伍。这个成绩的取得是高水平训练的结果,牛雪松功不可没。

当时,在他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空中技巧队运动员的整体实力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具备冲金的实力。然而这个项目的偶然性很大,中国队最终只收获了一银两铜三块奖牌。在第21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结表彰大会上,时任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加强了专项体能训练,探索出符合项目特点的体能与专项训练方法手段,较好地处理了增加难度动作水平和防止伤病的关系。”这个评价不仅是对空中技巧国家队的肯定,也是对牛雪松能力的肯定。

推迟的婚礼

比赛结束后,牛雪松收拾行囊,回到了自己的学校——沈阳体育学院,他想给自己放个假,顺便解决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然而,几个月后,为了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一纸调令发到学校,再次征召牛雪松出任空中技巧队的体能教练。

当时,1971年出生的他已39岁,之前在国家队里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在两届奥运会的间歇期里,他想和恋人“抽空”来结婚。

可国家队的行程排得十分紧,间歇期很短,牛雪松和爱人在2010年11月18日匆匆领完结婚证,准备在当月把婚礼办完,再回国家队报到。可这时国家队却打来电话:队伍中出现了伤病情况,需要他马上归队。牛雪松只好推迟婚礼,告别妻子赶往阿尔山训练基地。

牛雪松归队后马上对队员们的训练做了针对性的调整。直到2011年年初,国内和国外的比赛都接近尾声,滑雪世界杯只剩下最后1站的时候,牛雪松才向国家队请假,准备回家筹备婚礼。

婚礼订在3月份,牛雪松在2月初回到沈阳,正在四处发请帖、订酒店的时候,国家队又打来电话:徐梦桃受伤了!牛雪松很纳闷:徐梦桃是和自己一起回国的,也没有参加世界杯最后一站的比赛,这才分开几天怎么就受伤了呢?

原来,徐梦桃回国后直接来到吉林北大湖滑雪场进行训练,不承想上去第一跳就摔倒了,伤势十分严重。到北医三院一检查是内侧副韧带严重撕裂,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是出于比赛的考虑,她希望保守治疗。于是,徐梦桃回到了沈阳体育学院进行康复训练。

受过大伤的运动员往往很难回到巅峰状态,主要原因就是伤处在康复的过程中通常会改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会出现肌肉萎缩、力量下降、发力不均、力线不稳等情况,康复的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二次受伤。因此,运动员养伤期间不仅不能歇着,还需要更大的运动量才能保持状态,以期重回赛场。

为了让徐梦桃得到更好的康复,牛雪松把她的伤腿做固定处理,然后再对她的身体其他部位做相应的针对性训练。这种一对一的训练可忙坏了牛雪松,每天要一大早赶到学校带着徐梦桃训练,一练就是一整天。每周练6天,一直练了6周,徐梦桃的伤病康复了,但留给牛雪松筹备婚礼的时间只剩下1周了。

“当时的婚礼办得很仓促,就买了一套西服一件衬衫。原本还准备拍套婚纱照,定金都交了,但一直没有时间拍,就一直往后推,直到2015年才拍上。当时是带着女儿一家三口一起拍的结婚照,特别有意义。”牛雪松笑着说。

说起妻子和女儿,牛雪松很愧疚。妻子怀孕做产检的时候被查出了弓形体感染,这种病容易引起婴幼儿智力发育障碍、视网膜脉络膜炎和成人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医生建议把孩子打掉。

此时牛雪松在国家队回不了家,妻子只能自己天天去医院做检查。最初是服用大量消炎药治疗,后来要做脐带血穿刺手术——这是一项风险性极高的手术,但是为了让牛雪松在国家队安心训练,妻子在做完手术一切平安之后才把情况告诉他。

2011年8月,牛雪松刚刚结束在加拿大的训练,又被抽调到美国体能训练协会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业务培训。学业很忙,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可他心中还时刻惦记着远在大洋彼岸的妻子和那个即将降生的小生命,只能晚上偷偷地发信息与妻子互诉衷肠。

一个月后,牛雪松终于完成了培训。在他刚拿到结业证书的时候就接到了妻子的短信:女儿平安出生,非常健康。那一刻,这个东北汉子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痛哭了一场,把这一段时间所有的压力一股脑儿地宣泄了出来。“我不在家,家里什么事我都帮不上忙,那段时间太压抑了,是我爱人承担了一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牛雪松有些哽咽。9月23日是他的结业证书上的日期,也是女儿的生日。

9月底,牛雪松回到国内,但他只在家里陪了妻女一周,就又随国家队进行冬训,出国比赛了。直到转年的3月份,国家队结束了赛程,他才有几个星期的时间陪陪家人。“我粗略算了一下,近几年最多有两次机会回家,累计不到一个月。”牛雪松说。

从2008年至2022年,14年里,牛雪松跟随国家队南征北战,让国际赛场上一次次升起五星红旗,奏响国歌,可这14个春节他都是在训练场、比赛场上度过的。

“我在每年的3月左右能有将近一个月的假期回家陪陪家人,在这期间如果运动员有伤病,我还要马上返回国家队,在家连一个月都待不上。比如2013年李妮娜受伤、2014年张鑫受伤、2015年贾宗洋受伤、2016年徐梦桃受伤……我的全部时间都要去给他们做康复训练,这一年中我就没有休息的时间了。

重返赛场的奇迹

为了确保每一名国家队重点运动员在受伤后都能得到最佳康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重返赛场,牛雪松几乎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他说:“我们的运动员都是经过国家十多年的培养才练出来的,如果因为一两次伤病就结束他们的运动生涯,这太可惜了。”

2013年2月,李妮娜在训练时摔倒,造成前交叉韧带断裂,此时距离2014年索契冬奥会只有一年的时间。牛雪松为李妮娜设计了针对性极强的康复训练方案,使她在术后6个月就能顺利进入专项训练,10个月后就参加了2013—2014赛季首战世界杯并获得冠军。

2014年,张鑫双侧软骨四度损伤,属于这种伤病的最高级别,很多人已经认为他不可能再回归赛场了。但是牛雪松没有放弃,在他的耐心调教下,张鑫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全康复,2015年7月重回国家队,并在半年后的第13届全国冬运会上拿了冠军,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夺得银牌。

2015年4月,贾宗洋意外从二楼摔下,造成小腿三处粉碎性骨折,在一个月里做了两次手术。牛雪松在病床前为他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让他躺在病床上的一个月里也没耽误训练。出院后的10个月里,牛雪松一直陪在他身边继续练习体能,直至取出22根钢钉。又练了5个月后,贾宗洋就可以进行专项训练了。这种程度的损伤能在15个月里重返赛场,牛雪松创造了一个世界性的奇迹。

对于观看比赛的人们来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是一场完美的视觉享受,不过,对于运动员来说,要想拥有优秀的平衡能力和空中控制能力,达到稳、难、准、美四位一体相结合的审美标准,就需要进行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而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旦出现进步缓慢或者伤病等情况,运动员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抑郁。

为了缓解运动员的心理压力,牛雪松会把训练计划做得很详细,并在训练过程中清晰地指出他们每一个细小的进步。比如,由于训练量大也很枯燥,在一段时间里张鑫的心理就出现了波动——不想练了。牛雪松就给她分析形势,对比主要对手的技术特点,鼓励她只要做好系统、合理、有效的训练,就一定能战胜那几名外国选手,拿到奖牌。

起初张鑫不太相信,但是看到自己每天都有一个小进步,几天就有一个大跨越,她的信心慢慢就回来了,最终拿到了2018平昌冬奥会的亚军。用具体的、持续的鼓励来保持这些优秀运动员的信心和斗志,这是牛雪松在多年的训练中总结出来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为一名体能教练,对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要做到了如指掌,甚至比他们自己还要了解他们。牛雪松运用许多高科技手段检测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比如肌肉状态测试,是将電极片贴在肌肉上,用探针刺激肌肉收缩,就可以测试出肌肉的收缩时间、持续收缩时间、舒张时间、径向位移等数据,然后对比训练前的数据,就可知肌肉的疲劳程度和恢复程度,为下一次施加强度提供依据。

这种精细化的训练方法可以细化到每一条肌肉、每一次发力状态,甚至还可以让运动员通过各种曲线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竞技状态,并以此作为自我调节的数据参照。所以,牛雪松在队伍中的威信很高,大家都相信他。

那一刻,他流泪满面

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上,中国空中技巧队收获了两银一铜,以细微的差距与金牌失之交臂。當时中国队的整体实力非常强,其中徐梦桃的实力最为突出,她拿到了所有国际大赛的冠军,唯独差了这一块奥运金牌。然而,比赛中的偶然因素很多,由于出发速度慢,导致腾空高度不够,最终徐梦桃痛失金牌。

牛雪松本想这次拿完冠军后就回到沈阳体育学院专心搞科研,也能有时间陪陪家人,可是这个愿望没能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家门口举行,为了实现梦想,我必须再干一届。”

2018年8月底国家队开始集结,一直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结束,将近4年的时间里,为了奥运金牌梦,牛雪松几乎很少回家。

疫情期间,因为运动员要拿到足够的北京冬奥会参赛积分,他随国家队在疫情非常严重的美国、加拿大和芬兰征战两个多月。回到国内,他和队员们被隔离在张家口,一人一个房间。但是为了保持队员们的状态,训练必须要跟上。于是他为队员们制定了详细的徒手和小器械训练方案,利用开视频会议的方法,通过摄像头观察每个人的训练情况。队员保持住了竞技状态,也为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佳绩做足了准备。

2022年2月14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四朝元老”徐梦桃一跳登顶,以108.61分的成绩超越所有选手,终于拿到了这枚梦想已久的金牌。当她登上领奖台呐喊的时候,牛雪松在台下早已掩饰不住激动,为她鼓掌庆祝。“我很少流泪,但在北京冬奥会上,徐梦桃喊出‘同志们,我们赢了!那一刻,我泪流满面……”牛雪松说。

每年春季和秋季体能集训期,牛雪松要研究和探索项目规律、技术特征,科学把握整个训练过程及赛季的负荷安排;每年夏季和冬季技术训练期,牛雪松要仔细观察每个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及特点,设计出更符合技术用力结构的专门性力量训练方法……

连续14年,牛雪松在这批队员身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刚入队的时候,徐梦桃、齐广璞和贾宗洋才刚刚崭露头角,名不见经传,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世界顶尖运动员,是国家队的绝对主力。可在女儿成长的十多年里,他却只能通过照片和视频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

14年间,牛雪松直接连续培养的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共获得2块金牌、5块银牌、4块铜牌,在世界杯、世锦赛上获得90多块金牌和170多块奖牌,让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地在赛场上空升起。而他在大家庆祝之余,又要低头拾起手中的训练计划,继续备战下一届国际大赛。

2023年1月17日晚,2022年“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暨感动沈阳人物颁奖典礼活动组委会献给感动沈阳人物牛雪松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你站在冰雪的身前,忙在冠军的身后,以为国争光的激情为健儿加油。人如其名,雪松正直,梦驰雪野,不懈追求。用颗颗汗珠铸造金牌——无名英雄,老牛真牛!”

编辑/宋凌燕

猜你喜欢
牛魔王雪松伤病
大牲畜闪伤病的中药疗法
A FRACTIONAL NONLINEAR EVOLUTIONARY DELAY SYSTEM DRIVEN BY A HEMI-VARIATIONAL INEQUALITY IN BANACH SPACES∗
牛魔王
哪吒失手
让魔王消失
赵雪松书法作品
牛雪松教授简介
健身不练肩 伤病在明天
伤病专家 格兰特·希尔
猪八戒巧遇牛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