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面”学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2023-06-12 07:31夏妍
文理导航 2023年3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双面解决对策

夏妍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生经常出现“双面”现象,他们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截然不同,这类学生被称为“双面”学生。而小学生的双面性和教育方式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向学生家长调查了解和对小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双面”学生的形成原因,找出与之对应的策略,从而消除小学生的“双面”现象,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达成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保证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学;“双面”学生;形成原因;解决对策

【案例引入】黄丽丽是三(1)班的中队长,在老师眼里,她聪明伶俐、文静乖巧,温柔得像只小绵羊,老师说向东她绝不会向西,无论对错,她都会照做;在同学眼里,她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办黑板报、文娱表演、作文竞赛处处可见她的身影,同学们都喜欢和她交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却让班主任在一次家长会后大失所望。那次与她母亲单独交流时,班主任一直夸赞她的女儿温柔善良、懂事听话,谁知道她母亲一脸无奈地说:“唉,老师你不知道,她在家的时候哪有这么听话,难伺候得不得了。”从她母亲的口中班主任才了解到黄丽丽在家里蛮横骄纵,若家人稍有点不顺她的意,她就会大发脾气,乱摔东西,直到家人让她满意为止。后来班主任也私下找黄丽丽求证过,她嗫嚅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头承认了,此事让班主任颇为震惊。

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学生经常出现“双面”现象,即在校和在家判若两人。通过黄丽丽的案例,笔者对身边的小学生做了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在学校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回到家则呼来喝去,好逸恶劳,俨然是家中的“公主”“王子”;有的学生在学校里是老师眼中的“乖乖生”,回到家则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完全不听家长的劝导。小学生的这种表现常常使家长陷入无奈的困境。形成教育合力,消除“双面”现象,培养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小学生势在必行,笔者决定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对“双面”学生进行探究。

一、为什么会导致学生“双面性”

古语云:“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学生生来就是“双面”的,这和他的教育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恰恰就构成了学生的教育生长环境,其中,任意两种教育的不平衡,都将导致学生“双面性”的形成,虽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来看,主要聚焦于两对矛盾中。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矛盾

家庭教育最大的短板是不了解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了解往往存在片面性或误区,从而经常造成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隔阂,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而学校教育能够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在对学生的教育与评价上更客观科学,在师生沟通上也明显存在优势。学校教育的缺陷在于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等。

1.家庭和学校的矛盾

一方面,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放开,新的家庭关系会给一些学生带来成长上的问题。家长在经济上给予子女过多,在生活中对子女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形成了学生骄纵的性格,并且会使他们形成一种对长辈随意或者不尊重的心理,从而家长更难管理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为了确保学生从小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生一进校开始,教师就严格管理,恩威并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学生对教师就自然而然地言听计从了。

另一方面,家长不同的文化层次决定了家庭教育水平的不同层次。较高文化程度的家长对教育孩子就给予充分重视,他们和学校紧密联系、积极配合,利用多种方法将自己的价值观完整地传递给孩子,这些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水平高,独立性强,孩子出现“双面”表现较少;相反,文化不高、冷淡、孤僻、强迫型的家长,或经常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够严格,教育方法或简单粗暴或手足无措,他们的孩子往往对他人产生敌意且攻击性强,“双面”表现得更加明显。而学校一味重视学生的成绩,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学校德育的步伐不再稳健,于是学生的“双面性”形成了。

2.家长和教师的矛盾

斯大林对教师有这样一个评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便将教师当作一种神圣的象征。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认为要服从老师的安排。小学生都对教师有着敬畏之心,很多時候家长也感觉老师说的话更管用。

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安全“避风港”,我们发现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撒娇或长辈的求情而大打折扣,孩子对家长的要求就会产生轻视或无所谓的态度。

与之相反,教师平时严加管理,奖惩分明,努力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学生会因教师的威信而格外重视教师提出的要求。人是爱面子的动物,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小学生也不例外。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小学生正处于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时期,他们都喜欢隐藏自己的缺点,希望老师和同学能更多地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教师当然欣赏听话的学生,这样,比起听自己父母的话,学生更愿意听老师的话也无可厚非了。

(二)社会用人机制与学校教育机制的矛盾

根据社会用人机制的需求,很多教师都曲解了社会主义、马列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将这些内容与小学生的基本物质愿望对立,与小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创新对立,与小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对立,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同真实人的自由愿望、个性发展相背离。例如,小学生作文、说话的主题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围绕着爱国、理想、远大抱负等空洞、对他们来说还只是一知半解的内容。学生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吐露心声,久而久之,他们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想法,迎合别人。研究表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就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道德判断的标准,不再是无条件听从老师的指令了。现实是他们期望得到鼓励或避免受到责罚,因此他们一边畏惧老师,一边却又不得不迎合老师,在做出老师期望行为的同时,压抑着自己的个性。这样的教育机制最终导致学生心口不一,很容易变成“双面”学生。

二、怎样帮助学生摆脱“双面性”

从上面一系列的原因分析不难看出“双面”小学生的存在并不是个别现象,家长不应感到恐慌,而要积极面对,学会正确对待小学生的“双面性”。对小学生而言,过分的“双面”表现会形成不健康性格,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乃至终身的发展。如何帮助他们摆脱“双面性”,笔者认为可以从解决上述两对矛盾

入手。

(一)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部分,两者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快乐地

成长。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最普遍的方式。学校和家庭环境存在差异主要在于:学校要求小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果学生不遵守,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而且要承受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压力;如果认真遵守,则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在家里,小学生的生长环境则比较宽松,没有表现的欲望,即便小学生犯了错误,家长也很少采取措施,这就使小学生很少为自己的不良表现承担后果,时间长了,就变得为所欲为。家长要利用家长会的宝贵时机,充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做到在家也能自觉达到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这样才不会因为学校、家庭环境不同导致学生形成“双面性”。

家长委员会也是一个能很好地消除学生“双面性”的教育资源,因为家长也有卧虎藏龙之辈,他们文化不一定高,但是他们有一颗重视教育的心,由他们口中说出的教育心得可能比学校的教育良方更管用。他们为其他家庭做出表率,这样,优秀的家庭教育典范就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一次家长委员会上,家长反映他的孩子在校是劳动委员,但他在家不仅不帮家长打扫卫生,还不注意保持卫生,故意将房间弄脏弄乱。这时,马上有家长站出来支招,建议孩子的父母一定不能娇惯孩子,每次打扫卫生时,要叫上孩子一起干,而且要求孩子打扫自己的房间,让孩子热爱劳动、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家长采纳了此建议,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该生已成为一名在家在校都热爱劳动、爱干净的好孩子。

(二)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

父母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要全面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为,只有老师和父母经常进行交流,纠正孩子的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互访是教师和家长联系的最基本方法。教师与家长交流,不仅能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还能让教师清楚学生在家的表现。教师把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做一个对比,就可大致确定哪些学生属于“双面”学生,并根据经验和学生的家庭状况,深挖其表现“双面”的原因。很多家长溺爱孩子,无原则地迁就他们,使他们养成了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气;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家长的不良行为也会影响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许多家长“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给孩子带来了很坏的影响。教师也可向家长传输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也能正确做出示范教育孩子。通过与家长的对话,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另外,发放家校联系簿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家长和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教师每学期都给每位学生发放一本家校联系簿,每逢周五便将学生一周的在校表现填写到联系簿上,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做出全面评价,如“××同学本周在校表现良好,主动帮助老师清理花圃,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小学生。但在周五的眼保健操時间嬉戏打闹,已提出批评,以后注意。”周末,学生将联系簿交给家长,家长填写小学生一周的在家表现并签名后,再由学生将联系簿带到学校交给教师。教师与家长根据对方反馈的问题,给学生做工作,学生就会逐步地改进,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

三、结束语

总之,“双面”学生的形成归因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一致,所以首先要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缩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距离;其次,学校教育要开阔视野,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最后,社会教育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联手,彻底消灭学生的“双面性”。

【参考文献】

[1]朱玲.变脸——浅探小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两面性[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09(5):42-43.

[2]孟丽君.现代学生家校“双面现象”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7):136-137.

[3]余柏民.小学生的双重性格表现[J].教书育人,2005(7):40-42.

[4]黄济.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5]陈小强.探究学生“双面人”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湖南教育,2005(4):36.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双面解决对策
双面人
双面复大
史上最强的双面间谍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MARCH OF THE QQ PENGUIN QQ上的双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