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

2023-06-13 13:35振宇邢加涛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过杆背越式横杆

文 / 吴 振宇,邢加涛

◆ 跳高可以提升学生的下肢力量以及弹跳力,对学生的灵敏反应度、速度等有积极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敢向上等良好品质,有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但教师教授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具有一定难度。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阐述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初中学生学习背越式跳高技术常见的错误,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的落实策略,希望对学生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初中体育;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

跳高是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跳高姿势包括多种,其中应用范围比较广、效果比较佳的一种跳高姿势当属背越式跳高,该跳高姿势幅度大、速度快、节奏强,当前世界跳高大赛中几乎所有运动员都在使用背越式跳高姿势。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跳高是其体育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教师在教学中大多也采取的是背越式跳高技术,该技术有诸多优势,但对学生的技术要求也相对比较高,是初中田径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体育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究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背越式跳高技术,让学生基于正确的技术知识,展开科学合理系统的训练,为提升学生的跳高运动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1 背越式跳高训练技术要点及常见错误

1.1 背越式跳高技术要点

跳高属于常见的一个跳跃类田径运动,跳高即参赛者利用自身能力借助多个动作,越过横杆的一种运动项目,跳高比赛以参赛者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衡量,跳高的技术特点是从跑变成跳,从双脚支撑变成双脚腾空,从水平位移变成抛射的一种运动,跳高包括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多种姿势(详见图1),不同姿势的技术要点不同,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背越式跳高[1]唐昊.初中体育教学中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初探[J].体育画报,2020(24):239-240.。背越式跳高包括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各部分相互练习、互相作用。

图1 跳高常见的姿势

朱建华是我国有名的跳高运动员,1984年朱建华以2.37m的高度打破世界跳高记录,1984年朱建华以2.39m的高度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这个记录在亚洲跳高记录中保持了29年,2014年才被亚洲男子巴西姆以2.40m的高度打破,朱建华跳高是选择的姿势就是背越式跳高,很长一段时间内朱建华的背越式跳高姿势(详见图2)都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也成为体育教师背越式跳高的演示内容,本文助跑、起跳和过杆三个阶段的技术要点也都用朱建华的跳高姿势进行分析。

图2 朱建华的背越式跳高姿势

1.2 助跑阶段的技术要点

助跑是背越式跳高的第一个阶段,跳高者助跑初期采取的是直线助跑,该阶段中跳高者双肩保持下垂,脚前掌着地,保证直线助跑时的弹性,不断提升重心,步幅需要保持均匀,逐渐加快速度,随后变为弧线跑,弧线跑的时候外侧摆动腿,保证蹬地时腿脚的弹性[2]代晨晨.初中体育教学中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分析[J].中外交流,2021,28(8):1400.。助跑阶段的姿势以及大概跑步长度详见图3。

图3 助跑时的姿势

图4 起跳时的姿势

1.3 起跳阶段的技术要点

助跑到最后一步的时候,起跳脚着地就开始进入起跳阶段,起跳脚蹬离地面的时候整个起跳过程结束,起跳包括放脚、缓冲、蹬伸三个部分[3]黄世雄.乡镇初中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技术要点与训练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9(2):84.。起跳的时候支撑腿全脚掌着地,步幅要大一些,重心要降低一些,腿摆动的同时,脚擦地面朝前面迈步,将髋关节朝着上方推送,上体稍微朝着后仰,整个上身保持内倾,起跳腿在起跳点的位置时,需要同时将腿和臂向上摆,起跳腿的异侧臂朝上伸,保证整个躯干伸展开来,跳高者的身高和地面基本上保持垂直。

1.4 过杆和落地

背越式跳高的最后环节是过杆,跳高者身体腾空后,逐渐转变成背部对着横杆的姿势,腿部摆动自然下放,头部和肩部过杆后,快速仰头、倒肩、展体,两个手臂放在体侧,提臀挺髋,小腿保持下垂,身体整个成反弓形(详见图5)。当身体重心从横杆移过的时候,跳高者需要及时含胸,小腿朝着上面踢,保证整个身体能够顺利越过横杆,越过横杆后,最先落在海绵包的应当是肩部和背部[4]黄彩霞.体育专业背越式跳高教学的创新探寻[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7):21,23.。

图5 过杆的姿势

2 背越式跳高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2.1 助跑阶段

助跑时跳高者可能会出现难以正常跑的情况,直段和弧段难以实现有效的助跑衔接,特别是弧段助跑过程中整个身体不能倾斜向圆心方向,难以准确踏到起跳点。对于跳高者而言,要想纠正助跑阶段的错误,就需要多次展开助跑训练,提升助跑技能,训练的时候采取15m直径长的小圆圈展开加速助跑,同时展开直段到弧段的衔接加速跑训练,助跑训练的时候应当对助跑距离进行丈量,助跑训练按照标志展开,在教师或是教练的指导下对步点进行调整[5]周伟.基于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的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研究[J].拳击与格斗,2019(12):93.。

2.2 起跳阶段

起跳时跳高者可能会出现迈步方向不准确,起跳位置找不准等问题,身体在助跑最后一步踏上起跳点的时候,难以倾斜向圆心方向,起跳时髋部弯曲,起跳前身体已经背朝横杆,摆腿动作不够积极、迅速,难以配合有效的摆臂动作,单脚起跳动作协调性比较差,不能完全起跳。跳高者可以通过具体的训练来纠正起跑阶段的错误,例如跳高者多训练迈步起跳的动作,提升迈步起跳技术水平,通过训练增强腿部力量,思想上重视、行为上落实助跑攻杆,重复进行助跑起跳的衔接练习,保证助跑起跳的有效衔接与节奏感,练习起跳时的挺髋、摆腿、摆臂等动作。

2.3 过杆与落地阶段

腾空过杆的时候跳高者因为心理情绪紧张或是技术不熟练容易出现侧身过杆,或是坐臀过杆,起跳后身体难以实现顺利的旋转,和横杆难以形成正交叉姿势,头部、手部或是腿部容易将横杆碰落,或者立体过杆的时候,身体上部分难以实现后仰下潜[6]陈秋如.核心力量训练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成绩影响的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0(3):92-96.。落地的时候容易腿部和面部相碰,或是侧身落到海绵包上,落在海绵包上时手部先落下来撑住海绵包或是头部先落下来,都属于错误动作。过杆的错误动作可通过越杆的重复训练强化跳高者的肌肉感觉,不断优化杆上动作,初期可降低横杆高度,先保证动作的规范化。落地的错误动作也可以通过优化腾空动作而改进,加强跳高者心理训练,促使其过杆的时候尽可能身体舒展,以放松的姿态落在海绵包上。

3 初中体育课堂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分析

3.1 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跳高兴趣

兴趣是初中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跳高学习的主要内驱力,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教学,让学生感受跳高的魅力,对跳高产生兴趣,进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这会让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背越式跳高的历史和发展,在讲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媒介向学生播放运动员背越式跳高的视频,特别是福斯贝里、朱建华等有名的跳高运动员的跳高视频。丰富的理论知识讲解完,教师就可以亲身向学生演示背越式跳高,教师轻盈的越过横杆,对学生心里有一个较大的冲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一种“崇拜感”,学生此时学习背越式跳高的热情会增长,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向学生讲解背越式跳高的各个环节以及动作要领,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积极性高的学生进行分解动作的技术指导与演示,降低学生对技术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尽快掌握动作,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2 做好热身准备,加强跳高环节的训练

首先,加强跳高前的热身训练。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开始前都离不开合理的热身运动,背越式跳高也不例外,体育教师应当向学生普及一些热身相关的健康知识,让学生思想上重视热身训练,组织学生展开一些合理有效的基本热身训练,比如简单的绕圈跑,或是一些学生扮演“树桩”,另一部分学生围绕“树桩”进行S形跑,跑完的学生接着扮演“树桩”,其他学生接力展开s形跑,通过有趣的热身小游戏调动学生热身运动的主动性。

其次,加强跳高各环节的训练。(1)助跑环节的训练,助跑是关系到背越式跳高成功与否、成绩好坏的一个关键环节,唯有跳高者准确到达起跳点,其才能和起跳动作进行有效衔接,才能实现比较完美的起跳,助跑应尽可能接近“J形”(详见图6)。助跑开始不需要增加多余动作,只需要持续增大重心,学生的整个助跑应当保持均匀平稳的步幅,持续加速,跑大概四步后从直线进入弧线段跑,此时应发挥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助跑的最后两步需要逐渐降低重心,方便学生整个脚跟随地面,助跑过程眼睛需要看着横杆上方。学生在助跑的过程中上体需要保持和地面垂直,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对应的小组,组织学生展开大腿抬高练习,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以及反应能力。(2)起跳环节的训练。起跳那一刻双腿快速伸展,臀部需要超前倾,促使学生起跳的水平速度能够快速转化成垂直向上运动,起跳时距离横杆比较远的手臂需要尽量摆动,另外一个手臂不需要摆出,让整个肩部轴线更接近横杆,从起跳腿的膝盖开始,膝盖弯曲后折叠,促使起跳腿朝着跳高架远端立柱用力摆出[7]顾锋.对背越式跳高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80-81.,精准摆腿有助于跳高者更好实现转身与过杆。(3)过杆环节的训练。对于学生而言,过杆属于背越式跳高中比较难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过杆时应当保持身体和双臂摆动的合理性与协调性,过杆的时候身体需要成桥形,脚部和头部同时位于横杆的下方位置,避免过猛或是过早的倒身造成的位置偏移,降低收腿的难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手机拍摄学生过杆的动作,和学生一起看视频分析过杆动作标准与否,双臂在身体过杆后保持舒展朝上,保证双脚自然提起并实现顺利过杆,日常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海绵包上展开提踵、开膝、挺髋的动作训练。

图6 “J”形助跑

3.3 重视心理训练,强化协调性训练

首先,学生的心理训练。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顺利完成背越式跳高动作,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对跳高存在恐惧心理,认为背越式跳高是一种危险性高的运动,学生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一定会碰到横杆,或是自己肯定越不过横杆,一些学生在助跑起跳动作完成后,直接就停住了。因此,教师在背越式跳高之前应当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任何体育运动都一定的风险,学生应当做好自己身体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向学生普及一些背越式跳高的健康、安全知识,同时告诉学生教师也会在旁保护学生,缓解学生对背越式跳高的恐惧感和压力,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对学生取得一些微小进步进行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在跳高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帮助学生树立跳高的信心,增强学生跳高的勇气,促使学生毫无心里负担地完成跳高动作。

其次,身体协调性训练。教师应当对学生展开身体协调性的训练,特别是腿部力量的训练,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学情组织学生展开跳台阶训练,腿部力量弱的学生可以先开始跳单级台阶训练,腿部力量强的学生可以展开跳两级台阶训练,还能进行跑单级楼梯训练,提升学生腿部上蹬的力量强度与灵敏度。身体的伸展性与柔韧性对跳高同样重要,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脚跟行走训练,还可以展开跳绳或是跳高摸篮球框架等训练,锻炼学生的腿部弹跳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背越式跳高是当前比较流行和普及范围广的一种跳高姿势,背越式跳高能够充分发挥直线与弧线助跑的补偿动作,促使跳高者借助身心重心腾起的力量尽可能高的越过横杆,当前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已经纳入了背越式跳高内容。对于初学者而言,背越式跳高技术难度较高,学生通常难以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动作要领,还会做出诸多错误动作,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展开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避免学生的错误动作定型,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激发学生跳高兴趣,对学生多鼓励和肯定,缓解学生心里对跳高的恐惧,让学生能够以更坦然的心态、更准确的技术完成整个跳高过程。

猜你喜欢
过杆背越式横杆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原理分析
对中学生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分析
跳高为何首选背越式
那根杆......
体校撑竿跳高教学质量提高探究
不进步就是退步
背越式,令选手跳得更高
本性难移
背越式跳高的专项素质训练
撑杆跳高过杆训练器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