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满堂的“平民史诗”何以赢得“满堂彩”

2023-06-15 17:25
读报参考 2023年17期
关键词:闯关东满堂创作

创造了中国电视剧的奇迹,被称为“金牌编剧”“平民作家”的高满堂是一名“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抒写“那些历史不能忘记的平凡人”的文艺工作者。“作品要上去,作家就要下去”就是他的座右铭。

《闯关东》播了15年为何还在播

这是有关一部电视剧的统计数字,平均收视率是8.19%,最高是11.29%。“单集收视率超过11%,在近几年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中,能赢得这样高的收视率,应当说是个辉煌的业绩。”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有关负责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这部名为《闯关东》的52集年代大剧横扫2008年的电视圈,此后15年里在国内各大卫视轮播不断,至今豆瓣评分仍高达9.3分。编剧高满堂也因此荣获“飞天奖”优秀编剧奖、“金鹰奖”最佳编剧奖,以及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最佳编剧奖。

《闯关东》是一部表现山东平民百姓迫于生计,闯荡到东北大地谋生的历史传奇故事。它在特殊而重大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表现了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生、人性、人情以及民生、民俗、民心的真实状态。通过朱开山一家“闯关东”的经历,浓缩了清末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故事;通过对一个普通人家闯荡历程的追踪,完成了小业到大业、小人物到大英雄的塑造,讴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在创作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高满堂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闯关东”留下来的历史资料之所以少,就在于没有知名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是最底层的老百姓。这让高满堂一下子豁然开朗。“闯关东”的电视剧如何写?就写一群平民百姓的故事,他们不满足于故乡的灾害和现状,努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只为寻求更美好的发展。在迁徙的过程中,他们不屈不挠、求新求变,犹如飞蛾扑火一样,前赴后继。这就是“闯关东精神”,是中华民族强盛生命力的表现。

高满堂和他的创作小组曾经驱车7000公里,在辽宁、吉林、黑龙江、鲁西南、胶东等地采访了上百人,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作为“闯关东”的后代,那些小时候父母给他讲的“闯关东”故事,那些在他心中潜藏了很久的往事都被“点燃”了。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闯关东》以其美学品味和历史品味所产生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服了上億观众,是一部既养“眼”更养“心”的佳品力作,为推动电视剧创作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鲜经验。

有人称高满堂为“平民作家”,塑造的都是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将其放大到大历史中去表现,用寻常百姓的悲欢离合,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在高满堂看来,他最大的创作自信就来源于抱定书写人民这个创作宗旨。“艺术作品要具备生活的厚度、精神的高度和艺术的精度,就必须找准‘人民这一坐标。”

写一部好的电视剧到底要走多少路

高满堂,1955年出生在大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下过乡,读过大学,写过小说。他没有编剧专业的学习基础,为了到北京学点本事,自费住在小宾馆,想方设法混进电影资料馆听课看片,常常被发现后赶了出去。他没有气馁,一直坚持,逐渐通过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他的价值。40年过去了,靠作品和品格打天下的他成为“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连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

高满堂多次说过,原创是天大的事!为了原创,为了写出生活中真实的平民,他进行了长达40年的“长征”。“每写一部戏,我都要去一线深入采访。作品要上去,作家就要下去。”每次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高满堂总是反复强调深入生活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这是一部作品能否走进观众心灵、能否走进时代深处的关键。

创作《大工匠》时,他在大连特钢厂,前前后后生活了3年;创作《大河儿女》时,他三下河南,顺着黄河走了3000多公里,采访了9个市县;创作《温州一家人》时,他冒着酷暑到温州乡间和山区采风,不远万里探寻海外华人的足迹;创作《老农民》时,他在5年的时间里奔走于6个省份,采访超过200人……

在高满堂看来,有的创作只图个“快”字,快写、快拍、快卖,创作者没有时间深入生活,只从网上搜集素材加工一番——这些故事是网上的、别人的,但唯独不是“你”的——创作者对这些挖来的材料没有感情,激发不了创作欲望,只能炮制出同质化的“一次性消费品”。

2014年,《老农民》播出后掀起收视热潮,高满堂将创作过程形象地比作“在生活里掘口深井”。中国农民60年的变迁非常深刻,他是带着“纪录”的态度来完成这次创作的。

为了这次“纪录”,5年里,他踏遍了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浙江6个省的农村。从当年的农村生产小组组长、合作社社长、人民公社社长,到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市长,直至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他足足采访了200多人,虽然把剧本的故事放在山东,但表现的是中国农民的全景。在创作中,他秉现实主义之笔,把共和国60年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波折、语汇、疼痛、沉重,把历史的光亮、人民的光彩,一切的一切,都浓缩在了黄河岸边的“麦香村”。60集的电视剧播出时,他心里踏实了:“一句话,我竭尽全力,对得起8亿农民。”

他为什么要把这些剧排到自己最喜欢的前几名

40年51部电视剧,你最喜欢的是哪些?当记者向高满堂提出这个问题时,他略作沉思,很快点出了几部电视剧的名字。“我给自己定一个原则——无聊的、没心没肺的、一身奶油的、怨妇泼男的、花红柳绿的不写。我要写的是那些历史不能忘记的人,而这些人恰恰是被当下娱乐至上的影视剧所忽略的。”

《闯关东》中的朱开山,他坚强如山、疾恶如仇、正直善良、有勇有谋、胆识过人、敢于挑战,一次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妻子心中的好丈夫,是儿女眼里的好父亲,是大民族英雄。《大河儿女》中以烧制钧瓷营生立命的贺焰生,因为烧瓷的好手艺被土匪、日寇、军阀视为一块肥肉。他一边致力于打破“钧不盈尺”的宿命,想要烧出一尊钧瓷大鼎,一边与各方势力斗智斗勇,最终亲手引爆炸药与日寇同归于尽,可谓大丈夫。《老农民》中的牛大胆,一根筋,胆子大;他经历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变革,敢想敢干;他机智灵活,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他曾经历两次失败的婚姻,耄耋之年终得与真爱相守。《老酒馆》中的陈怀海,在家为父,爱护妻儿;在酒馆为掌柜,关心兄弟;在好汉街是主心骨,扶危救困;他是这部剧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人物。

创作时,高满堂时常面临这样的问题,是靠所谓的“奇葩”剧情吸引人,还是坚持个人的创作理想。“它一直折磨我,我还是毫不犹疑作了选择,创作者要讲良心,不能把一部歪史留给子孙,我们有责任告诉后代今天是怎样走来的。”

如果凭想象力和已有的经验,“闯关东”的传说,他完全可以编成一个很省力省心的故事——艰苦创业、红顶商人、深宅大院、几房姨太、争风吃醋、商战传奇、土匪美女、刀山火海等,但他知道这样在咖啡吧里、空调房里,伴着冰镇啤酒、法国红酒诞生出来的作品,对一个创作者来说,就是一种耻辱。

高满堂说,电视剧创作者更需要坚定的文化理想,这种文化理想特别神圣,它召唤我们必须老老实实讲故事,一定要对得起观众。“我教育不了观众,只能用我的艺术形象来感染观众,用他们身上的这些特质去充实现代人,让传统的精神重新回归到我们的新时代。”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于力)

猜你喜欢
闯关东满堂创作
我与 《闯关东》
我与《闯关东》
——写在《闯关东》再版之际
幸福满堂
幸福满堂
闯关东精神的丰富内涵及价值支撑研究
《一墙之隔》创作谈
关于满堂支架受力验算的探讨
“闯关东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动力
创作随笔
满堂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