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罗田甜柿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2023-06-15 10:32高荣敏黄英会赵文超董芳维俞珺慈卢文雄晏绍良晏召贵
中国南方果树 2023年3期
关键词:罗田县罗田甜柿

高荣敏,黄英会,赵文超,董芳维,赵 帅,俞珺慈,卢文雄,晏绍良,晏召贵

(1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2 湖北省罗田县林业局,湖北黄冈,438600)

柿DiospyroskakiThunb.隶属于柿科(Ebenaceae)柿属,落叶大乔木[1]。我国是世界上柿树栽种最早、品种资源最丰富、栽培面积最大和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2-3]。目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甜柿品种为中国甜柿,又称罗田甜柿(DiospyroskakiThunb.Luotiantianshi),是我国唯一原产的甜柿种质资源[4],具有自然脱涩的属性,成熟后不经脱涩便可食用,且无涩味,含多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丰富。同时,罗田甜柿产量高、风味浓郁、易嫁接,独立于日本甜柿体系,具有的遗传基因多样性[5-6]和自然脱涩机理也使其成为研究柿果脱涩的主要材料之一[7-9]。

罗田甜柿作为罗田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近年来各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对其种质资源、遗传基因、嫁接培育等方面进行过较为全面的探索[10-11],对罗田县罗田甜柿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关注较少,但这对罗田县地方甜柿产业发展前景至关重要。本文从罗田县罗田甜柿产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罗田甜柿种植空间分布、产量、径级结构和果实性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罗田县罗田甜柿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探究甜柿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为地方罗田甜柿产业发展提供对策。

1 研究区概况

罗田县隶属湖北省黄冈市,县域范围E 115°06′~115°46′、N 30°35′~31°16′,位于大别山南麓,森林覆盖率达到70.19%,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干夏湿,春暖秋凉。年均日照时数2 047.1 h,日照百分率为46%,年均温16.4 ℃,无霜期229 d,年最高温41.6 ℃,极端低温-14.6 ℃;年降雨量1 230.6~1 599.6 mm,年均降雨日数128.5 d,9—10月平均降雨量可达155.4 mm。境内多山,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海拔达1 729 m,最低海拔为46 m,相对高差1 683 m。

2 调查与分析方法

2.1 调查方法

2.1.1 问卷调查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罗田县地理特点、气候特征、罗田甜柿资源概况和产业现状,对罗田县罗田甜柿产业发展情况有基础的认知。在罗田县县域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行政村为单位,以各乡镇林业站为纽带,对罗田县罗田甜柿的栽培情况进行调查。具体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行政村面积、海拔、总人口、常住人口、劳动力状况、甜柿株数、甜柿总产量、采摘情况、甜柿销量、销售渠道、发展情况及计划等。共记录并收集问卷313份,经筛选后可用有效问卷270份。

2.1.2 实地调查 在综合考虑区域、海拔、乡镇现状及罗田甜柿株数等多方面因素后选择三里畈镇云架山村、大崎镇平头岭村以及河铺镇廖家坳村3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单元,对全村罗田甜柿的分布、大小等进行详细调查,进行每木检尺,同时记录每株甜柿树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势等基础性状。

随机选择普通甜柿与“秋焰”甜柿果实各15个进行果实性状调查,分别测量并记录不同品种甜柿的单果质量、果实形状、外表斑点、横切直径及果核数量等基础性状。

在罗田县县域内随机选择若干个罗田甜柿销售点,结合罗田县统计局历年数据,对县域范围内罗田甜柿产业发展历史,历年种植面积、产量及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在罗田县内罗田甜柿产业发展较好的三里畈镇錾字石村对罗田甜柿加工产品种类、产业规模及经济效益进行调查。

2.2 分析方法

运用Microsoft Office 2019软件将问卷调查及实地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利用Origin 2021软件绘图。

3 罗田县罗田甜柿产业发展现状

3.1 罗田甜柿种植空间分布现状

罗田甜柿适生海拔范围较广,但以海拔200~600 m的山地为主。罗田甜柿在海拔800 m以下的大崎乡、三里畈镇等地均有分布,每个村株数在200株以上;在东北部海拔超过800 m的九资河镇分布很少,每个村株数基本都在200株以下;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天堂寨国营林场和青苔关国营林场基本没有罗田甜柿分布;罗田县的三里畈镇北部与大崎乡交界处、平湖乡南部与三里畈镇交界处、河铺镇东南部和北部是罗田甜柿的主要分布区,甜柿株数在400株以上,这些区域海拔在200~600 m,地形以山地为主,其中罗田甜柿株数超过3 000株的河铺镇唐家山村、贺家冲村以及三里畈镇錾字石村均位于这一区域;罗田甜柿在罗田县南部海拔200 m以下的凤山镇和匡河乡等平原地区分布较稀疏,每个村基本都在200株以下(见表1)。结合实地调查发现,罗田甜柿在海拔1 000 m以下地区有分布;罗田县低海拔地区经济价值更高的板栗种植面积大,土地耕种较方便,利用率高,荒地较少;较高海拔地区地形复杂,荒地连片,而甜柿树多分布在四旁以及荒地周围。

3.2 罗田甜柿种植面积、产量及占比

2014—2021年罗田县罗田甜柿种植面积由3.87 hm2增长至4.65 hm2,虽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自2018年开始的近4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65 hm2。2014—2021年罗田甜柿产量与罗田县水果产量变化基本一致,呈现波动变化但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罗田甜柿产量与罗田县水果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 600 t、11 301 t。罗田甜柿产量在罗田县水果产量的占比不稳定,2014—2021年呈现波动变化,但占比始终保持在73%~80%,2018年开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见表2)。

3.3 罗田甜柿径级结构(树龄结构)分析

罗田县罗田甜柿径级结构整体呈偏正态分布(见图1)。在本次调查的1 214株罗田甜柿个体中,胸径20 cm以上的树达856株,占总株数的70.51%,所有柿树整体平均胸径达26.3 cm。由此可见,柿树整体树龄较大,小、中胸径的树较少,甜柿种群偏向于衰退型,在无个体更新的情况下,种群生存发展潜力将逐渐减弱。

3.4 罗田甜柿果实性状特征分析

罗田县普通甜柿平均单果质量73.4 g,果实呈扁圆形或圆形,外表桔黄,有光泽,果实外表存在1~3个黑斑,果核3~5个,果实平均横切直径为5.33 cm。“秋焰”甜柿平均单果质量107.26 g,果实呈扁圆形,外表桔黄,有光泽,部分果实外表存在黑斑,果核1~3个,果实平均横切直径6.7 cm(见表3)。

表3 普通甜柿及“秋焰”甜柿果实性状特征

3.5 罗田甜柿加工及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罗田甜柿销售价格低,利润低。罗田甜柿的销售主要以鲜果为主,农户整树承包给收购商或者自己采摘零售,县城有乡镇小贩无定点摆摊和土特产店定点销售。甜柿进价4~7元/kg,售价6~10元/kg,利润1~3元/kg。经调研得知,罗田县有甜柿加工贮藏能力的企业仅有4家,且规模小,深加工程度较低。企业虽尝试开发适宜生产的柿加工产品,如柿醋、柿酒和柿单宁等,但现阶段主要产品以传统柿饼为主,产量低且种类单一。

4 罗田县罗田甜柿产业发展SWOT分析

4.1 优势(Strength)分析

4.1.1 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罗田甜柿生长 罗田县是罗田甜柿的原始适生区,地处大别山山区,海拔差异大,水光热条件充沛,土壤条件优良,自然条件适宜甜柿生长。甜柿的适生海拔范围广,对土壤养分要求较低,喜温喜光。西部地区海拔200~600 m的山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能积累更多糖分,有利于高品质柿果的生长。

4.1.2 适应性高,生命力强 作为我国原生的甜柿品种,罗田甜柿具有高适应性,常被用作砧木材料解决与日本甜柿嫁接不亲和以及嫁接后适应性差的问题,因此可作为发展嫁接新品种的优秀砧木材料[12-13]。甜柿适应环境的能力强,适宜在众多地区栽种[14-15]。罗田甜柿对病虫害抗性较高,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仅有少许柿树遭柿蒂虫为害[14,16]。此外,罗田甜柿生命力强,经本次实地调查发现,许多百年古树至今仍然生长状况良好。

4.1.3 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罗田甜柿的来源大部分为种子实生,与日本甜柿遗传体系相独立,种质资源与优树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使其常被用作研究柿遗传基因和柿自然脱涩机理的优质材料[7],优树资源也是开发大果、无核、速生高产的高品质甜柿的基础。目前已研究出多种甜柿优质新品种,如“宝盖”“秋焰”甜柿[17-18]。此外,丰富的甜柿资源也是开发各种加工产品的优质原料,在传统食品加工之外,可以开发药用和生物吸附材料[19-21],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4.1.4 栽培历史悠久,品牌优势明显 罗田甜柿是我国唯一原产的自然脱涩甜柿,距今已有1 000多年栽培历史,是罗田县地理保护标志性产品,具有品牌优势。作为柿界“始祖”,罗田甜柿历史底蕴丰厚,研究柿必然避不开罗田甜柿。近年来罗田县举办了“罗田甜柿节”和“第七届全国柿生产和科研进展研讨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罗田甜柿的品牌优势。

4.2 劣势(Weakness)分析

4.2.1 商品属性不高,经济价值低 罗田甜柿有众多品种,部分品种存在有黑斑、果小、籽多的问题,果实品质不均衡。柿树缺乏管理,柿果产量无法通过人为管理措施进行调控,受“大小年”的影响产量波动明显。甜柿鲜果贮藏周期短,保鲜能力远不如涩柿,商品属性不高。柿树分布零散,树体高大,难以进行集约化机械化管理,需要人为采摘柿果,成本高。对农户而言,罗田甜柿在当地的批发价格最高达5元/kg,售价较低,且采摘、贮藏等均需成本,与其他作物相比获利少,经济价值低,农户生产积极性差。

4.2.2 产业集中度小,标准化管理困难 罗田甜柿分布广泛,但种植园少,以四旁和荒地零散分布为主,产业集中度小。罗田甜柿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甜柿发展以利用野生柿苗嫁接培育为主[16],缺乏集中种植,加之甜柿树常作为罗田县庭院经济树栽植,所以分布零散。现今甜柿主要分布在山区,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农业政策以生产粮食作物为主,致使果树产业发展滞后,大片的土地和荒山都被改造为小麦和水稻田,原有的柿树被砍伐,造成现在相对平缓地区没有甜柿分布。山区由于土壤贫瘠,不适宜粮食种植,开垦量小,原有的柿树得以存留,导致现有的柿树多分布在山区,且多为老树古树。罗田县甜柿树龄整体偏大,树形高大,冠幅广,加之甜柿经济价值低,导致农户从事甜柿生产的积极性差,柿树缺乏标准化管理。管理缺失导致恶性循环,使本就数量众多的古柿树老化更加严重,管理更加困难。

4.2.3 产业各环节割裂,未形成完整产业链 罗田甜柿产业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割裂,未形成完整产业链,难以推广发展。罗田甜柿的研发成果,如无核甜柿新品种和高品质大果型甜柿“宝盖”和“秋焰”等[18],均未得到良好的推广发展,未将优势科研成果资源转化为实际生产效益。甜柿种植园发展示范基地少,实际生产仍然以老旧的零散柿树为主。农户与加工企业缺乏紧密合作,农户没有固定的购买群体,甜柿鲜果销售不畅;企业无法确保原材料供应,不敢轻易研发和投产,造成深加工产业停滞。

4.2.4 缺乏统一规划发展,市场占有率低 罗田县政府未统筹规划全县的甜柿发展,各乡镇的罗田甜柿生产销售均独立进行。目前,罗田县尚未建立罗田甜柿交易中心,没有固定的大型销售点,大部分农户以零售的方式售卖,销量不理想。此外,罗田甜柿鲜果缺乏系统包装和宣传,难以进入大型超市或农贸市场,销售渠道不够广阔,仅依靠零售难以提高市场占有率。目前销售市场以湖北省为主,市场占有率低。

4.3 机遇(Oppprtunity)分析

4.3.1 生活水平提高,甜柿市场需求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对营养食品和生态旅游的需求增加。甜柿作为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水果,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除鲜果销售之外,利用甜柿开发的保健食品受到消费者青睐,甜柿市场需求增加[22]。此外,国民对生态旅游和康养的需求增加,应开展生态旅游与甜柿采摘销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旅游+采摘”的产业模式,带动当地经济。

4.3.2 配套种植技术提高,产业发展有保障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国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并改进了配套种植技术,确保产业平稳发展。三里畈镇堑字石村在板栗基地套种甜柿树苗,合理利用资源,扩大了甜柿规模。凤山镇新建甜柿种植园,引进改良的新优品种,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加以科学化管理经营,建设配套加工贮藏设备,打造甜柿完整产业链。

4.3.3 电子商务发展,甜柿市场及利润扩大 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甜柿宣传和推广,可以提高产品知名度,甜柿销售也可摆脱地域限制,扩大了销售市场。錾字石村农户表示,以往甜柿销售只在本地进行,发展电子商务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成熟期每天可以向全国售出300~500份甜柿,大大增加了销量。此外,媒体的宣传使錾字石村甜柿知名度得到提高,甜柿价格提高了数倍,农户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4.3.4 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前景明朗 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政策之下,罗田县作为乡村振兴的典型区域,得到政府重视。罗田县道路、农业基地等的修建均有国家资金支持,给甜柿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截至2021年罗田甜柿种植面积已达4.65 hm2。近年来生态文明政策的提出让农户意识到罗田甜柿的发展潜力,结合生态政策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发展前景。罗田县錾字石村位置偏僻,发展受阻,但因其牢牢把握精准扶贫政策,以甜柿为依托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将原来废弃的甜柿发展成为供不应求的特色产品。此外,在重视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合理利用甜柿特性开发药物及无环境污染的生物材料也是未来发展方向。

4.4 威胁(Threat)分析

4.4.1 国内外柿品种多,市场竞争压力大 我国柿种类多、产量高,但产业发展不规范。近年国外柿产业发展迅速,日韩等国甜柿优良品种的崛起,增加了中国甜柿市场的竞争压力[21]。罗田甜柿因之前发展滞后,在中国甜柿市场中品牌优势并不凸显,在国际市场更是缺乏立足之地。此外,国外品种的进入对我国原有的甜柿市场形成冲击,若不尽快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罗田甜柿未来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4.4.2 疫情形势不确定,甜柿产业受影响 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国内外经济受到影响,甜柿产业也受到波及。目前疫情反复,若甜柿成熟期遭遇突发疫情,则甜柿采收加工等无法进行。疫情期间出行和旅游具有风险,甜柿的生态旅游采摘和线下销售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此外,疫情暴发地物流停滞,快递无法运输,甜柿线上销售会受到影响。

5 罗田县罗田甜柿产业发展建议

目前罗田甜柿产业缺乏统筹管理规划,产业链不完整,物流等配套设施不齐全,罗田甜柿市场占有率低。未来应制定以全县为整体的发展规划,由政府出台政策,统筹甜柿生产、加工、宣传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以錾字石村为主导,各村联合,龙头企业带头的甜柿发展新格局。

5.1 建立高品质甜柿集中种植园,提高市场竞争力

罗田甜柿产业现以历史栽植的甜柿树为主,商品属性不高,产量不稳定,在众多优秀甜柿品种中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有必要从根本出发,建立高品质甜柿种植园,进行甜柿的统一种植和管理规划,栽植不同成熟期的甜柿品种,同时确保甜柿产量和品质。短期内引进现有市场良种,长期利用罗田甜柿优质资源探索新的优质良种,以优良甜柿提高竞争力,在市场获得一席之地。

5.2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柿果品质

甜柿柿果品质与管理措施有关,加强甜柿的经营管理,如套袋、喷药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柿果外观的瑕疵及病虫害,提升柿果品质。对现有的甜柿树适当矮化,合理修剪,以便于柿果采摘;在新建的甜柿种植园,修剪适宜采摘的树形,通过施肥、授粉、疏花等措施提高着果率;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甜柿丰产与高品质。

5.3 发展甜柿深加工,带动产业链

与鲜果销售相比,发展深加工产品可获得更高利润。罗田甜柿产业目前将重心放在鲜果销售上,加工业未得到重视。加工企业未和农户良好合作,无法保证柿果充足供应,缺乏柿加工产品的研发和投产,造成深加工产业停滞。未来发展计划中应更多聚焦深加工产业,除传统加工产品外,可利用罗田甜柿自然脱涩且营养成分高的特点,在药用、保健产品和生物吸附材料方面扩大开发力度。如能开发出新的深加工产品,鲜果产量也提升,生产与加工即可衔接,既避免甜柿鲜果滞销浪费,也可一年四季提供加工产品,对稳定市场、促进罗田甜柿产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5.4 完善贮藏物流体系,建全配套设施

罗田县目前配套交通设施、物流设备、贮藏加工暂不足以支撑全县甜柿产业大规模发展,需要在设施方面加以完善。首先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其次完善物流体系,建立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形成全域化、集约化、规范化的农村物流体系,确保物流畅通。在罗田县建立大型包装加工站,进行所有销售产品的加工与包装,在各乡镇建立鲜果临时贮藏站点,将各乡镇甜柿统一运输到包装加工站点进行统一分类规划。

5.5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采摘业,凸显罗田甜柿特色

生态旅游产业在当前具有极大发展前景,已成为民众放松与休闲的途径之一。可以通过与生态康养旅游相结合的形式带动甜柿产业,在旅游度假区路旁种植甜柿树吸引游客,并将甜柿采摘园与甜柿生态公园引进旅游业。此外,在甜柿成熟期举办甜柿生态旅游采摘节,将田园风光和甜柿采摘相结合,发展自身优势,也能迎合时代趋势,凸显罗田甜柿特色。

猜你喜欢
罗田县罗田甜柿
广西甜柿发展前景分析
徐建南
‘富有’甜柿砧木种质早期亲和性研究
聚焦产业扶贫 决战脱贫攻坚
主编《罗田县志》感怀
福建·甜柿栽培技术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正式实施
雪中浪漫 罗田薄刀峰
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简介
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
建始甜柿 终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