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策略

2023-06-16 00:42秦琼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5期
关键词:双减要素课文

秦琼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怎样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成为广大教师热议的话题,优化作业设计是大家普遍的呼声。如何做到既减轻学业负担,控制作业时间,又能减量提质、减量增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作业是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教学共同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能有效检验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明确树立2022年版课标的“山”貌,明晰教材编排的“山”势,心中有丘壑,这是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的蓝图和底色。具体到每个单元,要紧扣语文要素之“形”、具体知识点之“形”,设计出有针对性、丰富多彩的作业。

一、紧扣要素,精心设计,明确作业目标

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两个语文要素或知识点,意图通过课文的学习或者综合性语文活动的开展,辅之以课后练习题、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等板块的共同指向,对这些要素或者知识点加以体现和落实,形成了单元整组课文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形式,认知与运用层层递进,反映出从学习到迁移的过程。这种编排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从单元整体统筹设计教学目标与作业目标,单元作业内容应能围绕语文要素,并均衡、合理地反映单元作业目标,体现出作业的结构性、递进性和整体性。

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以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经典故事为内容,教学目标就是在学生简要复述、详细复述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之相对应的单元作业设计应呈现螺旋式上升之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猎人海力布》作业设计:(1)搜集阅读民间英雄故事;(2)简述“海力布”石头的来历;(3)创编《猎人海力布》不同结局的故事。《牛郎织女(一)》作业设计:(1)简述牛郎织女见面的情形;(2)大胆想象、扩充课文内容。《牛郎织女(二)》作业设计:(1)生动再创牛郎寻妻片段;(2)绘制故事绘本。

教材按照双线组织编排单元课程内容,一条线是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另外一条线是螺旋式上升的语文要素。教师应该明确课标的要求,充分领会教材编写的特点,熟知各学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更大限度地整合、调用资源,了解单元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以此为标准设计整个单元的作业体系。教师应在单元一体化视角下统一安排作业内容,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促进单元教学目标的形成。

二、创设情境,优化设计,构建“教、学、练”模式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作业则是对课堂教学的检验和评价,也是课堂教学的原动力。依据教学目标的作业设计,保证了作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也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对作业目标设计的认识以及实施,是设计课堂作业的基础,它能驱动“教、学、练”都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指向同一目标,保证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课堂作业设计可以贯串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教、学、练”的一体化能使课堂结构更加多样化,作业自然也融入了课堂,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课堂上,由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不断挑战,形成听、说、练的一层层波澜,课堂自然会灵动起来。教学中,可以先讲后练,也可以边讲边练。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思路见表1。

三、重视实践,创新设计,拓展学生思维

随着2022年版课标的提出,教学要强化学科实践,改变传统知识授受的学习方式,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使得学习方式更科学、更切合学科性质。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创设参与度高、有目的、有挑战性的具体情境,在情境中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增加学生的生活实践,通过设计各种实践作业来提高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实践作业要有实操性,应该贴合学生的生活,同时密切联系语文知识,摒弃传统作业题型单调、用时多、效率低的弊端。

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可以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图画、音乐,增加学习内容的多样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作业形式,可以绘画,可以表演,还可以通过吟诵歌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注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一定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围绕单元主题,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有些课文故事性较强,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故事。这些实践性作业,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内容的理解。

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古诗三首》作业可设计选做题:(1)如果你是名小画家,请根据《暮江吟》一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画面,然后用笔画下来或用优美的语言写下来。(2)如果你是小歌唱家,请在《古诗三首》里任选其一,或朗诵或吟唱,拍成视频发班级群,供同学们欣赏。《爬山虎的脚》可设计呈现出变化过程的作业:根据文章的内容,运用绘画方式勾勒出爬山虎的脚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学习作者连续地细致观察事物。《蟋蟀的住宅》可设计作业:要求仔细观察图片,补充填写蟋蟀身体部位的名称;能够简单画出蟋蟀住宅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构造。

教学本单元时,正值桂花开放时期,因此,教师还可设计“观察桂花”的连续性实践作业。首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桂花的枝干、树叶及花朵,形成思维导图;其次,让学生连续观察桂花从孕育花苞—开放—盛开—掉落这一过程中“花”的形态与颜色等的变化,做观察记录表;再次,让学生练习准确描写“花朵”片段,形成完整的观察日记。作业要求学生用表格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完成,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体现弹性,鼓励设计,落实语文要素

2022年版课标在作业评价建议中指出:“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因此,教师可以设置多种作业,给学生选择的自由。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不均衡,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宽松点的作业空间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事实证明,教师在某些方面减少对学生的控制,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作业的本质,训练他们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探寻和理解,教会他们一题一练、多题一练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放手设计作业,互相评价,共同提高。如课前预习作业的设计与构想,教师教授学生方法和途径,推荐好用的网站或者相关的书籍,指导学生能够自主形成单元预习单。如通读整个单元,了解单元安排;熟悉课文,给自然段标序,自学生字词;尝试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关键信息。预习是好的学習习惯,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单元一体化设计打破了单篇按序教学的惯性,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体规划,也就要求学生通读整个单元课文,在了解单元安排的基础上做整体预习。

2022年版课标对学习目标和学业质量有具体的要求,教师应遵循教材的单元体系,抓住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两条主线,将语文要素中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训练点落实到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中,设计出单元一体化作业。通过不断的走台阶、上台阶,建构学科知识训练的体系。“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教师应运用灵活有效的作业,让学生能学、乐学、会做题、会出题,从而促进思维的同步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注:本文系2022年度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多样化设计研究”(课题立项号为HJG2214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庐江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双减要素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