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千古妙染的瑶光祥瑞,看古人画中的玉衡灵兔

2023-06-16 08:39陶园琦
现代苏州 2023年2期
关键词:白兔墨色画家

陶园琦

“兔魄呈祥冰彩烂,广寒宫里逢华旦。”在民间,癸卯年又被称作“黑兔年”,根据宋代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祥瑞部下》卷九十九中记载,“白兔为瑞”“黑兔曰祥”,我国古代无论是宫苑士官还是田间百姓,经常会以兔喻德、借兔祈福,正因如此,兔子的形象也逐渐被文人雅士记录在画卷中,流传至今。

《山花墨兔图》中无画家款印,根据馆藏旧签中的记载,墨兔笔法出自宋人之手,墨色运笔皆为上品,应是北宋画院的佳作,但画中的野菊、粟竿等细节的用笔却不同于宋人,应当是晚期画家根据宋代画稿所绘之作。

《山花墨兔图》中的墨兔栩栩如生,通体墨黑的效果很难不引人注目。墨兔后肢自然蹲伏、前肢微微踞撑,舒颈仰视,圆眼目视上方,炯炯有神,长耳斜指身后,昂首挺立。沉浸画中,仿佛可以感觉到墨兔鼻息微动,似乎在嗅探头顶上方的粟竿。

图中的墨兔除了形态上极为生动,画工上亦是巧妙,墨兔通体以墨色染成,画家别具匠心地以墨色之深浅来凸显墨兔体态之灵动,并借助浓淡不同的笔墨,在深浅明暗处分别描画出葺葺细毛,远看乍似墨色晕染浑然一体,近看则层次分明,全身结构明晰而不乏神韵,周边的野菊等草木更是将墨兔的神态烘托得淋漓尽致,犹有跃然纸上的真实感。

崔白,北宋画家,擅画花竹、翎毛及佛道壁画,重视写生。其画中花木鸟兽形神兼备,笔法张弛有度,一改“黄筌画派”的“黄家富贵”之风,以清雅毓秀的画风倾倒当世,亦深受神宗赏识。

《双喜图》便是崔白的传世佳作。其高超的观察及描绘能力,让以追求“写实”为目标的北宋画坛又增添了一股野趣横生的“写生”精神。画卷中寒风萧瑟,枯草在风中整齐地向后倒去,衰枝残叶用力地在风中撕扯,两只飞鸟迎风展翅,簌簌飞来,其一在树梢上啾啾啼鸣,另一只于枝桠间扇动双翼,俱与树下枯草旁的灰褐野兔对视,上下呼应,这秋日里的一瞬竟在画卷中鲜活地保存了千百年。

《双喜图》的绘画技艺亦是工、写有致,画家以细腻的线条游走纸上,结合渲染的手法,将枯草和苇叶在风中的姿态描绘得自然而又逼真,荒树、河岸的线条更是利落疏朗,以笔尖层层点染野兔皮毛,以白色填染飞鸟的羽毛,使画面更具质感。

陶成,明代画家,吴门画派代表人物,善书画,造诣极高,“尤喜作钩勒,竹、兔与鸹、鹿,皆妙”。其画作意境悠远,无论是山水、花鸟抑或是人物,均气韵飘逸,后人尊之为画坛巨匠。

《蟾宫月兔图》中以白兔、翠竹、山石等为题材,用笔苍润劲锐,同时又不失精微恬静,在潺潺流水与远山明月的烘托下,竹叶与花草摇曳风中,白兔仰首抬足似欲站立,于月下祈福,画中动静兼具,极易引人浮想传说中的寒月仙宫。

《蟾宫月兔图》典雅工细,其画法与北宋画家崔白相类,均是先以笔尖点染,借极细的画笔层层丝出墨色绒毛,此技艺极其考验画家笔工,尤以白色兔绒的绘制要求更高,为凸显兔绒的质感与光泽,需以淡墨上色,反复积染,才能在追求色彩饱和厚重的同时保证自然流畅。

龚吉,清代画家,善绘动物,用笔清雅脱俗,疑似沈铨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其流传的画作《三兔图》中就大有沈铨的艺术风格。

《三兔图》中绘有三只兔子,身形圆润,毛色顺滑,体态各异,左侧的这只兔子俯身昂首,褐背而腹白;另外两只白兔,毛色雪白,眼中微微泛红,耳侧尾尖皆有墨色绒毛,更显灵动真实,二兔形态迥异,或三足撑地,几欲仰头起身,犹似探月而立;或俯首蜷缩,好似探身嗅查,寻寻觅觅,整幅画以三兔为主体,将三只兔子的可爱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左下角又衬以稀松的兰草,使人感觉画面清新脱俗、温柔雅致。

白兔亦作“白菟”,通身洁白如玉,又被称作玉兔。在古代,我国始终将白兔视作祥瑞,据南朝孙柔之撰写的《瑞应图》一书中也曾记载“白兔中瑞”等,还在书中提到,白兔的出现象征着国泰民安。“皎如霜辉,温如玉粹。其容炳真,其性怀仁”,唐代诗人蒋防更是借《白兔赋》来喻指明君的品格。

华,清代画家,扬州画派杰出代表人物,善书、画、诗文,时称“三绝”。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画工脱俗,尤以画动物为佳,风格上摒弃当世之画风、陈规,追效古法。

这幅《海棠禽兔图》是华嵒晚年的代表作品,画中采用拟人手法表现动物形象,枝桠上的鹦鹉倒悬树上,似在急切地找寻黑兔,像是随时会锥指树下,黑兔则像是故意躲藏在海棠丛中,二者一呼一应像是活脱脱的顽童戏叟,极富个性,足见画家创作时所赋予的丰富情感。浓淡明暗与树木花卉表现得和谐有致,使整幅画面趋于春日的暖色格调,鸟语花香间更显出一股灵动精巧之趣。

画风上颇具“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审美情趣,画中涉猎诸家笔法,巧妙糅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黑兔的墨色变化十分微妙,细微的绒毛分立明晰,给人以柔软疏松的质感。而画中的白色海棠则以胭脂之红点染,青绿相接的树叶中又伴有几许白黄色的叶片,用色雅丽,墨晕独特,给人以雨露浸染之感。

冷枚,清代宫廷画家,善画人物、山水、界画,尤精仕女,画风工整细腻,色彩浓丽。曾跟随康熙时宫廷画家焦秉贞学画,因此画中多有中西合璧之美。

《梧桐双兔图》中有藤蔓缠绕的梧桐树,梧桐叶绿接青黄,烘托出秋意之美,树旁山石点缀得恰到好处,石缝中斜出一株桂花,桂花下野菊满簇、青草萋萋,冷峭中又生出草木之暖,草地上一双肥硕的白兔在柔草丛中嬉戏成趣。画家描绘的这双白兔,皮毛洁白如雪、质感绒密而不失真,细细观赏时若有绵密柔软的“手感”,兔眼中点点“反光”,显得晶莹透亮十分传神,既挥洒出文人画之精髓又展现出西洋画之手法,将白兔的造型刻画得真实生动,活灵活现。

《梧桐双兔图》中运用了传统中国画的“线描皴染法”,构图上疏密得当,用笔时兼工带写,精细妍雅而不失质感,色彩韶秀和谐,笔墨洁净艳丽且对比饱满,背景的设色与白兔相互映衬,色调冷暖有致,显得典雅脱俗,温婉含蓄中又颇具西洋画之美。

李世倬,清代画家,山水、人物、花鸟均臻其妙,画作中山水秀润,笔法淳厚而不失其隽秀,指墨、运笔皆得明暗浅深之致,因此神韵丰实,自成格调,意趣十足。

《桂花月兔图》扇页构思精妙,“戊申中秋日写,菉园之长”的落款点明了中秋佳节,白兔祈愿的主题,并借玉兔、桂树、明月的联系,让人不禁想到嫦娥奔月的民间传说。画中白兔憨态可掬、隽秀可爱,与明月、桂花相呼应,布局工巧。白兔伏卧杂草之中,举头仰视,远处的桂树青叶疏松几许,目光所至即为桂叶掩映下的半轮明月,大片留白给人以银辉洒落、耀映大地之感。

从《桂花月兔图》这幅画中,可瞥见作者纯实的笔墨功底,塑造的白兔形象寫意传神、颇有生趣,运笔点墨恰到好处,笔法干脆,线条茂而不杂,轻重粗细中皆备神韵。

猜你喜欢
白兔墨色画家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白兔眼睛红
酷炫小画家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白兔打狼
兔兔兔赛跑
渴望
胶印机墨色智能控制技术盘点
白兔白,黑兔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