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育人,朵朵绽放的科小“小梅花”

2023-06-16 13:52陶瑾
现代苏州 2023年2期
关键词:天佑水袖昆曲

陶瑾

“老师,我走的台步好看吗?”“这是我的团扇,可漂亮了。”在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天佑校区)的教室里,20多名身着粉色戏服的“小昆迷”正开心地摆动着水袖,讨论着各自的服饰和这堂课学习的昆曲内容。

牡丹亭下,春色满园,西厢记里,暮春时节。昆曲浸润着江南的氤氲水汽和吴侬软语。天佑校区侧重美育教育,其昆曲社团在传承中一点点成长,让“小蝌蚪”们低吟浅唱,熏陶涵养。

探索中起步,汗水中历练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天佑校区)于2020年投入使用,依托科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提出“生活因美育而更有质感”的办学主张。

昆曲社团,是学校美育实践的闪光点。昆曲社团成立于2020年,特聘苏州兰芽昆曲艺术剧团老师前来授课。成立初,剧团授课老师通过专业地考量来选拔学生,最终天佑校区第一届昆曲社团21位“小梅花”誕生。

“起初的几节课上,剧团老师带着小学员欣赏昆曲作品,亲自示范表演,孩子们学习兴趣高了,老师抓住时机,从基本功开始训练。”学校昆曲社团老师介绍,昆曲社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涵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美育人。

每周,昆曲社团有两节课,从兰花指(掌)、台步、唱腔等基本功练习开始。练功房内,老师在前面为大家展示动作,并点出“双脚像车轮一样交错点地,头正对前方”的动作要领。在“一、二、三”的指令下,小学员们伸出右脚向左后方迈出,前脚掌着地踩下,手比成兰花掌插在腰间,婷婷袅袅的身姿像极了戏曲里的人物。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上课时老师注重一对一教学,将课程一分为二,前半节课用来学唱,后半节课让学生进行身段练习。虽然起步时花费的时间长,但可以将基础打得更牢固。同时,为了方便学生的课后练习,助教老师会将学习内容用视频方式进行记录,反馈到钉钉家长群,督促家长在群里发布练习视频,云端打卡,在学习互动的同时也达到家校互通。

基础动作会了,怎能少了“点睛”的道具?比如练功服、水袖、练功鞋、团扇等。天佑校区的孩子在初次接触道具时,如何收纳、穿着都需要老师手把手来教。比方说,团扇的正确握法。“胳膊肘抬起来,肩膀放松。”“捏扇柄的时候指法要注意。”老师关注着每个孩子的动作细节,并逐一纠正指导。

日积月累中,孩子们的昆曲表演越来越有范儿了,社团老师在课堂上便加入新的技能,即“抖水袖”。抖水袖在昆曲表演中很常见,以一条中间缝为平衡,通过抖动小臂,将长袖折叠上去。由于水袖很滑领口还有开口,练习起来需要耐心与毅力,要做好这个动作有一定难度,需要体会那股“巧劲”,将“水袖”犹如自己的臂膀般掌控。在一遍遍练习中,社团大部分孩子已驾轻就熟。

学校还专门请来专业昆曲演员为老师们指导昆曲艺术。详细讲解昆曲的“手眼身法步”和“唱念做打”的内涵,跟着演员的亲身示范,科小教育集团艺术教师们也身着戏服,学习昆曲的经典动作,模仿昆曲的眉眼情态。体验中,不少老师纷纷感叹昆曲表演之细腻柔美,唱腔之含蓄典雅。

有板有眼有腔有调的“小昆迷”

从初识昆曲到游刃有余,“小昆迷”们愈发按捺不住自己对昆曲的热爱,“表演欲”逐渐爆棚。去年4月,天佑校区排练昆曲节目《长生殿·小宴》,参加苏州市中小学艺术展演区级活动。这也是昆曲社团的学生首次登台表演。

第一次带妆排练,从未接触过戏妆的孩子们内心充满好奇。昆曲社团的老师精心准备,细致地给孩子们上妆,光化妆足足花了三个小时。小演员们画上精致的妆容,顿时有了昆曲演员模样,穿上戏服,走上舞台,让人尤为惊叹。当大家还沉浸在欣赏妆容行头时,却蓦然传来小孩子的哭声:有小演员因为头饰太勒、太重,有点支撑不住了。初次佩戴头饰,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的确是挑战。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坚持完成数次彩排,虽有泪水,但精彩也在慢慢展开。

正式录制那天,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角色出现在我们面前……首次登台参赛的天佑昆曲社团的小演员们,最终荣获苏州市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此外,在2022年苏州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表演类区级比赛中,天佑昆曲社团选送的《牡丹亭·游园》获得区级一等奖。两年时间,天佑昆曲社团有笑,有泪,有挫折,更有成长与收获。

昆曲美育,浸润师心

美育本质上是一种以美的价值取向达到“育人”目标的教育实践。昆曲这深耕于传统文脉的“水磨腔”,在科小天佑校区的美育实践中生发了动人的回响。

昆曲是“百戏之祖”,起源于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剧种·剧目·剧人》中写道:“昆曲独占戏曲鳌头两百余年,期间没有任何一个剧种能与之抗衡。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之倾倒。”作家余秋雨更是做出过这样的评价:“昆曲主宰了中华民族集体审美达两百年之久。”

昆曲社团,带着天佑学子们走近昆曲,体验昆曲文雅的唱词、婉转的唱腔和严谨的表演形式,活泼泼地生长。社团小演员们在学习中传承,在传承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发现美、创造美、展现美。

传承昆曲,从娃娃抓起。虽然“小昆迷”们很稚嫩,但他们饱含热情,从小在心中播下种子,一点点生根发芽,开出艺术之花,也给古老的艺术传承带去新的生命。

猜你喜欢
天佑水袖昆曲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万灶炊烟 “花”下相逢
水袖
天佑中华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Pasión por la medicina
天佑草原
曾凤飞:水袖轻拂的《远·近》恭王府
补园和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