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晖”诚天下

2023-06-16 20:10
现代苏州 2023年2期
关键词:许氏春晖中药饮片

“寻觅千山为药效修合无人见,义福万户映春晖诚心天有知。”我们生命中的很多不珍惜、不诚心,大都缘于对背后“修合”的无知。

草木唤醒

之前,我对中药的认知是混沌的。我并不清楚,脚下的大地在生养我们的同时,其实也已经提供了治愈的本草。十一月初,我被草木唤醒。

春晖堂中药文化馆有一个野生的植物园。这里本来是一个停车场,后来许氏第三代传人许钱华先生觉得,文化馆应该有一片真实的百草园,让参观者了解中草药植根于大地的情境。深秋初冬的十一月,其实园子并不烂漫,但行走其间,我突然有了唤醒和开化的感觉。

中学时代,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那时起,覆盆子在我意识里只是一个名词,现在见到了其叶,其枝,其像珊瑚珠般的果子,覆盆子在我的生活里,这才变得具体起来。在那个园子里,我还真真切切知道何首乌是藤类植物,居然还是以人名来命名的,终于理解了少年鲁迅为什么会好奇地牵连不断地拔何首乌,以至于毁坏了泥墙。在那里,我还认识了甘草、麦冬,还看见了结了深红山楂果的山楂树。

在春晖堂的百草园,突然明白,我们立根在大地上,认识了很多人,却认不了多少治愈我们灵魂或肉体的草木。也许这就是春晖堂中药文化馆对我这个大地之子的唤醒和开化。

没有这样的开化,也许我们真的算不上“赤子”。

赤子情怀

春晖堂中药文化馆有一幅书简就是春晖堂志,这幅书简记载了春晖堂的发展历程。“春晖堂”药企发轫于20世纪40年代的许根土先生之手,当时许根土目睹乡邻缺医少药,饱受病痛煎熬,立志为民除病,发愤苦读《本草纲目》等药书,他翻山涉水,采摘草药,近上苏州西边的大阳山、穹窿山,远至东山莫厘峰、西山缥缈峰,姑苏大小山脉遍布其足迹,采药归来,他按法炮制,或煎煮,或烘焙,把中药赠予病者,许根土为桑梓百姓之健康献出了绵薄之力,许家的一份事业由此发轫。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许根土重振的祖业,刚成雏形,便戛然而止。

从今天春晖堂的历史沿革来看,许根土给许氏家族种下的中医药文化的基因是十分强大的,无论历史如何颠沛,这种文化基因只要流淌在后人的血液里,也总会被唤醒。

参观春晖堂党建文化馆,我发现,唤醒许氏家族中医药事业的人是许根土的儿子许福弟,许福弟曾经当过一名炮兵。他从中学毕业后回家务农,19岁成为生产队长,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往东北,服役于原第二炮兵总字120部队,入伍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许福弟从部队退伍。

在人们的概念里,炮兵和中医药完全是两回事。许福弟作为一名炮兵,却始终未褪去中医药的文化基因,因自小耳濡目染父亲采摘、种植中药,为村民造福,在某种机缘下他来到苏州中医院药剂科工作,因际遇,许氏家族的中医药文化终于被唤醒。

许福弟在药剂科认真学习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熟悉掌握常用中药的特性与功能,这为他今后投身中药饮片生产,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1985年,党中央要求“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地位。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同时,要求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全国掀起了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浪潮。在这一时期,许福弟迈出了继承父亲遗愿,投身中药产业的第一步,他出任苏州华康中药饮片厂厂长。当时厂址位于苏州东郊的斜塘唐桥村的一处偏僻之地,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许福弟克服路途远、条件简陋、用电紧张等困难,举家居厂,带领仅有的20余名员工,以传统的炮制,原始的生产方式,每年生产中药饮片40余吨,供应苏州市中医医院、横塘医院等使用。1992年企业搬迁到娄葑板泾开发区开始应用简单的生产加工设备,但面对日益增長的中医药市场,企业仍面临着生产效率低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许福弟领衔大家自主开发生产设备,先后成功研发了“中草药热风循环烘箱”“小型翻斗转运车”。

许福弟从中医药后人,到传统的农民,从传统的农民成为一名出色的炮兵,从一名出色的炮兵,又转型为中医药生产者兼以生产中医药设备的研发者,在这条曲折的传承链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医药传统文化在许氏家族的传承链上从来没有脱落。

亲近本草,本就是亲近文化,亲近文化,必然能推动创造革新。

1999年,鉴于传统中药房配药时的差错、剂量的不正确,以及浪费等弊端,许福弟受苏州市中医医院的委托,研究中药饮片定量包装,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构思设计、样品试验与整改,2001年,许福弟研究团队终于成功将“中药饮片定量自动包装机”投入生产应用。自动包装机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开了饮片批量包装的先河。自此以后,中药饮片定量包装在各医院以及药店得到广泛的应用。

2005年企业又筹集巨资,在木渎金桥开发区刘庄路8号置地25亩,按照GMP要求设计建造1.7万平方米的厂房及生产线。2006年“中药饮片定量自动包装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7年首次通过GMP认证。此时企业饮片年产量为700吨,销售业务明显扩大。2010年“中药饮片定量包装研究”项目获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这些自主研发应用的设备,充分体现了春晖堂药业迈出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文化春晖

春晖堂的过去,让我们明白,中草药从式微到崛起,其实靠的就是文化。春晖堂今天蓬勃的业绩,其根底仍然在许氏祖业的传承,而这份传承,其实靠的是后人的觉醒和铭记。

在春晖堂中药文化馆,我看到文化馆厅内正面墙上右边挂着李时珍先贤,左边则是春晖堂药业的发轫者许根土,两侧的对联“百药精制无人见,一片诚心天下知。”这是许氏家族的家训。我想,正是依赖中医药制造这种国粹,家族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

今天,春晖堂药业第三代传人,苏州春晖堂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钱华先生,以其独有的发展视角,传播着中医药制作这一宝贵的非遗传统文化。企业的春晖堂中药文化馆具有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在木渎这个寸土寸金之地,春晖堂中药文化馆共有2000多平方米,3个展厅,8个展示单元。文化馆采用历史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法,以5000年中药发展历史为主线,用江南吴地建筑风貌为载体,依靠近百件中药用品与制作工具,向人们展示了中药文化的发展和中药传统的制作工艺,中药取自大自然的场景以及大量中药标本。人们进入文化馆,首先可以了解几千年的中药发展简史,知晓中医药对炎黄子孙的繁衍乃至世界医学作出的贡献。在文化馆,我们还可以置身于古时中药店与中药作坊,感受古人看病买药的场景,目睹中药传统加工工艺,体验中药炮制的古老方法。在文化馆,我们可以来到摹拟的大自然山水之间,在潺潺流水、鸟语虫鸣声中,享受识别中药的乐趣,在上千种中药标本令人目不暇接之余,学到中药治病的常识。

今天的春晖堂中药文化馆,已经成为集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参观体验、文化传承、科普教育、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体验馆,是省、市、区三级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市、区两级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

2021年春晖堂中药科普馆新开发体验课程3项,其中包括中药植物贴画课程、小小中药师cosplay课程以及夏日炎炎·消暑饮品DIY课程。每项课程的设计都围绕普及中医药知识展开,并且根据不同年龄段对于中医药知识接受程度的不同来进行设计。新课程的启动,不仅提升了场馆的体验度,同时也增加了场馆的受众程度。3项课程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未成年人的追捧,每一场报名名额都在短时间内被抢完,来参观体验的学生通过口口相传,带来了更多的体验者,有通过科普苏州平台预约的,也有上门预约的,有学校组织的,也有社会团体组织的。

从春晖堂中药文化馆回来的路上,我突然想到,如果少年鲁迅穿越到今天,来春晖堂看看,成年后就决然不会对中国传统的中医产生偏见,也许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更多的草木芬芳,也许他的性格会变得再柔软一点,也许他的呼吸会更平顺……

也许,你会笑话我的无厘头想法,但我确认,我的想法是科学的,今天的春晖堂会告诉我们,中华传统的中医草本文化,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有着强大的治愈功能。谁说不是呢?从2019年至今,苏州春晖堂药业有限公司的中药饮片、制剂在新冠防治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想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贡献。

杏林春晖,治病救人,如果每一个被草本治愈的人因为感念,都在大地上种一棵杏树,我想,大地的春天将是何等的灿烂,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山会更美。

猜你喜欢
许氏春晖中药饮片
水木荣春晖
春晖
水温变化对近海网箱养殖中许氏平鲉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唱给父母的赞歌
名医妙用单方治好胃下垂
吴春晖藏石欣赏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小包装探讨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