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意识”解锁“无生上课”

2023-06-19 23:11王存
江西教育B 2023年5期
关键词:四个意识火烧云板书

王存

无生上课,指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教师按照学生在场的课堂教学要求展现“真实”的教学互动,呈现教学预设目标达成的过程。相较于有生课堂,无生课堂更考验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参评本区最近举办的无生上课教学竞赛,笔者整理了此类课堂的一些状况。

要素不“精”,泛泛而教。不少教师都会在无生上课的课堂中按照“字词梳理—整体感知—研读语段—交流收获”这样的常规环节“稳扎稳打”,既缺乏对单篇语文要素的聚焦,也缺乏对文本表达特色的关注。由于没有真实的学生,无生上课的时间往往比常态课要短得多(在考虑比赛观感的前提下,大部分无生上课的竞赛时长在20分钟内),倘若此时教师在课题导入环节仍依循平时授课习惯,花费二三分钟“慢热”,只是围绕“你们看,蓝蓝的天上有什么?”“你喜欢云吗?”此类无针对性的问题泛泛而谈,无疑是浪费时间。

对象不“清”,自说自话。此现象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突然冒出“老师们”这样的称呼,不仅让评委尴尬,也使自己乱了阵脚;一种是教师在无生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只有零星几句“很好”“不错”“真棒”之类的评价,且过程中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的停顿,语速飞快,“学生”还没反应过来,教师早已进入下一环节。究其原因,这两类教师在无生上课的过程中都没有清晰的对象意识:前者缺乏“面对学生”的意识,后者缺乏“关注学生”的自觉。

亮相不“当”,随心所欲。相比于有生课堂,无生上课更侧重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展现。以板书展示为例,无生上课中往往可以见到教师各种形态的“作品”:有将黑板当成便笺纸,讲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哪里就写哪里的;有字迹过于“迷你”,评委若不细看基本无法看清内容的;有只写课题,留下大片的空白让人“遐想”的……形态各异的板书不仅没能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未能凸显竞赛教师的个人素养。

全局不“定”,窘态百出。由于竞赛的准备时间往往较为仓促,因此比赛现场总能听到不少“抱歉”:有因为过于紧张而忘记自报家门,课上到一半突然“抱歉”的;有因为混淆作者姓名,反应过来之后说“抱歉”的;有全程看着手稿,直到上课结束评委提醒需要脱稿才说抱歉的……这每一声抱歉,都是由于不够镇定。这样的紧张,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无生上课的状态和结果。

不论是有生课堂,还是无生课堂,“上课”始终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如何让无生课堂也精彩?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为例,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意识着手。

一、要素意识:精准聚焦,一课一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亮点就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单元课文,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要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分点落实在单元导语、课后习题、园地交流平台等助读系统中,教师应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聚焦本课的语文要素,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一得”。

以《火烧云》为例,该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该课课后题2“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到的”显然是单元语文要素的分解和落实,而课后题1及课后题3则指向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因此,本次模拟上课的重点环节应该落在课后题2的解决上,并在过程中融入课后题1的“朗读积累”及课后题3的“词语积累”。经过分析,教师可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解释,理解“模”的含义。

2.借助关键词圈画法,从颜色、形状、变化速度三方面概括火烧云的特点,并在朗读中感受火烧云变化的过程,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尝试从颜色或形状中选择一个方面,模仿作者的写法写一写。

通过上述目标,教师不难设计出模拟上课的主要板块:自读课文,正音明义;概括特点,朗读体悟;模仿写法,尝试运用。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把教材当例子”,还在规定时间内突出了教学的层次性。

二、对象意识:精心模拟,展示学教

“无生”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相反,教师应当具有“对象意识”,在上课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设想学生就在眼前,将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句理答、每一句评价落到实处。比如,在引导学生发现火烧云变化速度快的过程中,可以模拟如下的“对话”。

师:刚才大家都关注到萧红用了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那这么多的颜色,她是怎么将它们连在一起的呢?(停顿,目光聚焦一处,身体可微微前倾,假装等待状)

师:请你说。(邀请手势,停顿,保持倾听状)

师:你读得可真仔细,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反复出现的“一会儿”这个词语。这么多的“一会儿”,读起来给我们什么感觉?(停顿,眼神保持真诚交流状,身体可微微前倾)

师:你们真是读书的高手!这么多的“一会儿”让我们觉得火烧云的颜色不仅多,而且变化极快,让我们把这些“一会儿”放到句子中再读一读。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通过“停顿”“眼神”“体态”把设想的学生“带进了”无生课堂,营造了教学的真实感。如果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够强,不妨再设计一次“课堂增量”。

师: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火烧云变化的速度之快?(停顿,眼神期待状,邀请手势)

师:我感觉火烧云的颜色开始在变化了,谁还能让它变得再快一点儿?(停顿,倾听状)

师:哇,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可真快呀!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吗?(停顿,倾听状)

师:原来把“一会儿”三个字读重、读快,就能让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快啦!感谢你告诉我们这个朗读小秘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无生上课,不仅要模拟学生“在场”,更要模拟学生“在学”,以此体现教师真实的“导”、真实的“评”,将教学设计借助精心模拟的课堂“对话”呈现出来,并努力展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

三、亮相意识:有的放矢,扬长避短

在规定时间内的无生上课竞赛中,教师还应基于“亮相意识”着力“亮”出自己的素养。以板书为例,作为教学设计最凝聚的载体,板书的内容、大小、位置、美观度都应精心安排、妥善处理,力求达到最佳。比如,在《火烧云》无生上课过程中,有一位教师的板書设计如下。

上述板书不仅反映出该教师的设计精准聚焦本课语文要素的达成,而且端正美观的字迹,也体现了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当然,板书水平比较弱的教师,应尽量精简板书内容,努力把字写清楚、写端正。在此基础上,朗读比较好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一段朗读示范;亲和力比较强的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对话增强个人魅力;理答水平较高的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些精彩的引导……虽然无生上课是一场“独角戏”,但有的放矢且恰到好处地凸显自己的素养,才能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全局意识:随机应变,自信从容

课堂需有“全局意识”,不论有生课堂还是无生课堂,些许遗憾总是难免的。如果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小心忘记教学环节,忘记教学内容,抑或是出现不可控的“意外”,不妨坦然应对。因为除了本人,没人知道原本的呈现应该怎样,所以教师既不用停下来说“抱歉”,也无须保持尴尬的“沉默”,而应努力用从容的教态“打圆场”。比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萧红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不仅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时,有这样的一段呈现。

师:我看到这边有一名同学举着手,是有什么疑问吗?(走几步,邀请手势,倾听状)

师:你特别会读书,不仅发现这些词语表示颜色,而且形式也很不一样,把老师下节课想讲的内容都说出来了呢!让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萧红描绘的这些词语上,你们能选择一种形式,照样子说一个表现颜色的词语吗?

显然,教师在原本的呈现中忘记了“关注词语形式,尝试积累迁移”这一环节,但通过“模拟”的学生提醒,借助“把老师下节课想讲的内容都说出来了呢”的方式,较为机智地把遗漏的环节补了上去。这样的“补缺”方式也许并不是最合适的,可胜在上课教师足够自信、足够从容,反而让课堂多了一些尽在不言中的“幽默”。

无生也好,有生也罢,“四个意识”只是课堂教学临场的“巧技”,平时勤修教学基本功,才是使课堂真正精彩的方式。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猜你喜欢
四个意识火烧云板书
《火烧云》的“变”
火烧云
火烧云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火烧云
“四个意识”之关于政治意识
“四个意识”之关于大局意识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