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缺失危害多 要尽早修复

2023-06-19 10:49刘姿含
保健与生活 2023年11期
关键词:缺牙面容牙列

刘姿含

生活中,牙齿缺失,又被称为“牙列缺损”,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疾病。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35~44岁的人群中,牙列缺损者约占36.4%;在65~74岁的人群中,牙列缺损者占约77.89%。

牙齿缺失后应及时修复,否则可能带来很多问题,如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面容逐渐塌陷、影响发音等,甚至会妨碍记忆力。

“囫囵吞枣”形成慢性胃病

缺牙后对患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给咀嚼食物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缺失多颗后牙的患者,常以“囫囵吞枣”的方式进食,这样既会影响人的食欲,又会使消化液分泌逐渐减少,进入胃肠道内的食物颗粒明显增大,从而增加胃肠道负担,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形成慢性胃病。

面容塌陷,影响发育

长期缺牙还会不知不觉影响面容,改变脸型。缺牙对面容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缺牙造成的面容塌陷。这就是为何经常见到满口没牙的老人常常有一个干瘪的下半部脸型。另一种对面容的影响则是因为缺牙造成一侧咀嚼偏废。专家指出,长期单侧咀嚼会造成咀嚼侧肌肉肥大,使得左右面容不对称。另外,长期缺牙还会影响人的发音,进而影响社交等方面,而这些可能造成缺牙者产生不自信、自闭等心理问题。

患者的记忆力会下降

有调查表明,缺牙患者的记忆力比牙齿健全者要差很多。这可能与缺牙造成的咀嚼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脑血流减少有关。据多项国内外研究显示,咀嚼运动可使脑血管的血流流速增加、血流量增多,在促进脑的发育及功能发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游离端缺牙患者的脑部血流量有减少的趋势,但是镶牙后恢复了其咀嚼功能,脑部供血量增加。因此,有学者认为,咀嚼运动通过维持良好的腦部血液供应,可以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缺牙后应在三个月内修复

缺牙看似是小毛病,但长期下去就会形成很多大问题。因此,及时修复缺牙很重要,一般在缺牙后三个月内进行修复效果最佳。

目前对牙齿进行修复的假牙类型主要有四种:①活动义齿,适用于各类牙齿缺牙患者;②固定义齿,适用于缺牙数目少且两端有可用于固位的基牙;③联合义齿,适用于缺牙数目较多且存留牙的健康状况较差、无法采用固定义齿而又不接受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④种植义齿,适用于对功能和美观要求极高的患者,这是目前最接近人类牙齿的修复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证,牙齿缺失后该采用哪种方法修复,应在遵医嘱的基础上告知医生自己的需求。

猜你喜欢
缺牙面容牙列
遗忘
体检者口腔健康检查与结果研究
盲人
缺牙后,可以不管吗?
缺牙不补祸及邻牙
真相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加入“缺牙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