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小讲坛:小学高段古诗文拓展性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研究

2023-06-20 02:08方萍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研究实践古诗文

方萍萍

【摘要】针对小学高段学生古诗文学习中存在学生课堂冷漠、课外阅读缺乏等问题,笔者创设了“风雅小讲坛”这一拓展性学习活动,通过研究其活动设计和实施,探索活动组织流程、开发学习内容、探索活动指导策略、创新活动形式,进而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古诗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古诗文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古诗文  拓展性学习  风雅小讲坛  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5-0004-03

一、研究缘起

古诗文语言凝练简洁、意境深远隽永,是我国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积累与沉淀。统编版教材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幅度增加了古诗文篇目,极大地提高了古诗词的积累量。在小学6个年级的12册书中,共编排优秀古诗文129篇,大约占课文总篇目数的30%。这些改变对教师的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不足:小学高段学生古诗文学习现状

1.冷漠的课堂:“挨打陀螺”式的学习

【情境描述】

早自修的教室里,学生们吟诵古诗文,声音很响亮,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根本连课本都没有翻开。在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声情并茂,学生却在台下兴致缺缺。每每遇到古诗文相关的题目,失分率总是非常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古诗文课堂形式、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教师花心思了,学生却不领情,只像陀螺一样被动挨打。冷漠的古诗文课堂背后,是学生薄弱的古诗文基础,浮于表面的文化积累。

2.贫乏的课外:“束之高阁”式的阅读

【情境描述】

在教室的图书角,最受学生欢迎的是故事类、科普类、漫画类的书籍,与古诗文积累有关的书籍常年受到冷落。

笔者对班级内的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在班内的43名学生中,喜欢阅读古诗文相关书籍的有8人,占18.60%;会偶尔主动翻阅古诗文相关书籍的有21人,占48.84%;被老师或家长要求才去阅读古诗文相关书籍的有11人,占25.58%;完全不愿意翻阅古诗文相关书籍的有3人,占6.98%。

由于学生平时接触的是现代汉语,古诗文的语言形式对他们来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障碍。

3.缺位的素养:“互为表里”式的循环

古诗文学习重积累。缺乏沉淀,对历史背景了解浅薄,自身的文化修养不高,使得学生在课内学习古诗文时便很难理解诗人以诗言志的志向情操,由此便形成了一个“互为表里”的恶性闭环,使得语文核心素养并没有落实到位。

(二)思索:以生为本,创设“风雅小讲坛”

针对冷漠的课堂、贫乏的课外、缺位的素养三大问题,可不可以通过组织相应的拓展性学习活动来解决呢?从学生兴趣入手,创设了由学生作为知识主讲人,一生带一组,一组带一班,形成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阅读习惯。

风雅小讲坛:本课题中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的活动名称。其中,“风雅”取自《诗经》,喻义古诗文中的经典内容;“小讲坛”取自“百家讲坛”,喻义学习活动由学生主导并讲述。

二、研究实施

(一)探索“风雅小讲坛”古诗文拓展性学习活动组织流程

根据小学高段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理解感悟能力,依托课堂及教材,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风雅小讲坛”古诗文拓展性学习活动的组织流程进行了探索。示意图如下:

1.紧扣教材,建立选题。拓展性学习不能离开教材。根据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上下册要学习的古诗文内容,先由教师提前为学生选题提供思路,再让学生决定最终“风雅小讲坛”要呈现的选题内容。

2.以点带面,成员组合。在学生之间也存在学情差异,有些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较弱,就需要有人引领。因此,先由古诗文基础扎实、思辨能力较强的学生建立选题,再以其为中心组建小组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实现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3.小组合作,完善内容。每个小组的组长组织安排分工,通过查阅文献、整理资料、小组讨论、编撰发言稿、制作图示或课件等,逐渐完善“风雅小讲坛”的内容。

4.创新形式,展示分享。教师指导小组通过不同形式进行3分钟内的展示分享。同时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语文学科,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综合展示。

5.反思总结,师生共评。在每次“風雅小讲坛”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同时在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以后,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师生共同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讲师”“最具创意”“最佳表现”等奖项,为学生发放奖励,激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二)开发“风雅小讲坛”的古诗文拓展性学习活动内容

1.依托教材,整合篇目内容。在对五年级上下册教材整理后,笔者对其中出现的古诗文进行了分类整理。拓展性学习活动内容离不开教材,既要关注文体特点,又要把握住课堂内的教学目标、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古诗三首》中,选取的都是写儿童童年趣事的古诗,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要以此为基础,开展“风雅小讲坛”的拓展性学习活动。

2.建立支架,提供选题思路。在五年级上学期刚刚开始实施“风雅小讲坛”活动时,学生初次接触这一内容,缺少选题方向,因此需要教师依托教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初步拟定的基础选题和拓展选题范围罗列如下:

古诗词:诗人介绍、诗作背景、大意解释、吟诵展示;诗词鉴赏、意象理解、相关诗词拓展

小古文:大意阐释、作者介绍、吟诵展示;自身体会、情景剧表演

名言警句:难解释义、同一主题的其他名言警句;自身体会

其他相关内容:难解释义、背景资料;感兴趣的相关内容拓展

基础选题主要指向记忆、理解、应用这三个低阶思维层级,拓展选题主要指向分析、评价、创新三个高阶思维层级。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学情,选择不同范围内的拓展性学习活动内容,并最终确定选题。

吟诵展示;诗人介绍与故事背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分享;乞巧节介绍;宋朝历史介绍;我对勤俭的理解;思乡古诗拓展;你认识这些代表古人思乡的事物吗;古人读书故事;朱熹介绍;孟母三迁的故事;“诗中的这个字用得最精妙”讨论活动;我眼中的曹操;关于陆游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我最喜欢的一句诗”介绍;古人的送别礼;古人对年纪称呼的那些讲究;那些美丽的乡村田园诗;机灵的古代“神童”们;有趣的中国话;古人的君子观。

(1)“文本为起点”,理解教材内容。古诗文教学最基础的就是借助注释理解大意,通过了解诗人、作品背景等体会作品情感,最终能够有感情地吟诵。利用“风雅小讲坛”的拓展性学习活动,可以很好地化解这份尴尬,“生—生”的授课形式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2)“疑问为延伸”,探究文化内涵。在小组合作中,利用“提问—释疑—拓展”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往往藏在这一个个疑问中。

【课例1】“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诗”

我最喜欢“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一句诗,这让我仿佛看到了古时候的儿童非常热心、勤劳,天真可爱。虽然他们不懂得怎么耕地织布,但是也想学着大人做点儿什么,跑到了桑阴下自己种起瓜苗来。

古诗文中儿童的童趣、诗作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联系生活表达体会的过程中,实现了迁移。

(3)“兴趣为导向”,点亮创新思维。在拓展选题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你的选题听起来更吸引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重点地介绍你想分享的内容?你觉得还可以从什么方面来进行选题?

(三)探索“风雅小讲坛”的古诗文拓展性学习活动指导策略

1.重视学生个人发展,关注过程指导

在小组合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话说、人人有收获。小组人数以3~5人为佳,这样方便组内成员安排时间进行交流讨论,也能尽可能避免有学生无事可做的情况。

【课例2】在选题“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分享”中,选题小组分工:先是每人分别收集2~3条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再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进行筛选整理,确定最终的分享内容。

2.师生互动交流,进行开放式评价

“风雅小讲坛”这一古詩文拓展性学习评价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即在课前3分钟或课中学习之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每次展示之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反思总结。在评价时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正面评价、多元评价、过程评价,重过程重体验而不是重结果。

(三)创新“风雅小讲坛”的古诗文拓展性学习活动形式

1.教诵读:品读语言之美。在“风雅小讲坛”这一拓展性学习中,以小组形式进行配乐诵读展示,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诵读热情。同时,在吟诵展示之后,由“风雅小讲坛”的选题小组作为知识主讲人,分享自己诵读的心得体会,再带领全班进行诵读,又进一步帮助文化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巩固学习。

2.讲故事:体味表达之趣。一首古诗有时候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而古诗之外的类似的历史文化故事也往往与古诗的内涵交相辉映。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拓展与古诗情感相关的故事,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解人物:了解情感之源。在古诗文教学中,由于生活的历史环境的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理解古诗文往往需要结合诗人、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古诗文的朝代背景。这就使学生对古诗文理解学习产生了障碍,容易产生死记硬背作者情感、对古诗文内涵了解浅薄的问题。

对于一些著名文人,“风雅小讲坛”的拓展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例3】关于陆游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部分)

陆游四岁的时候金兵渡江南侵,吃了不少苦;十二岁的时候就被授官,但是被大奸臣秦桧嫉恨,仕途不畅;四十六岁的时候到抗金前线,在军中生活了八个月后又回到了蜀中;八十二岁的时候,宋朝和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

三、研究成效

(一)学生:提高古诗文学习兴趣,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在5月结题之前,笔者对班级内学生作了“古诗文相关书籍阅读情况”的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学生们对于古诗文学习的兴趣明显有了提高。特别有一部分学生提升显著,从刚开始上台展示时的磕磕巴巴,逐渐在不断的实践中能够通顺、流利地进行表达。

(二)教师:拓宽学生学习路径,加强自身文化底蕴

“风雅小讲堂”的拓展性学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大了,思路和眼界变广了。在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的同时,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也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地专注于课堂教学设计。

(三)课堂:实现课堂“以生为本”,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风雅小讲坛”以学生为知识主讲人,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拓展性学习,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样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和提升。

在五年级的班级中开展“风雅小讲坛”这一古诗文拓展性学习的尝试无疑是充满挑战的。古诗文教学贯穿于小学各个学段,古诗文的阅读积累和学习兴趣培养更是需要从小关注。后续可以根据其他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探究适合该学段的拓展性学习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向瑞.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点认识[J].小学语文,2020(Z2):12-16+20.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柳士镇.传统文化修养与文言诗文阅读[J].小学语文,2021(Z1):4.

[4]丁洪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古诗文阅读教学实践[J].语文月刊,2021(1):24-26.

猜你喜欢
研究实践古诗文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关于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相关思考
古诗文用典功用略谈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