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色高端、世界领先”跃升

2023-06-20 17:21余泽伟
纺织服装周刊 2023年22期
关键词:马鞍印染绿色

余泽伟

印染行业是绍兴的传统优势行业和重要支柱产业,是绍兴“三缸”产业之一,产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2022年,马鞍街道印染产业实现税收25.2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税收的64.9%。印染产业的地位和贡献作用巨大,但同时也担负着很大的压力。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研,对如何有效推动印染产业向“绿色高端、世界领先”跃升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马鞍街道现有规上印染企业114家,集聚了柯桥区全部的印染企业。2022年,印染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37.4亿元,占柯桥区工业总产值的23.1%,畝均税收24万元。近年来,马鞍街道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有效推动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印染产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成本控制能力逐步提升,产业实力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致力打造智造“云工厂”,绿色印染加快推进。截至2022年,马鞍街道印染企业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44个、企业上云105家。迎丰科技在主板成功上市,入选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成为许多国际品牌如ZARA的合作伙伴,产品附加值提高100%。兴明染整引入国际先进印染设备和配套软件,打造智能化工厂,所需一线工人从800名减少到160名,破解印染企业用工荒,成为印染集聚区标杆企业之一。英吉利印染通过技改,成功研发“印染大脑”,使企业效益增加10%以上,为印染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供可分享的技术红利。

致力打造创新“梦工厂”,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全国首个绿色印染团体标准在蓝印时尚小镇发布;吉麻良丝、红绿蓝、彩虹庄等成为国家级面料开发基地和研发中心,华通色纺获评国家级、市级院士工作站;拥有“浙江制造”标准11项,发明专利231只。一是坚持原创设计,红绿蓝印染目前拥有花型近5万个,自主知识产权印花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5%。二是开展自主研发,越新印染开发功能性音响面料,革命性改变了传统音响用材,开启了与高端智能家居持续合作。三是专注利基市场,滨康印染实行差异化产品战略,主打再生纤维和天丝等中高档面料,与国际品牌服饰需求接轨。

致力打造服务“家工厂”,营商环境日益优化。一是建设产业配套环境。区域内“三纵三横”的大交通框架已经形成,建成金旺角和滨海旺角商贸区、迎阳公寓、医疗卫生站等三产服务体系。浙能热电、江滨污水处理等生产配套企业投入运行,保障供电、供气、供热、排污等生产所需。二是营造平安发展环境。大力开展消防安全隐患“百日攻坚”和印染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保障企业生产安全。三是优化企业服务环境。深化落实“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建立马鞍街道印染企业龙虎榜。强化银政企对接,提供绿色印染、智能制造等专项授信。

各个层面问题亟需破解

经过几年的发展,马鞍街道印染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从行业层面看,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有待增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印染布产量分别为3125.26亿元和556.22亿米,同期马鞍印染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印染布产量为457亿元和210.7亿米,分别占14.6%和37.9%,收入与产能不匹配。产品结构方面,中高端产品研发生产所需的研发力量、装备技术、管控水平等尚有欠缺;经营成本方面,生态环境治理的开支不断增加,成本持续上升,利润空间大幅下降。

从企业层面看,部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建设滞后,普遍存在模仿生产的路径依赖。2022年,马鞍街道印染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为5.9%,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印染+市场”模式有待优化,印染企业大多处于被动接受客户订单的状态,营销团队建设进度滞后,抗风险能力较弱。企业管理水平较为粗放,中高级人才紧缺,人才迭代断层明显,抱团发展意识不强,企业家信心有待增强。

从政府层面看,监管服务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亩均效益”排序还有待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复杂,考核指标不能全面准确反映企业生产实际,排污指标削减过于严苛。同时,技改项目易改难批,立项、环评、存量土地审批周期过长。

三大建议对策促进产业发展

结合马鞍街道印染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三大建议对策,希望能促进产业发展。

(一)深耕主业,探索产业数字化改造,推进传统印染向智慧印染转型,筑牢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一是实施装备数字化智能改造,引进国际一流的设备及配套软件控制系统,对生产环节进行数字化管控,实现染化料的精准把控和能耗的大幅降低。二是建设智慧印染生产线,由设备的智能化向加工链条的智能化转变,进行实时动态调整,提高染色一次合格率。三是打造智慧印染工厂,整合全流程数字化控制系统,以数据指导生产,实现科学生产管理。

(二)引优育强,坚持“绿色高端”目标,助推中小企业向龙头企业跃升,打造印染企业的成长“摇篮”。一是加快股改上市,优化企业梯队。持续推动印染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做好企业IPO服务,构建以上市印染企业为龙头,其他中小印染企业为基础的印染企业梯度体系。二是推动入园集聚,增强发展后劲。着力推动集聚区印染企业投产显效,大力实施提升区印染企业对标提升工程,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印染产业示范区。三是强化行业治理,改进生产模式。探索印染企业安全消防行业规范化管理,实行安全生产分层分级管理,做好低效企业的帮扶转型和倒逼整治。

(三)精准服务,坚持“亲”“清”政商关系,落实闭环管理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一是精准开展存量招商。有效盘活存量资源,以商引商、以企引企,推进印染产业链招商,推进印染集聚区向印染产业园区跃升。二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分行业分领域排查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制定一企一策,引导企业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三是用心用情做好“三服务”,让机关干部多跑腿,形成问题“收集、办理、反馈”的闭环机制,做到监管和服务并重,切实把企业反映的问题办好、办实。

猜你喜欢
马鞍印染绿色
绿色低碳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印染书香
马镫与马鞍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雕花马鞍
红马鞍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
“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