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大文章

2023-06-20 02:32袁凯
小康 2023年16期
关键词:兴则太和县土特产

袁凯

从北京乘高铁到阜阳,6个小时,900公里。

再是两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太和县李兴镇,这个因桔梗闻名的皖北小镇。

平原与小麦,都给了我极大冲击。道路两旁,绿的黄的一片,使我不得不想起童年时嬉戏过的稻田。稻田的水干涸了,稻子回到它的童年时候,环绕着稻田的几座小山也不经意间被风抚平,于是恍惚间,我来到了这里。一个除了地形与常种作物与十来年前我生活的地方相差无几的小镇,李兴。

我仿佛是在这儿长大的,移动营业厅店面上的大幅红色办卡标语,好像前一刻才从我脑子里冒出来,紧赶慢赶贴到我面前。又干脆是整条小街都被搬过来了,印着各种logo的雨棚、挂在塑料篷布上的花色衣服、时而穿行而过的悠悠然的两三人。还有那个舔着绿舌头冰棍的小孩,会是我吗。

车停在了桔梗种植基地旁边。我此前没有见过桔梗。就是这样一种小小的绿色植物,年加工量达10万吨,实现产值达17.6亿元,成了一个县的核心产业。或许,李兴镇乃至太和县就是顺着桔梗汇成的绿色河流,汇入皖河,到长江。和我儿时待着的小镇一样,顺着街边的凉滩河,汇入嘉陵江,到长江。两个镇子终会相遇的,我想。

桔梗是土特产,也是李兴的动力,是划这一条船的浆。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可见,要实现乡村振兴,“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是乡村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土特产”之“特”,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近年来,螺蛳粉,带火了广西柳州这座西南部工业重镇。柳州螺蛳粉这个最初仅出现在柳州街头小摊或夜市的“土特产”,如今成为像重庆火锅、武汉热干面、兰州拉面一样叫得响的“城市+美食”品牌。

像桔梗这样的土特产,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补齐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是关键。每一个城市最开始都是从一个模子里被雕刻出来的。如今,桔梗、李兴、太和,正在向前。

读者观点

夏天來了,期待音乐节的报道

夏天是一年最火热的季节,是最适合举办音乐节的季节,希望《小康》杂志可以多多关注文化,类似音乐节的报道!

——河北 刘宇

猜你喜欢
兴则太和县土特产
重庆彭水县:土特产线上“赶场”
给土特产穿“花衣” 打开销路闯出富路
“月球快递”已签收,“土特产”研究拉开序幕
太和县人民医院
——智慧医疗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种土特产,养活一个县 阿里擦亮地域品牌帮农民脱贫致富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但愿那爱心星火早燎原:记太和县关工委主任廉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