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一个文献综述

2023-06-21 07:31李鑫舟陈霜
上海管理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

李鑫舟 陈霜

摘 要:   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贸易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多产品企业作为企业构成中的主体部分,在国际贸易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多产品企业是实现资源配置和福利改善的关键载体。系统梳理了国际贸易多产品企业理论演进过程文献,归纳和评述了测度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主要方法,考察了多产品出口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多产品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出口行为与福利的关系,并发掘现有研究不足以及今后研究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多产品企业;资源配置;福利改善

中图分类号:  F 270

文献标志码:   A

Export Behavior of Multi Product Firms: A Literature Review

LI Xinzhou CHEN Shuang

(School of Economics,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Abstract:  An important issu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trade, As the main part of the firm structure, multi product firm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refore, multi product firms are the key carriers to achiev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welfare improvemen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llat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theory of multi product firm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literature, summarizes and comments on the main 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export behavior of multi product firms, investigat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ulti product export behavio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rt behavior and welfare of multi product firm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xplor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deficiencies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expansion.

Key words:  multi product firms; resource allocation; welfare improvement

多產品企业是国际贸易的“主力军”,占总贸易额的95%以上。与以往的贸易理论相比,多产品企业贸易的相关理论研究将资源分配和福利改善等问题由企业间向企业内转移,产品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同时,资本流动和贸易自由化等使企业产品更加多元化,以往的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多产品企业的出口行为与资源分配问题,故梳理多产品企业相关文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能够缩小学术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差距。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报告表明我国开展对外贸易既要“稳”,保持贸易的平稳运行,也要“质”,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多产品企业贸易理论不仅符合国际贸易学术理论的发展要求,也符合我国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关于国际贸易能够实现国家之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福利改善, 最初由Smith(1776)提出,他认为分工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国家间生产并出口具有自身绝对优势的产品能够提高贸易利得,提高本国居民的福利水平。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单一专业化分工向多元立体式分工转变,企业由生产单产品向生产具有横向差异化复数产品过渡。Pfouts and Ralph(1961)认为多产品企业与单产品企业在生产上存在差异,需要将两者分开讨论,因此研究资源配置优化需要立足于多产品企业,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深化到企业内产品间的决策行为与竞争策略。

大量研究讨论了多产品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并对影响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不同来源进行解释。这类文献的一个核心主题是多产品企业通过决策,优化企业内资源配置。同时,还有文献研究了“侵蚀效应”,即新产品的进入会挤占原有产品的生产份额,以及比较不同的竞争策略:质量选择和数量选择。Bernard等(2019)和Eckel等(2020)进一步关注结转贸易,提出了多产品企业生产和采购一般模型。本文从纵向梳理多产品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横向梳理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加深对多产品企业的关注和思考。

然而,考察多产品企业理论发展和出口行为影响因素存在困难与挑战。第一,国际贸易理论假设以垄断竞争为主,但是存在寡头垄断的假设,不同的前提假设导致难以有效评估和梳理多产品企业贸易理论的研究进展。第二,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因企业异质性而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多产品企业内部存在不同的决策过程,往往难以建立紧密的逻辑关系。第三,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汇率、创新、贸易自由化、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环境等因素,较难对以上因素进行有效区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以下方法:第一,本文从某一研究视角出发,纵向梳理并区分相关的多产品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理论;第二,采用主题式方式进行横向文献梳理,整理影响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多种因素,从某一因素出发进行讨论。

本文在总结关于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文献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第一,多产品出口行为为国际贸易中扩展边际提供了新的视角,由企业进入退出向产品进入退出发展,且与生产率和企业自身规模相关,实现了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第二,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存在出口市场外部拥堵性、全球化等因素影响多产品企业的出口行为,加深了对多产品企业在外部环境变化中出口行为的研究。第三,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多产品企业,研究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相关文献综述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许多学者立足于中国国情对多产品企业进行研究剖析,有利于对接国家战略,顺应“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提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導。

总之,多产品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多产品企业在外部环境变化下的出口行为选择,对自身产生何种影响,是否能够实现企业内资源的有效配置。随着区域贸易合作、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数字经济等议题出现,关于多产品企业的研究也更立足于实际,能够为政府考察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如何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提供建议。

本文后续部分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演进,主要讨论多产品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第二部分为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测度方法;第三部分为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为总结性评论及针对中国的研究展望。

1 理论演进:从单产品企业到多产品企业

Krugman(1980)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垄断竞争的假设,揭示了国家间产业内贸易,当存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时,国家间出口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揭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产业间的国际贸易的主要模式,奠定了新贸易理论的基础。

新贸易理论也存在一些让人诟病之处:第一,没有考虑现实中出口企业之间的差异,不同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会采取不同的策略;第二,没有考虑企业在市场中的退出与进入。因此,Melitz(2003)构建了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假定企业间的生产率存在差异,高生产率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退出出口市场,导致资源由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进而有助于提升福利,奠定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Melitz和Ottaviano(2008)还考虑了不同市场间竞争的内生差异,研究发现规模更大的目的地市场的出口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和更低的加价。同时,构建了含有产品差异化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Melitz和Redding(2015)对Arkolakis等(2012)所认为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贸易的总体福利提升不大的观点进行反驳,并进一步讨论异质性企业资源分配下总福利的变化,研究发现与同质企业模型相比,异质性企业模型中贸易成本的降低带来的福利效益更大,主要原因是贸易弹性在不同市场和贸易成本水平上存在差异。目前围绕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主要存在产品质量差异、贸易自由化及多产品企业等相关研究。目前,Melitz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仍是主流国际贸易理论,能够较为合理地解释国际贸易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多产品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分支,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进步和完善。

国际贸易理论相关文献尝试对多产品企业进行建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研究,分别为侵蚀效应和非侵蚀效应。Eckel和Neary(2010)基于MO模型构建了柔性制造的模型,每个企业在生产核心产品之外的产品时都面临着不断上升的边际成本。因此,规模较大的企业面临侵蚀效应,即引入额外产品会减少对企业现有产品的需求,Feenstra、Ma(2008)和Dhingra(2010)也考虑到了这一点。Nocke和Yeaple(2014)认为不同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同,企业对于产品的边际成本取决于企业如何权衡产品多样化和专业化,获取信息的能力决定了企业出口产品的数量。Eckel等(2015)在柔性制造的基础上认为企业可以选择基于成本或质量的竞争策略,两者分别为降低核心产品的价格使消费者购买更多产品和提高核心产品的质量与价格。Manova和Yu(2017)通过实证进一步检验了这两种竞争策略在多产品企业中是普遍的。

同时,也有相关文献假设不存在侵蚀效应。Mayer等(2014)认为企业生产的每个额外产品需要更高的生产率,再加上可变的加价,产生了这样的预测:在竞争更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会更倾向于销售其核心竞争力的产品。Arkolakis和Muendler(2010)也认为随着供应给市场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企业面临着每一个额外品种的生产率下降以及市场进入成本增加,这在企业的扩展利润和集约利润之间产生了正相关关系。Nocke和Yeaple (2006) 则提出企业在组织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决定了每种产品的共同边际成本,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企业生产更多的产品,会具有更高的边际成本,企业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之间产生负相关关系。但是,Bernard等(2011)认为不同市场的竞争差异不会影响市场中相同产品的企业销售偏度,但产品属性间的差异造成了企业内产品间资源的重新配置。De Loecker等(2016)进一步将产品加价引入多产品企业模型,研究发现不同企业的加价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贸易自由化提高了产品的加价。

以上文献主要是在多产品企业框架下进行的理论发展,并引入影响多产品企业产品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的是国际贸易中资源配置这一关键问题,并为经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下节本文将进一步梳理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相关测度方法。

2 经验研究I: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测度方法

多产品企业的出口行为主要是基于产品层面的分析与研究,企业通过调整产品范围、产品投入和核心产品比重等行为实现企业内资源的有效配置。Bernard等(2010)将产品转换作为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由产品净淘汰和净增加来表示,前者为在t-5和t年之间产品增加的公司数量除以这两年生产该产品的公司的平均数量,后者相反。产品转换作用于多产品企业的实际产出、企业规模及生产率,构建了出口行为与企业经营的内在联系。Bernard等(2011)进一步引入产品属性,其衡量方式分别为:给定国家的存活出口商所出口的产品份额,给定产品出口到的目的国市场的数量,给定出口企业占所有企业的份额,给定国家给定产品的出口额。以上文献集中于产品范围绝对量的变化,主要关注在外部环境变化下多产品企业选择多少种产品进入市场。

但是,也有相關学者关注到企业内产品间的相互作用。Chatterjee等(2013)将产品价格和销售分布作为衡量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方式,基于Bernard等(2011)进一步研究产品间相对量变化和产品自身性质(如价格)。Nocke和Yeaple(2014)将企业出口绩效作为衡量出口行为的重要指标。De locker等(2016)进一步将产品加成率作为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认为不同企业在贸易自由化下产品加成率不同,其主要取决于产品的边际成本,提供了解释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新路径。然而,实现多产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更需要考虑其产品是否立足于国际市场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以上学者没有考虑多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

因此,相关学者重点考察了多产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区分多产品企业内的核心产品和非核心产品。Mayer等(2014)将边际成本最小的产品定义为核心产品,调整核心产品偏度是企业的主要出口行为,其衡量方式为核心产品的出口销售份额除以所有出口产品销售份额之和。在此基础上,Eckel等(2015)将产品分为基于质量竞争的差异化产品和基于数量竞争的非差异化产品,前者产品价格与销售额正相关,后者产品价格与销售额负相关,该衡量方式实际为产品弹性的差异,能够有效区分不同产品的出口行为差异。Manova和Yu(2017)也证实多产品企业根据产品质量阶梯分配市场,通过产品价格与销售额的关系进行识别。钟腾龙和余淼杰(2020)在从外部需求识别多产品企业竞争策略的基础上考察分析外部需求对出口行为的影响,出口行为主要用以泰尔指数衡量的产品分布离散度进行表示,该指标越大表明产品出口分布离散度越大,越集中于核心产品。

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文献,研究表明:首先,多产品企业的产品选择仍是出口行为的重要问题;其次,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竞争加剧,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越发重要;最后,数字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成为多产品企业未来探究的一个方向。但是,多产品企业的出口行为本质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问题,而关于需求侧的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研究相对匮乏。同时,多产品企业如何开始进行其他产品的供应需要进一步探究产品跨度,企业由一种产品转向另一种产品面临来自哪些方面的压力都是当前文献讨论较少的内容。跨国大型企业在产品层面的影响增大,也影响其他多产品企业的出口行为,而当前文献也较少涉及,有待进一步丰富。

3 经验研究II: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影响因素

影响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冲击和企业自身调整两方面,前者主要通过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而后者则是企业通过自身内部结构的调整影响。

基于外部环境,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国际环境变化;企业关联组织和产业;国家间的合作和竞争。首先,从国际环境变化出发,Chatterjee等(2013)根据巴西数据研究了汇率冲击对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汇率上升使企业产品价格上升且产量增加,许家云等(2015)也进行了相似的研究。而Feng等(2017)从外部拥堵性角度切入关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更多的企业进入和退出。其次,从企业关联组织和产业出发,Egger和Koch(2012)讨论了工会联盟的影响,研究表明减少工会使得企业规模和产品范围下降。Bernard等(2011)探究了贸易自由化对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表明加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缩小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同时,Manova和Yu(2017)考察了反倾销调查对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反倾销调查对于质量选择的企业质量提升更加明显。

基于内部结构,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也受到企业自身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最终产品、中间品及整体战略。首先,就最终产品而言,Bernard等(2010)认为多产品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加速了产品转换,促进产品进入和退出。其次,就中间品投入而言,Damijan等(2013)研究发现进口波动——资本和中间投入品种的增加对多产品企业出口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最后,就整体战略而言,Eckel等(2015)研究表明质量竞争和数量竞争策略下产品组合对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产生显著差异的影响。

以上学者主要从多产品企业的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展开探究出口行为,仍以外部环境改善和企业提升动能两个角度进行,但较少从产业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4 总结性评论及针对中国的研究展望

本文基于对多产品企业贸易理论与相关实证文献的梳理,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内产品间的资源配置具有密切联系,企业只有通过调整自身的产品数量、产品集中度、产品质量和价格加成率才能够促进企业转型升级;(2)当前结合中国国情的多产品企业理论相关文献更多结合西方文献的研究基础,探究中国多产品企业的发展,并没有真正结合中国市场结构、产业链及价值链进行分析,缺乏现实意义;(3)结合中国十九大报告,数字经济、互联网技术及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多产品企业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根本要求,需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结合新兴数字经济、经济发展新格局提升多产品企业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ECKEL C, NEARY J P. Multi-Product firms and flexible manufactur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10(77):188-217.

[2] KRUGMAN P.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 The American Rconomic Review, 1980(70):950-959.

[3] MELITZ M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 Econometrica, 2003(71):1695-1725.

[4] KOPEL M, LFFLER C, PFEIFFER T. Sourcing strategies of a multi-input-multi-product firm[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16(127):30-45.

[5] MANOVA K, YU Z. Multi-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 qualit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7(109):116-137.

[6] PFOUTS R W. The theory of cost and production in the multi-product firm[J]. Econometrica, 1961(29):650-658.

[7] ECKEL C, IACOVONE L, JAVORCIK B, NEARY J P. Multi-product firms at home and away: Cost- versus quality-based competenc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5(95):216-232.

[8] FEENSTRA R C, HANSON G H.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outsourcing to China: estimating the property-rights theory of the firm[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120):729-761.

[9] BERNARD A, REDDING S J, SCHOTT P K. Multi-product firms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1(126):1271-1318.

[10] MAYER T, MELITZ M J, OTTAVIANO G I P. Market size, competition, and the product mix of exporter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104): 495-536.

[11] NOCKE V, YEAPLE S. Globalization and multiproduct firms[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Philadelphia), 2014(55):993-1018.

[12] DE LOECKER J, GOLDBERG P, KHANDELWAL A, et al. Prices, markups and trade reforms[J]. Econometrica, 2016, 84(2):445-510.

[13] ECKEL C, RIEZMAN R. CATs and DOG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20(126):103338.

[14] Helpman and Niswonger, “Dynamics of Markups, Concentration and Product Span,” NBER Working Paper 27389, 2020.

[15] BRAMBILLA I. Multinationals, technolog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varieties of good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9(79):89-101.

[16] IACOVONE L, JAVORCIK B S. Multi-Product exporters: product churning, uncertainty and export discoveries[J]. The Economic Journal, 2010(120):481-499.

[17] BERNARD A B, REDDING S J, SCHOTT P K. Multiple-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 switching[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100):70-97.

[18] CHATTERJEE A, AND R. Dix-Carneiro, multi-product firms and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2013,5(2): 77-110.

[19] TAN Y, HAN J, MA Y. Multi-Product firms, product scope, and the policy of export tax rebate[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5(35):33-46.

[20] MONTINARI L, RICCABONI M, SCHIAVO S. Innovation, trade and multi-product firms[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21(54):311-337.

[21] BERNARD A B, BLANCHARD E J, VAN BEVEREN I, et al. Carry-Along trade[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19(86):526-563.

[22] HANDLEY K. Exporting under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4(94):50-66.

[23] BUCHSBAUM, HAUSMAN, MATHIEU, et al. Multi-Product Firms in Electricity Markets: Implications for Climate Policy, NBER Working Paper 28027, 2020.

[24] ANDERSON S P, PALMA A D, THISSE J. Discrete choice theory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J]. Cambridge: MIT Press, 1992.

[25] ARKOLAKIS, COSTAS, MARC-ANDREAS M. The extensive margin of exporting goods: a firm-level analysis, Yale University, mimeograph, 2010.

[26] 钱学锋,王勝,陈勇兵.中国的多产品出口企业及其产品范围:事实与解释[J].管理世界,2013(1):9-27,66.

[27] 易靖韬,蒙双.多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率与产品范围研究[J].管理世界,2017(5):41-50.

[28] FENG L, LI Z, SWENSON D L.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and exports: evidence from Chinas WTO access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7(106):20-36.

[29] 许家云,佟家栋,毛其淋. 人民币汇率与企业生产率变动: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15(10):1-16.

[30] 蒋灵多,陈勇兵.出口企业的产品异质性与出口持续时间[J].世界经济,2015,38(7):3-26.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市场营销资源配置优化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基于排队论模型的医院MRI设备资源配置分析
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的中部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信贷资源配置与我国经济发展平稳性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计划外用工:当代中国史上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