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伴随心流来

2023-06-21 11:39肖赣贞
检察风云 2023年11期
关键词:心流哈里注意力

肖赣贞

发现属于你的心流体验

接受最好的“奖励”

我们都有沉浸在某种音乐中的经历,或者聆听歌曲,或者欣赏交响乐。无论哪种活动方式,都能够给我们带来享受。我们也体验过在体育运动中由于进入忘我状态而获得掌控感,从而增强自信心。研究发现,这些都与心流(Flow)相关。心流是一种把专注力发挥到极致时的最优体验。

前额叶皮质是大脑中执行注意力、决策、专注思考、意志力的区域,人的自我意识和时间感也都在前额叶皮质中。心流状态下,前额叶皮质的大部分活动会被关闭。研究证明,爵士乐乐手在心流状态下表演的时候,他的背外侧前额叶被关闭,想到哪儿就演到哪儿,所以他会有一种特别放得开、特别自然、特别有创造力的感觉。

心流体验的概念最早由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他曾出版包括《心流》《发现心流》和《自我的进化》等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米哈里原本想研究人的幸福感从哪里来,但在调研了各行各业的人后,他发现人们感到最幸福的时刻都有一种相似的状态:每个决定、每个行动,都与上一个决定、上一个行动无缝衔接,非常顺暢,呈现自由流动的状态,于是将其称为心流。

心流是人人皆有的普遍现象,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己的心流。米哈里认为,唯有达到心流状态,才能享受人生。他最初总结了心流的九个特征,后来心理学家将其简化为六个:一是注意力完全集中,全神贯注于正在做的这件事上,不去想其他的事;二是知行合一,意识和行动融为一体,专心致志地做好这一件事,不被外在环境影响,完全忘我;三是内心评判声音消失,专心于当前的状态,不在意事物本身的好坏,不对事物本身作评价;四是时间感消失,明明已经过了几个小时,还以为只过了几分钟;五是强烈的自主,感觉对局面的掌控得心应手,而在平时是难以把控的;六是强烈的愉悦感,觉得特别高兴特别满足,十分渴望能够再来一次,即使冒险也不怕。

心流是生活给个人最好的“奖励”,以在海面冲浪为例,明明只是一瞬间的事,却能切实感受到丰富的体验。时间仿佛被冻结了,那一个精彩的瞬间如同电影慢镜头,一帧一帧地从脑海中飘过,觉得时间很长,好像永远停留在当下。这种现象叫“深度的现在”,让自己能够从自我批判、自我怀疑的理性思维中解脱出来,从而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表现。

安装重置“按钮” 

心流体验其实无处不在,一个非常核心的因素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一位攀岩爱好者对此深有体会。作为一项畗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攀岩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谨慎考虑,以确保身体平衡和稳定,不至于从岩石上掉落。“当我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眼前的石块上,琢磨着每一步的去向时,便与眼前这件事高度契合了。”他激动地说,“感觉自己和岩石已经融为一体,世界上其他的声音、事情和画面不复存在,平日里脑海中出现的那些假想敌也就此消失,只有眼前的岩石和正在攀岩的我。”

科普作家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在《全神贯注》一书中回忆说,自己曾在一段不期而至的可怕经历后患上癌症,而且是晚期。不过在走出医院大门时,她大脑里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直觉——“这种疾病想要控制我的注意力,但是我要尽可能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虽然此后的癌症治疗令人精疲力尽,但是写作帮助她转移了注意力,她开始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看电影,散步,使这段本来阴霾的人生充满阳光和欢乐。

出于好奇,威妮弗雷德转而研究关于注意力的一些事情,设法弄清楚应该选择关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最后得出结论,熟练管理注意力是确保优质生活的要素,也几乎是改善人生各类体验的关键。在经历一段痛苦不堪的人生时,你选择关注的事物将极大地影响你对未来生活的态度。

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如果整天牵挂的是癌症,生活就会变得暗无天日,痛苦不堪;倘若关注的是一部电影,一些美食,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这个结论也得到神经学方面的支持。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大脑在面对积极和消极消息的时候,主管情绪中心的杏仁核都有剧烈反应。威妮弗雷德强调说:“你的为人,你所做的思考,你的感受和所做之事,你的喜好——恰是你所关注事物的概括。”既然你的世界是你所关注事物的产物,那么在全身心投入深度工作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认为你的世界是具有非凡意义和重要性的。时间就那么多,专注于工作,排除那些让人不愉快的无意义的事情,幸福感会更强烈。而靠做肤浅事务度过的一天是令人沮丧的。

选择挑战目标

米哈里调查发现,更多的心流出现在工作(54%)中,而不是休闲(18%)中,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快乐的秘诀在于工作与爱。”他讲述了一个工人将无聊工作变成有趣挑战的故事。里柯·麦德林在一条装配线上工作,每完成一个单元规定的时间是43 秒,每个工作日约需重复600 次。大多数人很快就厌倦了,但里柯却觉得很愉快。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一名奥运选手差不多,努力训练自己,创造装配线上的新纪录。经过5 年的努力,他最好的成绩是28 秒就装配完一个单元。里柯说:“以最快速度工作会产生一种快感,这比什么都好,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他深知,很快就会达到不能在同样工作上求进步的极限,所以每周固定抽两个晚上去进修电子学的课程,拿到文凭后打算找一份更复杂的工作。

米哈里指出,通过工作提升生活品质,首先要自主选择目标,创造价值,让工作更有意义。超市职员多花点心思在顾客身上,留意他们喜欢什么产品;医生多注意病人的整体健康,而非局限于特定的病症;新闻记者撰文时,同时重视一下文章的真实性。如果能给自己设定一个超出本职工作的额外小目标,使工作表现的价值得以提高,那么自己也能从中获得更大的价值感。与人们普遍认为的设法减少工作量相反,为自己添加工作量,需要集中注意力,投入更多精力,留心工作细节,产生心流。调整任务难度,把大目标拆解成几个自己能控制、能自我反馈的小目标,就不会觉得压力太大有难度了。

其次要改进工作流程,把无聊的事情变成有趣的挑战,使它尽可能接近心流状态。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肿瘤生物学家乔治·克莱因酷爱研究和工作,最痛恨两件事:一是在机场候机,由于要频繁参加国际会议,不得不经常如此;二是撰写计划书,向政府有关单位申请资助。他认为此类事情无聊透顶,损耗精力,影响工作,但又不得不做。乔治灵机一动,把这两件事情合并在一起做,一边候机一边撰写计划书。他准备质量上乘的口袋型录音机,在候机或缓慢通关时口述提案。由于将被动转化为主动,把工作变成一种游戏,因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休闲时缺少挑战的目标,没有精力投入,与工作时候相比很少出现心流体验,变得乏味无趣。的确,我们在休闲的时候不愿意费神动脑筋,更想放松,读读休闲读物,坐在沙发上发呆或看看电视。放松并非坏事,但一旦放松成为休闲的主要模式,形成习惯,将会大大降低生活体验。

即便是在休闲的时候,生活质量的提升还是有很大空间,通过主动式休闲能够获得心流体验。20世纪初,匈牙利心理分析师桑德尔·费伦茨注意到,抑郁症患者在周末病情恶化的概率远远高于工作日。因为这两天无事可干,与人交流少,注意力涣散,结果就会胡思乱想,徒增烦恼。

改善休闲时生活品质的关键在于规划,找到能够帮你获得心流体验的活动,开发一些能够让你沉浸其中的爱好,增加这部分活动的时间。例如让自己成为一个烹饪高手,尝试做一些与众不同的菜肴或甜点,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度过美好时光。再如利用业余时间摆弄花草,美化环境。只要有一些难度和挑战的喜好,就能开发潜能,在休闲时间出现心流体验。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猜你喜欢
心流哈里注意力
基于心流PAT模型的界面设计策略研究
心流理论下公共健身服务设施设计评估研究
跃入心流
基于心流理论的儿童画板设计
让注意力“飞”回来
你已经拿到了
哈里·吉尔斯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哈里的新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