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王澍建筑设计研究

2023-06-22 14:47纪伟东李家鹏吴新鹏
艺术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王澍建筑设计

纪伟东 李家鹏 吴新鹏

摘要:文章分析我国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建筑自己生长于土地”的因地制宜思想、传统江南造园理念指导下的空间塑造方法、乡土地域思想指导下的不受现代建筑形式规范制约的建筑立面设计以及根植地域环境和气候的绿色思想四个方面,并结合具体设计案例,如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与环境的融合、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空间营造、宁波美术馆立面改造设计以及水岸山居对气候的回应设计,探究其如何赋予建筑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发现王澍坚持践行重返自然道路的设计哲学思想,打破固化思维,在设计中加入对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即在保障建筑功能性与开放性的同时注重本土环境界限感、注重对环境的回应及注重以建构方式体现地方特色。以此形成的建筑不是王澍表现个人欲望的产物,而是基于其对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理解形成的具有传统人文风骨的诗性建筑,是既满足使用需求又体现本土艺术性的建筑,可深刻启发当代建筑师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批判性地域主义;王澍;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5-0-03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在无场所精神影响下,建筑的地域差异正在逐渐消失。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设计逐渐忽视原有的地域性文化传统,盲目的建造使各城市不断涌現出相似的建筑,让曾经可呈现地域差异的城市变得同质化。

文化的传播不受地域限制,但应先立足本土文化,而后与外来文化合理融合。但新世纪以来,部分国外知名建筑师在我国设计的新建筑不断引起争议,甚至出现了“当今中国已变成外国先锋建筑师试验田”的论调。著名建筑理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就表示,以雷姆·库哈斯的央视新总部大楼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建筑在材料使用上“肆无忌惮和丧失理性”,其目的只是“创造一种惊人的奇观效果”[1]。从当代建筑角度来看,这本质上是中华传统文化在西方现代文化冲击下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基于此,本文以王澍建筑设计作品为例,从本土化发展的角度反思我国当代建筑,尝试根植地域文化解析批判性地域主义精神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展现出来。

1 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1 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概述

不同于地域主义、地方主义,批判性地域主义在继承与发展地域文化的同时兼顾时代批判与创新。批判性地域主义反对过度现代化,但并没有将地域性和现代化当作完全对立的两面,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我推进。可以说,批判性地域主义不是一味复古,而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时代与地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2]。

1.2 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批判性地域主义观点的提出可以上溯至希腊时期的建筑全球化。在这一时期,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将罗马式建筑与其他地区的建筑进行对比,提出了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导致建筑风格不尽相同的观点[3]。20世纪20年代,随着现代建筑的推广,对工业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导致缺乏个性的现代建筑泛滥,这些新建筑与地域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千篇一律的建造导致城市形态的单一。此时,美国社会学家芒福德尝试在其研究中重构地域主义概念,他主张从地域主义理论的本源深思,以消除本土建筑与现代化的绝对对立;1981年希腊建筑批评家楚尼斯的文章《网络与路径》是芒福德思想的延续,他重新定义了批判性地域主义概念,因此被誉为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创始人;1983年,对该理论的研究达到高峰,建筑学者正式将批判性地域主义作为一种明晰的理论加以研究[4]。

如今,在逐渐发掘出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独到之处后,越来越多建筑师开始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建造思考,在建筑空间与形式的塑造中,不盲目追随新型技法,而是更多使用地域化建造方式。

1.3 我国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20世纪末,吴良镛受到好友楚尼斯启发,开创性地提出“广义建筑学”理论,该理论体现了他对批判性地域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为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但之后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发展逐渐走入误区,一些建筑师死守理论框架,一味追求古典建筑形式,忽视对当下真实地域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关注,强行满足形式而不加改良,产生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地域建筑。

当前,在抵制现代建筑同质化趋势的同时,加深对批判性地域主义中本土设计理念的理解是发展的重中之重。王澍的建筑设计充分表现了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注重场所领域感、注重回应环境及以建构方式体现地方特色等特点,对形成当代中国特有的批判性地域主义设计理论体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 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王澍建筑设计研究

2.1 因地制宜的独特性

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认为,建筑基于因地制宜的发展而产生独特性,形成建筑与环境融合的独特魅力,建筑设计应结合自然条件、运用地方传统材料,同时注重回应地形,尤其是基地上的特殊情况。这种手法一旦离开了建筑所在范围,便不再具有效果,因此这种根植于本土的建筑风格会给人亲切温馨之感。这也是批判性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在设计手法上的本质区别。

以王澍早期代表性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为例,其设计灵感源于苏州传统造园思想,整座建筑处于山水之间。图书馆位于翠微湖畔,北靠青山,南临水塘,建筑的一半体量潜在水下,北侧只露出三层建筑中的两层,远观图书馆与周边环境融合如同水墨画(见图1)。

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小见大的构思,石、水、树、融于水中的建筑实体及倒影巧妙展现了园林要素,体现出景与物的和谐共生。此外,主体建筑以南北方向为轴线,符合苏州地区夏季风主导风向,强化了建筑自然通风。总体来说,这是一座独立于自然又与山水完美相融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强调因地制宜,同时抓住区域气候特征。

宁波五散房是王澍又一体现建筑与自然差异但同时两者和谐共存的建筑群。五座建筑中有三座毗邻湖面,建筑都为主体一层、局部二层,体量适中,与所处环境比例和谐。曲折的形式与合院空间的置入进一步拉近建筑与旁边丘陵地貌的距离,加上与传统构建达到1∶1尺度的材料与构造,整体建筑群宛如从具有历史气息的基地中生长出来一般。

2.2 空间感知的真实性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建筑设计逐渐转变为意象生产,偏向视觉化与平面化表达,通过视觉强制传递给大众,而缺乏空间体验过程。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希望回归使用者本身的空间感知,主张重新找回使用者的空间触觉体验,强调可触性与可视性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最能彰显王澍对空间感知理解的设计作品,“造园”一词始终贯穿于象山校区的建造过程。设计以建筑围合山体风景,区别于现代主义建筑环境完全包围空间的做法,象山校区的建筑空间既围合环境,又存在于环境中,空间的起承转合具有质朴感。放眼望去,建筑随山体起伏,具有鲜明的宋代山水画气息(见图2)。

空间塑造方面,通过围合建筑形成院落,这些院落的朝向、尺度与开放程度各不相同,营造出中国江南园林意境,让使用者体验到远离喧嚣的自然人居环境。建筑单体设计同样强调人对空间感知的真实性,实验楼内部窄院三面围合,剩下一面深入荷花塘内,多层次的空间序列营造出清幽之感,这是王澍加入自身对空间的理解后,实现的传统空间要素传承。立面设计采用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材料,如合院中的立面材质是清一色的木板,这种与传统木格栅形制、质感都相近的木材体现出与现代建筑立面完全不同的尺度和比例,在展现传统地域材质的同时,巧妙化解了大体量建筑的压抑,给人以唐代建筑的轻盈感。

2.3 立面形式的樸素性

批判性地域主义偏向用真实材料建造,表现出对后现代建筑符号化立面造型的批判,摒弃人为的造型简化和与地域不符的布景式装饰,以真实的建造方式构建建筑立面。

宁波美术馆是王澍的改建项目,它坐落于甬江西畔,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宁波市的地标建筑——航运楼。王澍认为,“当一个建筑破败时,才能显现它的本源”,就像在破败的航运楼中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匆匆的脚步声。为了保护凝结城市记忆的重要空间,改造历时四年才完成,美术馆的内部空间结构维持原样,只修缮重构外立面。

改造后的美术馆仿佛一艘静静泊在江口的船,诉说着过往。美术馆立面下半部分为青砖砌基座,基座洞窟中放置佛教石雕,隐喻着对曾经神秘、浪漫年代的向往。立面主体形式为拼贴表皮,材料使用八米的杉木板,外部整齐排列的钢材围绕建筑主体,显得典雅质朴,但当同时打开一百零八块杉木门板,光芒照进馆内时,效果又十分震撼。王澍在立面改造中对传统形式与材料的批判性继承运用,让人联想到古典建筑格局,使建筑仿佛又回到原来的时空之中。

宁波博物馆是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作品,设计充分体现建筑本土化。共五层的建筑,下三层为基础,承载着上部分散的单体空间,突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多重性与复杂性,设计灵感融合宁波文化风貌与地域特征,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场所文脉精神。建筑外墙由瓦爿墙和竖条毛竹清水混凝土剪力墙构成,其中瓦爿墙是由八十多种旧砖瓦、瓷片等材料混合砌筑的外墙,材料均来自拆迁的宁波老城,拥有悠久历史,是岁月的见证(见图3)。综合了江南水乡特点与宁波传统民居特色的宁波博物馆建筑立面,通过旧工艺体现新概念,将过往历史文化完整呈现,使人们通过博物馆立面找回对宁波古城的记忆。

2.4 区域气候的差异性

批判性地域主义强调区域的气候差异,认为应正视基地外在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光照因素,生成相应的设计方法以回应基地环境。例如,多雨潮湿的气候下生成的高脚楼,寒冷多雪的气候下较多采用的厚重外墙与坡屋顶,这与绿色建筑设计思想高度重合,都对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这种强调气候差异的绿色思想始终贯穿于王澍建筑设计中。在材料层面,使用木、竹、砖、瓦等传统材料结合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材料,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而这些材料已历经时间考验被证明适合当地建造,因此可以在保证建筑坚固美观的同时实现环保节能;在构造层面,更多体现本土特色而非现代感,如建筑立面多不加任何修饰,避免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在空间层面,王澍的建筑空间是融于环境的,内部复杂而有序。以作品“水岸山居”为例,从外观来看,其像一座经过参数化设计的夯土建筑,但内部空间曲折迂回,这源于江浙本土江南园林的蜿蜒分散式建筑空间,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使用者的舒适度,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结语

纵观我国当代建筑设计变化,飞速发展使建设的经济性与高效性成为建筑活动的首要目标,诸多传统建造方式特有的意趣逐渐淹没在时代洪流中,但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始终具有强大生命力。本文通过对王澍建筑设计典型案例的分析,对王澍建筑设计作品的设计理念、空间塑造、立面构成、绿色思想及其中体现的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进行研究,可将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通过解读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相关概念,找到其与王澍设计理念的耦合之处;二是从空间与立面角度分析王澍建筑设计中自然与空间相互融合及本土化传统立面的设计方法;三是从地域性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相互转译的角度,阐述王澍建筑设计中对传统造园思想的回应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以此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王澍的建筑设计作品传递出的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以尊重场地传统肌理、注重场所精神表达为指导,在特定的地域中创造符合当代美学的建筑,其建筑不仅可以满足使用功能,还是承载着历史传统文化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 周浩,沈康,叶敏.基于现象学理论分析批判性地域主义观和建构文化:以建筑理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敦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3):170-172.

[2] 李正阳.论批判性地域主义设计实践中的场所精神建构[J].新美域,2022(11):85-87.

[3] 青锋.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谈到的建筑起源[J].建筑史学刊,2021,2(4):173.

[4] 马凤华.全球化背景下批判性地域主义解读[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83-84.

[5] 金吾伦.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及其方法论[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4(1):221-227.

作者简介:纪伟东(1967—),男,山东青岛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绿色建筑、钢结构建筑体系。

李家鹏(1997—),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绿色建筑技术与设计。

吴新鹏(1997—),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绿色建筑技术与设计。

猜你喜欢
王澍建筑设计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狂妄与谦恭
建筑设计的困惑
王澍的临古手段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