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街道景观设计探究

2023-06-22 15:46李映彤谢稚雅
艺术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李映彤 谢稚雅

摘要:近年来颁布的儿童保护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以及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传达了社会对儿童健康成长需求的重视。而街道是连接城市不同板块的强力胶,是展示城市风貌最直接的媒介,诸多学者均在研究中得出了街道空间的完善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结论。通过改进街道空间设计的不足、呼唤社会参与、培养儿童自然观等方式,可建立一座有温度的儿童友好型城市。文章旨在探究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对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街道景观;环境心理学;儿童友好型城市;第四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3-0-03

1 街道景观设计与儿童友好型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

1.1 街道景观设计

阿兰·B.雅各布斯在《伟大的街道》中这样描述:“街道的功用不仅仅是让人们能够方便地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街道是组成公共领域的最主要因素,其他任何城市空间都望尘莫及。”[1]

1.1.1 街道的诞生

我国在新石器晚期便出现了“道”这一概念,之后伴随着历朝历代城镇的发展,街道逐渐形成。但此阶段的“道”以交通性为主,起到连接坊与坊的通道功能性作用。唐宋时期,著名的坊市体制解体,新的街市制度建立,这种转折标志着“街道”这一概念的变化。唐代末期鼓励和支持商业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空前繁盛,对街道的进化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街道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而非曾经具有单一交通性的有“道”无“街”。

追溯到《周礼·考工记》中,“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2]。在朝代的更替中,街道贸易、民间表演、夜市、特色集会等都出现在街道这一载体功能中,政治、经济、文化的改变推动着街道形式的变化。而街坊也在明清之际演变为非闭合式的多功能线性街区,使居住区成为街道主要中心。之后,在晚清民国时期,街道再次被打破重组。这时街道的线性更为清晰,且街道功能的文化层次被深入利用。过往的临街固定化的商贩贸易因战争更多地变为流动交易,街边店铺、空旷广场等被用来作为宣传新思想、鼓动新势力的空间。

1.1.2 街道景观设计的内涵

城市街道是区域发展的缩影。每一次历史的变革中,街道总是会发挥其权力符号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经济繁荣,国家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受到重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重点关注,城市发展建設也有了质的飞跃。街道是一个城市空间中公共面积占比最大、分布最广的因子,是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的代表。

街道被喻为城市的血脉,连接着不同的“器官”,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因子,属于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街道的形式越发多样化,不仅可以承载车辆和行人,还出现了为缓解交通压力而设置的轻轨道,交通层面的街道形式越来越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街道景观的形式也丰富多元起来。同时,街道不仅代表着城市形象,更是城市文化的一种延续。有精神内核的设计、建设才有感染力,否则只是冰冷的机器、单一功能的使用,失去了对人性化设计的关注[3]。可以说,街道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

1.2 儿童友好型城市

近年来颁布的儿童保护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以及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表明了国家要更好地保障儿童权利的态度,并且明确提出要重视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随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创建目标与策略措施》作为国家政策一经颁布,深圳、上海、长沙等城市都开始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

通过尊重儿童的权利,听取儿童的意见,结合儿童的需求,设计出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城市空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具体内容,分为文化友好、服务友好以及空间友好三个方面。其中,文化友好重在尊重儿童权利的行使、采纳儿童意见、重视儿童需求等;服务友好则强调社会为儿童提供有保障的服务,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社会大环境;空间友好则是在物质维度上最直观的体现,为儿童寻求最优的成长环境,打造安全、健康的空间环境。

2 街道景观设计与儿童发展的联系

在城市建设与儿童成长之间,有一条暗线将两者联系起来。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中,空间友好体现在街道、学校、医院、公园广场等孩童日常接触的场所。其中街道在孩童的成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构建了生活的基础,而且在心理上对幼儿成长有很大影响。孩童除了在校园或者某个特定功能的区域活动外,还需要一个非限定性的户外场所去社交,在实践中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最适合的场所非街道莫属[4]。

在学者普莱尔的结论中,除遗传因素之外,另一个影响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就是环境因素。儿童除了在固定的环境中活动外,开放空间的活动探索也是儿童群体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美国著名作家简·雅各布斯提出良好的邻里关系的存在对街道的安全有促进作用,街道可以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为儿童提供“安全眼”,减少对儿童出行安全的担忧。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儿童安全提供了保障,亦可以锻炼孩童的社交能力。

儿童的身体发育无法与成年人相比。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曾在密执安大学做过一项实验,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在深层次由态度、价值观决定,但初期的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关系。因此,街道建设对儿童的身心成长有重要影响。在了解清楚儿童的空间尺度需求之后,再由坐高考虑到休憩空间的设计构建、由步幅大小限制儿童的践踏草坪行为、由臂长规范植物分支的高度,以避免儿童活动时误伤自己。在设计儿童娱乐空间时,应充分考虑到成人(看护人)与儿童之间的距离。项目组多次测量发现,成人步幅约为65 cm,3秒可步行距离大约为3.9 m。

为了便于成人对儿童的突发状况及时作出反应,区域内看护区的座椅距离儿童娱乐设施不得超过4 m。

同时,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的研究表明,多接触户外绿色环境会对人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例如记忆力与注意力会得到增强。并且,科学家们认为轻度噪声与低压焦虑下的人群,以及较多参加体育、社交等活动的人群,高智商的可能性更大。《美国科学院院报》的一项关于城市绿化面积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在绿化环境差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患上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比家附近绿化程度高的儿童高55%。因此,街道景观的优化设计对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综合来说,街道空间的完善能够促进儿童生理发展,增强运动中的体格能力与思维能力;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社会性活动能够帮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学习状态;增强儿童的交际能力,培养儿童的情商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5]。

3 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空间的设想

3.1 自然元素的融入

街道是儿童在社会中除特定区域外接触自然与绿色的最好场所。在街道空间景观实际中,要注意植物的搭配。植物高度的搭配要考虑儿童在不同年龄段都有其阶段适应尺度,否则容易造成儿童视线盲区,形成危险的多发地。并且,自然元素的合理运用可以减轻儿童对新场所的焦虑。美国科学院研究表明,绿色元素会减轻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6]。同时,儿童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具有一定的排他性,7~12岁的儿童更倾向于与同龄人交流,歧视知觉的产生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预防潜在的儿童霸凌,对不同年龄段的交流活动,可以用植物作为媒介去分割区域。在设计中,应当注意植物的选择,尤其是避免选择含有刺激性、含毒性、伤害性等的植物。

3.2 提升街道空间的安全性

美国学者雅各布斯研究表明,儿童户外活动的独立性是城市友好程度的重要体现。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的安全设计要从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据调查,儿童出行具有季节性与时间性,缺乏独立活动的空间(非校园等)[7]。老旧设施待完善,破败的环境与落后低效的治安管辖往往平行,居住在此发生的犯罪率也比其他空间要高许多。因此,应及时更新社区街道的基础设施,增强人们的心理安全感。儿童活动具有不规律性,且交通状况复杂,建议做好分流提醒,例如可以利用鲜艳的颜色图案作为提醒,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许多休憩广场过于空旷,夜晚照明不佳,容易滋生犯罪行为。因此应在设计上少采用闭合性的设计手法,不用高大构置物围合周边,以免影响人们的视线。

3.3 “儿童业态”环境的营造

不仅要着力打造专门针对成人的商业街道,儿童或以家庭为目标人群的街区设计也值得重视。如今,家庭消费已成为主要消费模式,发展“儿童业态”对吸引家庭消费至关重要,可以称为儿童业态的“虹吸效应”。并且,发展儿童业态应该关注儿童的需求与习惯。儿童的一大活动特征是具有时间性与季节性,因此对商业空间的街道设计,半开敞空间的利用效率最高。总体空间布局要灵活,应注重趣味性和多样化。同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向》中认为,儿童通常运用直觉感官和已有的经验对新的环境产生认知。可以利用颜色对环境心理的调节作用,多使用纯度高的色彩,给儿童带来直观的视觉印象和愉悦的心理感受。针对儿童活动的不确定性,在道路的铺装、植物的种植上应尽量采用對儿童伤害较小的软质材料和无毒害耐触摸的生命力强的植物。

3.4 趣味多元空间的打造

第四环境这一概念是由凡·弗利特提出的。简单来说,第四环境概括了街道、商店、广场等与儿童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场所,并由此得出儿童需要安全且完整的街道景观设计。可充分利用第四空间的作用,有效利用社会监督,形成“街道眼”。通过良好的邻里关系建立密切的社会人际网络,充分发挥街道的社会监督作用,筑牢儿童安全与街道、建筑的关系。

儿童在户外活动的行为可以简化提炼为探索、体会、发掘、结果。儿童好奇心强、爱模仿、喜欢攀爬和触摸,容易被高纯度亮色吸引,且易被趣味多彩的空间吸引。同时,要注意儿童活动空间的尺度和可达性,不同形式的空间可以培养儿童的不同能力——充满绿色的环境,能够培养儿童学习自然的能力;饱含科技感的环境,能够激发儿童对科技的向往;团队活动氛围感十足的环境,能够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瓦隆曾提出“眷恋家长是儿童发展个性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减少完全封闭的儿童活动区,既可以满足儿童眷恋家长、渴望得到家长认可的心理需求,又可以满足儿童探索未知的心理需求。例如,娄永琪在NICE 2035设计中,将儿童娱乐设施镶嵌在街边人行道上,既打破了儿童活动区死板且封闭的无趣性,又满足了儿童在活动中对家长的眷恋心理[8]。

3.5 尊重儿童的声音

在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要从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儿童的权利。对此,要推行建设中的“儿童参与”,保障儿童权益。参与是儿童的基本权益,能够促进儿童个体能力、认知能力和工作能力发展。在街道空间中,可以设置儿童意见回访展板,举办认知地图手绘比赛沿街展览,如武汉天河机场对儿童作品的沿电梯展览等。除此之外,对残弱儿童,要给予同等的尊重,根据其不同需求采取相应措施,使其产生与其他儿童一样的幸福感、愉悦感。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的整体儿童友好关系街道,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安全、趣味十足的成长环境。

4 结语

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空间的建设,核心是打造听取儿童意见、满足儿童需求、确保儿童安全、促进儿童成长的生活学习友好型空间。街道连接起城市,儿童承载着未来。目前国内外持续关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着力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本文对街道现存的安全性差、老旧街道设施待换、儿童的独立活动性差、绿化景观功能薄弱、针对儿童心理特征设计的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进行探究。以儿童心理研究为依据,结合街道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通过活动空间的趣味性提升、景观形式与功能性的更新、对安全问题的再思考、社会整体资源的助力等方面,提升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空间建设水平。与此同时,在建设中,应积极推行“儿童决策”,多了解儿童的需求,尊重残弱儿童的权利,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的整体儿童友好关系街道,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安全、有趣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 简·雅各布斯,金衡山.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J].博览群书,2020(10):35.

[2] 唐克扬.公共街道的历史起源[J].时代建筑,2017(6):38-41.

[3] 陶涛.关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1):172-173.

[4] 姚瑶,申世广.基于儿童行为特性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14):138-141.

[5] 张建萍,文佳慧,胡娥.教育理念下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2(8):89-90.

[6] 张华清,刘洵锐,段燕英.室内外空气污染与儿童心理健康关联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21,42(11):1318-1321.

[7] 张渡也.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19.

[8] 娄永琪.设计,永远在路上![J].设计,2019,32(4):76-78.

作者简介:李映彤(1969—),男,上海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谢稚雅(1999—),女,湖北荆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环境心理学
浅谈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
环境心理学在居住区中的铺装设计研究
基于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对环境心理学的运用探析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
环境心理学对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环境心理学在主题公园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