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文化对外传播

2023-06-23 21:51王会珍
文化产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沂蒙临沂受众

王会珍

当前,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沂蒙文化的对外传播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转变传播理念,进一步明晰传播目的。现从沂蒙文化的内涵、传播形式和受众等方面深入探讨沂蒙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并从沂蒙文化的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沂蒙文化对外传播新路径。

沂蒙地区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有丰厚的古文化内涵,同时又是闻名全国的革命根据地,孕育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沂蒙地区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自然文化多彩多样,历史文化绵延悠长,革命文化感人肺腑,现代文化生机蓬勃,沂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各国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加速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沂蒙地区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需求,顺应临沂商城国际化的趋势,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不断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对此,如何弘扬沂蒙精神,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成为一项紧迫的研究课题。

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现状

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负责沂蒙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推广

当前国内有中国沂蒙文化研究会、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临沂文化研究所、临沂大学沂蒙文化研究院等多个专门的沂蒙文化研究机构,对沂蒙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临沂大学是临沂市的一所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自始至终注重发挥高等院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职能,注重传承并弘扬沂蒙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入挖掘沂蒙地区浓厚的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深刻价值和现实意义,将沂蒙文化融入校歌、校训、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教学中,在不断推动国际化办学的进程中弘扬并传播沂蒙文化。

举办国内外红色旅游交流活动,使沂蒙文化远播海外

临沂市借助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项目。沂蒙革命老区曾经是闻名全国的抗日根据地和山东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这里保留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工作、战斗的痕迹。临沂地区的革命遗址和革命遗迹数量众多,分布比较密集,影响十分广泛。2017年9月,临沂市在与15个省市的竞争中胜出,成功成为2018年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的举办地。“推动中俄旅游合作交流,加快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是2018年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的主题,该系列活动于2018年11月19日至24日在临沂举办,临沂这座红色旅游城市进一步走进国际视野。活动进一步宣传了临沂地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红色旅游发展成果,提升了临沂市的红色旅游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和城市形象,扩大了临沂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通过文艺精品铸造城市品牌,弘扬沂蒙文化

临沂书圣文化节创办于2003年,迄今为止已举办18届。2006年第四届书圣文化节开幕式上表演的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以抒情的方式演绎了全新的沂蒙印象。该节目为大型实景演出,曾参加中印文化交流,并获荷花奖特别奖。2007年,临沂市精心打造了大型新编柳琴历史剧《王祥卧鱼》,该剧于2008年代表山东参加了“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电影《沂蒙六姐妹》深刻反映了沂蒙人民在战争中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并以《战争中的女人》为片名发行了海外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华人社区电影周首映,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此外,临沂市的优秀出版作品也进一步宣传了临沂这座城市和底蕴深厚的沂蒙文化,临沂市城市形象宣传片、《水之城商之都文之邦》(邮票上的临沂)、《穿越三千年历史古城——临沂》、《家风》系列纪录片、《临沂传统文化系列丛书》获得2018年第十二届山东省对外传播奖。

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转变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理念

在当今时代,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联系日趋紧密,时代特征愈发明显,相似且较难分辨的概念不断涌现,比如公众外交、公共外交、对外宣传、对外传播等。只有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时代脉搏,进一步转变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理念,才能全方位把握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权”。

“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两个概念并不等同,它们的传播主体、传播立场、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都不同。从传播主体来看,“对外宣传”活动的举办方一般是官方或某个组织,而“对外传播”的主体范畴要大很多,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或机构;在传播立场方面,“对外宣传”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政策性和针对性,是官方立场或国家意志的表达,但“对外传播”的传播立场是客观的、中立的、自由的;从传播内容来看,“对外宣传”往往为官方态度代言,而“对外传播”则对事物进行较为真实、客观的记录和传播;在传播方式方面,“对外宣传”并不区分受众,单向性特征明显,其主要传播工具为大众传媒,“对外传播”注重信息的“接受者”,受众有选择,传播的针对性强,重视双向互动;在传播效果方面,相较于“对外宣传”,“对外傳播”更灵活,内容更丰富,传播的实效性更强,传播效果更好。

基于“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两个传播理念存在的本质区别,沂蒙文化的对外传播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顺应国际传媒大环境,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一步更新对外传播理念,实现沂蒙文化由“对外宣传”到“对外传播”的转变,这也是沂蒙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明晰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

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扩大沂蒙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沂蒙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建构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在革命时期诞生的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不断弘扬和传播。基于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格局,沂蒙文化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把握“话语权”。二是要增强沂蒙文化的生命力。在有效传播沂蒙文化的同时,可以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只有与其他类型文化进行接触、碰撞和融合,沂蒙文化才能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不断增强生命力,最终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转型,并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主动权。三是要进一步提升临沂地区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文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影响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沂蒙文化要实现跨区域、跨国家传播,应对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顺应国际潮流的大趋势,融入“全球化”的浪潮。

遵循沂蒙文化内涵的层次性,注重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充分考虑多元化的受众因素

1.内涵的层次性

沂蒙文化博大精深,主要可以划分为自然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等多个层面。立足于沂蒙文化内涵丰富、层次多样的现状,可以把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分成不同的层级,包括“人物—历史”“民俗—高雅”“现实—历史”“表象—内涵”等多个模块,将每个模块进行对比传播。在沂蒙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要区分板块、层级、内容和对象,并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性和受众的接受度。

2.传播形式的多样性

翻译在传统的沂蒙文化对外传播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抽象的文字传播只能满足国外部分高素质人员和科研人员工作或研究的需要,对普通民众而言则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可以利用图形和图像来跨越文字和语言的障碍。图形和图像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可以更生动地还原抽象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进一步吸引受众关注传播内容。图形和图像非常生动形象,可以改变受众的阅读习惯,将主动阅读变为被动接受。图形图像在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沂蒙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形图像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沂蒙地区特色鲜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历史遗迹、传统美食、发展成就及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精彩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可以演绎成用图像解读的历史图景和现实传奇故事。在新媒体传播工具和手段的帮助下,沂蒙文化一定能实现传承和创新发展,并远播海外。

3.受众的多元化

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不同特点,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文化信息的接受习惯和接受程度方面。地缘位置、文化差异、政治倾向、社会阶层、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人种、宗教信仰等会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文化趣味、文化素养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并正视这些差异,采取对象国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外传播沂蒙文化时必须要搞清楚目标受众,充分考虑文化传播对象国受众的文化背景以及与我们的文化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信息传播。面对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受众,沂蒙文化对外传播必须根据受众的文化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文化需求和接受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并通过图形图像这一媒介,将沂蒙文化直观、生动地传播出去,这也是当今时代发展背景下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策略。

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

传播主體:由政府和社团为主体逐步转变为官方与民间协同共进

沂蒙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临沂市政府非常重视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依托当地积淀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打造精品文化项目,树立沂蒙文化品牌,创设红色文化产业品牌。此外,社会团体在沂蒙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中也起着重大作用。比如在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社会团体在政府号召和政策引导下,对各类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二级传播。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大众传播、全民传播已经成为常态,面对复杂多元的传播环境,单一的传播主体已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国外受众对信息多样化的需求,应扩大传播主体范围,不同组织、机构、团体或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主体。沂蒙文化的对外传播不能只依靠政府和社会团体,要积极发挥民众的力量,不断加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交流活动,通过不同的对外传播渠道,全方位传播沂蒙文化。在对外传播沂蒙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不同机构以及个人的不同作用,协调一致,向世界全面展示沂蒙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播客体:要充分考虑国外受众,贴近海外市场,传播要有针对性

沂蒙文化对外传播一定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充分重视对受众的调研,提高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针对性。进行受众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受众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接受心理,从而因地制宜地开展传播工作。沂蒙文化不但要“走出去”,而且要“走进去”。沂蒙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是单向的灌输式传播,而是双向、互动的跨文化交流。沂蒙文化对外传播要从受众角度出发,确定合适的传播内容,选择有效的传播策略,有的放矢地提高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实效性。

传播内容:要选取具有较强临沂地域特色的传播内容

沂蒙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在进行对外传播时很难面面俱到。沂蒙地区独特的红色文化是对外传播的重点,而沂蒙红色文化中具有独特人文地域特点的精神文化是传播的主要内容。当前,随着临沂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临沂逐步成为国内商贸物流中心城市,通过临沂现代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使世界进一步了解发展中的中国和发展中的临沂。

传播方式:要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的方式

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在一定阶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现如今,社会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新技术不断大规模投入使用,移动网络、移动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的广泛应用使文化的互动传播越来越便捷和迅速。新媒体赋予了沂蒙文化新的广阔领域去发展和挖掘自己的潜力。传统媒体(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为代表)要与新兴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全媒体平台”的文化传播。在全媒体语境下,要借助全媒体的传播形式与多元媒介,为沂蒙文化的进一步传播赋能,提升沂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力与生命力。互联网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典型特点,目前“对内”与“对外”文化传播出现了互相融合的趋势。“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内容”的诞生,表明了“微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方式不断显示着它的重要性。在沂蒙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作用,关注民间人士,尤其要充分重视高素质阶层人士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借助其对外交流中的“国际资源”,不断探索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新路径。

本文系2022年度临沂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级俄语2”(209/52223039);山东省教育厅青科创新团队“多语种语言文化翻译与研究”(2019RWC004)的阶段成果,同时得到临沂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与翻译团队”经费资助。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沂蒙临沂受众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逾100克拉的“巨钻”临沂出了5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