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别害怕,无缝隙护理来帮忙

2023-06-25 13:06丁丽娟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缝隙冠心病用药

丁丽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一类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诱发的缺血性心脏病,据报道,其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这里,我们重点介绍无缝隙护理方法。

冠心病是心血管科常见疾病,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近年来患病率、死亡率持续增长,怎样有效预防冠心病、抑制病情恶化是目前临床工作研究的重点。无缝隙护理模式则是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舒适、全程的护理服务,涉及生活、治疗等各个方面,积极迎合患者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这里,重点介绍冠心病患者无缝隙护理方法。

流行病学如何

据报道,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的一个重要诱因。在全球死亡的总人数中,因为心血管疾病引起死亡所占比例为1/3,并且在10年内,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位居首位。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且发病的年龄呈现出日趋年轻化的趋势。因为冠心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再入院率以及死亡率,对患者本人、所在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怎样开展无缝隙护理方法

1.建立无缝隙医护小组

将科室护士分为各无缝隙医护小组,每一小组中评选出1名责任组长,1名高级责任护士及3名责任护士,分别作为第一负责人、第二负责人及第三负责人。小组成员积极协同医生,共同照顾患者。同时,将小组成员资料进行主动、真实公示,便于家属与患者及时提出建议。

2.无缝隙排班

尽量做到每天24h负责患者及在岗8h,护士长最好提前一周安排好班次。必要情况下,可增加医护人员人数,如节假日时段。也可采取连班的方式,做到随时照顾患者。同时,基于护士工作能力、年限合理编排班次,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也使得医护人员获得充分的休息。

3.无缝隙专科护理

(1)入院评估

入院后,责任护士基于患者具体病情、临床表现、病史等情况,评价其心理现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制定针对性、可操作的护理干预计划,采用责任制护理表格,对患者信息进行如实、全面登记。同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检验结果变化进行掌握,一旦发现异常迅速告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处理。

(2)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可以反复告知患者冠心病临床治疗的关键、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常见冠心病药物基础知识,包括各种冠心病药物起效时间、正确用法、使用疗程、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等。结合患者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用药指导,即根据其年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等采取不同的用药指导方式。例如:针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由于他们理解能力较强,重点普及冠心病药物的基础知识即可;而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文化程度偏低、理解能力较弱,再加上记忆力下降,重点关注他们的用药情况,避免患者出现拒服、漏服、停止用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等行为;同时,定期监测患者相关指标,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医师,以便及时调整用药的方案。

(3)心理护理

在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高度重视对其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同时结合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程度针对性制定心理干预计划。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时,护理人员可以经沟通的方式把握患者心理现状,然后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如果发现明显伴有不同情绪的患者,可以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跟患者多交谈,引导他们发泄情绪。也可以提醒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观看电视、听音乐等自己喜欢的事情消磨时间,使患者机体处于放松的状态,从而避免过多关注病情,引起不良情绪加重。另外,可采用心理暗示法。针对情绪暴躁的患者,护士需要耐心给予患者宽慰,耐心劝导患者,告知患者病情与情绪之间的相关性,借助心理暗示等手段,鼓励患者掌握自我控制情绪的技巧。

(4)健康教育

在健康教育之前,由护理人员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日常运动、饮食、爱好等等,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展开评估,了解其健康需求,然后确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与内容。其中,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有面对面指导、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开展健康讲座、成立自我管理小组监督等。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冠心病基础知识,如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常见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危害;二是,当前治疗冠心病有哪些药物,药物的主要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等;三是,冠心病日常生活中如何康复,在饮食、生活、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等。

(5)饮食指导

对冠心病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其的饮食护理。提醒患者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每日摄入的食盐总量应小于6g,摄入的胆固醇应小于300mg,多食用粗纤维食物,维持大便的畅通。告诫患者不可食用盐分过高或者油腻的食物,可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蔬果,从而确保每日摄入的维生素充足。同时,告知患者每日饮水的重要性,提醒患者多饮水,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

(6)运动指导

为了促进冠心病患者康复,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若身体条件允许便可以适当参与运动,即结合患者的运动习惯与喜好,推荐有氧运动。常见的运动方式有慢跑、有氧健身操、太极拳、心肺运动脚踏功率车等。应用储备心率法对运动强度进行控制,即在患者静息状态的心率水平上提升20~30次/分钟,结合患者身体现状对心率进行调整。运动时间要确定,在运动之前,指导患者参与3~5分钟的热身,待患者机体逐步适应后,再参与到运动中。每次运动的时间应控制在20~40分钟左右,除去热身与运动后调整时间,运动结束后再调整5分钟。运动时间需要考虑运动强度,若运动强度较大时,可以适当缩短运动的时间。运动的频率控制在每周3次。为了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可以鼓励患者通过运动打开的形式坚持。

(7)康复指导

对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技能与社会技能开展行为干预,在生活技能方面,训练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醒患者按时休息,注重个人卫生料理,必要时引导患者参与手工制作方面的训练,训练内容包含绘画、剪纸等。若条件许可,还可以鼓励患者参与到卫生打扫、广场舞等集体活动中来。

总之,无缝隙护理干预能够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优质、精细、舒适的护理,调动患者配合度,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狀,优化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缝隙冠心病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雨的缝隙
警惕冠心病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