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学国文教育与现代小说观念的形成

2023-06-25 01:05潘欣雨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小说作品国文教科书

潘欣雨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300)

钱理群先生指出,由五四文学革命所创造的很多现代文学作品进入中学教科书中,由学生层面实现了在国民中扎根,并且在当时的国文教育中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在近代中学国文教育过程中,现代小说观念逐步融入学生的认知中,并转化成了重要的小说常识。

一、概述中国现代小说观念的转变

在鸦片战争后,晚清时期的紧锁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文化思潮等争相涌入中国。我国优秀知识者基于新的视角对世界文化发展进行审视,受到西方先进政治及经济的影响。在五四时期,西方现代化理念已经渗透在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文学领域,在西方现代文学理念的影响下,文学创作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国的白话文小说创作逐渐兴起,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进行白话文小说创作,使得当时我国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新的价值趋向。首先,学者不再把小说视作史传的附庸,拉高了小说的文化地位,同时也对小说的独立艺术价值给予了极大的肯定。我国当时的小说观念要和传统中国小说创作理念相悖,也要在小说创作中传承传统小说优秀因子,小说创作取向要保持着独具特色。这使得我国五四小说理论和世界文学理念相融合,同时也展现出本土化的特色。这种情况下,我国现代小说观念追求突破与救赎,并由一大批优秀学者尝试进行小说创作,对小说价值进行了重建,不懈地寻求现代小说的创作理念。对于中国现代小说观念,有学者指出中国小说呈现世界化趋势,并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同时,在中国现代小说观念中,短篇小说观位居主流。胡适在《论短篇小说》中,对中国短篇小说的略史进行了讨论,强调因受西方小说观念的启发,开启了我国短篇小说创作的新世界,并不是单纯地对西方小说观念进行汲纳,而是基于世界化立场上进行小说创作。胡适的小说观念和世界小说观念相对接,并提出小说是最经济的文学手段等观点,并指出当下世界文学的趋势由繁多趋向于简要。在中国现代小说观下,我国学者创作的小说呈现出独特之处,同时深受世界小说创作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现代小说创作的改革。

在中国小说创作中,引进了西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元素。这种小说三元素观念是由美国的文艺理论家哈米尔顿及柏雷在相关研究中提出的。我国在《短篇小说作法》中,对中国小说作法作出了具体论述,将三元素小说观念作为理论支撑点,科学建构中国现代小说观念。针对小说中情节,将其分成惊奇、问题等六种,着重强调要想设计惊奇的布局,要积极创造纯正的惊奇布局,同时要将其融入自然结局中。对于小说创作中的问题设计,应把问题从背景写作中表现出来,同时要表现出问题造成的事后的影响,要对人物与事实等进行合理安排。

二、近代中学国文教育中国文概念的内涵转化

基于现代语境进行分析,小说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且常见的一种文体。为了弄清现代小说观念的形成过程,就要分析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对此,可从近代中学国文教育的角度对现代文学观念进行探讨,首先需要将近代国文概念及其生成发展情况等进行深层分析。针对国文概念,要分析国文课程教学的宗旨、相关标准及教材内容变化等,将近代国文概念的内涵转化过程进行准确描画,再把现代文学观念和现代小说观念的形成过程呈现出来。通过对国文课程设置情况及课程名称变化等进行简要梳理,自从晚清时期创办新式学堂直至新文化运动,国文概念的内涵主要有文字、文法以及文章等内容。在《奏定学堂章程》中所使用中国文学是设置的国文课程,但对文学的解读并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即文学指的是文章和学术。在刘师培编纂的《中国文学教科书》中,先将小学的大纲理清,对字类进行分析,再对句法、章法进行讨论,总结论述古今问题变化,最后选择文章。在此书中所写的文学同样也将文章和小学等学术包括在内。

自从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之后,国文课程中的宗旨、相关标准及教材内容等都有极大变化,所对应的国文概念也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化,从原来主要是指代传统意义的文章, 转变成主要是指现代意义的文学,并且更侧重于现代意义中的小说。教育部在1923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开具了中学生需要阅读的书目,这些书目主要有小说类型、戏剧类型、散文类型,影响着中学生文学观念的形成。而教育部在1929 年颁布《高级中学普通科国文暂行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作文练习的要求,其中指出文学作品中的小说,诗歌,戏剧及散文,都可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并强调教师在遇到特别有才华的学生时,应当按照学生的性情等状况,指示学生多多名家作品,将这些作品作为写作模范。我国教育部在 1932年到1945年颁发的《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中,对中学生阅读与创作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具体要求进行了特别强调。这使得国文课程内容的设置从根本上发生巨大转变,小说作为有着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进入国文教科书中,并把有着传统意义的文章给逐步取代了,国文教科书将代表现代意义的小说、散文等作为主体内容。章程、课标及纲要等制度设计,同时包括国文教科书的编纂等,都体现了国文概念的内涵由原来的文章转化成文学。

在新学制背景下,课程纲要及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划分,主要分为小说、诗歌等类型。这就说明了从新文化运动之后,西方文学中的四分法观念融入文学中,先是官方意识,再由国文教育进行普及,使其小说等类型的划分成为了重要文学常识。而在这个时间阶段,学生接受国文教育之后,将来成为作家、教师、学者等,都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学观念,并且会传承下去。

三、近代中学国文教育中传统与现代小说的选录倾向

在国文教育工作中,国文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会对学生文学观念的形成带来直接影响。具体来说,国文教科书的编写理念、课文的选录倾向及标准、教师对课文内容的解读等,甚至会决定学生文学观念的形成。基于此,需要对近代我国国文教科书中所选录小说进行梳理总结,弄清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的选录情况,能将现代小说观念的大致形成过程呈现出来。

首先,由于当时新文学观的确立,国文教科书的编纂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国文教科书中删除了古文并增加了小说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小说成为了重要的文学范本,摆脱我国千百年对小说君子不为之道的定位,成为了重要的文学新面貌,也是当前国文教材中的主要文学类型之一。传统的旧体文章非常晦涩,理解难度很大,但白话小说的用词比较浅白,有很大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新文学家更加喜欢用小说文体进行创作。而近代中学生也更加喜欢白话小说,使得国文教科书中旧体文章减少,白话小说数量增多,是我国近代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在国文教育方面的真实反映。通过整理分析国文教科书中传统与现代小说的选录情况可知,虽然具体的选录标准会存在的一定差异,并且部分入选的小说书目也有偶然性,但其中传统小说、翻译小说、自创小说的具体对比情况,能将新文学运动前后国学教育中的小说观念反映出来。这就是近代国文教科书中逐渐摒弃了传统小说,更加倾向于选择翻译小说作品,并通过作家的努力创造出多部现代小说。若是把小说理论、翻译小说与自创小说作为一个整体部分,国文教科书中的小说篇目中现代小说很高。

通过查阅并整理我国近代国文教科书,可对国文教育中小说课文选录倾向作出判定,对于传统小说与现代的选择,优先选择选用现代小说。而对于传统小说的选用,先分析传统小说作品中是否具有现代意识,有现代意识的白话小说优先选用。对于现代小说的选用分析,在早期主要是选用翻译小说作品,在后期主要是选用自创小说作品。为了向学生更好地讲授现代小说作品,选录现代小说理论对小说部分的教学进行辅助。国文教科书编写者、当时的小说观念等,通过国文教科书中传统与现代小说的选录倾向逐渐内化成具体的教材选录标准,并向所选录的小说课文中投射出来。教师在理解分析教科书中小说作品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讲授,并安排学生围绕小说作品进行习作与测试等,能促使学生形成现代小说观念。总之,近现代国文教科书中传统与现代小说的选录倾向,会对学生形成现代小说观念带来决定性影响。

四、近代中学国文教育中现代小说观念的生成路径

近代国文教育凭借有系统性的联动机制,影响着学生现代小说观念的形成。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首先,国文教科书中选录的小说作品,发挥着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生通过鉴赏与评价这些小说作品,会更加亲近现代小说,主动阅读学习更多的现代小说作品。其次,现代小说理论也发挥在思想启蒙作用,学生通过理解分析小说的概念、相关术语及具体范畴等,会更容易接受现代小说作品。最后,小说写作方法也发挥在重要的写作指导作用,学生在学习小说作品的过程中,弄清和掌握小说创作方法及技巧,如有性格鲜明的主角、制造矛盾及巧妙运用人物对话等,会主动尝试开展现代小说创作。通过分析国文教科书中对现代小说的选录倾向可知,学生会接触到更多有现代文学观念的小说作品。

在分析近代中学国文教育时,可基于理论与方法两方面对现代小说观念的具体生成路径进行论述。近代国文教育的变化使得整个教育体制发生变化,从根本上可看作西学东渐的重要结果。由于受到西学的影响,我国近代学者对文学进行重新定义,同时小说被纳入新文学范畴内,对小说也作出了新定义。在理解分析由西方传入的新小说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术界人士推动新小说理论进入国文教科书中,并将翻译小说、自创小说等有着现代小说观念的小说作品,纳入教材、读本等之中。在我国的国文教育史上,近代非常重视文学的理论教育。

很多当时出名的小说著作进入国文教科书中,并在中学课堂中被当成重点文章进行讲解,使得学生的认知世界逐步构建了全新的小说理论体系。例如,胡适翻译的《最后一课》选录在语文教科书中,引发师生的重点讨论。我国文学研究会会员孙俍工编写的《小说作法讲义》中,讲解了小说的定义、重要价值和小说作法的重要意义,同时强调了小说作者应具备经验、想象力等基本素养,并分析了这些对小说创作带来的影响。他在方法章节的讲解是重点内容,对小说创作的描写法、结构方式、体式等创作方法进行系统阐释,最后讨论小说创作和研究、生活、批评等的关系。孙俍工强调了人物外貌描写方法时,引入屠格涅夫《前夜》中白尔森涅夫和苏宾两人的年描写,指出书中人物的鼻子、额部、唇、神色、眼、发等细节描写,强调要对人物年龄、身份职业、容貌及穿着等进行详细介绍。由于很多优秀小说作品的篇幅较长,教师无法在课时内进行详细讲解,使得中学国文教材及讲义中对于现代小说理论的解读不够全面。小说作法中对现代小说理论、现代小说创作方法等进行系统性阐释与介绍,如阐述小说的基本原理、创作方法等,同时对小说的本体论及艺术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五、结语

综上,对于我国国文概念的内涵转化过程中,结合教育纲要与教育课程标准进行探讨分析,指出了国文概念由文章转变成文学。近代中学教育中对于小说课文的选录,选择有现代文学观念的小说作品。国文教科书与相关讲义中对小说理论、小说创作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讲解。近代中学国文教育会对学生现代小说观念形成带来极大影响。近代中学国文教育是先让庞大的学生群体树立了新文学观念,再进入国人的思想中。当前文学作品中小说是重要文体类型,其中包括人物、环境及情节三大要素。国文教科书中选录课文偏重有着现代小说观念的小说作品及理论,使得学生能更多地接触现代小说,会对现代小说产生强烈的喜爱亲近之情。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很多部小说作品,理解分析小说理论,并尝试运用小说创作方法进行创作实践,形成现代小说观念。

猜你喜欢
小说作品国文教科书
转弯, 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方式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打麦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论述小说人物语言的翻译问题
藏起来的教科书
《老残游记》的语言艺术探析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张爱玲小说作品中悲剧意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