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2023-06-26 09:49肖耀东王万洲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硬膜引流术血肿

郭 力 肖耀东 王万洲 梁 君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人[1,2]。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CSDH 最常用的方法,大多数效果良好,但部分病人术后会复发。文献报道的CSDH 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率在2.5%~33%[3~13]。其复发的原因还没有完全阐明。本文探讨CSDH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年龄≥18 岁;入院时CT 确诊;在我院接受钻孔引流术;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硬膜下积液;首次手术在外院进行;治疗前6 个月内接受过其他形式的颅脑手术;存在严重肝、肾、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资料缺失或失访。

1.2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8 年8 月至2022 年3月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88例CSDH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54 例,女34 例;年龄23~91 岁,平均(68.0±12.0)岁。103 例有明确外伤史,25 例既往使用抗血栓药物。

1.3 治疗方案入院CT 检查确诊,以确定最佳钻孔部位。对服用抗血栓药物的病人,术前1周停药,术后7 d复查CT扫描,如果血肿已基本清除,则恢复抗血栓治疗。采用单孔钻孔引流术,双侧CSDH 则每侧各钻一个孔。术后24 h 内复查CT、血液指标,评估血肿清除情况。必要时,注射尿激酶。术后7 d以及1、3、6个月复查CT。

1.4 CSDH 术后复发的判断标准术后6 个月内再次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新发头痛头晕、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等,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满足任意一条可判定为血肿复发。CT扫描明确血肿有进展的病人,再次手术;意识清楚,症状轻微的病人,保守治疗,并动态复查CT。

1.5 危险因素的选择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根据文献[2,3,12,13]报道,术前CT 影像显示不同类型的血肿,例如均质/层状/渐变/分离/小梁/混合型(图1)。中线移位采用测量透明隔上最远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术前血肿体积测量采用ABC/2法[4,5]。

图1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定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定量资料用中位数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复发率术后6 个月,17 例复发,复发率为9.04%;171例未复发。

2.2 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中性粒细胞、血肿密度、血肿侧别、术前血肿厚度与术后血肿复发有关(P<0.05,表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侧血肿、高密度血肿、术前血肿厚度>25 mm是CSDH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

表1 CSDH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表2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对复发的定义不同可能会导致复发率的偏倚,有学者单纯将CSDH 复发定义为手术侧血肿量增加,需要再次手术[3,14,15]。我们定义为手术侧血肿体积增加和血肿密度改变,新发头痛、局部神经功能缺损或意识恶化等症状再次出现[6~10]。根据我们的经验,部分病人因经济或身体状况不佳而拒绝再次手术,部分复发血肿可能在随访过程中自行吸收。因此,将CSDH 的复发单纯定义为是否再次手术是不全面的,会低估真实的复发率。本文所有病人引流管紧贴硬脑膜下向额部方向置入,术后取仰卧位,床头抬高20°~30°,引流管由前向后走形于硬膜下,充分引流额颞部血肿的同时,还能排出硬膜下积气,有助于术后脑组织的复张。如果有较大血凝块不能排出,可以向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帮助血块溶解排出。Liu 等[8]发现,如果大的血凝块和絮状物不能被彻底清除,将会形成厚厚的新生内膜,从而造成血肿复发。

本文结果表明,术前CT扫描表现为高密度的病人,血肿复发风险明显增加。CT影像密度反映了血肿腔内新鲜血凝块的比例,高密度说明血肿存在大量新鲜出血[11]。Nakaguchi 等[12]根据CSDH 的自然演变将血肿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均质期),纤溶与凝血处于平衡,再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第二阶段,随纤溶作用逐渐加强,血肿分为低密度和高密度两种成分(分离型),正常的头部运动无法使这些成分均匀化,血肿体积不断增大使周围脑组织受压充血,再出血的风险较高;最后CSDH在小梁期溶解,出血倾向较低。根据血肿密度对CSDH 进行分类,可以明确血肿所处的演化阶段,从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降低复发风险,这对病人和临床工作都大有益处。

一般认为双侧CSDH 与术后复发有关。较早期,Huang 等[16]报道双侧CSDH 的复发率高达28%,单侧CSDH 仅为10%。近年来,Bartek 等[17]发现,双侧血肿病人的复发风险明显增加,与脑萎缩关系密切,其次双侧血肿病人的凝血功能较差。Zhu等[15]荟萃分析显示双侧血肿在预测CSDH术后复发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双侧血肿往往具有较大的血肿体积(图1F、1H),由于脑组织长期受压,导致钻孔引流术后空旷的硬膜下腔不能尽快地被复张的脑组织填充,加上术后难免出现硬膜下积气,这可导致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桥静脉反复撕裂、出血,最终引起血肿复发。另外,本文结果显示术前中线移位程度与CSDH术后复发无明显关系,这可能受到双侧血肿的影响。存在双侧占位效应时,中线移位往往不明显,此时的中线移位程度不能反映真实病情。

本文发现术前最大血肿厚度>25 mm是CSDH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肿厚度和血肿复发的关系并没有统一定论。有研究认为术前血肿厚度>30 mm 是CSDH 术后复发的有力预测因素[18,19]。然而,也有研究发现血肿厚度与CSDH 术后复发无关[20,21]。CSDH的形成与脑萎缩紧密相关,脑萎缩导致硬膜下间隙的延长、加宽,并干扰内膜和外膜之间的粘附,这为血肿提供了生长空间,宽阔的空间有新生血管再次撕裂、出血的风险。此外,脑表面单位面积内血肿厚度越宽意味着大脑受压越严重,这直接导致术后脑复张延迟,血肿容易重新积聚在硬膜下腔,引起血肿复发。

本文不足之处:很多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缺乏统一的参数,比如如何将年龄、血肿厚度、血肿体积等定量数据进行分类处理,不同的界定值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评估CSDH复发的最大挑战在于各中心治疗和随访的异质性,因此,本文结论需要更大的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双侧血肿、高密度血肿、血肿厚度>25 mm 是CSDH 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这些特点的CSDH病人应进行细致的围手术期处理,减少术后复发,并密切随访。

猜你喜欢
硬膜引流术血肿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