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蚜酮对生菜蚜虫的田间防效、室内安全性评价及毒力研究

2023-06-27 03:51李志勇张昕颖
上海蔬菜 2023年3期
关键词:吡蚜原药生菜

李 剑 李志勇 苗 旺 冯 冉 张昕颖

(山东云农智德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 271000)

生菜又名叶用莴苣,为菊科莴苣属草本植物,含有糖类、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预防贫血、抗衰老、降血压等辅助功效[1]。蚜虫为生菜主要害虫,其种类有桃蚜(Myzus persicae)、甘蓝蚜(Lipaphis erysimi)、莴苣指管蚜(Uroleucon formosanum)等[2],其中莴苣指管蚜为主要发生种类。蚜虫吸食叶片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同时还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导致生菜减产和品质下降。目前,我国农药登记目录上尚无用于防治生菜蚜虫的药剂。

吡蚜酮属于吡啶类(吡啶甲亚胺类)或三嗪酮类非杀生性杀虫剂,对害虫有触杀作用,同时有内吸活性,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等特点。吡蚜酮的作用方式独特,蚜虫一接触到吡蚜酮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从而停止取食,最终饥饿致死[3]。为有效防治生菜蚜虫,我们开展了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生菜蚜虫的田间防效试验、室内安全性评价试验及96%吡蚜酮原药对蚜虫的室内毒力试验,为吡蚜酮在生菜生产上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生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有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安道麦安邦(江苏)有限公司提供)、96%吡蚜酮原药(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供试生菜品种为美国大速生菜,防治对象为莴苣指管蚜。

1.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山东省泰安市范镇蔬菜生产基地。试验地肥水条件良好,前茬为甘蓝,土壤类型为中壤土,含有机质1.01%、碱解氮85.53 mg/kg、有效磷29.13 mg/kg、速效钾104.1 mg/kg,pH 值6.80。生菜于2022 年8 月22 日移栽。试验设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量16 g、20 g、24 g 及清水对照(ck),共4 个处理,每个处理4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2022 年9 月4 日使用MATABI 圆9 型喷雾器按试验设计全株均匀喷雾,每667 m2用水量40 L。施药当天多云,北风2 级,平均温度24.9 ℃,相对湿度47.7%,生菜处于苗期,蚜虫为发生初期(以若蚜为主)。

1.1.3 调查统计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定4 株,每株固定1 片有蚜叶,施药前调查叶片上的活蚜虫数,药后3 d、7 d、10 d、14 d分别调查存活蚜虫数[4],并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采用DPS 9.01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

防治效果(%)=[(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2 结果与分析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生菜蚜虫的防效见表1。

表1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生菜蚜虫的防效

由表1可知,随着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用量的增加,生菜蚜虫的防效逐渐提高。药后3 d,各药剂处理生菜蚜虫的防效分别为86.10%、89.61%、92.17%,其中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量24 g处理的蚜虫防效最高,为92.17%;药后7 d,各药剂处理生菜蚜虫的防效分别为92.88%、95.01%、97.32%,其中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量24 g 处理的防效最高,为97.32%;药后10 d,各药剂处理生菜蚜虫的防效均达到最高,分别为94.18%、96.00%、97.56%;药后14 d,各药剂处理生菜蚜虫的防效分别为92.29%、93.87%、95.75%,较药后7 d有所降低,但仍高于90%,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生菜蚜虫的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各药剂处理中,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量24 g处理药后3 d、7 d、10 d、14 d的防效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

2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生菜室内安全性评价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供试生菜品种有探戈散叶生菜、红宝石红叶生菜和冰山结球生菜。各参试生菜品种在温室内育苗并移栽,植株长至4~6片真叶时选取长势一致的秧苗进行室内安全性评价试验。供试药剂为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安道麦安邦(江苏)有限公司提供)。

2.1.2 试验方法

以试验1防效最高的剂量为最低试验剂量,按1倍、2倍、4倍剂量的梯度设计试验处理,即设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量24 g、48 g、96 g 及清水对照(ck)[4],共4 个处理,每个处理4 次重复,每个重复调查10 株生菜。将生菜幼苗分别置于喷雾塔内(ASS-3 型农药喷洒系统,DG 8003 喷头,喷雾压力0.30 MPa,喷液量600 L/hm2)按试验设计喷药,待药液自然风干后将生菜置于温室内培养并观察。试验期间温室内保持温度22~25 ℃、相对湿度60%~90%、光周期12 h/12 h,定期浇水,保证各处理生菜的生长条件一致。

2.1.3 调查统计方法

药前,各参试生菜品种选10 株长势一致的幼苗,测量株高,称量地上部鲜质量;分别于药后3 d、10 d、21 d调查生菜幼苗是否有变色、坏死、萎蔫、畸形和生长发育迟缓等药害症状;药后21 d调查生菜的株高和地上部鲜质量,并计算生长速率和生长速率抑制率。根据生菜幼苗的药害症状、被伤害程度及安全系数评价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生菜的安全性[5]。采用DPS 9.01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生长速率(cm/d)=株高新生高度/时间

生长速率抑制率(%)=[(空白对照区生长速率-药剂处理区生长速率)/空白对照区生长速率]×100

安全系数=药剂对作物的最大无影响试验剂量/药剂田间最高推荐剂量

2.2 结果与分析

药后3 d、10 d、21 d调查发现,各药剂处理的生菜幼苗生长正常,新叶展开完整,叶色、叶形正常,不同生菜品种虽长势略有差异,但均未出现变色、坏死、萎蔫、畸形和生长停滞等现象,说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各参试生菜品种均未产生药害。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不同生菜品种的生长抑制率见表2。

表2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不同生菜品种的生长抑制率

由表2可知,药后21 d,同一个品种不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用量处理生菜的株高生长抑制率和地上部鲜质量生长抑制率的差异不明显,说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生菜生长影响不大。

室内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室内最高剂量(每667 m2用量96 g)对生菜生长未产生不良影响,与田间试验最高剂量(每667 m2用量24 g)相比,该药剂安全系数为4。

3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蚜虫室内生物活性影响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供试生菜品种为红宝石红叶生菜,供试药剂为96%吡蚜酮原药(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靶标生物为莴苣指管蚜(Uroleucon formosanum)。在山东省泰安市范镇生菜种植地采集蚜虫(带叶),利用红宝石红叶生菜活体植株于室内饲养,选大小一致的若蚜为试虫。

3.1.2 试验方法

96%吡蚜酮原药用丙酮溶解,用乳化剂0.1%吐温80 水溶液稀释。试验按12.50 mg/L、25.00 mg/L、50.00 mg/L、100.00 mg/L、200.00 mg/L 5 个浓度梯度设置处理,以含丙酮和表面活性剂、不含吡蚜酮溶液作空白对照(ck)。选无病无虫且生长一致的生菜植株,将带有蚜虫的叶片同生菜植株放在一起,让蚜虫自然扩散到无病无虫植株上。将植株置于22±1 ℃、相对湿度80%左右、光周期为L/D=14 h/10 h的恒温光照培养箱内培养5~10 d,选接种蚜虫、生长正常且长势健壮的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浸虫法[5],即选取带有蚜虫的幼嫩叶片,将整个叶段放入各处理溶液浸10 s,取出晾干后,统计各处理每张叶片上的蚜虫数(不低于20头/叶)。将各处理的叶片、叶柄用蘸水脱脂棉包裹并包上保鲜膜放入培养皿(每皿放置1 片叶),盖上盖皿,置于光照培养箱内,48 h后调查蚜虫死亡情况。每处理4次重复。

3.1.3 调查统计方法

48 h 后,用毛笔尖轻触蚜虫腹部,足不动则视为死亡,记录各处理每张叶片上存活的蚜虫数[6]。采用SPSS 18.0 数据处理系统分析药剂浓度与校正死亡率的关系,计算药剂毒力回归方程的斜率(b 值)、标准误(SE)、LC50、LC90及95%置信限。

死亡率(%)=(死亡虫数/总虫数)×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死亡率-空白对照死亡率)/(100-空白对照死亡率)]×100

3.2 结果与分析

96%吡蚜酮原药对蚜虫室内生物活性的影响见表3、表4。

表3 96%吡蚜酮原药对蚜虫室内生物活性的影响

表4 96%吡蚜酮对蚜虫室内毒力

由表3可知,蚜虫的死亡率随96%吡蚜酮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且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当96%吡蚜酮原药浓度为200.00 mg/L时,蚜虫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由表4可知,室内条件下,96%吡蚜酮原药对蚜虫的LC50为33.549 mg/L、LC90为231.358 mg/L。

调查发现,各药剂处理大部分蚜虫已停止取食,呈不动或有微弱行动状态,部分处理死亡虫数上升,死亡的蚜虫躯体颜色变暗;空白(ck)的蚜虫活动正常,能正常取食,活性明显强于各药剂处理。蚜虫室内生物活性试验说明,96%吡蚜酮原药对蚜虫具有良好的毒力效果。

4 小结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生菜蚜虫的防效较理想。药后3 d,每667 m2用量24 g处理蚜虫的防效达90%以上,表明其速效性较好;药后14 d,各药剂处理的防效稳定在90%以上,表明其持效期较长。室内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生菜未产生药害。每667 m2用量96 g(室内最高剂量)处理,生菜幼苗生长正常,新叶展开完整,叶色、叶形正常,未出现变色、坏死、萎蔫、畸形和生长停滞等现象,其安全系数为4。室内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96%吡蚜酮原药对蚜虫的LC50为33.549 mg/L,表明其对蚜虫有着优异的毒力活性。综上所述,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生菜蚜虫的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且对生菜生长安全,可在生菜生产中使用,建议每667 m2用量16.00~24.00 g。

猜你喜欢
吡蚜原药生菜
脆嫩爽口的生菜
生菜怎么吃更健康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生菜?你爱吃圆的还是散叶儿的?
生菜有道
农药原药价格市场分析 整体呈现微小变化
原药全线止跌
价格涨跌互现
本周原药基本维稳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