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夜越长沙

2023-06-28 21:59之江轩
党员生活·中 2023年6期
关键词:长沙网红消费

之江轩

当下,中国不少城市靠着火热的“夜经济”,挥别了“夜太黑”的过去,其中“夜长沙”妥妥地抢占了流量C位。有人说,没有见识过长沙的夜,就不算认识真正的长沙。“夜长沙”究竟有多火?

每当暮色四合,其他城市渐渐“入睡”,长沙却在用“凌晨四点还在堵车的解放西”“凌晨三点,长沙街头人山人海”“长沙人都不睡觉的吗”等网络热搜,彰显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夜间活力。有人说,越夜越长沙,越夜越精彩。

有购票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长沙夜游订单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332%,成为全国夜游前十目的地之一;而长沙新消费研究院统计,今年“五一”期间,长沙夜间消费占到全天消费总额的近七成。夜经济,已然成为撬动长沙消费、提振长沙经济的流量密码。

那么,长沙是如何激发夜经济活力的?长沙夜经济的持续出圈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解码“夜长沙”。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暮色笼罩了整个长沙,却罩不住长沙人想要撒欢的心。藏匿着城市另一番天地的门被彻底敲开,来往的行人和车辆融进了被灯光照亮的夜色中,这里烧起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美食。不仅是长沙人,在很多外地人的潜意识里,扑鼻而来的香气仿佛是打开“夜长沙”人气阀门的“钥匙”。

周身裹满了辣椒油或蒜泥的小龙虾麻香四溢,配着秘制蘸料,吸一口虾头,再吮一下虾尾,一个“鲜”字从舌尖流淌到心尖;个头大、色泽明亮的油炸大香肠发出嗞嗞的“邀约”,回头率极高;经典小吃——长沙臭豆腐,香中带臭的独特风味,承载了老一辈长沙人的记忆……色、香、味点亮着长沙城的各个角落,年轻人甚至要体验“前方有4538桌”的漫长等候。

第二把火是潮流。网红品牌和“网红打卡点”持续涌现,也为激发长沙的消费活力添了一把火。

落日余晖中,解放西路上的游人手捧茶颜杯享受“最具长沙味”的温柔暮色;湘江和橘子洲的美景被超级文和友的超宽幕窗定格……在长沙,几乎每个消费赛道里都有“能打的”品牌:文和友、茶颜悦色等80余个火出圈的新消费品牌集聚在大街小巷,形成发展矩阵,乘着穿越阻隔的互联网东风,使长沙成为市民游客近悦远来的潮流圣地。

第三把火是“夜”态。长沙的夜,从来不只是美味。这里有着号称“中国第一洲”的橘子洲,有着可以一览城市风光的渔人码头,有着文艺范儿十足的羊肠小道,以及能俯瞰长沙全景的万家丽……加上灯光秀、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的点染,这些“夜”态无不成为点亮长沙“夜经济”版图的一颗颗闪亮的星。

以夜兴业,以业活夜,长沙不断更新的消费业态助力“夜经济”狂飙。比如,长沙夜经济的“排头兵”——雨花区红星商圈,引入体验式、娱乐式、互动式的多元业态,150多家美食品牌、数十家酒吧咖啡厅跨凌晨乃至24小时营业,勾勒出的“人间烟火”,正成为网红长沙的“日月星辰”。

长沙的爆火,是偶然么?或许,这场流量爆发,蓄势已久。

“火炉”长沙,天性如火的气候特点让当地人一直喜好在夜间纳凉。故而,有人开玩笑说,长沙人是见惯了星辰,才给城市起名“星城”。

早在民国初年,长沙街上便呈现出“万盏明灯、灿烂炳焕”的繁华景象,货郎的吆喝声在街巷里此起彼伏,小吃摊的柴油灯一亮就是一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歌曲、本土相声、花鼓戏、湘剧等夜间表演伴着星光闪亮登场,夜经济多元的业态已经初具雏形。

时至今日,夜宵摊的深夜吆喝早已成为湖南人的日常,更是最抚慰人心的民间底色。

那么,长沙独树一帜的“夜经济”,何以绵延不绝,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首先,功在“网间”引导,妙在“滴灌”渗透。长沙夜经济并非一夜爆红。本世纪初,湖南卫视、芒果TV等“电视湘军”异军突起,一众综艺节目牢牢占据“晚间黄金档”,长沙凭借传媒影视行业的出色表现,积攒了大量粉丝。

吃到了第一波红利后,长沙又频频发起网絡、媒体与城市文旅营销的互动。一个有趣的现象:游客去长沙许多“网红”门店,不一定最关心吃什么,但记录下来发朋友圈是必须的。这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沈阳曾在论文《网红城市如何一直红下去》中所说的:“一个城市如果能激活居民和游客的自我内容生产,就能走上网红之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其次,年轻不被定义,好玩不止一面。“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可以说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沙深谙此道。目前,当地仍有5.6平方公里城区保留着大量历史遗存,但这些老街区却成为了长沙最繁华的商圈和最具人气的地方。秘诀就在于突出了“老长沙、新气质”,不断“适配”年轻人的饮食生活品位和消费习惯。

太平老街、潮宗街、县正街、丰泉古井社区……漫步在这些流淌着历史厚重感的长沙老街区,游客可以切身感受到当地的有机更新。这里既留住了老街区的灵魂,又洋溢出年轻的时尚味、幸福的长沙味。

有着千年学脉的岳麓山下,围绕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大等20多所高校,夜爬岳麓山,看一场橘子洲头的烟花秀,再去后湖畔吃一顿烧烤,这是许多学子的独家记忆。

最后,尊崇“高手在民间”,打通“任督二脉”。市井深处,往往藏着民间潮流和创意,发生着意想不到的多巴胺反应。

比如全长840米的黄兴路步行街,不同于很多城市整齐、含蓄的灯光,这里的店铺灯箱形态各异,甚至“横七竖八”,但长沙并没有实施“整治”,而是为此立下“规矩”:只要在“安全”范围内,商户招牌想怎么悬挂就怎么悬挂,想怎么有个性就怎么有个性。于是我们看到,这些个性十足的灯箱,在夜幕之下耀眼闪烁,不仅把夜间消费的氛围感拉满,更成了刺激夜间消费的“助燃剂”。

猜你喜欢
长沙网红消费
长沙之旅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不要上“网红”的当
40年消费流变
我眼中的长沙
网红滚滚
«ВаНхУН»
新消费ABC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